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70|回复: 2

第九章十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10 20: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净公上人法语菁华录》
# j+ y( O) X! u/ n: k* D+ D0 D. ^, s* |( O1 G. O& a
第九章 十善
0 c: f% e" w! j/ c" h* Z4 b2 K6 m  Q8 t( |# Y# W: z
   
. E6 _3 [6 j8 s4 i% l+ G% ^/ e, z  V5 |  U1 O6 U0 o8 P
○杀生、偷盗、邪淫、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贪、嗔、痴,十恶!这十条反过来就是十善,十善一定要修。
# D5 Z- q6 m6 K4 j3 O* G. t* q+ r5 b3 |5 ^  j5 a1 \
○与自性相应,与真心相应,这是第一善。
1 g3 ^: L8 X1 ?% F2 D' C6 i  Q, X) ]% K  A! Q( M3 H( x. J& ]. I9 e

. w4 o1 Q# X" [, k) h○帮助、成就一切众生得到闻法的机缘是第一善。
; o4 q; p* a' o8 w! n( V6 ^  j& F  |6 l7 C5 V
○真正修行就是改过自新,改过是大善。* ~$ ^6 \& ~4 }/ `8 G
' e' r2 e5 ^0 g4 g* _1 Q
○出于诚心救人一命,是大善。
7 R, ]6 t& {: s2 ^3 e- y& ]) V+ [: {" T- s) g& L7 Z' P
○纯心利益社会大众,为一切众生造福,这是善。 5 k1 S: Z6 J6 {% w: @# V; F

% P: b- C# p. H5 ]○凡是求自利的都是恶,凡是利他的都是善。你求自利去拜佛,拜菩萨,那是善,你得的是福,你要想得定,了生死出三界,这个不行。自利是我执,三界六道是从我执里生的。起心动念一定断绝为自己的念头、思想、行为,修善念念想社会、想国家、想世界、想一切众生。我们断恶修善,一心一意为大家,自己生活能温饱就非常幸福了,能省一分就可以多帮助人一分,这是积德,是真正修善,你心量就扩大了,最后我执没有了,六道轮回就没有了。
; s$ w9 [7 {6 O: O$ U& x
3 z9 |6 s0 E+ x% Z○我们生生世世忽略了十善业道,没认真在这上下功夫,所以落到今天这个样子。我们善根有了,因缘有了,福德没有。福德是十善业道。  0 H4 s1 @1 R3 V1 l/ H

4 a+ b: m7 V! u+ {: D○善的目的得福,善生福。
' g  ?! M8 D# h2 Q) J, }7 [  e6 g2 j8 p( ^
○顺从佛陀教诲,学佛得的是吉、是福、是利益;违背佛陀教诲,得的是凶灾、是祸害。吉凶祸福的根源在我们造作的善恶业。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是善,得的是福,起心动念、一切造作是恶,得的是凶灾。   
; c# ?" W$ R; L& d5 e
1 y$ m: ]& x* Z9 N' `1 i○灾难的根源是我们失去慈悲心,丧失了爱心,不知爱人、爱物、爱一切众生,随便杀害众生累积下来的杀业。; g; J( D6 |. D: |' U
' }; M/ ]& }; e8 M
○我们的面貌、健康、富贵贫贱,都是修得的。要好,一定要修善,造作不善,想好,是不可能的。 % R  ]9 e% H2 S7 W8 ~! P: ]

0 s" h( ?4 f+ {$ ^% X8 \* C○“恒为非人之所守护”,“非人”多半指鬼神。纵然是饿鬼,他对善心人一样恭敬,不但不来找麻烦,反而会拥护你,为什么?你的善心善行让他也沾光,也得福,所以,心善、念善、行善比什么都重要。
2 X1 |  h" P, L, N! i3 |4 Q5 U7 ?# B( M5 G: |9 N6 ?2 h
○觉悟的人,在六道里行善,知道虚空法界跟自己是一个共同体。尽虚空、遍法界是自己,
' S' ~* e; b" f( ~0 q
( J4 T" A: \7 d( E  R" m○利益一切众生就是利益自己,伤害一切众生就是伤害自己。& u7 n5 Y9 u# M( e" e/ B9 g

$ v# V; u6 q# ]- s: t. p○五戒的基础是十善,十善的基础是“孝”、“敬”。 ; e* S8 |" g! `. w& `0 B% G
  `% i' Z* o/ K0 I9 L
○修净土最基本的是“净业三福”,如果没有十善业道,孝亲、尊师、慈心,全是假的。具足第一个条件念佛,才生凡圣同居土。第一条就落实在十善业道。古人走这个路子,所以几年时间就有成就。 3 @1 h( L( ^8 T4 m  V
# w8 K- Z! |1 Z8 K/ [: @# \
○净业三福就好比三层楼,十善业是土地。“身三、口四、意三”,这十条你做到了,等于说你有了土地,什么土?法性土,你有资格学佛了。 $ j% ]) d3 A. z/ a" U0 s" `
7 z9 i" P: ?; h; q; W, t
○必须认真修十善业道,念佛才能往生,修学任何一个法门,功夫才会得力。舍弃十善业道,无论修哪个法门,功夫都不能得力。像盖房子一样,没有地基。十善业道是基础。7 Q# S. v4 Y: \

3 X. D0 [" v8 Y6 a○烦恼习气造成重大的业障,用五戒十善消除,下定坚定的决心,学习十善业道,把十恶业舍掉。菩提道上的障碍就少了。
0 [" s7 `" x+ K  k
8 s  L9 _; n9 I- x- p○健康长寿不是佛菩萨赐予的,不是神明赐予的,向神明祷告没用,这是自己的业报,诸佛菩萨、神明用什么方法保佑我们?教诲。我们要肯接受教诲,依教奉行,才能转自己的业报。命中是短命,命中多灾难、多疾病,是能转得过来的。怎么转?认真努力修十善业,就转过来了。 # I8 m9 y& l7 T9 X
% E/ }6 |9 q3 Q  o5 O9 ^% {. g' [
○佛弟子一定有方法把恶报避免,把恶缘断掉,有因没缘,不能结果,修善断恶,善缘成熟,恶缘没有,善报先提前,恶报退后,善里头最善的是念佛往生极乐净土。8 q* k% X/ S  Z* r1 z

: a6 Z) Z8 d) Q; Q' J4 L5 B) X3 f○极善的三业,身礼阿弥陀佛,口称阿弥陀佛,意忆阿弥陀佛,这是极善,真正的善,无比至善,就是念阿弥陀佛,要真心。 ) g6 V- @# }2 S/ h6 f1 v. a

) l4 ^; L+ J; {- o4 H, L2 g, @2 y6 R, c+ O○《十善业道经》是戒学当中的大根大本。在生活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与十善相应,就是在学佛。真正修行的人,极小的善他肯做,极小的恶他都不犯,所以他能成就。
& ]( u# ^5 k7 W+ [; M0 F5 a6 X
1 q4 a" E" U$ q: E○“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夹杂。”
4 d- k/ I, [+ ^& K+ d# G; y5 a
9 V- V$ e, F; h: u○昼夜常念善法,你的心就善,培养纯善的心;思惟善法,你思想善;观察善法,你行善、言善。必须做到决定不夹杂丝毫不善,善因、善缘、善果成就。你是这个世间上善之人,发愿求生净土,必定得生。
, c8 @4 N( k9 v: w8 p
+ K7 V& _- p' X+ y3 ?1 j% u○“观察善法”是行为善,人有十个好的地方,有一个缺点,我们看他十个好处,不看他一个缺点;如果有十个缺点,有一个好处,我们看他一个好处,不看他十个缺点。
& R/ O) y( B+ E' G* P& j3 N1 s& i5 l1 V6 T; h) ^
○一切人的善我记住,一切人的过失,我决定不放在心上,这叫洗心,记人的过错,心是个恶心,是不善的心,不善的心起作用,就是不善的行为,就造不善的业,聪明人不干这事,世人以恶意对我,我都把它忘得干干净净,决定不在意。诽谤、侮辱、陷害、甚至杀害我的,都不放在心上,使我们心纯善无过,一切众生对我们有恩德、有好处,决定不忘记,永远活在知恩报恩、沉浸在感恩境界中,这人就是纯善。 ! t2 L) _& Z# r- e6 t; k# _5 n, u
* s$ e% x. u/ l% ?2 v
○佛跟凡夫是一不是二,就是用心不同,佛心清净、纯善,我们心不清净、不善,你要能把不善不净放下,恢复到纯净纯善,你马上就成佛了。
" C6 I- ^# f2 p1 h- w. ?' d
" e' |5 m! D" O○“仁者无敌”,仁慈的人没有敌对,没有冤家对头。毁谤我的人是善人,我见他合掌赞叹,陷害我的人,欺骗我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善人。我对他真诚至善,久而久之那人会回头,帮助坏人变成好人、恶人变成善人,这是教育。一定要有耐心,有长远心、恒心,真正的慈悲,至诚恳切,没有不受感化的。 2 r$ M; M* B9 e: M6 t8 h" m/ m9 d, f
! S' Y* E& H2 y3 z# n6 r
○修善最主要的是出于真诚而无所求,这是真善。有条件的善,是造恶。到寺院许愿烧香拜佛,求佛菩萨保佑,谈条件,不但心不诚,且把佛菩萨当恶势力包庇者,岂非罪过!
6 R! ?% l; b0 j' \
( Q6 d$ O4 W0 e; \6 D○不善的心去修善事,果报很小。大的果报,心量大,修善决定不求果报,果报还特别来的大、来的快。 0 s. K9 m2 t- N  u4 B1 m* ?2 L9 p0 ^
% P# g: c) h' d
○真心没有界限,没有边际,行再微小的善事,与真心相应,也是尽虚空遍法界。: W0 r+ t: c) R4 Y6 d
+ h; c0 F5 n7 }$ z
○修善积德从“爱敬”开始。先学爱人、敬人,爱物、敬物,爱事、敬事,对人事物要真正“爱敬”。+ K1 V9 v- a" ]# C" E+ V

4 M8 a3 ~, K) N○嫉妒别人行善,果报在地狱。 # K; X# I0 }3 f: {6 A+ t4 I
# ]/ `  @- h4 e3 N3 w
○无论做多少善事,不必让人知道,善果就永远积在那里,不求善报,叫“积善”。别人知道了,善就积不住,随修随报,善果没有了,反而造恶。恶愈积愈多,后果不堪设想。
/ V4 Y( @5 X0 E  r! S
. ~$ V, K# h' l) w3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0 20: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续-《第九章 十善》0 Y" W- z; i% j% I  _
9 H. _* N/ d. y& m
摘自《净空法师法语菁华录》
1 y/ r1 L1 j3 O( ~& G○看到善人行善事,应当赞叹,不应诽谤,不可以说他做好事是有目的、有企图的,能做好事就好。要常存劝善之心,常常表现劝善之行。 / c! Z! {' H* S, j5 U

1 ]& [0 a: y- b% z- T8 v○随缘随力帮助社会大众:一、见好人赞叹。自己做榜样,劝人行善,因为言教不如身教。二、自己有才智要藏一步、收敛一点,隐人之恶,扬人之善,才是真实持戒修福之人。三、不要说人家的过失,赞叹别人要有智慧,过分赞叹,使人得意忘形,就不会有进步了。- q6 q" m" p& H
, U4 ?! \  |, \+ I  K- ]$ N
○恶人尊敬他而不赞叹他,善人,尊敬他,也赞叹他。 0 P+ h: e; Z+ e1 X
: f' O: s- t4 K7 n8 m' r, o2 d
○每个人一生受用不一样,是你过去生中修的善恶业不相同,因不同,果怎么会一样?所以一生中穷通祸福与别人不相干,“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我有福,别人不能夺去。你有灾祸能不能免得了?免不掉,怎么都躲不过去,有没有消灾免难的方法?有。你命中注定的因,转变在缘,你能控制、掌握、转变缘,果报就转变了。有灾难的业因,今天拼命修善,不造恶,把恶缘杜绝,善缘增长,恶因不能现前。$ Y4 d- w% h" @8 j

1 ]7 c2 _! Q$ O7 K: ?# ?. ?○眼前衣食不缺,相当丰富,一定知道节俭。在富贵时要守住这一点,德行、善行都能增长。
% Z. {6 W  h! E5 }( _7 v2 t' N
9 W2 v2 n% _/ A○“不杀生”,不但伤害众生生命、令众生因我而生烦恼,就错了。有一念损坏别人的念头,都属于杀心,就破戒、犯戒。大乘戒论心不论事。恶意毁谤、陷害人,有意无意障碍别人,都属杀戒。
% S+ V( X* Z1 ?# e# o  c/ [
+ v- Y6 X. D3 u. u○我们生灭身中,有不生不灭的真性,那个真性才是自己。决定不要为了这个生灭的假身,造种种罪业。造罪业最容易的是口业,为什么?舌头只有三寸,到底下就没有了,为了舌头贪口味,害多少众生的命,欠多少众生的血债,生生世世还不完。为假身连累真身去受罪。
+ W( a/ i7 J; S. X" y6 X. H5 v. I6 c( ?  U# y: w* B
○只要我们永远断除食肉,决定没有伤害众生的意念,我们身上的杀气就没有了,杀气没有了,杀气转变成慈光,慈悲的光明。果报是健康长寿。 5 g0 ~# T2 |) B7 ]  L
  W/ c8 v* \) Y9 n' T
○许多疾病是从肉食里来的,“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百分之八、九十的病因都是从饮食来的。素食的人,得病机会减少很多,素食带给人类健康长寿、青春常驻。
$ L3 o7 w! E. ~6 k4 Q, f
& _- ?* I. s: T○不杀生的果报是健康长寿。爱护动物的寿命,也延长自己的寿命。
5 {8 \) a3 w( q* y6 {6 x1 F/ y! C3 V* j* e# H
○常于众生起大悲心”。你不忍心伤害众生,对众生决定有爱心,对动物、植物、一切生物,都会起真诚的爱心。只要遇到了,众生需要帮助,决定欢喜去帮助他。 : k1 a6 c# b$ C7 R1 l" g1 F( E" u
$ W( \$ ]* Q/ R# V) B2 Y
○如果一生没做重大罪业,但有恨意,多半投胎毒蛇猛兽。恨意没消,变畜生。如果心依旧保持清净、慈悲,他上升,至少也到天上去作天王。吉凶祸福就在一念之间。这要在平常去培养,否则,境界一现前,习气敌不过,你恨意起来了,就往下坠落。
4 j  n( l; S* d4 d) p0 G  l
1 D7 a! @" ?2 [+ a* s1 k( G+ x○小动物都有灵性,就是佛性,将来决定作佛。所以蚊子来吃我们的血,应当作供养想。你能如是想,你是行菩萨道,你是真菩萨。
- f& E2 S4 ?6 ?$ l5 e2 ?: J/ f
3 z! e) ~0 W( ]4 g$ r# C2 s# A○对蚊虫、蚂蚁,以真诚心、慈悲心对它,我们和睦相处,互相尊重,不可以伤害他,合掌称它小菩萨,它知道,它会很爱你,一切动物都通人情,用真诚、清净、平等、慈悲心对它反应非常好,很合作。你杀他,愈杀愈多,冤冤相报,要化解,使你家环境一团祥和。
/ Q* A" l5 s# h+ z0 B- h
2 R4 {/ ^) H: y! ?○“永离偷盗”。偷盗的定义“不与取”,这物有主,主人没答应,你把它拿来,或据为己有,或暂时使用,或移动位置,都不可以。以为树木花草无主,你错了,山神、树神是主,树只要有一人高,要砍它,三天前要祭祀,为它诵经念咒,请树神搬家。6 H% K# z' _8 g/ n1 c
4 y1 c! y0 }, }$ j; O
○凡是做损人利己的事,都属于偷盗。 2 i) |: D/ \1 q, Y4 [) q5 E' B: W
9 d2 O  [- P/ t5 I; F; Q: y9 i
○占人便宜,别人损失不大,我们自己的损失太大太大了,为什么?障碍自己的道业,毁掉自己的清净心,把这一生往生作佛的机会错过了。别人占我的便宜可以,不要计较,这是布施,不能放在心上。占一个人便宜尚且不可以,怎么可以占公家的便宜?一定要记住永离,这一生肯定成就 。 ' x) f6 ^" d% v+ a  z
8 |8 L, p# r5 t
○三宝物的主是尽虚空遍法界的佛法僧,这个偷盗是你永远还不尽的,你造五逆十恶,诸佛菩萨都有办法救你,盗三宝物、常住物,十方三世诸佛都没办法救你,为什么?不通忏悔。常住的一针、一线、一纸,都不用盗心取,电灯、电话我用后让常住付费,也属偷盗。只要很小的一点不善夹杂在这里,就把你的善法毁掉了。 * ?' c  T( P% h( }6 g+ c6 ?( D/ d

; l8 q( L6 d6 |0 P# R: p○古德讲“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起心动念,立刻要想到你背的是什么因果。
6 J2 i  d: k- S9 T! }  ?1 C. O$ E/ R) j, d1 |
○淫与杀是六道轮回的根本,是三恶道直接的生因,不要以为这是小事情,造作这个罪业,必堕三恶道,纵然你肯修福,福修的再大,也是在三恶道享,人天都没有份。
, [! v$ @; F' M6 J7 V, d5 J9 j( x3 @- R' `4 y3 r
○“不淫欲”,在家不邪淫,必须有节制,最后也要做到不淫欲,才能圆满功德。淫欲、邪淫,只要有丝毫念头在,你出不了欲界。 4 ?; m' y& u2 I+ g7 M8 i

- R1 x  R# ?  t, R○修行人境界提升后,这念头断掉了,心才得真正清净,有这念头,心不清净,要常常想“不容毫分不净夹杂”、“不容毫分不善夹杂”,才能修到纯净纯善。纯净纯善,不但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了,你跟法身菩萨是一类的。 1 N) j; ?# ]9 b4 ]
1 {7 z3 n; M" K! i0 K
○“妄语”,有意无意欺骗众生,存心欺骗别人。“妄”是虚妄,不诚实,说假话欺骗人,这是口恶里最严重的,且最容易犯。为什么会作恶、会毁犯佛陀教诲?无非是保护自己的利益,无非是包庇自己的罪恶。佛指导我们一个原则,就是“诚实”,诚实就是不妄语。
- \$ q0 V( V0 {  ^8 ~- ]' h$ D! O/ O! k; G& j% a# z
○修行“从不妄语始”。
' C4 _7 G! @: R$ d5 W5 l' B6 U2 S0 o/ d; h
○常常妄语是烦恼、习气做主,所以错误总不能避免。人诚实,心地真诚清净,不欺诳众生,没有妄语,这人常开智慧,言语当然就没有过失。“常生欢喜”。$ ^* ^5 Z, y5 F, `2 b7 W2 c

( {& V/ D0 r3 K8 p& S6 d○你纵然打妄语可以得到整个地球,你还是免不掉生死轮回。你因为妄语,决定不能超越三界,决定不能往生净土。一比较,你的损失多!
' I4 s/ ?- h; y, i9 M
+ e( u9 H( f+ `' U4 \○古今多少修行人,修积的功德不能成就,为什么?从妄语、两舌里面漏失了。 ; |. f7 G1 G% n' v$ q) @
/ _8 F3 b3 ]% ^4 t5 N) T# y6 [9 E
○“两舌”,挑拨是非,造谣生事,斗乱两头,专门说是非,我们听到了,决定不可传言,最好立刻回避,走远一点,不要再听。
$ ?  s; m  G7 Q3 N1 o/ o) q( M  R% A& {9 m. m% H- J
○两舌果报在拔舌地狱。这里最严重的是“破和合僧”,是五逆罪之一。出家人嫉妒、毁谤出家人,毁谤讲经说法的法师,把他的道场破坏,让他的信徒对法师失去信心,这个嫉妒的人果报堕落在地狱。                     
/ q% ^( Q+ y6 z: r: R) R6 c: d$ `
3 p5 O/ [( G! l* V& K, c9 A○我们要细心观察,时时反省,成人之善,决定不成就别 , K6 Z; @, Y& L" _& W
9 r( Y; P2 ~. d8 W% ~
○人造恶。两舌是成就别人造恶。
" c* V1 N, A, C9 ~& P* F; ~, @) d* v: e
○妄语、两舌,这毛病不改掉,菩提道上就不可能一帆风顺,你的逆境、恶缘总是不容易摆脱。
; u" b6 S5 ]! L2 }* _1 E" m( b; D, D8 r6 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0 20: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章十善

续-《第九章 十善》& K7 R/ ^7 q' U9 Y/ B" ~  k7 P8 k
7 \+ l. a& x1 a* g: O
摘自《净空法师法语菁华录》
  i, d$ S! a2 u7 X○“绮语”,花言巧语,说的好听,目的在骗人。 ) i- _5 R6 o/ P4 h, q! Q2 X
( r4 V2 o! @) ]9 W
○绮语,存心不善,让人吃亏上当。出家人不要对信徒花言巧语,骗他的钱,骗取他的恭敬、赞叹。讲经要学佛菩萨,完全付出,不求丝毫回报。 % d8 {( g8 H5 |2 A# H; U

3 p+ @: a9 H; P; q, y# s○离“绮语”能得三种利益:一、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日常生活中,你的心是平和、安定的,你明理,理得心安。二、与人会话,你言词决定是智慧的,是真实语。三、智慧的言行依于道德,这是真正的“威德”,天人敬仰,诸佛护念。 * F6 N5 C) M7 n( d0 G
: S+ n8 [  m! w* H/ O
○“恶口”是说话粗鲁,音声、词句都令人难以入耳。态度不善,让人听到、看到,心难过、怀恨,不生欢喜心。          / J: L: ]2 f' g" L6 c1 Y

$ b) `3 W! K$ P○天天念阿弥陀佛,如果还犯恶口,你不能往生。 5 o$ x8 I& c( M4 e% A
. G0 R7 ?) |5 O4 r
○无贪、无嗔、无痴,叫三善根,这个根能生一切善。贪、嗔、痴是三恶根,一切恶法都是从这根生出来的。出世法里的善根只一条,勇猛精进。 ! t0 D! T4 j) f1 v% m: G. ~. N
, B; Y" h% L8 h5 \- l1 S! c
○水灾是贪心引发的;火灾是嗔心引发的;风灾是愚痴引发的;地震是不平引发的。贪嗔痴慢断掉,灾难就没有了。
9 r' ~6 l+ O7 i6 Z3 Z6 _+ j
/ [: [! G1 d% D) \/ n: x) G○“贪欲”是六道生死的根本,一定要断。世间一切罪恶的根源,都是从贪欲来的。六度头一个是布施,这是断贪。悭贪是无量无边生死烦恼的根本 。 ; l) G; K9 p+ Q5 P, V
$ w) N6 l9 K/ [* w
○贪欲范围广大,特别是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让人德行堕落,也是三恶道的第一个因素。要断贪的念头,对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不贪了,贪佛法也不行。 ( D: v7 S3 ]- [& `8 t" |

4 T5 F  V. u1 z/ ~2 Z; n○嗔恚是地狱道的第一个因素。如果犯十恶业,但嗔恚不严重,还不至于堕地狱。嗔恚对身心有极严重的伤害,有极大的破坏力。“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火烧功德林”,火是嗔恚、发脾气,你修积功德好多年了,哪一天一个脾气发了,你的功德就完了。想知道自己积了多少功德,就从发完脾气之后算起。功德是清净心、是戒定慧,你一发脾气,清净心就不见了。
& u( ]7 Y% `& q/ u5 i/ O; r9 R. N9 z3 v7 g, R! F3 B& g
○不要认为骂人骂的很痛快,一定要记住嗔恚堕地狱,恶口嫉贤果报在三途,许多罪业都从嫉妒心生的,非常可怕。我们应把心量拓开,看到别人有善行、善事,决定不嫉妒,尽心尽力去赞助,他有多少好处,我都沾光,我得的利益跟他一定相等。如果我嫉妒、障碍,他的福德不会减损,我的罪过会加重。
! s2 K9 {& C- y
5 r" K. ~/ a( v9 b4 i/ @○嗔恚心一起来,智慧就没了,理性被蒙蔽了,伤害自己的身体,与一切众生结冤仇。
" c3 M3 {2 X8 v! e! D( _2 A% r8 ]1 h' I7 J+ ?
○不知道苦乐法、善恶法,真妄、邪正、是非、善恶、利害颠倒了,没能力辨别,在佛法叫愚痴。想法、看法与自性完全违背,这是痴。痴就是邪见。愚痴断掉之后,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就现前。 ! s  }7 H  l+ B- Y, t
" l, k" z/ o* u(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5-15 09:00 , Processed in 0.07471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