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7 P! {! v3 M: n+ m5 e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7/25/content_11771662.htm
7 V8 `: s8 B' B1 v4 P( b: w
7月25日,经师江洋嘉措向第十一世班禅敬献佛祖像。当日,在历代班禅主寺——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内,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的经师江洋嘉措活佛向第十一世班禅授比丘戒。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9 a3 ^% j L' f# v* f 扎什伦布寺举行典礼庆祝第十一世班禅圆满受成比丘戒
9 [0 g1 N$ y6 r' h# }2 c) G2 L 新华网西藏日喀则7月25日电(记者边巴次仁)25日,在历代班禅主寺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内,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的经师江洋嘉措活佛向第十一世班禅授比丘戒。
( f G7 f' m# c$ ?+ _! I
恰逢藏历6月4日,也即佛祖释迦牟尼在印度为五位亲传弟子传授“四谛”法轮的吉祥日子里,19岁的第十一世班禅在扎什伦布寺拉让日光殿内迎来了自己作为佛门弟子一生中一个重要的时刻。
" ^) h L) s# d1 e+ @/ a$ b, b1 U 清晨6时20分,第十一世班禅一行抵达扎什伦布寺拉让日光殿。而在此之前,其经师江洋嘉措和扎什伦布寺5名高僧已进入殿内。当第十一世班禅在两名侍从僧人的陪护下进入殿堂后,这座位于扎什伦布寺最高处建筑的大门紧紧关上。受戒正式开始。受戒过程不得受到无关人员侵扰。
* J5 _; ~; G. m& e; r5 ~; W 在佛教上,比丘为佛教出家受具足戒253条者。比丘戒也称大戒。即受戒者须具出家之相,剃除须发,披着袈裟,已受沙弥戒,受戒后必须严守253条戒律,于一切境界中精勤修持,择善离恶。
+ e* X/ J- V9 }8 K& Y, L
扎什伦布寺68岁的老僧次仁多吉说,由于受戒仪式属藏传佛教密宗的仪轨,所以整个受戒的内容不得外泄。他说,扎什伦布寺所有僧人对第十一世班禅受比丘戒由衷感到高兴。
+ b5 h! \3 _" p' J 受成比丘戒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年轻活佛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扎什伦布寺民管会常务副主任萨隆·平拉说,今天,在释迦牟尼向贤者五人传授“四谛”法轮的特殊喜庆的日子里,经师江洋嘉措向十一世班禅授比丘戒,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盛事,也是藏传佛教界的一件大事。
+ i7 u- X4 T1 V7 D6 L6 @3 s
坐床14年来,第十一世班禅在江洋嘉措等藏传佛教高僧大德的精心传经下,继承和弘扬历世班禅的功业,严守戒律,刻苦修行,广泛研修佛教显密典籍,佛教造诣精深,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待人处事谦虚平和,言谈举止庄严得体,展现出藏传佛教大活佛的风范。
f6 `9 J" B) k+ U$ q9 O 佛协西藏分会会长、那曲孝登寺活佛珠康·土登克珠说:“第十一世班禅按照佛教显密宗法惯例,誓言严守253律比丘戒,负起普度众生之重担,必将成为藏传佛教的优秀领导和信教群众所崇信的大活佛。”
* T- e) g( }2 s
始建于公元1447年的扎什伦布寺不仅是历世班禅的主寺,同时也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庙之一。1995年,扎什伦布寺举行了第十一世班禅坐床典礼;1996年,受沙弥戒庆典仪式;2005年又举行了第十一世班禅坐床十周年庆典。
+ W6 z4 I$ G' X: l: f
大家快进来修随喜吧!
$ {* i6 a8 K) A# N: ]. s
大家快进来修随喜吧!随喜功德的福报是无极限的(用不完的)现世改变命运!随喜一切众生功德, 这个法门,非常殊胜,修者具有无量无边福德,而且不管你有没有修行大乘都可以修, 改变现世命运!
' I2 {* Q* X+ P9 N% w0 d5 v一、随喜功德重要说明:
· 一般的布施、放生之类,果报虽然大,但是福德也有用尽的时候
· 随喜一切众生功德的福报,是没有极限的, 真正的无穷无尽的福报
·供养如来的福报有用完的时候,但是随喜功德的功德福报是无限的
·每次我们随喜自己的功德,它便会增长
·在做完礼拜88佛一百拜之后,在它支供养文中做随喜的话,每一拜所积集的难以思量的功德都会加倍
·自己做了善事之后,让他人知道并随喜功德,则自己的功德会更增长
·每当我们随喜他人的功德,如果那人的境界高过我们,我们积集的功德便是那人的一半
·如果他们的境界低于我们,我们积集的功德则是他们的两倍
·随喜是清净的修行法门,纯粹牵涉到内心活动,多多随喜,功德无量!
" y6 J @! C% q- @7 o- z
二、佛经记载佛陀所说的随喜文:
; a! T+ |* Z: w! C
曾经佛经记载,我佛如来在极久远之前,做大国王,供养过一位如来整整七年,,所得的大福报,到现在已经清光了,但是随喜功德的功德福报,是无限的、用不完的!
7 G# K3 `0 A& g& Y& x8 d8 B$ f- l8 Q
随喜,即便不修行大乘也能修。这个法门,路子很广,不管你有没有发菩提心,都可以修,一样可以修得无量功德之聚!
& f+ o: ]2 w& p4 M0 C
现在,让我们大家都来恭敬的念这些红色的随喜文吧~
9 j& G" c9 z" y7 `: r% @$ `
尔时,天帝释白佛言:世尊!世间所有男子女人,于大乘行,有能行者,有不行者。云何能得随喜一切众生功德善根?
7 V& g1 H+ ?; g5 X8 y0 {$ K. b 佛言:善男子!若有众生,虽于大乘未能修习,然于昼夜六时,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一心专念,作随喜时,得福无量,应作是言:
& O$ g j3 [- D9 L- f; \& V
十方世界一切众生,现在修行施戒心慧,我今皆悉深生随喜。由作如是随喜福故,必当获得尊重殊胜无上无等最妙之果。
- i7 y% m1 k4 D1 s 如是过去、未来一切众生,所有善根,皆悉随喜。
$ }. Q0 b$ S! C) g 又于现在初行菩萨发菩提心,所有功德,过百大劫,行菩萨行,有大功德,获无生忍,至不退转一生补处。如是一切功德之蕴,皆悉至心随喜赞叹。
8 ?0 h: t7 w' M: V 过去未来一切菩萨,所有功德,随喜赞叹,亦复如是。
, o. p- X$ c# m0 n R/ I 复于现在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应、正遍知,证妙菩提,为度无边诸众生故,转无上法-轮,行无碍法施,击法鼓,吹法螺,建法幢,雨法雨,哀愍劝化一切众生,咸令信受,皆蒙法施,悉得充足无尽安乐。又复所有菩萨、声闻、独觉功德,积集善根,若有众生,未具如是诸功德者,悉令具足,我皆随喜。
/ O0 r/ O+ x+ M6 g/ I+ D6 p9 d. \
如是过去、未来诸佛、菩萨、声闻、独觉所有功德,亦皆至心随喜赞叹!
1 m$ L3 H/ G& g: A6 H/ O. [ 善男子!如是随喜,当得无量功德之聚。如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皆断烦恼,成阿罗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尽其形寿,常以上妙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而为供养。如是功德,不及如前随喜功德千分之一。
/ j) W5 Z) V1 d7 t% r
何以故?供养功德,有数有量,不摄一切诸功德故。随喜功德,无量无数,能摄三世一切功德。是故,若人欲求增长胜善根者,应修如是随喜功德。
& I" ?% j$ ^4 @3 x* w! Q! m* i
若有女人,愿转女身为男子者,亦应修习随喜功德,必得随心现成男子。
8 [! ?$ a. v/ I4 F6 S9 [
三、随喜功德问答
# A4 d% k3 s2 v0 i* @- |% K6 {
按: 末学修行以来一直没有重视到随喜的利益。得益于妙音师兄的指点,看到了以下文字。不胜感激。随喜确为修行必要。
' T i" A& B1 h; L问 :随喜有什么利益?
+ O9 G* {$ i" n7 B% O
答 :一般来说,随喜是十分重要的法门,每次我们随喜自己的功德,它便会增长,就像收到银行存款的利息一样。银行不会随时给我们利息,但是每当我们随喜自己的功德,功德立刻加倍。
如果在做完礼拜35佛一百拜之后,在它支供养文中做随喜的话,我们每一拜所积集的难以思量的功德都会加倍。同样,如果随喜无始世以来,我们所积极的功德,功德会更增长,令人无法置信。
每当我们随喜他人的功德,如果那人的境界高过我们,我们积集的功德便是那人的一半,如果他们的境界低于我们,我们积集的功德则是他们的两倍。我们获得的功德超过另一个人积集的功德。例如,帕祊喀仁波切在他的菩提道次第教法中说,如果我们不是菩萨而随喜菩萨一天所积集的功德,我们也因而积集了一半的功德或菩萨半天所积集的功德,假设不随喜的话,我们大约要在13000年才能积集到那么多功德,精确的数字有待查考。如果我们随喜佛陀一日积集的功德,我们积集到他十分之一的功德,我想这当然是由于佛已成办了一切功德的积集,而且远高于菩萨。佛菩萨众有无量多,所以每当我们随喜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菩萨的功德,我们便积集了浩如虚空、无法置信的功德。还有,有情在无始世之中已经积集了非常多的功德,即使在几秒钟之内,我们因随喜所积集的功德就超乎想象。随喜是清净的修行法门,没有涉及八世俗法之虞,因为积集随喜功德,不需要做任何特别的外在活动,纯粹牵涉到内心活动而已。没有人看得见我们在随喜,因为那仅仅是意乐。随喜是不为人知的修行,所以容易成为清净的修行。
四、善巧的随喜功德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每当见到其它人好事临头,我们应当随喜。
·看见一部好车,随喜车主的一切功德。
·看到一栋漂亮的高楼,随喜高楼房主的所有功德。
·每当见到庄严的寺院,甚至是一张寺院的照片,也应当随喜,随喜施主、住持及建寺的僧众所积集的功德。这样一来,虽然你没有任何工夫筹款或建寺,也可以积集他们所造下的功德的一半或一半以上。
·还有随喜别人事业成功,造下自己成功的因。
·当别人好事临头或高兴的时候,随喜他们是菩萨行。菩萨致力于有情的安乐,所以每当有情安乐时,菩萨就非常欢喜。
·每当需要朋友的人找到朋友,需要房子、车子或其它东西的人如愿以偿时,都应当随喜。例如,见到有人坐在奔驰或其它昂贵的车子里时,应当随喜。这样,我们会积集大量的功德,而且一直都很快乐,因为免除掉嫉妒的恶业,那只会妨碍自己现在及未来的成功,包括成佛在内。
·见到有人高兴,或有好事临头,或在修行佛法,我们应当感到欢喜。应当像母亲见到钟爱的独子找到一百万元般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