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分享:交流佛法时会遇到的难处及注意事项 2014-05-24 雅安佛教 " j7 E+ ]' s9 [4 `& c% J
" p5 e4 ]9 d+ S0 L9 T. Z
5 h- u( L- S) W1 u
把谈论佛法或聊佛法,就像平常聊天说话一样的进行。事实上,那些不重视谈佛法的人,一般谈不久就散了。如果我们一边喝酒一边交谈佛法,这样很容易会因意见不和,互相争论,最后导致生大烦恼心甚至于让人起嗔恨心谤佛。之所以会这样,都是因为小看了谈佛法的益处。, E2 `# w) Z( H: d4 k
8 j0 C7 E! R6 g9 V, Y- \/ W6 g( x& G
以下是适时谈佛法的难处:, q5 S& q& H V3 X. e( b, \
(1)交谈的艺术:谈论者该懂得如何谈,以语言让在场的谈论者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想法。为此,要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才不会引起彼此的误会与不和: O) i$ o% _- u& Z) C
1.1交谈的事要属实。
4 b* R v0 W# J" q7 b6 ]1.2说出来的话是悦语。
. ?2 M! m3 c' R. s* N1.3交谈的话题是有益的。+ ?1 V8 l! V( T$ x% D
1.4要以慈悲心来交谈。) Z. @1 X. `( h0 d5 `
1.5交谈的时间要适宜。
0 s5 Y0 Q5 {* ]( @$ ]* e谈佛法的内容要以正确为原则,不是为了迎合大部分的人。世上的人都喜欢赞叹,但是在谈佛法时,却是互相赞叹,你厉害,我也厉害,这样不久两个人都会疯掉的。也不是让大家互相批评,认为什么都不好,因为我们还有烦恼,所以即使是一点批评也无法忍受。甚至吹嘘自己,或者搬出自己的导师来,即使自己不厉害,但是自己的导师一定厉害等。这样很容易引起双方的仇恨。谈佛法不到2-3句话,就变成了一场造恶的谈论。因此在谈佛法时,需要合适的悦语。) P' p) l2 @6 H2 M- c/ J
(2)倾听的艺术:谈论者要懂得如何听佛法。看起来很简单,只是坐着听,没有什么难的。正确地倾听佛法,是一边听一边思考,让心跟着佛法思考,能从听到的佛法中获得益处,是很难的事情,比讲佛法给别人听难上几倍。因为:; `! p. }' A& l( U+ }0 a1 m
5 k; T$ v* D! ^1 {0 X% a, L2.1 让心想听佛法很难:因为听佛法不像听歌、听音乐,如果不懂得控制,听了一会,就会开始犯困,或者是心不在焉,想到别的事情去了。曾有人作比喻,让心想听佛法开示,比要猴子安安静静地坐着还要难。: `) ]- c+ S& R* |4 r4 t
2.2 入法难:让听到的佛法进入心里是很难的事,因为我们自身还有各种烦恼,比如固执、傲慢和错误的见解等。这些烦恼会阻碍佛法进入我们的心。 听到有反自己平常作为的佛法时,就会排斥。如要遵守交通规则,在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一听到这就心烦,与自己的习惯不一样,有违自己的想法, 不愿意接受,甚至心中会抵抗。
- c" ]) V% X3 T: G7 Q0 P那些会听佛法开示的人,要有常听佛法的习惯,要懂得尊敬别人,看人从好的角度看,有谦虚心,有知足心,有感恩心,才能正常地接受佛法开示。
- x/ W _8 _. A. I/ X$ l1 z" P- ^(3)对象难:交谈对象也要懂得谈佛法,要懂得听的同时,也要懂得交谈。在自己谈论的时候,对方会用心地聆听我们的谈论;在对方谈论的时候,我们也要用心地聆听对方的谈论。有时我们很想说,但没有机会,只能先等着。在教导别人时,没有哪个人反抗,只会静静地听我们说。在交流佛法时,不论是说话人还是听者,都要放下自己的身分。如果说对了,对方就会赞扬和同意,要是说错了,他们就反驳。这时候可能会受到批评、指责和反抗,烦恼也是最多的阶段,这时候是最危险的,随时都有可能引发更大的麻烦。* u* S+ y+ D- C$ `6 B3 x
- ^4 t: D$ R* S0 ~4 I懂得谈佛法的人,要学会忍耐,能虚心地接受别人的批评,不论对方是长辈或晚辈,要做个听话的人,还要懂得选择交谈的对象,也就是找跟自己一样的,爱宁静和佛法之人。
) Z( w4 t1 S% g0 a/ Q% T有人曾这样比喻:把佛法讲给别人听,就像用拳头击风,怎么击都不会痛。听别人讲佛法,就像用拳头击打沙袋,会感到些许的痛,因为别人的话,有时会打击到我们。但交谈佛法就像上台拳击,你打我一拳、我回敬你一拳,若不小心,双方会被这你来我去的话激怒,交谈佛法的好人就要变坏人了。
d/ }' n7 `4 _# U7 T. G8 t9 _. w9 c' E, y/ d
注意事项
, L. B4 c2 p) f/ G; ~! H0 Z- s. m" g- M; l4 y/ K
(1)持戒清净:若是在家居士,最少要持清净的五戒,或者在谈佛法的前七天,连续地持八戒会更好。不是刚酒醒,就来谈佛法,或是一边谈佛法一边喝酒,这样是不可以的。3 r6 W+ D7 Y: a" C2 u
(2)静坐修行:在谈佛法之前,先静坐是最好的,可以让心会变得纯洁、清净。因禅定让身心与内在的佛法融为一体,所以再来交谈,将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N( Z6 ^* x2 t% @0 U
(3)服装整齐:首先我们要受持清净的戒,身与心都要与佛法在一起,还要常常禅定,心与佛法融合,在交谈佛法时,就需要服装得体、干净、整齐和朴素,如果是白色的衣服更好,不该穿色泽鲜艳的衣服。: F# U6 O, b: Z' g& c/ W
(4)举止有礼:不论是行、坐、站的姿势都要端庄,要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一直在佛法里。不要因为我们的举止,让别人的心浑浊。如走路太大声。
2 r1 w) E2 g# r w$ n, X' w(5)言语有礼:不要大声、不要口出傲慢的语言。不知道的时候,要承认不知道。该称赞的时候就称赞,该批评时就批评,但不要骂人。
7 H4 }; x1 E9 P0 y! _(6)不反驳佛语:因为佛陀的教诲是百分之百的正确,佛经释义与佛经注解,基本都是无误的,问题在于我们的智慧,是否能了解。若我们否定了佛陀之言,首先不知要以什么标准,来判断自己的思想,其次,有人有理地解释之后,即使我们了解了,但为了面子与自尊,我们还是会否定的,这样必会造成双方不和。如果对于佛经释义与佛经注解存着异议,也该怀疑表示,或者说明自己的想法,同时愿意接受对方的意见。* S( {8 f6 ~( h$ y2 d8 B4 o- K
(7)不说破坏的话:说出的话不要过于激动,要说出让人团结的话语。: w( c* z9 h, h
(8)不生气:在对方反驳时,不该作出愤怒的表示。当对方反驳我们的话,也先别发怒,应该反复仔细思考,有时候我们的想法,会忽略某些重点。同样一件事,在不同的时间与地点,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没有绝对。如果急着发怒,怒气蒙蔽智慧,让我们无法很好的思考。
' ~% B( @- ~6 e/ j) C(9)心怀善意:为了让自己出名,在谈佛法时,故意给别人难堪,要是哪天有这样的想法时,还是留在家里好。因为有了这错误的心态,就会让这次交谈失去意义与公平心。3 w/ E# [* a( m" j" \
(10)启发智慧:交谈佛法是为了启发智慧,与对方互相交流知识,增加自己的智慧,不是炫耀自己的学问,。5 r# ?# Z' m% ?
(11)谈话内容不离题:话题内容不会变成炫耀自己或贬低他人。如正在说关于恶业的话题,说了一会后,把话题说到某天的时候我去某某地方布施了。这样变成吹嘘自己有多爱修功德,说着说着布施行善的事,又转到说哪个人小气,有钱却吝啬,如果我有她那么多钱,肯定不会像她那样。! {# f5 Z" f3 ?1 _% L; y
(12)控制时间:谈话不要太久,要懂得控制时间。有些话题,虽然有意思,但说得太久,获得的效果越小。就像吃东西,不论食物多美味,如果吃得太多,会消化不良,肚子疼痛,最后不敢再碰它。, J7 O1 f' T6 E* L# F5 D
期待您将本文分享给更多的佛子及需要快乐的朋友。通过了解学佛分享中遇到的困难、行持方法、注意事项,让我们能够更好的有方向有准则的努力修行。并通过学佛将获得的自我改变影响十方!; G& v5 U- c, C1 K' S4 _3 u
3 f' r) r; V$ |9 C/ m/ Y8 @) L- u* `* Q
订阅雅安佛教微刊公众号: yaanfojiao 回复数字: 【1】云峰寺 【2】智灯法师 【3】地藏七法会 【4】短期出家 【5】传统禅修闭关 【6】义工招募 【?】帮助: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zhideng.net www.dafo7.org
, C/ t$ J4 |1 X4 y: } J
5 C5 P& W k; P7 o- b
) L2 o8 v2 n( |4 c: F!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