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6-17 21: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教无类。他教学的对象不分国籍、不分族群、不分宗教,凡是肯跟他学的,没有不认真教诲的,模范的老师。
4 H% r" X8 s G2 j- ?# ]
5 [4 M- N0 x( N( F! `& y* | 所以佛法是师道,佛法是教育,它不是宗教。我们称释迦牟尼佛「本师」,师是老师,根本的老师,佛陀教育创始的老师,我们自称「弟子」,跟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一定要搞清楚,我们才能够学到东西。我们要向释迦牟尼佛学习,他老人家一生不单是言教,最难得的是身教,他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知道唯有教育,深化的教育,深是甚深,化是感化,帮助社会大众破迷开悟,断恶修善,转凡成圣,这是他教学的三个目标、三个阶段。我们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知道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自己的关系,大慈悲心自然就流露出来了,爱人如己。那不是爱国如家,是爱天下如家,比国的范围大得多了,虚空法界一切诸佛剎土是家,这叫大慈大悲,六和敬当然圆满了。
& S$ O% C' Y0 e* Y6 @5 D1 c" _) I( {) S- S c8 \! R3 W2 J3 y- r, s
六和敬里面头一条,是基本的,「见和同解」,我们用现代话来说是「建立共识」,你有真正的认识。这个共识,是跟一切诸佛共同的认识,是跟一切宗教的神圣具有共同的认识,这种大爱心自自然然就生出来,这是自性流露出来的仁慈博爱,这是我们和睦相处的基础。这一条要是没有,和睦只是形式,没有根。没有根本,只有形式,那就像花瓶里插的花一样,没有根,很好看,几天就死掉了。有第一条,它有根,它是活的,永远生生不息。「见和同解」就是建立在多元文化的教育,所有一切宗教都是多元文化的教学,不仅佛法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任何宗教都是一样的,确确实实是平等的。我们学佛,如果不能够把这个事实看清楚,那真的是不得其门而入,你从哪里学起? d J2 N- N) ~; B0 f& c! M5 z
2 f- i) [! u' x
六和敬的第二条,「戒和同修」。这个「戒」是广义的,不是狭义的,这个「戒」是讲规矩。规矩也没有一定,入境随俗。我们今天来到马来西亚这个国家,马来西亚国家的宪法我们要遵守,马来西亚的法律规章我们要遵守,这个地方的人情、风俗习惯样样都要遵守,才能得到这一边大众的欢迎。如果你不能够遵守,你就跟此地的人民不能共同生活了。无论在哪个国家、在哪个地区,你要懂得遵守当地的法律规章、风俗习惯,才能跟这个社会和睦相处。你看看这两条多重要,一个是理论、见解,一个是一定要守法。所以六和敬里头的「戒和同修」是广义的,不是狭义的。! A7 J: U8 ^4 f% O0 r
: d, p! {+ |+ `% V8 [: f z4 B6 D
然后「身和同住」,我们居住在这个地区,同住。「口和无诤」,一定要避免一切争论,可以辩论不可以争论。辩论是说理,理愈说愈清楚,决定没有争执,争里面有感情用事。辩是属于智慧,是理智的,争是感情的,不一样。「意和同悦」,我们大众在一起生活,欢欢喜喜。佛家里面常说的「常生欢喜心」、「法喜充满」,大家在一块的时候欢欢喜喜。末后一条,「利和同均」。利是什么?今天讲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要平等。生活上的平等是做不到的,为什么?每个人业报不相同。那怎么会平等?佛教给我们平等,富有的帮助贫苦的,这就平等了。贫穷人尊重富贵人,富贵人要常常周济贫穷人,这就平等了。' q; D' G8 i+ t, j g2 Q* B% D
( E; P0 t+ }6 C! p2 e# h 现在社会大家普遍向钱看,满脑袋都是想的怎么去赚钱,钱能够赚得到吗?钱要能赚得到,跟诸位说,我就不学佛了,我就专门去学赚钱去了。赚不到!为什么赚不到?命里头没有。人家发大财,做大生意、大买卖,我这个命里头没有财,他把买卖生意统统给我了,我做不到一个月就倒闭了。什么原因?命里头没有,这个要懂得。富贵是在命,命里面有财,丢都丢不掉,命里没有财,想什么方法都想不来。你去偷,偷来的还是你命里有的,你命里头没有,保险偷不来。我命里头没有,去偷,还没有偷到手,就被警察抓去了,命里头没有!所以连偷得来的、抢得来的,都是命里有的,你说冤不冤枉?你不偷不抢,就是迟两天来,偷、抢是早两天得到,都是命里有的。古人讲「君子乐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这两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说得非常深刻。: @0 ]* w3 c% U! N4 a
N; G2 p, U9 e, s _5 Z4 J 命里头有财,无论你从事哪个行业,那个行业是缘,因有缘,果报就现前。因是过去生中修的。财富的因是什么?财布施。你不修财布施,你怎么会得财?聪明智慧是果报,原因是法布施;修法布施得聪明智慧。健康长寿是果报,佛跟我们讲,修无畏布施。什么叫「无畏布施」?一切众生看到你欢喜,不怕你,这叫无畏。三福头一条里「慈心不杀」,你不杀害众生,不去害众生,众生看到你生欢喜心,你的果报是健康长寿。什么样的果一定有什么样的因,不修因就希求果报,哪有这种好事!所以我们希求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你一定要修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
% z- [7 h- c; B( I" [- O, V1 M( u3 p
我这个人年轻的时候没有福报,既贫又贱,贫是没有财富,贱是没有地位,而且还短命,很多看相算命他看我短命,我相信。我二十六岁遇到佛法,这些道理我搞清楚、搞明白了,从前那些老毛病彻底改过自新。我学佛头一本看的书是《了凡四训》,那时候朱镜宙老居士送给我,我看了几十遍,非常受感动。袁了凡先生早年的毛病我全都有,统统都犯了,福报还没有他大,你说那还得了吗?这是给我很大的一个警惕,读了之后深深反省,要回头!遇到佛法,这才真正叫得救了,真的回过头来了。6 v- W6 q$ [" Q5 o) N
4 {: Q1 W4 ?) l) T* k* j1 S
选择这个行业,是章嘉大师替我决定的;他劝导我出家弘法利生,他老人家给我决定。决定之后,: f" J5 Y$ J) ~! m
* E" t/ F3 c' l, s' X! H3 d 我就讲:「出家,到哪里去出家?」
# ~; U9 r+ X( I F* k
/ \4 G% k1 T2 c4 M# `4 F 他就告诉我:「不要去找法师,不要去找道场。」! O( K3 @# ~* z8 P
5 P7 P% ~! m" @3 b1 P$ D 我说:「那我到哪里剃度?」. }+ S* [2 U) u# S! Z$ \
% ]- [7 h, d. M 他说:「你要找法师,这个法师要不答应,你不就生烦恼了?」
& }) m& Y) K( t# v# l5 Y* z7 u: s, P, h% r5 \/ W
我说:「是。」$ y K# k; L; @! ^
) | D6 L5 i( h* _
我去找法师剃度,他不肯给我剃度,不收我这个徒弟,我当然生烦恼。章嘉大师说得不错。& b2 {3 g2 F y$ H. o% N
" t6 F( V, [" Q; r9 V 我说:「那怎么办?」
) I2 o* d! R0 |2 A3 P
# S" G1 |5 H' e& P9 L 他说:「求佛菩萨,求感应。」这个方法妙不可言。
: @2 D, j+ c, z% V! o- C! D0 c0 q# G( m
他跟我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真诚心去求,就有感应。」7 H7 d/ K2 F7 y$ r `! z' y) a
, n: |5 `8 T$ i0 x! T1 y+ a, U 这一段开示影响我一生。所以我就在佛菩萨面前祝愿,果然过了几年,感应现前了。法师来请我出家,大概一个半月当中,他派人来请我九次,我看他的心很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