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5 h* e% v, z6 u" f% R+ ^) ]# S& o* d0 F2 E+ g, \# C& l
●[疑问解答]解惑录二(耕云先生讲述)
% W0 [! t7 J" X' ]7 Z5 L4 Y* I目录! b# y9 Z! O) N/ I. O- B
法的本质永恒不变方法随著时代在改变
/ z F2 e: ~. c! U* E无念并非没有正念0 e) Y j }- ^! h: N
六道轮回即是因果法则# n9 H7 H7 _/ k, P2 R. M( Y. J/ s
智商可遗传物以类聚故$ H# a0 Q& ]1 R% ?8 y
去掉我执才会有真正的谦虚
$ X! Z; C% i! J5 N" P正信可以提升性灵; l/ D8 W" {8 X8 b4 H" g
不执有为便是无为, m; A2 v* F' e$ Z6 F% R
以诚待人可以化阻力为助力& m8 r% Z$ z) ]; T% O$ K
面对至亲去世的正确态度8 q: j) g# R2 ] ?
善用思惟有益健康
) s" A& p0 _8 W: \4 b% Y5 P放轻松执著越少安祥越深
3 y% F5 X+ y4 `: O# }5 U+ B认真反省识心达本& d! {$ F0 K' a$ T& t
如法念金刚经成就金刚心
7 Y& C l, ^1 Z9 |: w常持正念导正心态
* J6 q9 }8 K, @有了安祥就不会生气4 u- }' }( U8 d9 N
时间即是生命不要虚度此生
* x! c8 D2 r( z$ V0 n! L/ p先改变自己家人随同改变; o p8 T6 ` N, |$ U
唯求心安不计得失7 L& i' ?6 R3 ~. D _
坚持自觉提升意志力. O9 f6 e* O* d& c/ V0 r
保持安祥主宰自我
0 X' _5 \ c, W" q7 b8 t7 v" \事上磨练现量现成
; C. F% C& C; e* v% w |7 x; m. _安祥无生安祥无住- m' d6 w1 l# V8 B% v
人心不死道(安祥)心不生4 c! U+ F( f- y* p9 m
彻底反省、忏悔突破障道因缘
. k A! a$ g. f. y' Q& @2 O0 W- W1 T用心如镜过化存神' z2 ?! e% t# }
安祥心和分别心要搞清楚8 h2 \+ f/ b: {7 d; f s
从体起用用即是体
/ X3 P% i( H" Q- E, c5 Z4 \真诚与爱心可以感化一切5 U( U! m& y; K$ G2 e' K, z8 x
学习安祥,注意以下几点
* D& n5 C6 d$ I7 O! R" B3 e2 e% m8 o为了制心一处
3 n$ V# M7 i! j8 D" W一落言诠即名边见
( N5 W/ K* T c% v4 _狐狸、黄鼠狼、老鼠、刺猬、长虫(蛇), U& l9 i# ~% `. e7 l; x5 E4 Y
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
4 [ [2 ?7 S m0 J, S* J R' ~( H6 Y* g自修为上弘法随缘% s. o9 U7 C0 x6 G- `# T) H
瞌睡是因为阴气太重7 R/ {+ y! D* ]8 e8 C) `" L
咒──叫你不起分别经──破除人的邪见
# H! |5 u+ f( K3 y: s5 m- L; t用大家听得懂的发音: u5 J8 l- Z4 _1 E) p+ g ^
心经随时都可以念
; A+ {% y" W2 u. w精诚所至便能一心" u% ?# |1 f: G/ Z
除安祥以外,没有更好的方法2 M$ i& j5 @ C: _# k% _ _
为自己而活不要太在意别人7 j2 J/ d* ]0 M$ k9 s
观,是有为法,不如时时自觉0 Z7 y/ t0 a" C$ D
动机要诚要正
( N( ]& i" P1 g; p- C O8 ]2 M- k学习‘用心如镜’* }5 B& z: W1 H
佛只是‘觉’没有内涵测个什么
: W% R- }$ X }( q0 |0 C- x不具条件的打坐不好
$ f( g7 Y- S5 r, a) W心安祥后有缘的人会直接受惠1 r+ o, N) P* Z$ i
礼多‘神’不怪) @, p, w) A5 `1 Z/ F
诚敬信的有无是进退的关键
# C+ E" v: O4 R) g& ]说法在契机
' M) r; M8 b, ^, J缘分未到
6 g' z6 G6 s2 b2 o明知故犯
M" G. t, w0 d1 A8 w劫难当头修行珍重' i) b {% ]; p1 @- Z/ ^( J [# X
常常反省、杜漏
% K3 u- K5 ?9 \3 c8 o. F$ N断命根即远离我执) X& H9 S" W' V" y) {
人类高理性的思想本质相同在学习过程的深度上不同
' H) T8 d& k1 E; G; J \性海灵光歌词的意境0 ?8 S a6 U, n. g1 t
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q' o: @# {, V E& g7 ]
安祥的觉受从‘体’起用,应是不变随缘
2 e. w" L) p; X/ \( e( G$ J庐山组曲的意境4 k) v- v! [+ `" g3 x/ J8 }% l6 D5 U+ `
佛无定法可说
/ U: G4 k4 ]* u S弘法须要热诚
' F6 w1 T; }; b& g! ^9 G: J; R' _夫妻要相互尊重
2 s' R* w& z6 v5 G# o$ F5 Q任何事都要相互协调
0 O7 N) ?2 ~8 x) |' H4 q无捞摸处就是无明
; b7 g0 C# Z" E# b9 I生命由来的现象
7 q- I9 r' j5 V0 z学法要知道疼痒
6 ] ^) d4 l9 Y# y安祥会受到影响是火侯不够
" j! b5 l" s, Q. ~/ h明师难遇难求
0 h" w" f- o r如何去我执0 d6 \8 ?! g6 M7 C6 d4 k9 M
先生有外遇怎么办
+ T- s2 T5 M8 N. L! W;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 _( w% k: f+ A* O. R3 x, [无明垢重诚意不够
; M7 x( |, ]) [对念头要批判
" W" k7 ]3 K- X2 n' x修行的前提放松
- S& ^4 n, C# s* ~. K7 a0 `以自己为敌战胜自己
& L6 e. Q0 w5 Q# F- d父母不和自己用安祥去对待
2 ]7 b3 ~" V( h- K# c6 u, c$ B* l轻松愉快秒秒安祥
- [" @/ ]) W( |& P/ u反省发露要由衷 D& w# C+ k+ l. |0 Y- e, K
把分别心都投入安祥中即是法的人格化
' \& L$ \! Y5 T对儿女不要过分溺爱' b& t V* q( l9 }5 |$ p! \2 e8 c
倒立可治脑神经衰弱
) f h2 n) q5 h) [6 t6 ~6 V% D要有使命感
5 C" Y, m8 r; ]
% w v) Y0 @; u$ C# @9 y& C. X3 z% {- N3 F3 h3 Q! d: i
! ]) t4 N9 y' U4 n- y8 ]法的本质永恒不变方法随著时代在改变
9 k8 {0 t, p8 }( R4 ^问:佛教过去的理论或方法有错误的地方吗? + q1 Q8 c+ n0 L$ O1 a
答:法的本质永恒不变,因为真理是原本如此、毕竟如此的。理论的本质不变,但是方法会随著时代而改变。安祥禅并不需要改变你现在的生活方式,只要求改变你的心态。如吃素,做不到也不勉强。又如参话头,也不适合现代工业社会一般在家人的修学方式。只要时时保持心里清楚明白,没有妄想杂念就行。正如古德所说:‘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问题在于你日常生活中是否能保持得住。保持你目前的心态──有念即无念。不到一个礼拜,你会容光焕发,亲和力提升,人缘越来越好。学禅的人以‘求心安’为起点,做生意不会逃漏税,影响所及,作奸犯科的人减少了,社会安定,国家才会富强。
8 y2 |+ h; G( r x0 p2 o8 H无念并非没有正念 6 p( w' w2 B+ A; c) N9 T2 k
问:我从事科学研究工作,须用脑力思惟,如何与无念不相矛盾?
3 V, W7 y# L8 S) ~/ y" d8 _; V答:不矛盾。无念是要求无妄想,并不排除正念。平时无念──无妄念,有事时把感情投入理智的思惟,把它集中成为焦点,产生意志力,在那一焦点上,就会爆发出智慧的火花。 ' V: V4 g; c3 ^
知、情、意的融合,就是诚。如此不仅不会影响学禅,而且还可以提高研究或工作的效率。
8 U9 p6 i7 ~1 A `4 F. X" x3 h$ K六道轮回即是因果法则
! @& b. r0 s5 a6 P u, F" n问:因果关系及六道轮回如何理解? 8 d' o9 H$ r; B! R# e4 j
答:佛在菩提树下悟的是因缘果。起因加上所要的条件便产生结果。大宇宙的存在现象无一不是条件的组合,这包括有形或无形的,宇宙中没有任何单一存在的事物,一切都是组织现象。组织是万有的唯一原因,是创造的唯一手段。音乐家将简单的音符谱出了美妙的乐章;美术家用简单的线条勾划出绚丽的画面。改变了组织条件,就改变了功能、作用与型态。离开组织就没有存在的事物。所以说,万法原本皆空。空不是没有,空是无限发展的可能,是创造的势能,万有的本质与归宿。天空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房子不空不能住人,空是体、空是用。心空,灵性才能抬头;原本的自我才能呈现。行所知,言所行,这是可以实验的。
) N2 e. M6 t8 N: t% O. c& x8 E何以见得有六道轮回?这是因果法则。我讲不二法门:一多不二、苦乐不二、得失不二、自他不二……都是事实,不是理论。你的问题可以从一多不二来探讨:譬如大海的水分子,从一滴水以至全部海水,其水分子都是全同,所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同理,人的本心在未吸收客观的差别因素以前都是全同,所以‘自他不二’。由于‘存在决定意识’,人的接触环境不同,性格和行为的差异,就影响到对将来的结果。例如好吃懒做,突出本能,死后只好投生猪胎,因为物以类聚,以及业力导引。业力是一个人一生中思想、语言、行为的总和,业牵著灵魂随著因果律往返于六道,灵魂以业力为素材,乃是有质量的生命体,来自原本的自我。真实的必定是原本、永恒如此的,称为法身。法身遍虚空,没有业,则无一物,但是随著想念、行为,能幻化出万事万物,产生因果轮回。 ) @6 H& p& S4 B
所以人要学禅,要消业。而学禅的重点则在体悟不二法门,第一脑筋要单纯,第二保持安祥。把一切差别相统一起来,不再逐物迁流,逐相而沉,才能消业,才能解脱。 2 X2 A( w0 a! r* }+ M
智商可遗传物以类聚故
0 G$ \3 X) s2 c* u. U5 ~问:智商高低,对学禅有差异否?
5 h4 h/ [7 |: L& ?$ w0 t- [$ G$ o答:智商太低的人无法成佛。佛是大智慧、大觉者。所以学佛首先要修福慧。智慧很可贵,智商可遗传,因为前世的性格与内涵,跟现在的父母相近,所以来投胎。物以类聚,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子女。如果夫妻感情调和,小孩会愈来愈健康,愈来愈聪明,长大后一定是个人才,缘生很可贵。所以人与人之间应和睦,社会以安定为尚,学禅以心安为尚。 - t i$ u* W' W6 J
去掉我执才会有真正的谦虚 7 c8 e; h" @, j F; F) |
问:内心很谦虚的人,能否去掉我执? " Y! J/ v* T% B*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