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741|回复: 5

阿弥陀经里的‘闻说阿弥陀佛’与妙法莲华经里的‘以是清净耳闻佛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15 08: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佛说阿弥陀经》:
" r7 u. \; Q4 v7 D; B: Y5 D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 }/ l' D& H) L& Q# Z/ y+ ^. y) C; k5 P3 t

0 \- n' ]9 p) d* Y妙法莲华经卷第六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9 Z2 F" Q3 p, q7 t$ V6 V; c
% z7 F3 E4 [9 e' U0 _1 R2 c
尔时佛告常精进菩萨摩诃萨: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是善男子、善女人,父母所生清净肉眼,见于三千大千世界内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亦见其中一切众生,及业因缘、果报生处,悉见悉知。( N6 T* h5 [& h) O; M+ _
6 R( L5 B4 ~, i3 p- ?( m9 t" E
5 X- I& k  D" L: c
/ {. ~; K9 S! c/ d0 ^% ]- c5 H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D- j" r. b: A) ~, r8 _+ K' E
) b. ], |  p) Q2 m8 S; j% ?

* ]5 b0 u$ K7 c4 u, \2 y+ L  ^  V) V
) O, @: T0 _; x" z4 U; O& [% u若于大众中,以无所畏心、
6 o2 c3 c3 q1 `0 Z- H. l: {/ x5 X1 P
说是法华经,汝听其功德。8 T3 j0 d+ A& }* T

2 C' }  F5 B+ U8 b5 r; T  [4 ?. N是人得八百、功德殊胜眼,
, D9 W+ p/ S3 L" y" B  J2 @, A" O" `7 q: a8 d* M
以是庄严故,其目甚清净。
1 O' t  K5 H: b, @0 u7 Q" `; L( I8 P* S1 [- }5 m
父母所生眼,悉见三千界,% ?4 d. w5 B; m$ I  Z) _: L0 H% L
8 L2 I4 j& b) V3 _4 w
内外弥楼山,须弥及铁围,
! S3 R' y' @0 E$ G/ T9 z. B+ ]  c% ^
并诸余山林、大海江河水,/ s5 i3 r! d" y! g' w
2 q! F( W- `5 L# V
下至阿鼻狱,上至有顶处,  ~3 v: f! p0 O

0 c2 Q9 c" R, t其中诸众生,一切皆悉见。% d7 J) L& _. q, W/ _' ~" d

3 d& j" n4 r* q+ k虽未得天眼,肉眼力如是。
! d' q& B: Q; y) ]$ w) w! ^( w

3 r6 G. ~# S- Z- i
5 e* C; g8 ], e1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得千二百耳功德。以是清净耳,闻三千大千世界,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其中内外种种语言音声,象声、马声、牛声、车声,啼哭声、愁叹声,螺声、鼓声、钟声、铃声,笑声、语声,男声、女声、童子声、童女声,法声、非法声,苦声、乐声,凡夫声、圣人声,喜声、不喜声,天声、龙声、夜叉声、乾闼婆声、阿修罗声、迦楼罗声、紧那罗声、摩睺罗伽声,火声、水声、风声,地狱声、畜生声、饿鬼声,比丘声、比丘尼声,声闻声、辟支佛声,菩萨声、佛声,以要言之,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内外所有诸声,虽未得天耳,以父母所生清净常耳,皆悉闻知,如是分别种种音声而不坏耳根。
% A) `# ?1 c, b0 {( d; 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16 16: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以上学习,我想到我在"《佛说阿弥陀经》与耳根圆通章念佛圆通章对照学习体悟里”的一段心得:
* g) I/ ?1 F  t1 ^4 G   
9 b' x6 V" a$ t2 G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节选)
7 a# r& X* J) T* s: x4 x( G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当云何行能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p/ R8 t. `; l3 |  V9 h# E8 X
  佛言。文殊师利。如般若波罗蜜所说行。能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修是三昧者。亦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1 H, U3 |5 h3 ?" u: X
  文殊师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 $ O4 x0 g1 D4 l* B4 W1 B
  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然后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缘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
2 v1 }; T3 R' n) Q
/ ~6 F; \- u% e% t* n$ Y2 f     在 “《佛说阿弥陀经》与耳根圆通章念佛圆通章对照学习体悟”那篇文章中,我写到:2 l8 [0 X. k) x' p

& w$ ^1 l: \" G" P' U按照《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个方法来念佛。念佛时听佛号声,两句之间听无声之声。也可以用修止观的方法来观无声之声等。这样坚持下去会听到一种自然之声。也就是圣严法师文摘说的:禅定之中,有一种境界,会听见一种平稳悦耳的声音。 有了这内听的功能就容易步入修耳根圆通的大门。& K4 d& q: M4 N

/ f- }# m  W7 v# ?; D$ J9 V( Q" ?     观世音菩萨就是教我们学习般若波罗蜜。坚持下去反闻功夫到了的时候,自然就能入一行三昧。有了这种功夫容易达到一心不乱,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就有把握了。
% T' A( \2 r# c0 S5 J# ?8 I/ w  z# G1 w3 K+ n. e0 @( M
        我自从有了内听的功能后,自然就能听到禅定中的声音。. y6 c. a' b/ F: J2 B- f
      0 q  Y0 w7 A2 B5 y7 I% o
    《楞严经》之“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教我们念佛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我就听着禅定中的声音和佛号声来都摄六根的。也就是听着禅定中的声音吸气,然后念一个“阿”字与呼气同时进行,其他三个字也是这样。要与禅定中的声音合二为一。
8 w+ ]* A3 Z+ S+ `0 Z9 O3 @# Q! g  
& {7 Y4 H" T" \/ l: ?* e. S4 u0 _8 J5 C      要一字一字念这样才能持久,要顺着禅定中的声音来念。这样才容易做得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 _$ P2 S" o# |0 z+ S
; {* Z2 q& K; n. p% u1 ^' Z; ^  c2 Z     早期写的“《佛说阿弥陀经》与耳根圆通章念佛圆通章对照学习体悟”那篇文章中就有这样的一些心得: 3 ^4 \- `+ O2 N5 h2 ]! _
     前段时间在定中观世音菩萨的影像在脑海里很清晰,还有地藏菩萨、印光大师等。特别是印光大师,我无论走到那里总是会想到印光大师,后来我想可能是大势至菩萨加持我。
2 @! r& H1 P7 h7 s" {" R* X2 k0 N) c# B* u0 Y
     有一天早上4点多醒来,躺在床上就想到了用【佛说首楞严三昧经】与【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对照学习,后来又写了 佛说首楞严三昧经与《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对照学习体悟上传到“观、练、熏、修四种禅定与观音耳根圆通章经文对照学习体悟”那篇文章中。4 q5 a5 N' g  N# g

0 y- o1 Y  x. C" l3 Q     有一天晚上醒来唱了几句南无阿弥陀佛!心里觉得很舒畅。之后无论走到那里“南无阿弥陀佛”的佛号总是在听到。空中声音、街上的音响声、坐车车声,甚至家里的电磁炉声等,这些声音也带有佛号声。
6 A  I/ A+ ^3 M& m
5 n, \* S- k+ C     以前在网上看佟爱国老师的《如何念佛调息与真干》和一些人说念佛念到不念自念,连山河大地都觉得在念。我修习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也有一段时间了,我只是听到风声,水声、火声,还有更多的组合声,如风浪声,沙哑声,尖锐声等很多难以形容的声音。我想不知道怎样才能有他们那种境界。
# H$ f) Q% l' C7 Z1 F
' {* \- u9 ?6 O. y& d% w4 V    那段时间只注意修习反闻功夫,很少念佛。现在我明白了,原来是要有一定的定力和听力,还要有佛力的加持。感恩佛菩萨来加持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22 07: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妙法莲华经卷第七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
  f( X  k( f, r; {' J+ D
2 W5 n$ m) n  J( {! Y  Q3 z# I; `   ' J. z3 @$ q) d4 U, x% F
尔时释迦牟尼佛赞言:善哉,善哉!普贤!汝能护助是经,令多所众生安乐利益。汝已成就不可思议功德,深大慈悲,从久远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而能作是神通之愿,守护是经。我当以神通力,守护能受持普贤菩萨名者。
9 v$ D. Y/ p; A) ~; K7 W- t6 P% X# V( y) U# P+ l0 h* Z

. r: B" x) B7 Y; I  p: c
: `. ]1 m, d: Z- M普贤!若有受持、读诵,正忆念,修习、书写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则见释迦牟尼佛,如从佛口闻此经典;当知是人,供养释迦牟尼佛;当知是人,佛赞善哉;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佛手摩其头;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佛衣之所覆。如是之人,不复贪着世乐,不好外道经书、手笔,亦复不喜亲近其人及诸恶者——若屠儿、若畜猪羊鸡狗、若猎师、若炫卖女色——是人心意质直,有正忆念,有福德力,是人不为三毒所恼,亦复不为嫉妒、我慢、邪慢、增上慢所恼,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贤之行。
* ]: j0 B. _/ m9 t! b3 X/ |% C% o; S1 {' R" }9 s# s: l/ @) L
' u. x' S1 t( g6 [+ b0 r! M9 Y

( k* R9 v% W7 L9 J6 \普贤!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若有人见受持、读诵法华经者,应作是念:此人不久当诣道场,破诸魔众,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法*、击法鼓、吹法螺、雨法雨,当坐天人大众中师子法座上。
$ s" T, c) x6 m, z1 `% B0 O" k# y9 z# t

& ?- o! F4 y* S' N
: u- _3 E( D# g# j( z! |, y普贤!若于后世,受持、读诵是经典者,是人不复贪着衣服、卧具、饮食、资生之物,所愿不虚,亦于现世得其福报。若有人轻毁之,言:汝狂人耳,空作是行,终无所获。如是罪报,当世世无眼;若有供养赞叹之者,当于今世得现果报。若复见受持是经者,出其过恶,若实、若不实,此人现世得白癞病。若有轻笑之者,当世世牙齿疏缺,丑唇、平鼻,手脚缭戾,眼目角睐(lài),身体臭秽,恶疮、脓血、水腹、短气、诸恶重病。是故,普贤!若见受持是经典者,当起远迎,当如敬佛。
5 |# T0 a' x  k+ Z/ W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30 06:5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第六卷   
- X6 I& p1 A( W! a' T* J8 H" h
宣化上人讲述, }7 U1 }. K% }. i' Q1 R+ Y
* W( S$ s  _8 U
    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
$ |" M4 X( ~  p9 u0 r
  
    在法会的大众和阿难,都要旋转你们的倒闻,不再向外驰求,回来反求诸己,反闻闻自性,自然能复性归真,成就无上道果位。故耳根最易修,最易成,实在是圆通的法门。
  既然圆通实理是修闻性,那闻性是怎样修呢?我们现在参禅,就是修闻性,不要打妄想,要制心在一处来参话头——“念佛是谁?”绵绵密密,甚至行住坐卧,不离这个,离了这个,便是错过!这个是什么?就是念佛是谁。用心来念,用耳来听,听来听去,使心神和闻性都溶归一处,不再向外分散,东跑西跑。只是流光内注,反闻闻自性,功夫久了,自然会成就。故大家要集中精神来修,不要错过!
  
    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证。非唯观世音。
  
    这是十方三世微尘数如来,证入涅槃门的一条妙修大路。过去诸佛亦从这门路而修成就,现在诸菩萨,虽未成佛,但亦已得到圆满寂明,未来的修道人,亦应该依这耳根法门来修,不单单诸佛和观世音菩萨,就是我(文殊师利菩萨)亦是从耳根反闻而证圆通的。
  
    诚如佛世尊。询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求出世间人。成就涅槃心。观世音为最。
  
    我诚诚实实地来答佛所问,诸法门中,何门最易成就?同时为救末劫众生,出离生死苦海,亦为声闻缘觉诸小乘人,要回小向大,勤求无上菩提,成就究竟涅槃心。唯有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是为第一。
  
    自余诸方便。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非是长修学。浅深同说法。
  
    其他廿四圣所修法门,都要仰仗佛的威神力加持,才得舍弃尘劳,成就佛果,故不是一般普通初学者所能修。同时对于深智如普贤、弥勒、舍利弗等,当然相应,但对初学浅智的人是不同说法的,只有耳根,人人现具,深浅可修。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沉沦。但以此根修。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
   
    顶礼佛,藏即法,无漏不思议即贤圣僧。廿五位圣者皆证无漏果位,及不可思议神通。即是顶礼佛宝、法宝、僧宝,原三宝加被未来一切众生,对这个耳根法门不生疑惑。这法门既易修,又易成,是堪以教阿难以及末法一切堕落众生,只要循耳根法门来修,就会超过其他法门而速获圆通的。所以凡要修楞严正定,真实心的要诀就是这个耳根法门。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身心了然。得大开示。观佛菩提及大涅槃。犹如有人因事远游。未得归还。明了其家所归道路。
 
   这时阿难尊者及在会大众,身心了然明白,得到佛及文殊菩萨的开示,知道成佛证入菩提及大涅槃的道理。譬如远游他乡,还未归来,但现在已明白回家的道路。这是说阿难尊者及诸大众,虽未证无漏果位,但已明白怎样修证无上觉道的道路。
1 l* _6 N; R. \: T8 `  B6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6-8 08: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以【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和【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这两段经文进行对照学习,进一步理解经文的内容:  j' R9 m% w9 F4 d% k( l  l  _

& Z9 R- p4 G3 Z+ }
3 k0 }* D! |2 `" m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2 d/ y* c# M+ V' w8 U$ U% X
% G% t: H: Q* s6 {) ^3 d* W2 S& N
《楞严经》卷六:旋汝倒闻机, 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圆通实如是。/ O& |/ k) @6 d2 I  X1 z* R9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4 11: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楞严经》卷六: “佛问圆通,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为第一。7 b# X9 ~0 {0 h# N
0 H- a# F- G0 v! Z5 m  r) U
“世尊,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3 n( j+ Y9 m6 f, B6 P1 T1 A; g2 j

" ^2 F+ F. h# X# G& ?1 h# V尔时,世尊于师子座,从其五体同放宝光,远灌十方微尘如来及法王子诸菩萨顶。彼诸如来亦于五体同放宝光,从微尘方来灌佛顶,并灌会中诸大菩萨及阿罗汉。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罗如宝丝网。是诸大众得未曾有,一切普获金刚三昧。* N6 m2 N) y( \& O2 k' {
+ _' ]0 |( B9 F5 s
即时,天雨百宝莲华,青黄赤白间错纷糅,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时不现,唯见十方微尘国土合成一界,梵呗咏歌自然敷奏。
# m/ o6 N6 t+ Q# G7 h0 s, F& B
( J2 g$ C5 ]! L3 `于是如来告文殊师利法王子:“汝今观此二十五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各说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习真实圆通。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1 y: V6 P: X" Q& S
. @  W2 c2 x4 s9 p  e, v7 U

  ^) m+ _! y% a. s' ~   
" y$ d6 g. T# X' G1 H“   二十五行谁当其根?, k: ^* F0 p- Y- H/ e9 {

/ s8 d. v- R1 I6 q9 }这就说明二十五行包括《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e# _& D% D# V+ M! o( @4 o5 T
0 |( K3 l7 p1 I* u; _
印光大师开示:
. Y$ z: [% s' H* Y  Q
- F2 d3 k: H% v3 Y: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是什么意思?
( w& K) x+ p. U& c* L( G* d$ r5 D* K/ _1 j2 p! {; A9 u3 e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注重在听。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心,即意根。口,即舌根。听,即耳根。心念、口念、耳听,此三根一摄,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闻别的气味,身也不敢放逸懈怠,故名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自无污杂妄念,故名净念。净念,必须要常常相继不断,故名净念相继。能净念相继,久而久之,则得念佛三昧。此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得三昧之第一妙法。故云,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三摩地,即三昧之别名。如此念之,决有净念常存,妄念全无之一日。(文钞续编卷上复修净师书)
* R  z+ p" N; h! q$ \% r- ?/ 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5-1 00:51 , Processed in 0.08294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