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6-12 13: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续-《●第二个问题,净土法门修行的纲领,很简单,三个字,信、愿、行。》+ T, ]. g$ L" _7 C
4 d: V3 _4 v9 y: O) k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4 {8 y, f9 v+ z0 J6 u. [
第三个就是行。行就很简单,行就是念佛。各位这一次来参加佛七,这就是行。念佛七重在行。当然除了正行以外(念佛就是正行),还要有助行。助行就是我刚才说的行善积德,劝人念佛和为人助念、做一些功德,这就是助行。但这些功德,一定要回向往生净土。你不回向往生净土,这个就变成人天福报了。这个行就谈这么多。' R: o3 m+ L6 E4 X1 _' S+ ^
3 ]6 }1 ~$ a g9 Q. b& C这是我讲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信、愿、行三个字。这个重点在哪里?信重在要相信佛无妄语。9 \# H; H$ i) ?" }& }. y6 y1 p
6 j4 f! u) @0 J; L第三个问题,讲念佛的方法。" }' _, S6 m& D) _; ?7 }0 b
2 |6 S/ x r2 a0 e念佛的方法,简单的说,就是《圆通章》(点击进入)上所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就是六个窗口。我们一天到晚都通过这个窗口在接受外界的信息,所以思想里头妄念纷飞呀。现在就是要你把这六个窗口一下关闭。摄,就是收摄,就是关闭,把这六个窗口关闭住。关闭住就是一心,这个就叫"一心"。"净念相继",净念就是念佛。佛念起来了,妄念就控制下去了。这就是"不乱"。这个做到了"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是"一心不乱"。这个六根里头,最困难的是意根和耳根。意根啊,当然我们大家都有体会,你早晨只要一醒来之后,脑子里头没有停过,很不好控制啊。耳根也不好控制。眼根好控制,我闭着眼睛念佛嘛,就不晓得外面的境界了。耳朵不行啊,你闭着眼睛,人家在说话,你的心念就被声音拉去了。所以,"心念耳闻",把这两根收到了,其他的四根没得问题。要掌握这个方法,就是"心念耳闻"。心头念得清清楚楚,耳朵听得清清楚楚。就是说:念头从心头起,心头清清楚楚的;口头念得清清楚楚的;耳朵听得清清楚楚;又回到心头,回到八识田里。从心头起,然后又回到心里头、回到八识田作为金刚种子。我们到了临命终时,我们的第一个念头是念佛,妄念没有起来,就往生了。所以这个非常关键啊。我们就是要这样子念。心头念得清清楚楚,耳朵听得清清楚楚,然后就回到八识田。如果听不清楚,妄念来了!马上你要注意听!听清楚了,妄念就被赶跑了。 + s" p1 C4 u6 e8 b& ]
+ z' H/ L; @( {2 Q
关于念佛有没得秘诀,我想引证两位大德的开示。一位就是印光大师。他这样说,如果有人说:我有念佛的秘诀,我单独传授给你。他说这个肯定是外道!印光大师说:佛的悲心,唯恐我们没有搞清楚。所以净土法门,从理论、原则到具体的方法,说得一清二楚。难道他还保留一手吗?那就不是佛。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去想什么秘诀。但是印光大师告诉我们,有没有秘诀?有!秘诀就是四个字:竭诚尽敬!这话怎讲呢?就是:诚恳到了极点、恭敬到了极点。这个就是秘诀。在战争年代,头顶上敌人的飞机在投炸弹,我们趴在地上的,我是亲身经历过这一段生活的,那念佛当然就至诚恳切。还有,五逆十恶的人,临终看到拿链子来套他了。平时当然说这都是迷信、假的。那阵念起佛来当然就至诚恳切到了极点。至诚恳切到了极点,这个就叫一心嘛。妻室儿女呀,在临命终时都带不走的。到了临命终时,国家元首也好、亿万富翁也好,跟一无所有的叫化子,没得区别。可能叫化子还好过一点,因为叫化子他东西少,挂念还少些。所以谛闲法师说:念佛的秘诀就是一个"死"字,生死心要切。我们这些人平时都是把这"死"字忘了嘛。以为还要活好多年。但是,今天不晓得明天的事啊。古书上有两句话:"昨日街头犹走马,今朝棺内已眠尸"。昨天还在街上骑着马游街,今天,已经睡到棺材里头了。常有的事啊,这并不稀奇啊。这个就是我讲的第三个问题。就是念佛的方法。方法没有什么别的,不要去乱听。什么什么秘诀啊,那些都是外道,欺骗人的。我们相信大德的开示,至诚恭敬的念佛。
# h0 B; ?1 D( j# b! `3 ]! u" r9 F0 r _ P1 p: z) f' w2 u# R' R9 p( z
最后,希望各位在这七天当中,放下万缘,一心念佛。不要想家务事,不要讲闲话。人在念佛堂,心就要在念佛堂。要遵守作息制度,要服从一切安排,至诚恳切的念佛。这样子在七天中你真正能够做到,可以达到一心不乱,至少功夫可以成片。这样你身心清净了、业障消除了、智慧增长了、福报增长了,你现在就得到大利益。到了临命终时,对往生也是重要的保证。
6 W" v' T* d6 \" N' f阿弥陀佛!
) B5 a1 I) y2 H/ }. J, t8 }5 z1 r ?. e6 M, c# a/ g) v0 Q2 E g
' z3 n* ~* _. n% L! V# v% a
8 s6 R$ w% H2 ^% X+11
+ }! W; k* }' r, a. E; [0 r智慧好文~恭敬礼赞!
, F V+ I& p6 e e1 \$ g$ N8 a1 n
# e1 J6 ?0 C- q! x
2 A, Y, b; F* ]分享到: 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人人网开心网网易微博搜狐微博豆瓣淘江湖更多 0
, [2 B5 Q" X) h; ]7 n- X! N; Y% X7 i7 D5 f1 `
! g: m: n3 E% Y) p+ ?" \; Y上一篇:昌臻法师2003年秋季佛七开示(2)9 Q9 \1 z+ `3 \ S/ }
下一篇:《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 S# B3 o! X, i, Q$ ]; C9 \- N. K. x) _4 I' b& X+ R/ F
昌臻法师2003年秋季佛七开示(2)3 Y: ]3 V4 H) _$ I' {2 i' h+ r& S
% L* w$ J: k: O+ B
2 J1 |7 I# A6 F7 e5 x. p2 ]( A
" _# O. g8 B, i& I' m/ A
. H$ u2 ?5 J. {5 D$ @, r△TOP, }! \- n( P! u6 t
* k# }- q* `- f4 n0 [
1 _# u6 t9 l4 R
) J8 E# k7 M+ f5 J
/ Y: O/ `7 a( o. l1 d- h3 Q0 ^9 d- X; w
% q! B1 K% W9 _7 x3 d$ ^9 @
0 I- u" v' h6 f7 F. W- E$ U+ J
* n5 x r8 a9 C佛海影音 - 法师视频 音乐视频 视频推荐 视频分类 - 佛教电视 · 佛教电影 · 佛教连续剧 · 佛教卡通 · 佛教人物 · 名山名寺 · 舍利专题 · 慧思文库5 I o( j$ m% D* Q9 R1 }8 Q `
7 E0 S3 A& U* F8 Q
% s# J* R7 A( M. m0 @, o9 R; C1 ~4 d+ g; H
9 ~( S+ j# v5 N, O- P: B" H+ Z6 W2 w- a# w7 w% Y' e* v1 b
, h3 ~, q- C3 G3 T
; N9 D+ J! C F- }% j
; p% x5 B% U9 ^0 H' [- {0 l0 X1 s' d( m" K
佛学入门简要 初级课题 (十五) 佛教徒的类型昌臻法师2003年秋季佛七开示(1)1 I4 a2 q. U' }- H0 {4 y2 h
昌臻法师2003年秋季佛七开示(1)& B3 z: A9 s: w, \/ }
(2003年9月26日)" O3 |5 I0 o( V! I; y( T& N
释昌臻' h% U- i% ?. g4 u) ?
: m" G+ B/ H; U% w* i3 ~. F( B( l关于念佛七,我想谈三个问题。
7 ]5 E) Q4 Z6 r: p" s0 e; g6 v第一个问题就是,净土法门,最适合于我们这些末法众生。但是,必须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今生一定能够了脱。
9 m9 K) I; `3 h( v: g: m" v- u Q0 H* f6 ?* m% f-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