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8-3 19:54: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优良的指导。心量因此而开拓,这部书可以帮我们拓开心量。福缘因此而广植,能够明白因果道理,就能够断恶修善、广种福田,福田就是我们的心地,心修好了,福就来了。所以读了就会有好处,开卷有益,『三快事也』。底下第四:) n# o I3 S" ?* a6 }$ ~) @% n
8 F" a b2 _2 h0 b7 x( b
【儒教至理名言。诚正工夫。修齐要诀。此编已收之过半。佛门文字般若。于此亦得略见一斑。道家摄心要义。亦已汇萃此中。四快事也。】
% X0 M- m9 G2 I3 _( J! t- J, S. Q& h: q g* d) M: c0 L( u
这里讲到这部批注会集了儒释道三家的要义,儒教的至理名言,这个「教」是教育不是宗教,儒释道都不是宗教,都是圣贤教育。儒家讲「至理名言」讲得很多,刚才印祖开示当中讲到了,散见在各种经典当中,包括这些历史数据,《感应篇汇编》里头也会集了很多历史数据,可以说经史子集等于都会集进去了。用因果感应做为纲领,目的是让我们学到『诚正工夫,修齐要诀』。诚正、修齐都是《大学》里头讲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当然就包括八目了,也包括格物、致知,也包括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就是讲自己修身的功夫。格物刚才讲了,跟烦恼、物欲作战,格斗才能够致良知;良知现前,意就诚了;真诚心有了,心才能正,有贪瞋痴、有自私自利这就不正;然后你才叫修身修好了,你自然就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要诀在哪?全在这部书里头,『此编已收之过半』。所以读这部书等于把儒家的经典要义都读到。而『佛门文字般若』,佛门里的经典,文字是经典,般若智能,也『于此略见一斑』,在这里都有讲到。实际上善学的人就会处处导归般若智慧,结合我们净土学习,这就自然能够得益良多。『道家摄心要义』,道家也是讲修心地,精要的意思全『汇萃』到这里了。这是『四快事也』。
" W. x1 Y" A1 N- w1 A" C) o0 p/ _0 o
【故汇编不独为感应篇注之王。】
- N: v0 X3 p1 B v4 w6 Z s Z# F- ^1 W' e/ f1 O7 h3 e
『王』就是最好的,善书之王,这是《感应篇》的批注之王。不仅是如此,
! ^# t3 D5 |. w
, z. q2 u. B; E6 K. u, d 【实为一切善书之王也。】. v% L8 [) E# L
F9 q2 l( `, g! Y1 s
所以读这部书,其它善书都可以不必看了,一部就够了,你读的是『善书之王』。
& n! q4 L5 u. ?& ?; B6 } z, |3 Z, e
【凡得遇之者。即是有福之人。】
# }( ~5 C% E7 p( V4 x6 T" u' S
/ X- a/ t* O4 d( p `5 A" m 我们是很有福报。
2 j5 j0 I' f9 F# ^) r" r9 e1 L- W* Q8 J
【能一线到底读去。息心静气。反复玩味者。体之于中心。见之于行事者。即是大福之人。若复精而求之。则成圣贤。作佛祖。尽在其中矣。】
' R# [% U! }! `2 ]1 o. l) h, C& f. ~0 |$ W k: S* W4 C
这是古德鼓励我们要一线到底读去。我们就预期用三年时间把这部书读完,可能不用三年,也可能超过三年,反正我们就读到底,细细的读。『息心静气』,把我们的思虑都放下,心平气和的来读。『反复玩味』,去体会,体会于中心,就是心里头去涵泳、去领纳、去内化,表现出来在我们的待人处事接物上去落实,这个人『是大福之人』,福德无量无边。如果你继续『精而求之』,不断的努力下去依之修行,你能成圣成贤、成佛作祖,往生净土『尽在其中矣』。) a/ Q7 I2 ?* C: s& U0 k- w
; e0 {, N2 W$ W8 h
【人生在世。不克见此书王。】4 m& `8 c* H1 N0 Y9 R/ J9 c, h
1 c! M( _- n ?# V 『克』是能,不能见到这本书王,最好的书。
" o9 w. O6 j4 Y% D, n# U0 ]" D0 s1 }, I1 I R5 ^) ]3 d' |) l8 R
【沉沦长劫。自拔无由。岂非大不幸事乎。】
. o1 `; b1 i1 j* o# P: G
2 }; G- O3 V) d" `/ w1 c 能读这本书,这是大幸事;读不到这本书,可能就难免造很多恶业,长劫轮回不能自拔,这是大不幸。
" v# D0 B4 H4 ]; a* x* x( ?; K n; r- g/ `9 k* M* L' ^$ J7 J
【感应篇批注。如此明白。如此详尽。如此透彻。如此恳切。不啻如耳提面命。】
: I' S4 d- s x+ J! n d N* V$ P Q1 R% S1 G
『啻』是止,就是不止像『耳提面命』一样。" Z5 i- M( k }: e5 z
8 |: D5 [& M8 Y6 D2 O$ a7 U8 ~ 【不啻如大声疾呼。】( z5 o. L% Y. ~" _3 X. S* c( P# ~
/ ` O2 ^ N! Z) ^, N
不光如此。
5 {3 C1 e" u$ y# h- c6 Z n
$ `2 C; _- |% Y3 c2 \ 【而悲悯之怀。言随泪下。有缘读此。自应回头。又何疑哉。】8 z$ ?1 V. v+ x+ i2 \6 N
6 O" n8 D" Y1 @ 这部书写得好,里头的道理让我们读了振聋发聩,有振,有触动,能够感动回头。『而悲悯之怀』,里头还有非常感人的这些理和事,读了之后都会流眼泪,都能够回头,改过自新。所以我们要好好读,不要有疑虑。
' ~" L" i [0 h' i" {
k9 \8 C0 i, d+ u" j* n 【编中所载。】* N7 M' A4 I% t8 G& O( w2 {
- I1 l- B' v6 z
所记载的。
% v9 Y9 U. w7 ?- U+ x4 C, f; j, m( D
【恶报诸人。趋死如鹜。】
: [* i6 H8 s4 r: Z. T. z- S4 a% Y# R5 G
鹜是鸭子。这些恶人都是历史上出现的这些例子,看到这些恶人因为造恶,所以死的很多。
; N5 S& E6 o* \0 b2 t v- r) [8 O
- j0 l6 }8 e% k5 R2 V, a* U3 U% q; D9 G 【至死不悟者。皆由其一生未曾读得感应篇也。】4 j) s/ ~) S# \3 C$ t- Y6 P
# c3 h; [+ W% G# ~& ]7 S5 x
这些人都是没受过因果教育,没有读过《感应篇》,所以才会有这样的下场。$ D- x$ v3 |% z" P" @ J! |" T$ J
1 ?% N! v/ ^7 p( B 【感应篇之裨益于人生。岂第为转祸为福之唯一快捷方式。抑亦为超凡入圣之不二法门也。】
" ]# H9 U+ m4 k: ?& ]0 Q. r- U- {% O4 v4 M
所以《感应篇》的利益对我们人生就太大了。『岂第』,「第」是当但字讲,岂但,就不止是转祸为福的唯一快捷方式,而且也是让我们超凡入圣的不二法门。所以我们读它、学它,真的可以这生得生净土,也能够劝化他人共同回头,自利利他,这部书可以帮助我们做到。& }( W9 N/ N# p
7 k) m' g1 E( j/ ^; B* d+ E! i 今天算是一个总叙,从下一次开始我们就正式进入《汇编》的学习。今天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2 O" Q1 S0 h: A0 e2 A y
太上感应篇汇编 定弘法师主讲 (第二集) 2013/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109-0002
2 R& m- c. f0 v" y8 S$ n; J; e& R7 r
尊敬的诸位同修,大家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太上感应篇汇编》。这一讲是我们第二讲,又是二O一三年新年的第一讲,我们这次就正式的开始讲解《太上感应篇汇编》的正文。我们按照之前的约定,我们每一字、每一句来读,读了之后我给大家做一点点开解,我们这次主要就是以读书为主。《感应篇汇编》能够认认真真的从头到尾读一遍,细细的去品味、领纳入心,那么学完之后,你不能做圣贤也至少是个良民了。我们来看: S# h$ x8 s# h! z H7 @: U/ G) P
+ x, ~' @ S+ }9 H) T7 U
【太上感应篇注讲证案汇编卷一】
6 E% J1 u' c; L4 Q2 A1 x) c# ?* S. D' E0 r" l$ F+ _
这是本书的全题。『太上感应篇』就是指这篇因果的短文,一千二百八十八个字。『注讲证案汇编』就是讲历朝历代《感应篇》的批注、讲论,还有公案、证明,就是案例的讲解。在历史上,这些著述非常的多,古大德为了方便我们后学,把这些做了一个会集,编成这部书,这本书是会集本。印光大师对这本书是极为提倡,称为是《感应篇》批注的最善本。当然因为它是会集,各个著述的最精要的部分都撮取、会集到一起,所以当然应该是最善本。『卷一』就是指第一卷,古时候书是用卷来分的,现在我们就不用卷了,是用册或者是第几页,这么分,这部书总共有四卷。我们来一起读正文,首先是解释题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