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净公上人佛学问答(1-786)》- H6 o4 m3 C: f6 p
4 G/ s1 A, X w. C! k) V. K摘自《净空法师佛学问答(1-786)》
& J6 U4 W1 O5 }# `; I& d9 z; q6 R274.? 帮助别人的时候,为什么他的业障会缠住我?如何才能在帮助别人之下,又不会遭遇魔障?) j8 W9 }" S1 [% S
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帮助别人时,没有忘记自己的利益。帮助别人是无条件的,决定不会遭魔障,他的业障对你沾不了边。所以,我们帮助别人决定是无条件的,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就不会有障碍。同理,别人要帮助我,如果有条件,我要想一想这个条件合不合理,能否接受?如果不能接受,就拒绝帮助,以免麻烦。) U4 a/ P: v( W2 t& `# F" c% i7 e
275.? 念佛是否就念一个调子?若换调子,就会听不到耳边有念佛的声音。听到耳边有佛号,是不是好事?
" S; t, ?$ `6 n/ e# E4 m这是一个很普通的现象,念佛念久了,阿赖耶识里印象深刻,时时刻刻自己会听到佛号,而确实没有人念佛。有时是几个人同时听到,这属于感应。当然念佛的声调要适合自己身体状况,也要适合自己工作环境,念得很欢喜、很舒畅,念得心很定,这种音调对自己就有好处。如果听到这种声调,感觉很厌烦、不欢喜,就不要采取。每个人根性不相同,念佛音调不只一种,一定要选择自己欢喜的,能够让自己心定下来的,以此为标准。
- Q c+ I% l4 D3 W' g) n至于常听到念佛的声音,不要去执著。《楞严经》讲,只要一切不执著、不放在心上,都是好境界;如果执著、放在心上,就是魔境界。《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论佛境、魔境现前都不理会,就是好境界。
5 P: |& J/ q' Z8 B* v: h! Y' a- ?8 n276.? 有一位女士患癌症末期,已十天没进食,她想求舍身往生,如何能尽速舍报往生?
& S2 H. d, U7 i }# ^3 L9 {$ B* T劝她一切放下,一心念佛。如果她世缘未尽,念佛病会好。“新加坡佛教居士林”的李木源居士,在十年前也是得了癌症,癌细胞扩散到整个内脏,医生告诉他只有三个月寿命。他听到这个话之后,真的万缘放下,将生意、家事统统交代清楚,到“居士林”作义工。念佛念了六个月还没走,再去检查,癌细胞没有了。现在十几年过去了,他的身体比平常人还健康。因为他发愿为佛菩萨工作,没有自己,把这个身体奉献给佛教、给一切众生,这就是转业力为愿力,即佛家讲的“乘愿再来”。因此,念头一转,病就好了。% E; h2 b; i e' r4 U" |- b" s
277.? 如果人死于车祸,是否会徘徊于车祸现场,每到七日便会重复这个景象?眷属应如何帮助亡者?) U" R/ W% A( H: t
经上讲,凡是横死都要找替身,要是找不到替身,就无法轮回转世,是很苦的事情。另外,自杀与横死一样,每隔七日又要重复一次,苦不堪言,所以万万不可自杀。世间一些人无知,看不开、想不通就去自杀,不知道这是自找苦吃,很不容易解脱。家亲眷属应当为他超度,诵经、念佛或者忏悔回向,对他有帮助。9 X6 }1 B" v: C5 r7 E
278.? 念佛堂绕佛由在家居士领众,是否如法?
( |3 V7 `, z) D6 `" R如果念佛堂没有出家法师,或者出家法师不愿意领众,由在家居士领众,也是如法的。
, o: ?# l, [$ l& u3 a279.? 有同修说在家居士功力不够,跟着后面绕佛,很容易受伤。+ M& O7 X+ W2 U. Z0 ^
这些话是没有根据的。学佛就要遵守佛的教诲,世尊在灭度之前,讲“四依法”。第一、“依法不依人”,经上没有说居士功力不够,跟在后面容易受伤,所以我们不能相信。第二、“依义不依语”,只要意思对了,言语多说几句、或少说几句,没有关系。第三、“依了义不依不了义”。第四、“依智不依识”,“智”是智慧、理智,“识”是感情,学佛要依理智不能依感情。如果懂得四依法的意义,对于许多与经典违背的说法,就能明了,也不会疑惑,不会随境界所转。+ q/ K. n. X- p# x) g9 J
280.? 我一念佛就控制不住眼泪,但我听人讲,好流眼泪是悲魔。请问什么是悲魔?如何区分?6 b$ @$ b, C X5 {
你这种情形不是悲魔,悲魔是悲伤得很痛苦,而且是不间断的,时间很长,控制不住。你这种情形,就是经上讲的,听到佛号,或者念佛、听经,不知不觉悲从中来。这是过去生中,你曾经修学过这个法门,但没有成功;如果成功了,你就到极乐世界作佛了。这一次再遇到,阿赖耶的种子起现行,才有这种情形,这是好现象。希望你这一生把握机会,不要再错过了。* z; }9 k8 X, e" Q4 a3 l
281.? 人往生时,陀罗尼被能不能盖?能不能烧? {1 }" `& {/ x- M8 e
现在好象一般社会风气,在人往生时都盖陀罗尼被。至于盖陀罗尼被究竟有什么好处?很难说。如果说盖陀罗尼被就能往生,那就可以不必念佛了,只要将陀罗尼被多印一些,就把人统统度往生了,那有这么便宜的事情!往生还是要靠自己信愿行的功夫。
+ W# {/ v& L" O《净土圣贤录》、《近代往生传》中,许多念佛往生的大德,往生时并没有盖陀罗尼被;由此可知,陀罗尼被与往生确实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世间人用这种经咒祝福亡者也有好处,如果亡者不能往生,而是轮转在六道,如《地藏经》所云,这能减少他的痛苦。2 B/ U% x% b+ r: Q, c
282.? 《无量寿经》及《普门品》教我们在危难之中念观音菩萨,现在我一心专念阿弥陀佛,请问阿弥陀佛是否也能救人于紧急危难之中?
; Y6 r& M7 O; _, K8 `专修净土的人不怕危难,只要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就好。劝念观音菩萨,那是对往生意念不坚定的人说的。另外一种,是对不修净土的佛教徒说的,包括修学小乘的,遇到灾难念观音菩萨,决定有感应,因为观音菩萨救苦救难。
) g! I% m2 g$ Q3 d283.? 在修学过程中,既要辨别真伪邪正,又要不起分别、执著,如何理解?4 G. ]) t9 n: _+ d) e6 Z" j
辨别真伪邪正非常重要。《楞严经》云:“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所以,首先要辨别真假,如何辨别?依据经典修学,就是真的;经典上无此说法,就是假的。决定要随顺经典的教诲。
4 S: t: O' n" V2 e" h% c/ V- t不起分别、执著,这是佛教导我们修学的总纲领。若能离分别、执著,你的功夫会提升;不离分别、执著,修学的功夫就浅,浅也能往生。弥陀经教导我们“执持名号”,这就是有分别、有执著,但是只分别、执著净宗的经论和六字洪名,其它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分别、不执著,这样的人能往生。若还执著名闻利养、财富、家亲眷属,不能放下,这对念佛往生就产生严重的障碍。临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引你时,还想到:“我还没有跟孙子见一面”、“我财产还没有分配好”,那怎么行!要统统放下,只可以执著净宗的五经一论和六字洪名,就能生凡圣同居土。$ z7 c6 [* q" g2 C7 |8 O+ }
284.? 古大德要求我们不见他人过,若在日常见到同修有毛病,是否应当给予提醒?
2 S: g) l4 D4 I% V9 b# \这是道义,应当提醒他、帮助他,但是要有智慧、善巧。提醒、规劝别人时,最好没有第三者在场,否则会令他感到难为情,也会伤害他的自尊。
, q0 M* D+ @& y285.? 持名念佛记数,经常会记不清,且感到影响专心,该如何做?
) {8 ^4 t. K, h! q$ k3 G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