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322|回复: 2

妙法莲华经的各种神奇的感应事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2 17: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妙法莲华经的各种神奇的感应事迹!

6 m: }! P' Q8 {

 

) I' M$ c: {' l0 u$ W0 ?: }

---净土一莲---

) J/ P, m+ t& a! n3 {2 K

 

' a B! U8 Y" q: h

1、老虎听法华经的故事

& o* _! u5 ~# M4 J, N" ?. }$ S4 X; Q; t

西晋蜀郡沙门静生,出家以苦行致称,为蜀三贤寺主,诵法华经。每诵经时,常感虎来蹲前听,诵讫乃去。又恒见左右有四人为侍。年虽衰老,而精勤弥励,遂终其业云。(出《法苑珠林》)

7 i0 x4 W9 @8 I& B! A3 c

【译文】 西晋时蜀郡的沙门静生,出家后以苦行著称,做了蜀地的三贤寺主,诵读法华经。每当诵经时,常感动老虎前来倾听,等读完之后才走。又常常看见左右四个人侍候着他。年纪虽然衰老了,但更加努力精心读经书。一直到死。

( |* @* Q u3 f6 X4 I& ~% Y2 {


2、神灵请讲法华经的故事

% a# l6 k% h8 U- f& N* g

  晋有释昙邃,未详何许人。少出家,止河阴白马寺。蔬食布衣,诵法华经,又释达经旨,亦为人解说。常于夜中,忽闻扣户云:“欲请法师九旬说法。”邃不许。固清,乃赴之。而犹是睡中,觉己身已在白马岛神祠中,并一弟子,日日密往,余无知者。后寺僧经祠前过,见有两高座,邃在北,弟子在南,如有讲说声。又闻有奇香之气,于是道俗共传神异。至夏竟(“竟”原作“觉”,据明抄本改。)神送白马一疋,白羊五头,绢九十疋。咒愿毕,于是遂绝。(出《法苑珠林》)

2 [& |. G* }& x3 L

【译文】晋代有个和尚昙邃,不知道他是哪里人,年少出家,住河阴的白马寺。吃粗粮穿布衣,诵读法华经,又能解释领会经书的宗旨,也常为别人讲解。忽然在夜里听到敲门的声音说:“要请法师去讲经九十天。”昙邃不答应。坚决请求,就跟他去了。而还象是在睡梦中,觉得自己身在白马岛神祠中,并且有一个弟子,每天都和他一起前往,其余没有人知道。后寺的和尚从祠前走过看见有两个高座,邃坐在北面,弟子坐在南面,就象有讲说经书的声音。又闻到有奇香的气味,于是道俗的人们都作为神异事传说。一直到了夏天,神送给他白马一匹,白羊五头,绢九十匹,祝愿完毕,一切都消失了。

7 g. z9 n% l9 S' ?# o

 

. b; b2 {/ c5 m1 U

3、天人听经,念经避难的故事!

7 m. [; w. a6 k

宋释慧庆,广陵人,出家止庐山寺。学通经律,清洁有戒行,诵法华经十地思、益维摩,每夜吟诵,常闻空中有弹指赞叹之声。曾于大雷遇风涛,船将覆没,庆惟诵经不辍。觉船在浪中,如有人牵之,倏忽至岸。于是笃励,弥复精勤矣。(出《法苑珠林》)

' i0 d3 l1 Z L U- P

  【译文】宋朝的释慧庆,是广陵人,出家在庐山寺。精通经书,清正廉洁而遵守佛教的戒律,诵读法华经中的十地思、益维摩,常常听到空中有弹指赞叹的声音。曾在大雷雨天遇到风暴,船将要覆灭,慧庆只是读经不止,就觉得船好象是在浪中,有人拉着似的,很快地到了岸。于是读经也就更加精心勤勉了。

+ C' X: t; N4 M: J9 E

 

& v% {+ }; f& J6 K: A1 y; P% Q

4、诵法华经免病死的故事!

; s: h9 F! |5 [$ O/ z

宋罗玙妻费氏者,宁蜀人,父悦为宁州刺史。费少而敬信,诵法华经数年,勤至不倦。后得病,忽苦心痛,阖门惶惧,属纩待时。费心念:我诵经勤苦,宜有善祐,庶不遂致死也。既而睡卧,食顷而寤,乃梦见佛于窗中援手,以摩其心,应时都愈。一堂男女婢仆,悉睹金光,亦闻香气。玙从妹于时省疾床前,亦具闻见。于是大兴信悟,虔戒至终,每以此端进化子侄焉。(出《迷异记》。《法苑珠林》九五作出《冥祥记》。)

t9 a, q! D: t7 |+ Z

  【译文】宋朝的罗玙的妻子费氏,宁蜀人,她的父亲做了宁州刺史。费氏年少就敬信诵读法华经,几年勤奋不倦。后来得了病,忽然感到心痛,全家人都非常害怕,只等咽气下葬。费氏心念:我诵读经书勤奋,应当有保祐,大概不至于马上就死吧。接着就入睡了,一顿饭的工夫她醒了。梦中看见佛在窗中过来拉她的手,抚摸她的心。过了一会就不疼了。一屋子里的男女婢仆,都看见了金光,也闻到了香味。罗玙的堂妹在床前探望她的时候,也都看见和闻到。于是就大兴信悟,虔诚也守戒规到最后,也常常用这些来教化他们的子侄等人。

9 I0 g* f0 e' V8 R5 [+ N8 i

 

2 n$ E' k- F" u! C

5、念法华经往生的故事

* W. \7 E. d {1 _2 j+ e. O

释慧进
   前齐永明中,杨都高座寺释慧进者,少雄勇游侠。年四十,忽悟非常,因出家,蔬食布衣,誓诵法华,用心劳苦,执卷便病。乃发愿造百部以悔先障,始聚得一千六百文。贼来索物,进示经钱,贼惭而退。尔后遂成百部,故病亦愈。诵经既广,情愿又满,回此诵业,愿生安养。闻空中告曰:“法愿已足,必得往生。”无病而卒,八十余矣。(出《祥异记》。
   明抄本作出《冥异记》,按见《冥祥记》。)

, F5 M) v" S' x# E/ X7 Q) z

 【译文】 前齐永明年中,杨都高座寺的和尚慧进,年少英勇有义侠精神。年纪四十岁时,忽然间明白过来,于是就出家。食粗粮穿布衣,发誓诵读法华经,用心苦诵,积劳成病。发誓要造百部经书来赎先前的罪孽,开始攒了一千六百文,贼来抢财物,慧进向贼说这是买经书的钱,贼惭愧而退。以后就造成了一百部经书,因此病也就好了。经书读得多,又满足了自己的心愿,从此一心诵经,回向往生极乐。忽听空中告诉他说:“法愿已足,一定能够往生。”一直活到八十多岁无病而死。

' O$ F& x+ ?- H% Q# E9 ]+ x

 

8 @2 ~; s6 W" |

6、诵读法华经舌头不腐烂的故事!

) ^( Y- f% y! C* c/ D7 r6 n$ z* g. J

齐武帝时,东山人握(“握”疑是“掘”。)土见一物,状如两唇,其中舌,鲜红赤色。以事奏闻,帝问道俗。沙门法尚曰:“此持法华者亡相不坏也。诵满千遍,其验征矣。”乃集持法华者,围绕诵经,才发声,其唇舌一时鼓动。见者毛竖,以事奏闻。诏石函缄之。(出梁《高僧传》。《法苑珠林》三五、八五两引俱作出《旌异记》,此北齐事,不当见梁《高僧传》)

" }& p% Z5 m5 o+ v" b

  【译文】齐武帝时,东山人挖土看见一个东西,形状象两个嘴唇,中间有舌头,颜色鲜红。皇帝闻奏问道俗两界。和尚法尚说:“这是念法华经的人死亡之后不腐坏。诵完一千遍后,它的灵验必显。”于是就召集念法华经的人,围绕着它诵读经书,才发声,该唇舌一齐鼓动。看到的人惊得毛发竖立。又把此景上奏。于是下诏书用石匣子封上它。

/ Q- q) g" `* G$ T

 

`. u& n3 i; x4 S% z3 F2 j- t

7、天人供养诵法华经者的故事!

1 y( K* [. }% j R# H

齐释弘明,会稽山阴人也。少出家,贞苦有戒节,止山阴云门寺。诵法华,习禅定,精勤礼忏,六时不辍。每旦则水瓶自满实,感诸天童子,以为给使也。每明坐禅,虎常伏于室内。(出《法苑珠林》)

" Y. P+ M! s) b* F4 p0 ]4 ^

  【译文】南齐时和尚弘明,是会稽山阴人。少年出家,贞忠吃苦守戒律,在山阴云门寺。每天诵读法华经,学习佛法,精心勤恳读诵,整日不停。每天早晨水瓶自然而满,感动了天童子给做的。每天天亮坐禅,老虎常常趴在室内。

4 c b, R! y4 @% f) i) M


 

1 c z3 b* N/ k D4 n

印光大师开示的白矾救命神效方

% V9 S. z+ A- ~- \) c8 [ |

 

3 r' `" W1 ?! ~ l3 e' ?5 ^

(转发)

7 ?3 W) S% ^& {* m/ ~

印光大師開示:白礬救命神效方附录白矾救命神效方(白矾.又名明矾.或名矾石。)
凡误食河豚.及其他一切毒物。或因事故逼迫意欲轻生自尽.吞吃鸦片、砒霜、藤黄.一切能坏人脏腑.令人毙命各毒物。及服错了毒药等。均可用白矾一块.打碎.用开水冲化.再对凉水几碗.只要矾水保存浓厚酸涩性味乃可。即令患者.服此矾水几碗.不到一刻钟.便可将所食毒物.沤吐净尽.即得保全生命。纵使服毒时间过久.多灌矾水入肚.或亦仍可救治。即脏腑已坏.挽救不及.亦无所害。按白矾.性凉.味酸涩.解诸毒.故极对证。霍乱证.亦可以此救治。此由天津冯文符医士.历十余年之经验.百发百中.屡见神效。印单广传.以期普救.实仁人君子之用心。且白矾随地可买.价又便宜。愿阅者留心.方便救人.功德不可思议。即以此救人功德.回向西方.亦可作增上胜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7 16: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Very goo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8 13: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goo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5-4 22:33 , Processed in 0.08224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