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48|回复: 0

[净土社区]再读画佛因缘----李胜雄居士---念佛人必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15 16: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n0 @, j; }8 \2 |7 K
http://www1.fsamtj.com/my/html/News-130172.html
' N! U. S' W, i' {再读画佛因缘----李胜雄居士---念佛人必读
3 q, R6 }. q* O& S' o3 F5 [1 X
/ Q7 i2 o( R' @& S. [9 U
8 C3 z! r' }2 U/ a. C李胜雄居士著  ( e* Q! T% H. M6 G; z* U' Q
. v9 ^$ @, b( P# n
    住在竹南的林献益居士,第一次接到《画佛因缘》时,一口气接连几天,一次又一次地读,共读了四次,所深深体会的,正是善导大师告知我们的二种决定深信。$ k, w% N8 D8 l" C& @( @, n
此即郭医师所说的[阿弥陀佛老早就了解我们所要经历的苦痛,不忍心我们受苦,精进无息,欲免费奉送佛果中一切的殊胜壮严,来给予浊恶的凡夫。只要我们肯回头、愿接受,故乡风月就呈现在其中,就喝到佛果中甘润的汁液。受难里,才明白这其中的可贵,就好像在凝冻的冬日里,双手捧起一杯热汤,愈喝愈觉得可贵!愈喝愈觉得感谢!5 {8 X, p& C( G. r2 [5 s

' \/ z$ Z. I+ h0 P! b4 K4 T0 d    出离生死解脱轮回的事,不能比同我们日常生活所累积的知识与经验。5 B- u# l0 C7 x. `0 I4 v. H9 P
知道众生都有佛性是一回事,证得佛性又是一回事。' F! u& R2 n( H; ^- k' O5 Z
佛教告知我们,佛性不必外求而是本有,只要自己破除妄念执著,自然佛性显现而明心见性。
. y7 h& b8 _; h8 f6 i6 X6 S但现在仍在生死轮回的我们,就是无始以来从未有过任何一次做得到,以至于仍被生死所牵绊流转。
9 N' z* U& w3 C0 f- C* e$ ]如果自忖在根机与趣向上,能破除妄念执著,修习禅定自然能有所成;
$ _+ T8 {* s' Y7 a: |3 W/ M6 w# G' g+ V否则就要依善导大师第一种深信,老实的承担自己确实只是一个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沉浮在生死海中,无有出离之缘。( M$ O- Z% s& G( o
如此,空乏了自己,正如端正著一个空碗,才能盛满米饭(佛号所具足的功德),吃下米饭就能免于饥饿(了脱生死轮回)。  D/ p2 ?1 q5 b( u9 S7 Q4 ~# {! v3 U
9 @' u' E- N: N8 ^% F
    善导大师第二种决定深信,是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0 ]0 C( w1 A& d0 [9 x6 M" [佛号是法藏菩萨在经历五劫漫长的思惟中,知道了一切众生的苦楚、辛酸、悲痛,毅然弘发超世的四十八愿,以救度一切众生,并且抱定兆载永劫的苦修苦行,代众生受苦!而将这份辛苦得来的果实——南无阿弥陀佛,无条件送给众生,使众生能以最直接简单的方式蒙获救度往生,进而必定成佛。3 |+ |; t4 Y- c+ R3 u. t# G2 S

% x, ?& n, I# I/ n, B8 w$ ^" W& d    在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正法时代]及之后的像法时代,因有佛力的住持与教化,吾人的心性尚未迷执殊甚;
1 I% h. ^$ q7 R6 g7 G犹如溺水时,一个救生圈就容易救起了;离佛力越远的今后,犹如溺水已沉入水中,只有赖佛力直潜急急救拔!众生在苦,佛故入苦;众生在毒,佛故入毒;众生沉没于爱欲海,佛故直来接引拔济;众生迷惑于名利山,佛故直来诱导离越。8 L+ q+ }3 n2 ]7 u
这就是[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的本愿啊!
) _" V! W& a7 `: u! E. i
+ t3 D* h! d$ @% t    郭医师说[犹如浮在水中,飘浮划水前进,水有浮力,想念浮力,放松了就能上浮,就能游泳。假如害怕挣扎,信不过浮力,那么同是这个体重,也会下沉。念佛人体验佛力,就如游泳者体验水的浮力一样。]妙哉!斯言。! W4 h* ^8 y( ~

! q5 [6 t: }5 p/ w" G9 D5 e- y    她在画佛的时候,因为每次爬到高跪著画,当要下来的时候,双腿都不能够支持,只好让整个人像跌下来似的掉到地上。在这摔下来的过程中,她体会到小孩跌倒,执著深了,就有很大的抗拒力,全身都是僵硬的,感觉到疼痛,受伤也厉害。  t3 Q8 b9 [- X( E
可是在阿弥陀佛的悲愿里,黄金为地是柔软的,心地柔软,大地也跟著柔软。每次要从箱子跳下来的时候,就怀著一种黄金为地柔软的心情,让全身都放松软的掉焉,觉到当掉下去的时候,阿弥陀佛会把你承接住,那么跌倒也不会疼痛。$ u8 F9 k5 q; E5 x
6 c( ^; u  _  U% J+ u# ~" _
    善导大师对[南无阿弥陀佛]加以诠释:[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南无]或是[归命],就是像郭医师这样,是从内心完全的信赖依靠,无疑无虑信受佛早已成就我们得以往生之[行],纳在[阿弥陀佛]名号内!这种信赖、依靠、信受,我们在一生中只要有过一次,那就在领受的当下刹那,就蒙获救度[即得往生]!
1 W- ~; `. Y/ g9 l2 _此后的念佛,就是报答这份深恩矣!0 M  C( p- V- j  W$ b. u

' L& e0 U. M8 D2 F% {    郭医师说[只有宽广包容慈悲教化的心,能够令一个冥顽不灵的人,真正的回头。阿弥陀佛柔软的心里,充满著宽大的原谅,假如不是这种宽大的原谅,又怎么能够用极乐世界,来更换地狱的深渊?又怎么能够用万德洪名,来超出长劫的轮回?]是的!当自己只有谦恭的领受佛慈,自己无一丝介入之力,完全舍弃了[法],去掉[法执],才易体会佛恩浩荡,佛慈无涯,也才能完全纳入了佛号无尽的功德。 # I4 Q1 H) N; c0 m+ U8 a

7 D% ~2 I4 g) z" g% m8 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5-16 03:59 , Processed in 0.08896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