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自《净公上人十善业道经大意》
6 y. b1 ?0 X' B6 p' s" F" d; ~( G4 N: ~5 _* u5 D( S
净公上人十善业道经大意# Q6 E4 {$ w8 j6 L4 i
" E2 A. d& C; n( ]
+ E5 Q2 b5 y3 \
( @% ?9 l. f2 X7 V0 G I! R+ q# q, L净公上人讲述
4 h: a! x5 s: o* d
' n3 F4 `" X7 F' o( }8 d4 } ( i" E ~/ V: Z2 E, t
$ _1 r- ]& l5 C6 C甲、认识佛教8 ]4 {7 f; Y, V' `" w+ t/ W; }
0 R, t, e+ g3 X% t, y乙、十善业道经大意9 J: s2 F5 b$ Y# H( ^
/ | l& w' F* M' B
2 w5 T5 K: B( q4 U( m' n4 y& R$ g$ [6 {: f6 t
净公上人于公元两千年七月一、二日,在马来西亚.古晋室内体育馆讲述。后于两千零二年十二月鉴定此讲录。1 D8 b% l. G* P% k7 M" X" M
( ], F$ y' a3 K7 g d5 h* M
7 R" E* F" f% O7 a Q( d: S$ E. ?$ E! R1 [% T- t
甲、认识佛教* w* E, ~2 e4 I+ U: i
1 |* V/ C4 l V1 |& b& S 6 P( {6 d: M( E4 s4 N
6 [, J9 l; T8 q: x% {' G诸位大德、诸位法师、诸位同学:; \4 l) R% S. Z; G
]: I9 O' b, k5 l 1 V) o" N9 l+ c( f K/ B
4 S4 P3 w9 |# T* }) G& t今天,我们有缘在这里谈谈佛法,希望对佛法有所认识,以便于学习,真正达到学佛的效果。
% C' D0 |% ^' \0 H. F3 o, S; k9 h0 m
r& [% G0 g8 i1 [ ?5 k! P( H( F
佛教是两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在印度创办的。在后汉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佛灭度六百年后,佛法由印度的高僧传到中国,即为朝野所热爱。6 _& e1 n8 R& s7 g- |
6 @# M" h3 V8 @; h( T; Z7 J ' u5 R, s6 Q( k" n$ D! D
& T& N4 H+ P" Y' z3 J* C% b早期的佛教是‘佛陀教育’。唐朝以后,佛教分为‘宗门’和‘教下’。宗门专指禅宗,教下通指其他宗派。中国的大、小乘佛法总共有十个宗派。小乘有成实、俱舍两宗,在唐末已衰微而不复见。大乘有天台、华严、法相、三论、净土、禅、密、律八宗。这是佛法本身的‘宗’与‘教’,与现前‘宗教’的定义完全不同。
& a& P4 q9 ?8 m+ Y* E; H; K0 c) }# H/ z+ E
4 j2 x5 I+ G$ g7 L; o: h5 T% p
2 r: _- {" a; E宗门与教下是完全不同的教学方式,最大的差别,在于教下依据佛的经典。教下就像读书,有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由浅而深,循序渐进,慢慢地把自己的德行、智慧、境界提升。宗门则像天才班,不须依据经典,七、八岁就念研究所,不是普通人所能学习,要‘上上根人’才有能力。宗门的特色是‘悟后起修’,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后,才起修行。这是佛门中,宗、教概略的情形。
$ n. |% f' K! @, [" d9 N5 Z, v+ a- f+ k
; L k1 ~. U3 d' ?
: x W; Z7 e. K' Z; Y: O
释迦牟尼佛是人修成的,不是神,也不是仙。菩萨也是人,也不是神仙。‘佛’是什么意思?我们要清楚这些名词术语的定义。佛是古印度梵语音译过来的,意思是‘智者、觉者’。换句话说,‘对宇宙人生的真相彻底觉悟了,一丝毫的疑惑都没有’,这个人就称之为佛。‘菩萨’也是梵语的音译,意思是‘对宇宙人生的真相正在求觉悟者’。菩萨也有相当程度的智慧和觉悟,但还没圆满,若圆满即称为佛。把这些名词搞清楚,我们才晓得:原来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都是佛教学位的名称,就像学校的博士、硕士、学士等名称。佛教的最高学位是佛,其次是菩萨,再其次是辟支佛,最低是阿罗汉,总共四个学位。6 X* F+ u/ i6 I8 Z4 m
* H: [+ {" O6 r8 M# o! j% e' }
, K8 ~. a/ w$ g, {# ~
# V s" p. J2 q5 S) q《无量寿经》里有一句话非常值得赞叹:一切皆成佛。这是什么样的心量?诸佛希望一切众生都成佛,都和他一样,不能不如他。这‘一切众生’当然包括我们在内,这是佛教终极的目标。佛希望每个学生都拿到博士学位。佛与一切众生平等,所谓:‘生佛平等。’注意‘生、佛’,不是‘佛、生’,佛把众生的地位抬上来了,众生第一,佛在下面,众生与佛平等。我们应当发奋努力,不辜负佛真诚的教诲与期望。
4 U. a, U( C: K8 Z+ E; ?
5 U: z3 j8 T2 j9 ^6 \
; M# q4 e; Y' A5 {) Q. g/ S* x* E% [2 D! F4 O1 u
世尊的教学超越国土、族群、宗教,有教无类。只要肯跟他学,世尊都热情教导,从没拒绝过一个求教者。《论语》记载:孔老夫子教学生,若‘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老夫子就不教。换句话说,孔老夫子希望教学的对象聪明,一点就通,他才欢喜教,如果告诉你一个原则,你不能活用和贯通,夫子就会把你放在差一等的教学。佛不如是,‘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不但当年如此,生生世世,什么时候你发心学佛,佛就有应。众生有‘感’,佛就有‘应’。# e7 t3 \$ {7 ]3 J2 G6 u
: L5 [# O9 l) w( B8 P
* L. \9 T+ t, ?/ K# X. z+ ~7 d J; h% a/ {
佛是什么人,什么身分,什么地位?用现代话说,释迦牟尼佛是一位‘多元文化的社会义务教育家’。我们做为佛的弟子,也必须肯定自己是从事于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工作。工作分两类:一是讲经教学的‘弘法’工作,一是在世间推行佛陀教育的‘护法’工作。护法好比学校的创办人、董事、校长、行政人员,弘法好比学校的教员,每天给大众授课。教、职员要辨别清楚,弘、护要密切合作,两者缺一不可。古时的丛林寺院,都是佛教教学的场所,每天上课八小时,另外,有八小时的修行,将课堂里所学的理论与方法,落实到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中。佛法不尚空谈,佛法重实质与效率。
/ q; X% d( ]6 \0 ]# P- y
, d; l( `6 Z% j3 k4 J: ] * ~( b3 a) G" G$ L4 i6 O
& a3 V! q8 m+ `) S6 q$ ?) }5 T. h民国十二年(公元一九二三年),欧阳竟无先生在第四中山大学(现称南京师范大学),做过一次震撼佛教界的讲演,讲题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世所必需。’他举出许多例子,证明佛教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那佛教是什么?佛教是‘佛陀对一切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我们要把佛教的本质认识清楚。
! F: X" ]: I. B' @! `9 ^
6 Y [+ x3 l. Z* U : i8 J* T6 ? Q4 \5 i1 G& d& `- i
* ~) T/ B- W7 v; ?5 l; j4 k* P0 P
佛教变成宗教,是在清朝中叶嘉庆以后。因为在康熙、雍正、乾隆的盛世时代,佛法依旧是教育,可见得它变成宗教不过是最近两百多年的事。今天,若说佛教不是宗教,就说不过去,因为佛教确实已变成了宗教。现代的佛教总共有五种形式同时存在,我们必须能够把它们辨别清楚。
+ Z0 \+ }4 O: h9 P, I8 g0 U) J; F8 @' x; ?
$ b; d- i. j' W/ g2 b' W
& d1 ?) l. `1 B8 V第一种、释迦牟尼佛的教育。这是传统的佛教,现已很少见。
( D; b" c& S/ r! n: X! g% |& |4 y
8 Q* Q1 ^4 b6 }3 r9 W
4 v8 i8 K# [6 z- N6 F( }第二种、宗教的佛教。把释迦牟尼佛与诸佛菩萨当作神明看待,已经舍弃教学。
1 i' V$ E1 w, \1 K
% N# a' ?$ {( F4 l
+ t4 F/ U1 o" M7 G1 _1 t* D2 ]* l" h4 y- ]
第三种、邪教的佛教。这是最近半个世纪才发生的,它的迷执很深,对社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 \0 X2 x$ n: T$ [6 {- I8 D }; v% D3 I8 X/ X
; D" O5 L* r; W: V# W" ]
2 L1 O. Y$ T g6 h2 {. I第四种、哲学的佛教。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把佛经当作哲学来研究。可是,他们不能得到佛法‘断恶修善,破迷为悟,转凡成圣’的真实利益。为什么?方向错了,所以达不到目标。我跟方东美老师学哲学时,他把佛经介绍给我,还告诉我:‘佛经是全世界最好的哲学。’他以哲学的眼光看佛法,一生钻研不懈。
" l3 X9 z0 J' @7 h, u% B d9 ]+ M1 a$ E8 r/ l
( R: R, X6 O8 s8 C, T+ j
, U* n( H% D8 d: C( W+ X5 b
第五种、作秀的佛教。法师带著一群弟子表演,唱歌跳舞,非常热闹,中间法师出来讲几句话,讲十几、二十分钟,观众听了也未必懂他在讲甚么。- X" @+ ]$ n. d6 Z+ J5 [: J
$ j' X- S- Q' u9 p x* ?
A3 s2 Q% o6 l/ ?" P1 \( t6 M' f- P6 w' f* S! K2 Z, X5 |" s. n+ B
我们究竟学习哪一种佛教,自己要清楚:我们学的是释迦牟尼佛的教育。* {( {0 k. i, X/ a) }; f
8 C# p- K k$ i, {! x& ` j
- D9 \+ r/ g' m* W' V" v
; n" h+ \# Y" s. i佛究竟教我们什么,我们又跟他学什么?我想每位同学都关心这问题。佛在一切经论中所说的,就是《般若经》上所谓的‘诸法实相’。这四字浅言之,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可分成三大类。
) r" ]. C; H& h6 ]2 M! H; `$ g9 n5 s5 ]0 b [9 F h% r
. W+ J0 b- \$ p
8 {( r X/ {4 s4 f5 x+ @; D. r第一类、人与人关系的真相。我们的生活不能脱离人群,那人跟人关系的真相究竟是什么。0 `' W7 T. Z5 ^7 x' ?$ p
- ^$ u# \, [" {
9 K- e7 \( t- p! u" I/ g
0 S" L, q2 `' w, z第二类、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真相。我们不能离开大地和物质环境而独立生存,所以必须要明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 ~/ i. b% F: C5 A# P" w; a+ N. ]
) r A6 S, r, L$ O1 w ( ^6 [1 L1 j$ P6 F" w7 ^
5 @& X! I- o: U% ]4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