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824|回复: 0

关于忏悔——妙祥法师开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0 12: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忏悔——妙祥法师开示
" ?' ~3 A& a5 b5 J8 ^ x
作者:妙祥法师开示 文章来源:圈网 佛卍缘

  时间:二○○一年十一月初二晚
  地点:大悲寺寮房
  缘起:两个居士对忏悔进行实践,发现了忏悔的好处特别大,大得他们俩非常惊讶。

如果大伙去忏悔的话肯定能获得很好的效果。因为只有这么做,我们才能反观自己。这位居士因为他这么做,他感觉到过去的我十分可恶、十分可怕。他发现自己十分可怕。原先对自己呢非常满意,觉得自己没有什么过失,他最后经过反观以后这么检查,最后发现自己特别讨厌自己,要重新做人、塑造一个新的自己。所以这个方式既简单又很有效果。所以说呢大家应该做。

特别现在有一种说法呢不正确,有的说呢,我可以不用忏悔了,说我这不用忏悔,而且老忏悔呢,这一念都说一句,多说一句又重复了过去的业力,而且又种下了新的业力,种下种子识里去了。这说法呢好象是挺有点道理,实际上这个根本就没有什么道理,说不通的。因为语言都是虚妄的,种下种子识是种下那个心,一切的种子都是根据你心的发心的好坏而决定,它就善种子、恶种子。因为你在忏悔。你忏悔的时候而你说的这个话,虽然同样是一句话,但是它绝对是两件事情。举个例这个杀生,如果你天天叨咕杀,它就容易起嗔恨心,慢慢种进你种子识;如果你天天呢劝人不杀生,它怎么能种下一个杀人的恶因呢?是不是?不可能的事。所以说这种说法,就是世间人的说法,推理的说法,它不正确。所以说呢真正种入种子识,是看你的心的好坏。

所以说我们重复地、就是不断地忏悔,这个效果非常好。而且普贤菩萨讲得很明白,十大愿王里就讲,众生无有穷尽我的忏悔无有穷尽。众生无有穷尽我的忏悔无有穷尽,你想想普贤王就有这么大的愿力而成佛道,最后忏悔而成佛道。十大愿王就是普贤王成道成佛的本钱,就有这个十大愿王而成就。普贤王呢不是说成佛以后、成就以后才发这个愿,而且是因为发了这个愿才成就的,所以忏悔是他修行主要的一部分,是他的特点。所以说我们要学普贤王菩萨要忏悔。

有的人认为不用忏悔,我可以凭修行啊或是等等的方式,我就可以了脱生死啊,就完事了。实际上这是一种覆藏,这个非常有害,这种说法呢害了不少人,而且呢产生了很多的弊病、失去了很多的机会。所以说我们应该提倡这个,反复地检查自己的过失,怎么检查呢?方式就是跟你以前说的一样,要一点点思维,每句话、每个念头,从早上起床一直思维到晚上,到你写的时候,而且每个念头都要写下来,有过失的写,没有过失的就不写了。反复地思维,有时候一下子思维不出来,没觉得有什么过失,你就想我自己是个凡夫,肯定有不对的地方,不可能起心动念没错的地方。就不断地想,想一会,哎,就能想出一个,再过一会儿又想出一个。当你想一想的时候,突然想出一个念头的时候,哎呀!犯了那么大个过失,当时惊讶地不得了,这才知道得它的妙处了。你只要思维它,生起了忏悔心以后,你给它记录下来,第二天呢你整个的行为都有所改变了。而且呢绝不会再顺着这条路走,它防非止恶的作用非常地好,而且这是一种不覆藏的行为。不覆藏的——暴露,是一种暴露,而且把它公布于众,放在佛前,如果有人能把你的过失念一遍,那你就心里头更干净了。这种方式过去我试验过,效果挺好,所以后来介绍过给大家,大家可能是写了一点,但是没有坚持下去,等到这个谁呢?这两个居士,正好赶得巧,这两个居士把这个问题又进行了实践,所以发现了这个好处特别大,大得他们俩非常惊讶。他说:“我现在呢非常的充实,我觉得我现在堂堂正正,这才觉得真正有点学到佛法了。”

所以我们想修行,就作为个人来讲,都应该反观自己,应该不断的这么样忏悔、反观自己,它是非常得力的,是一种勇猛的智慧。所以说普贤王的勇猛智慧而成就了普贤王,我们应该向普贤王学,学什么呢?也应该是那样去不断的忏悔,来成就自己。要不我们有了很多的毛病不知道。说我能一想就能知道,你想、就你怎么想也不好使,你必须把它写下来再去想,这个效果特别好。


如何忏悔——济群法师开示
% M! Y9 n$ G5 @" s
作者:济群法师开示 文章来源:西域佛教 文字般若

  无始以来造下的无数罪业,应该如何忏悔?普贤菩萨告诉我们:“我今悉以清净三业,遍于法界极微尘数,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界,一切功德。”从前我所造成的恶业,周遍法界,现在我用清净的三业,在十方诸佛菩萨面前,诚心仟悔自己犯下的罪业,以后永远不再造恶业,永远安守在清净戒律的一切功德上。那么,无始以来所积累的罪业,都可以消除了。

  不过,忏悔的效果有好有坏,比如你今天做了一件很对不起别人的事,随便说两句道歉的话,嘴巴在向别人道 歉,心里并不自责、改过、痛恨自己,这种忏悔的效果就很差,你的罪过也许就消除不了。相反,如果在忏悔时,用一颗十分虔诚的心,对这件事感到非常地后悔,埋怨自己当初不应该那样去做,心里感到难受,忏悔时甚至痛哭流涕。这样去忏悔,效果就好,你的罪过才能消除。真正的忏悔应该表现在身口意三业上,忏悔时我的思想、语言、行为三者高度集中起来,浑身的每一个毛孔都有悔罪的表现,这才是清净的三业忏悔。

  佛教的忏悔方法大体有三种:

  第一种是作法忏。僧团每半个月做一次布萨,这是僧伽自新的会议。在会上,把你这半月以来,做了哪些不应该做的事,一一说出来,作自我批评,求得大家的原谅,达到消除业力的效果。僧团的这种忏悔,有一套很严格的规定,根据你犯罪的大小、多少,来看你犯的是哪一种罪,你必须在多少人的面前忏悔,如有的罪要对十个人忏悔,有的罪要对二十个人,甚至更多的人面前去忏悔。僧团每隔半个月,僧人要做一次这样的忏悔,这种忏悔叫作法忏。

  第二种叫取相忏。通过拜忏,如拜水忏、拜梁皇忏的形式,之后,你的心才能清净、安乐、轻松。不然,心里老是有一种负担。罪业的包袱没有放下,心情就会沉重。现在社会上有的人,把古代祖师制定流传下来的忏法,拿去替别人忏悔,利用这种方法赚钱,若是古代祖师看见一定要痛哭流涕。其实,忏悔本身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别人。我也念三昧水忏,经常把这种忏悔作为自己的功课去诵,每次念的时候,还是有感应的,觉得自己无始以来真是造下不少的罪业,忏悔之后,感觉特别地好,轻松很多。

  第三种叫实相忏。观罪业本空,罪业也是因缘所生,并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罪;但是不要以为观罪业本空,我造罪业多少也无所谓,反正罪是空的,我可以继续造罪,但是果报是空还是不空呢?肚子饿了,还要吃饭;肚子痛了,难受的是你,不是别人。实相忏从观空着手,是一种很高的修忏悔的方法,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如果能体会罪业的实相本空,我也本空,罪也是空,造下的罪业也就消失了。但是一般人的思想境界达不到,所以还是从作法忏、取相忏下手。所谓“诚心忏悔,后不复造”,诚心忏悔自己从前所犯下的罪业,以后永远不再造恶业。

  “恒住净戒一切功德”。要永远持戒,守住在清净戒律的一切功德上。佛教对一般归依弟子要求持五戒十善。具足戒的条件和要求就更高,比丘有二百五十条,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条。五戒十善对在家佛子来讲非常重要。修学佛法首先就从持戒下手,通过持戒,知道哪些事情应该去做,哪一些事情不应该做。通过持戒分清善恶,去恶从善,用戒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使我们的人格趋向完善。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段话告诉我们,忏悔不是一天两天,而是要不断地忏悔,尽未来地忏悔。众生的业、烦恼不会穷尽,所以我的忏悔也不会穷尽。忏悔的念头一个接着一个,永远没有间断。用身口意清净的三业,不知疲倦,至诚恳切地修忏悔。

  要记住,在我们的修行中,要经常忏悔,这样才使我们有一个清净的人格,才能使你在修学佛法上有所成就。

  摘自《学佛者的信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4-6-18 11:13 , Processed in 0.07392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