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7-10 21: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都是假的。什麽是真的?清淨心是真的。清淨心不但能生智慧,清淨心还能生福德。佛法常讲「福慧双修」,修福、修慧,都在清淨心中。清淨心裡有无量的智慧,有无量的福德。所以,你要懂「即相而无相,即相而离相」,不是把外面的境界排除。外境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 R1 ?: y$ b$ ?* P7 Y
# h2 t3 ?5 d9 M% d9 n$ r
六、又持名即是甚深般若。# z' f- U4 A2 r1 T
2 m, D' ^9 \7 O! r8 H h
这一段非常重要。有很多人误会念佛人充其量有一点小定,没有智慧。「般若」是智慧。说这些话的人,不但对淨宗法门不了解,他对整个大乘佛法都不了解,所以才有这样的误会。既然有定,慧从定生的,怎麽没有慧?淨宗古德教给我们,『持名即是甚深般若』。蕅益大师在《要解》裡就明白的告诉我们:& z' M, @1 }' L# O) ^, P+ ]
- E; S2 p* r* {' g
念得纯熟,万缘齐放,能所顿空,即是无住。
% T! c% D. D0 T; z . t6 e3 @8 w; L, n, _" j" q
从这两句,我们就明瞭什麽叫「纯熟」。纯熟的标准,就是心是不是清淨;万缘是不是放下。『能所顿空』,就是前面讲的生灭、有无、能所、言说、名字、心缘,是不是都放下了?果真放下,则证得圆教初住菩萨,你已经得理一心不乱了。这就是《金刚经》上所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j0 H8 Z4 X. m9 D; e
* F+ s7 N- U' ]& G《金刚经》在中国佛教,不管是那一宗那一派,都肯定它是最殊胜的般若经典,它就是讲「无住」。《金刚经》上「无住」的意思,诸位从这两句裡就能理解。「无住生心」是菩萨修证佛果的最高指导原则,通一切佛法,决定不能违背。就念佛而言,「无住」就是『万缘齐放』,「生心」就是『念得纯熟』。
' H, }. @- \. {+ q% T5 } # b5 o+ @( e, }4 ]
于此之时,一句佛号,朗然明白,相续不断,即是生心。, R4 H5 T% i/ \" ^
" h% \, I/ h; x c6 z. |) ~
「无住」是不执着,妄想、分别、执着都放下了。「生心」是什麽?虽然证得无住,心要是不生,那跟石头、木头有什麽两样。石头无住,也不生心。小乘阿罗汉、辟支佛证得无住,他不生心,所以释迦牟尼佛呵斥他们「堕无为坑,焦芽败种」,就是他们没有作用!菩萨无住之后生心,完全是服务一切众生。自己的事没有了,别人有事,要实践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大愿,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 f* K; i5 {' f% W( T8 ^0 c ! D5 h8 g7 L+ z/ s! J/ b4 z. Z
我们的心一切无住了,的确生死也没有了;可是这个身体还在,要好好的利用这个身体,为一切众生服务,这是大慈大悲。所以,自利后要利他,才是大乘的精神。小乘只有自利,不肯利他。他自己真正证入这个境界,他不肯教化众生。不像大乘菩萨「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主动的去教化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l% J5 d- T6 w3 n
3 L: _7 P8 ]% h, `/ W7 W: S
淨宗方法用『一句佛号』。这句佛号是无量觉。诸位必要晓得,在三皈依所讲的「觉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都在这一句佛号之中。这一句佛号统摄无量无边的法门,是一切法门的总纲领。佛号提醒我们在什麽时候,什麽场所,什麽样的对象,应该怎麽样去做。所以念的这句佛号是活活泼泼的,不是呆板的,不是死的。这句佛号念念提醒我们要觉正淨,要帮助一切众生觉正淨。一切方法、一切手段在佛法裡称之为「善巧方便」。这个自行化他之心,念念相续不断,就是「生心」。这与金刚般若裡讲的无二无别。念佛怎麽没有智慧?念佛正是不可思议的大智慧。
8 q& e: G9 k/ Y$ G5 B
, K" M7 h: k+ a- j, H7 }8 F: T故暗合道妙,句句是佛知见,念念放般若光,念佛号即是念实相也。
( @8 y' j+ d2 c+ z
& i0 n; Z0 x; L7 s% v# Z『暗合道妙』是真的。一般念佛人很少说得出来,原因在那裡?念佛的功夫不够。我们道场同修现在功夫也没到这个程度,但是这些话能听得懂,就不容易。虽然说不出,你还能听得懂。希望更努力、更进一步,不但我们听得懂,我们要能做得到,真正把它变成自己的境界。
. a% h. ]4 V* K
( m! R9 m8 l- q1 H1 p, Z6 L我劝大家一定要熟读《无量寿经》,因为经典不熟,佛号裡真正的义趣不能引发。你念这题目,全篇文章就能浮现在脑海裡。一句阿弥陀佛,就是经题。经本题目比较长,是这句「阿弥陀佛」展开来的。经题上讲「无量寿」,就是阿弥陀佛的本体;「庄严」,就是阿弥陀佛所现的依正形象;「清淨、平等、觉」,是阿弥陀佛广大无边的作用。从体、相、用展开,是经的名题,合起来就是一句名号。你要明瞭这句名号真正的意义,就得熟读《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就是这句名号的解释。如果看了《无量寿经》还不明白,需要再加解释,就是注解再加注解。《大方广佛华严经》、《妙法莲华经》都是《无量寿经》的注解。如果还想要知道更详细的,即是全部的《大藏经》。《大藏经》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妙法莲华经》的注解。由此可知,这句阿弥陀佛,原来就是这麽多典籍的总题目。所以,你能好好的念这句名号,什麽都念到了。5 [. w" V3 F4 [9 s( D0 b" Z, e
7 z) X5 @* a; J4 A今天还有人问我,「我们要不要念大悲咒、十小咒、愣严咒?」我告诉他都不必念了。为什麽?念这个总题目,全都念到了,一个也没有漏掉。你念别的经咒,只念到一部分,漏掉的太多了。念总题目就全部都念到了,所以句句是佛知佛见。佛知佛见是《法华经》上说的。『念念放般若光』,这是自性般若,也就是念念都是圆满的智慧。所以,念佛号就是念实相。这四种念佛可说是达到了极处。
/ H. b( H; u8 [7 _+ H4 j G
3 c3 b0 i: A% ]+ v在本省念佛的人虽然很多,念佛真正有什麽好处,他说不出来,什麽样的宗旨,也说不出来。要想来推广这个无上的法门,当然就不容易了。所以,一定要认识它,一定要认真努力来学习。2 ]: [9 D1 D) s9 C
7 o, s( M$ g# b. G. z) D
我不但劝勉自己同胞,在外国的时候,也常劝外国人要熟读《无量寿经》,我也劝他们背诵。现在有英文的《淨土四经》,是吕碧城居士译的。最近我们印了两万册,专门供养外国人的。希望外国人每天念一遍,也能把它背熟。意思不懂,关係不大,先把它背起来。每一天一定要念一遍,念诵经文是戒、定、慧同时圆修。因为你不念经,你就会胡思乱想,就造业。常常念经,我们的妄想就少。妄想少了,心就清淨了。心清淨了,智慧就增长了。所以,念经的好处非常多。* s" B& k c$ w' ^$ C) ?5 R Z
1 ]3 s V2 L( {' m- A6 ?) I0 M
七、小本有「一心不乱」之文。今本不云「一心不乱」,而专主「一向专念」。是所宗更为明确,更契众生根机,弥显慈尊恩德。1 K1 p1 a* z! H9 H
% F3 ~) r7 `, k7 X9 b9 x F1 ]1 F( r' J
小本是《阿弥陀经》。《阿弥陀经》在中国有两次翻译。现在大家读诵的流通本,是东晋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也就是姚秦南北朝的时代。第二次是玄奘大师翻译的。罗什的本子是意译,没有按照梵文的文法,把它的大意翻译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