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乐法师 地狱来回
4 I( }. E4 h0 D2 u, z H
$ @5 k6 F/ E6 x" |9 V [+ ?---转载---
5 D6 O/ r( k4 k# Q8 A/ ^ ( b. N& z2 ~4 `' J& t
【原编者按】此篇系作者心乐法师亲身经历,发生于一九三三年的浙江省睢阳县。
- Y$ o/ X: I: M* \) A$ x 蓦然,竟也匆匆又走过了五十个年头,埋在底层里的记忆,已嵌上无数岁月的痕迹;寒暑易逝,却叹日子的短暂,而梦里的一段也是如此……。
1 ?/ D7 |. i" j) p& B. ~) ~( x( L1.慈航渡苦
6 K2 b7 d5 J2 z- n( q2 H 那一刹那,我像一只蜕不了的蝉,在蝉壳中哀哀的叫,懦弱的蠕动,在窒息的空气里挣扎;海水的冲击、侵蚀,压迫形成翻腾的波涛。我呼啸着,嘶吼着某神、某神来救我,无论我如何的喊叫,却得不到四周一丝丝的回响……。 7 n; ]) T" q" D7 P# }
路旁观音菩萨的形象,迅速闪过脑际,我又重新叫出观音的圣号;随着叫声,眼前的海面,出现一艘载有许多不知名菩萨的船。菩萨救我!菩萨救救我!观音菩萨甩了甩手中的杨柳;霎间,我已来到船上站在菩萨旁,脱离了那场生死的争夺战。 0 A! L1 }3 \ X5 @. }( L4 q4 B- P
2.亲历业海 ) w% O& k- m) E6 c& j: b2 U; |
无形中,我被一个老婆子(我直觉地如此认为),带进一个周围如铝颜色一样,昏暗浊重的地方,有数不清的隔间,传来许多苦楚的啼哭声……断断续续,凄凉万分。
/ F( p6 K- Y8 Z 首先,看到一个正方型的大隔间里,刑人被绑于中央,交替被来自四个角落的尖型刑具撞击鞭打;身上的肉裂开条条,鲜血斑斑,只听到无力瘖哑的呻吟。再次看到身体两边系有铁绳的人,被左右的獠牙鬼差如拔河似的拉,惨声连连……。 8 l1 ^5 e" c6 G, v7 h1 a0 O5 k5 F9 G
尽管老婆子一直告诉我他们的业报,我却一句未曾入耳,只感觉心力交瘁,惧怕退缩不敢目睹。紧闭双眼,深深在心灵烙上一道不可磨灭的痕迹。
! o" T4 ~; V0 _% G a3.十殿阎王 * B$ u; k/ f: O! {: ?- v; ^( P
睁开眼睛,不知什么时候,堂上坐了一位眼神极冷,一付冷酷轮廓的青面阎王。镇定情绪,我赶忙下拜,求他让我回去。阎王没有理我,也没开口。殿堂的相貌,却一殿又一殿辗转出现在我眼前;我就这样一殿又一殿一直拜下去。直到第九殿时,殿上阎王开口对我说: 「再赐予你五十年的寿命,回阳后,把你所见警戒世人。」我叩头拜谢之时,突然想起凶悍的嫂子;再抬头望阎王。阎王似乎洞悉我的心事,又告诉我说:「你将有一位好丈夫。 」此时,我才安心舒了一口气。 9 X9 _5 i9 C; x Z1 U7 l3 Q
4.登临净土
$ q6 e* ` p; G2 ^9 P( P% }$ ~- N" B 不知不觉中,我又来到一个柔和安详的地方。人人脸上都挂着微笑。周遭充满鸟语花香,清流激湍,令人怡然陶醉。闻不到车马的喧哗声,这份宁静,使我忘了前面的恐惧及震撼。 4 D a1 }3 G2 O' V5 I. g+ ^. k
遥远望去,眼端出现好多莲花。莲花上出现好多各种不同姿态的菩萨。站着、坐着、蹲着……,布满了眼线中的世界里。溪畔垂柳飘扬,翠绿的莲蓬烘托粉红的花瓣;菩萨的英姿,色海变幻,天乐缭绕,我已忘了置身何处?
7 V: L6 A2 e5 n5 N, B3 e$ n 更有那用七宝饰成的塔,金光闪烁,庄严无比,里面阿弥陀佛的金像,塑立在阔大讲堂的前方。我欣喜的叫出——我要在这里,我不要回去了。声音的彼落处,出现一位拿龙头拐杖的老夫人,说道: 「你!现在还不能留在此地。这里都是皈依三宝的佛弟子,你以后再来吧!你母亲还在家里等你哪!」听到母亲,执拗不肯的态度才软下,低头默肯。 1 s( _ f4 ~2 u: S4 M* m: N5 \
地狱见闻录》序 - y" f3 R2 G$ u2 [, @
地狱是有是无?人果真会堕落地狱吗?答案在哪一边?
) m: O3 y& y% v2 p% c+ Q8 z 信口无凭,凡事要有根据,尤其凡夫智浅慧劣,若不眼见,难以致信。因此编辑《地狱见闻录》,则事实摆在眼前,不得不信。 . G2 U( ^ @1 n1 x. T
有关地狱事迹,古今中外,记载颇多。而此《地狱见闻录》虽仅选录十二篇,然都是近代的真人实事,每篇简短扼要,醒世力强;且其见闻者,多是鼎鼎有名的近代高僧,可说人格保证,公信力高。亦即十二篇之中,印光大师二篇、谛闲大师二篇、倓虚大师一篇、白圣长老一篇、宝光和尚一篇,另外两位法师各一篇。此等高僧,语无虚假,每篇事迹,难可作伪;若以智见之,以理断之,更见其真实不虚,不容置疑。
. M' N: B" k1 ]' X8 J m8 I' k 阅读此书,便知地狱果报,俨然存在,六道轮回,事可验证;不论知不知、信不信、接受不接受,事实便是事实。《地藏经 》言: ' E$ v: n% a; `, }9 ?: l8 c$ o
阎浮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0 `* j+ f1 N5 o) v
吾人之心,具足贪瞋痴三毒,既以此心动念云为,必然恶多善少。《观经》说:
0 X. H6 c. ]' A6 I 以恶业故,应堕恶道,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
2 h! b8 {* |# Y4 t6 I4 A 以此而言,吾人日日接近地狱而不知不惧,须至临终方知悔惧。如《大经》言:
/ R( z6 \/ @& R 大命将终,悔惧交至。
p. X9 Y/ P3 ?8 a$ h 然恐已不及,故佛言:
0 q& v- w2 h Z9 o5 M3 r |5 u 一切众生,皆是可怜愍者。 ( H* K. d0 {$ B2 y2 s
因此有生之年,应该预为准备,必使将来,永离地狱,不再轮回。想要达到这一目的,唯有「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则此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既得佛圣现前,便能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不但永断生老病死、横超六道轮回,而且光寿齐弥陀、悲智同如来。
) ~) x3 Q; F4 ~. i 善导大师言:
7 y6 p3 X: H( o F 唯知目前贪酒肉,不觉地狱尽抄名; 一入泥犁受长苦,始忆人中善知识。 , A! M" [# G$ y5 a2 U
又说: * g, E8 Z' d4 k9 M; v4 f
一切时中忆地狱,发起增上往生心; 誓愿不作三涂业,人天乐报亦无心。 忽忆地狱长时苦,不舍须臾忘安乐; 安乐佛国无为地,毕竟安身实是精。 释慧净 谨识 佛历二五四八(公元二○○四)年七月十三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