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5-28 13: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或化现身若如帝释。或如梵天。如四天王。或天子形。严治道路。佛告舍利弗。彼时如来向欲入城。见三幼童众宝庄挍璎珞其身。逍遥中路而共游戏。时一幼童遥见如来。晃然显赫威神巍巍。端正无伦诸相寂定。志性澹泊获上调顺。第一静寞降伏诸根。如仁贤龙象。如大渊渟清澄无垢。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好遍布其体。如日出时光耀奕奕。与大众俱如星中月。时一幼童谓二童曰。汝等岂见如来乎。是者则为一切之尊无上众祐。为世福田。光明灼灼炜晔难当。吾等佥然宜供养之。其进施者利庆弘大。以颂赞曰。
+ x. B/ H J: f! n5 @- v/ x 斯者众生尊 福田无有上
3 q* F2 e: z8 J h 当供俱供养 施此祚无量 ' b" ]- [& e; R7 t0 W% N
第二幼童曰。
6 }7 s$ w$ T: ~) J9 O0 | 今我无异花 亦无杂泽香
5 s* T _! M* r1 ]- ] 斯圣无等伦 当何以供养
# _' v% E. r; f4 e 于是一童即脱颈着珠璎价直百千。以颂赞曰。
$ Z7 i& q. x5 j; @/ b6 S) f 当以此供养 无上之福田
7 H5 h+ c7 \4 ` k$ G( k/ ]. F 何所明智者 见斯有所吝
/ m6 x, G, F# g5 ~ 于时二童效彼童子。各各解脱颈着珠璎。以手执持。而歌颂曰。 * ~4 m [; V: A( C+ {& L6 C
具供养正觉 度泛湍江波 / Y1 a) ?2 h' x; m* \/ Z9 r: N
脱无量志意 住于平等法
) k4 X) \# P) u2 Y: B$ h 尔时一童谓二童曰。汝等以斯德本何所志求。一童子曰。 7 r2 _% I' a- A5 k* j. Y
其在世尊傍 右面大声闻 4 N4 y3 X: J. ~( t9 T
智慧尊第一 吾誓愿如斯
, o6 q9 E" H$ x 二童子曰。
, _ E" \! Y0 V$ v) B# }: P7 X" A' F 犹如世尊傍 左面大声闻 : }; g7 W3 O4 d
神足超最尊 吾誓愿如斯 " S E. ~, S, k# F6 t: D. h3 I% o
于时二童谓一童曰。族姓子。以斯德本欲誓何愿。一童报曰。 / G, {" u2 t" h1 h) U$ ]( f
如今者如来 至真等正觉 ' K3 x2 E4 a* |, k
普见一切达 犹若师子步 & _5 w( e- F% \- m
昭耀大众会 吾身誓若斯
) m' T3 S: u& f. x: r9 K 三界尊第一 度脱诸十方 v8 U3 X1 ]3 W8 d
时一幼童。这说此已。寻虚空中八千天子俱赞叹曰。善哉善哉。快说此言。今仁发意。天上世间悉蒙救护。佛告舍利弗。时一切达如来正觉边。有侍者名曰海意。博闻最尊而告之曰。宁见三童各执珠璎而游来乎。对曰已见。天中之天。世尊告曰。比丘。欲知中央幼童建其志性巍巍难量。一一步中超越百劫终始之患。其一举足功德之本。当更百临转轮圣王。受帝释位亦复如斯。升生梵天为梵天王亦当如是。一一举足功德之本更见百佛。时三幼童往诣一切达如来所稽首足下。以宝珠璎散世尊上。其发小意为声闻者。所散珠璎住两肩上。其一童发诸通慧心。所散珠璎在于佛上虚空之中。变为交露重阁棚帐。四峙周障庄严平等。化于其中而为床座如来处之。于是一切达如来寻而欣笑。侍者启问。唯然世尊。以何故笑。笑会有意。如来告曰。海意。汝睹于斯二童发声闻意手执珠璎散如来乎。对曰。已见大圣。又告比丘。欲知二童惧生死难。发怯弱意意求救护。犹是不发无上正真道意。欲得声闻为尊弟子。然后来世皆当得证。一者智慧最尊。二者神足无双。佛告舍利弗。卿意疑乎。时中央童发诸通慧者。则吾身是。愿右面童者。舍利弗是。愿左面童者。大目揵连是。舍利弗。观卿等本时惧生死难。虽殖德本不能发无上正真道意。心志怯弱欲疾灭度不能超速。甫因吾法而得无为。今宁睹吾诸通慧耶。汝等之友为佛弟子乃得解脱。以是之故当作斯观。假使有人。欲成灭度。当发无上正真道意。所以者何。所言超速。谓诸通慧莫能过者。谛而无欺其乘第一。普安一切群生之类。则诸通慧也。为最微妙特尊无上。为无等伦无有畴匹为无双比无能出来。无挂碍乘。一切声闻缘觉之乘所不能及。是则名曰诸通慧乘。佛时说斯大乘法典。则一万众人。发无上正真道意。应时彼诸大声闻。贤者舍利弗。大目揵连。大迦叶。离越。阿难。律和利。分耨文陀尼子。尊者须菩提等。自投于地稽首佛足。俱白世尊。唯然大圣。若族姓子族姓女发大意者。当供养之。微妙解脱处至真行。所以者何。正使百千诸佛世尊。为吾等说诸通慧行。不能堪任无有势力。发通慧心一切慧者。无所挂碍殊胜难及。宁令吾等犯五逆罪。在于无间而不。中止不舍于无上正真道意而为声闻。所以者何。设犯逆罪坠于地狱受诸苦毒。其痛会毕从地狱出而不违远。无所挂碍诸通慧心。计如今者当何所施无所堪谐。焚烧正真败坏根原于兹佛慧无挂碍智非是佛器。譬如终没之士无益亲属。吾等如是以声闻乘而志解脱。舍于一切无益众生。譬如此地多所饶润。一切群萌二足四足若多足者。如是世尊。其发无上正真道意。天上天下蒙恩获度。
# Y6 x; r9 ?4 i( B7 x; W1 m; N3 H+ h* d无吾我品第五 8 l8 w& Q' v! p6 o; j5 E
尔时世尊。说斯本末向欲竟已。王阿阇世乘驷马将四部兵象车步骑。往指佛所稽首佛足。右绕三匝退坐一面。白世尊曰。唯天中天。众生所住何所依因。何缘而兴。何由得罪。佛告王曰。已住吾我人寿命者。众生由此而造罪衅。依猗贪身兴缘颠倒。群萌因斯而起灾患。又问。其贪身者根原所在。世尊答曰。其贪身者无慧为本。又问。其无慧者何所为本。答曰所念邪支则是其本。又问。所念邪支何所是根。答曰。虚伪是根。又问。虚伪何所是根。答曰。无实诸想是则为根。又问无实诸想何所是根。答曰。谓无所有无觉是根。又问。何谓无有无觉。答曰。谓无生无有是谓无觉。又问。不生不有当何计之数在何所。答曰。其不生不有彼无有计。又问。狐疑之事何因缘起。答曰。其狐疑者从犹豫起。又问。犹豫为何所是。答曰。贤圣所说诚谛之语。闻则怀疑斯谓犹豫。又问。何所贤圣何言审谛。世尊答曰。其贤圣者谓除一切爱欲诸见。其审谛者知一切法悉无所有。王阿阇世白世尊曰。所谓贤圣无所有者。实为虚伪。世尊安住从已劳尘。而造立之猗着于世间。诸贤圣所讲说者。而心犹豫获不可计殃衅之罪。我乎世尊父无愆咎。无所羁缀而危其命。贪国土故或于财宝。迷于荣贵荒于产业。耽利宰民而图逆害。持疑怵惕不能自宁。若在欢会戏乐无娱。若在中宫婇女嬉游。若坐若卧有所决正。若在独处听省国事处群僚上。昼夜忧悸不能舍却。沉吟之结不歆饮食。虽有美馔不以为甘。其目昧昧所睹瞢瞢。颜貌憔悴心恒战灼所处不安。畏寿终后坠于地狱。仰惟如来。其恐怖者能使无惧。其盲冥者惠授眼目。其沉没者而拯拔之。遭苦恼者使获大安。无所归者而受其归。其无护者而为救济。其贫穷者给施财业。其有病者消息疗治。其堕邪径示以正路。其在正路为兴大哀。其心忍劳不以为患。等恤群黎其慈坚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