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lxg20130220

净公上人解说根性集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7-2 15: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帮助我们修行的,净土正修就是真信,真正发愿求生,老实念佛。本经教给我们修行方法八个字,「三辈往生」这品里面说的,无论是上辈,就是上根、中根、下根方法相同,无不皆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什么叫发菩提心?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讲得很简单,讲得很扼要、很清楚,只要真信有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真正想往生,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他说得好!/ T/ d- r' u* r
) k) T& S8 Y5 \6 i  h
  印光大师读《弥陀经要解》,佩服到极处。蕅益大师这样的说法,才让我们许许多多的迷惑都解除了。因为我们看到很多乡下的阿公阿婆,不认识字,一生没有听过经,有人劝他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他真相信,他就真想去。每天从早到晚,就这一串念珠一句佛号,他念得能不间断,念个三年五载他真往生,而且绝大多数预知时至,往 ……2 F! B4 J" {$ j9 `: w. o

/ C8 r. ~: o5 _1 x; }" o* e' f! r        ) B* b# V- g" S' |
        297        02-037-0271 净土大经科注
: Q$ k9 g7 E1 x8 `0 d) b   
$ U& e/ ?9 [4 T* r* n- w' E……知识跟智慧很接近,真有差别,知识,能知不能行;智慧,能知就能行。知道身不是我,身就能放下,就能把身体看作衣服一样,舍身受身一点痛苦都没有。人死为什么那么痛苦、那么难过?不肯放下。到最后还是要放下,放下还留恋,留恋就去当鬼神,到三恶道去了。
/ P! F4 ?" W  N2 z' H3 I$ r: E8 g" B! E7 A
  所以平常在哪里练?在人事上练,这是最厉害的。你要不跟人接近你到哪里去修?善人跟他接近不起贪恋,恶人跟他相处不起怨恨,就修这个。你离开这个环境到哪里去修?顺境没有贪心,逆境没有怨恨,无论在什么境界,心是平等的、清净的,觉而不迷。我们先从头一个,学清净。三个一起修的,那上上根人,我们不是那个根性。我们中下,先修清净,从清净提升到平等。平等是看所有一切众生是一不是二,不再有分别心,不再有好丑,不再有好恶,没有这个念头了。可是人与人之间他有个缘分不一样,是平等心,事还是不平等。释迦牟尼佛在世,有些人天天在他身旁,有缘,有些人一生见一面都见不到,这是缘不同。不是佛的心不平等,不是佛的心不清净,缘不一样。所以,缘要珍惜。我们跟一个大善知识在一起,接受他的教诲,缘。老师都很慈悲,都很想教,你不肯跟他学,不肯真学,他就算了,他也不会拉住你不放。统统在缘。缘抓不住,一生就不会有成就。" t2 D4 j6 R- ?$ s! y% g* f

1 p/ S0 c0 r- G* I9 A3 B5 e5 k  我 ……
( O: X2 `1 j: q" s( @1 d2 d2 ?
! i2 C0 h& u( r1 n$ c/ M        8 C( J. w; B. Q
        298        02-037-0272 净土大经科注
3 f5 b# O4 o/ y   
% O+ v7 d* ~3 [9 L( n……在考你?每天从早到晚,你遇到的人、遇到的事,都在考你。你在什么境界里头都如如不动,老老实实就一句阿弥陀佛。, ~3 o& J% g/ y3 v8 b; |6 ~5 S
* [6 S* m* `, y/ F& g; b7 }# n
  所以我讲过很多次,我这一生最佩服的是谁?乡下那些阿公、阿婆,每天拿著念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他好像是个傻瓜一样,什么都不懂。你跟他讲什么话,他跟你笑嘻嘻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不知道他听进没听进。你看,他声声阿弥陀佛灌到你耳朵里头,那个人真了不起!他需不需要助道品?不需要。为什么?他如如不动,一天到晚、一年到头就一句阿弥陀佛。这是什么根性?上上乘根性。古德所谓「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上上根人一闻千悟,他什么都知道;那下愚,下愚跟上智平等,他们的成就平等。那下愚是什么?他什么都不知道,他什么不会干扰,就一句佛号念到底。不管你讲什么,在我面前讲好话、讲坏话,反正我就是一句阿弥陀佛。有没有听进去?没听进去,他不生烦恼,说再多好东西赞叹他,他也不会欢喜,柔和质直,满面笑容,声声阿弥陀佛,那决定成就。他往生到极乐世界,品位高!我相信他们不是在凡圣同居土。这种人值得敬佩,不容易学到。以前李老师跟我讲过好多次,很想学阿公、阿婆,学了一辈子学不像,在境界里还会起心动念。一天到晚在境界里不起心不动念,这个人 ……
# U6 `2 t( n5 F  G- Z/ B
' {! L4 V! X6 |' c% Y4 v        $ k& u# d( M1 q- o7 O* C1 j. V( v
        299        02-037-0273 净土大经科注
) G" o5 @: }! u# K, [   
/ ]" N& |( B, d+ k0 ?8 X6 C  Q……以后就是照那个录音带写出来的,就是《认识佛教》,在迈阿密讲的。一看这些人,先要认识佛教,对佛教不知道,这个麻烦大了,不讲《地藏经》大意讲这个,大家非常欢喜。里面有三个人是每天都来,而且来得很早,很晚才离开,他又不懂话。有人就问他,你来得这么早,离开很晚,你对这也不懂,言语也不懂,为什么?他说,这里磁场好,到这来是享受。说得有道理。我早年的时候,在章嘉大师那个地方就感受到磁场,非常明显,所以他说的那个话我能懂。
( s+ w! u' s) c4 Y( t6 ], |5 N- E, N* s. G9 G  S
  这三种是为下根人,修前面七种观法,不能证入,故须明之。「所谓下根,方具十也」。这就是十乘理观,上根人只学一种就行,第一种,他就证果了,就证得初住果位,初住果位就超越十法界。所以四圣法界不是真的,四圣法界怎么来的?妄想、分别,他没有执著;妄想、分别一放下,四圣法界没有了,假的。《般若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场空。他到哪里去?他往生到诸佛如来实报庄严土。在我们这个世界,大多数人都是到华藏世界去了,华藏是毗卢遮那佛的实报庄严土。知道极乐世界的,把他修行的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就见到阿弥陀佛来接引他。, d: N) P: }! I

6 w. p6 f9 G2 A& ?: V. G* i- G  这个经上说得好,三辈往生最后的一段,慈舟法师判的一心三辈。那是什么?不是修净土的,修其他 ……" k, ~, [0 c  `: @9 t8 z

- y3 O5 a! q) G# U: ?' A        ( e2 E# E3 E$ H7 Q
        300        02-037-0275 净土大经科注4 o, W7 O% M6 d- Q  p, u0 M" t6 G, M
   
* S9 o0 c- ?- R5 ~* T4 I8 D……个道理大乘经教里说得很多。就是想,观就是想,所以观想常连在一起,不要想负面的。五阴是说我们的身心,不要想这个东西,这个东西是假的,不是真的。色、心都不可得,你想这个干什么?3 ?7 r. ], Q! U9 B( [
) v9 @! Y/ n2 w$ \3 s- {
  大乘教里面普遍一个原则,教人观自性,自性空,自性什么都没有,不好观。所以净土宗指方立相,这是什么?让我们方便,指方,有方,西方极乐世界,有方;立相,有阿弥陀佛、有极乐世界,有相,这样我们观就容易多了。所以这大乘教里头特别法门,指方立相,你就观这个,这个什么?这个跟自性空相应。这个相是从自性空里面显出来的,观这个就是观自性空。根利的,上根人,利的,观这个能明心见性;中下根性不能明心见性,不要紧,往生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再进一步就观自性,就回归自性。这方法妥当、可靠,人人能修,人人都能成就。
- g9 t' E  c6 z; O: `; I  S7 L
, e. s2 _% s  \% g6 {  纵然造作五逆十恶,一切罪里头是毁谤正法的罪最大,超过五逆十恶。为什么?毁谤正法,有很多人因为你的毁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2 15: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对佛法产生怀疑,不相信了,这个人的法身慧命断掉了。你影响的人愈多,你的罪愈重。所以,所有罪业当中,这是最重的。能不能救?能救。四十八愿里面虽然说把这个排除,排在外,这个不能往生。善导大师告诉我们,这是佛的方便说,不是真实话。佛为什么这么说法?因为 ……
1 h* W2 F1 ^4 ^0 N1 j/ T( Z7 A" S7 m* H! _
301        02-037-0276 净土大经科注
( z9 e. ?; K- V4 v; Z+ q4 M   ; c, D4 n0 y4 k$ w
……我,他没有说止观,说止观我不懂,解释很费事。他把止观改成两个,「看破、放下」,止就是放下,观就是看破,他这样说法我懂。其实没有真懂,止观意思太深了,但是确实就是看破、放下。他告诉我,看破帮助你放下,放下又帮助你看破,看破又多放下一些。就是看破、放下,从初发心到如来地,这两个相辅相成。你看看这么深的一个道理他用这么简单的方法说出来,这是智慧、这是善巧方便,叫我们第一次听佛法能听得懂。你用什么方法成就的,说得一点没错,成佛,只要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就成佛了。妄想分别执著为什么放不下?没看破,不知道它是假的。所以上上根人一闻千悟。我不是上上根,我要是上上根,章嘉大师头一天给我讲,我就成佛了,像六祖惠能大师一样,那上上根人,我们比不上他。我们中下根性,听到欢喜,慢慢,看破多少就放下多少,再看破就再放下,这是章嘉大师教给我的。7 p8 t. }$ E5 n9 d( h) I

. ]# U% Q+ R( ]: u  k7 a1 s* p: F- w  见思烦恼看破了、放下了,就证阿罗汉果;尘沙烦恼看破了、放下了,你就成菩萨。见思烦恼是对内的,不在外面,是我们对外面境界、对自己的身心看错了。这五种见惑,惑就是错误、迷惑,把自己的身当作自己,这错误,身不是自己。不是自己,认为是自己,这头一个错误,从这一错,一切全错了。有我就有人,对立了,有真就有假 ……
/ U; O- n& C# D' X0 i& C
7 e" Y* k8 I' W' c1 V: Y       
7 Q# d9 e, v* P: x1 P' u' F         302        02-037-0277 净土大经科注8 E% x6 Y/ P4 X  E  H5 q6 [
   3 q% h8 w5 f* _. {) h
……?你看不出来,不是盘腿面壁,跟我们日常没有两样,只是人家那个心不动,叫做禅。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是佛的禅定,是自性本定。不分别、不执著是定,你看,不执著,功夫等於阿罗汉;不分别,没有分别心,这个功夫等於菩萨。有没有?有。开利法师到这来,告诉我,实际禅寺有好几个,不止一个,我常讲的阿公、阿婆,那个能量大了。一天到晚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好像他什么都不知道。见到任何人满面笑容,阿弥陀佛,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心地真正清净,这种人是菩萨,不是凡人。我们一般人看瞧不起他,我们是肉眼凡胎,不知道。所以上上根人、下下根人都了不起,他们是平等的。在我想像当中,往生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上辈往生,就是这些人,上上根人。这是下下根人,为什么?他一片空白,就是一句佛号,真不得了!
8 m3 k; s/ h1 ^/ q# x* Q3 Z$ m& j$ c( T$ u! m7 t" j
  李老师当年好多次跟我讲,想学愚,学这种人,学不像、学不到,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真要放下。李老师没办法,有事业,有台中莲社、有慈光图书馆,有两个托儿所、一个养老院,还有个菩提医院,还要到学校去上课,他怎么学?这个学是一切放下,心里头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那就学到了。真的,不是假的。他是真正做到了古大德所说的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就 ……$ X* b4 o5 G9 _  }) j9 V# h
: n2 B4 A. Y# f2 k( v3 u, l
        4 x% W; V! F$ R6 a/ h
        303        02-037-0280 净土大经科注
9 Y& Z7 R5 x7 I   
& y/ e6 [3 W+ C" R1 @- V7 B……。
! ~0 J9 \: W/ D; w! o& c
% q* L. H; o3 R7 ?$ h0 |; [. X: _) i  电子我们肉眼看不见,原子当中是原子核,外面是电子围绕著它转,还有中子,那一个电子是一百亿个微中子聚集成的。那微中子应该就是佛所说的,极微之微,不能再小了,再分就没有了。科学家他就再分,再分真的没有了,没有了是什么东西出现?念头的波动现象,就是受想行识波动的现象。这个发现,科学家才郑重声明,世界上没有物质这个东西。物质是什么?物质是念头变现出来,没有念头就没有物质,念头是物质的基础。我看的这个报告是德国普朗克的,普朗克博士是爱因斯坦的老师,这师徒两个人在世界上都非常出名。他说了一句话,这他的结论,世界上根本没有物质这个东西,他说物质的基础是意念。所以这个二分法就错误,引导我们这个世界大概有四百年,那个错误的引导。二分法就是心理跟物理分开,心理是心理,物理是物理,以为它们没有关系。现在才晓得,心理跟物理是密切的关系,根本不能分开。你说唯物错误了,唯心也错误了,物跟心是一不是二,根本不能够分。
/ \. `, I/ [* U# k6 ]
  B* e. }. ^" k6 R1 _  发现物质的基础是意念的波动现象,於是乎科学家立刻就体会到,物质是念头变现出来的,所以念头可以控制物质。他们就找证据,这三十年来找了很多很多证据,他这个证据找什么?找病患,重病的人,医生宣布不能治了,等於说宣布死亡,你 ……" E: b5 y( O6 g

6 |% F: z+ E3 c       
# C4 y  ^. t' c         304        02-037-0284 净土大经科注6 }4 q* t2 A3 e0 b5 l
   
7 e1 B3 C. `' t# q; R0 x" q……须陀洹都证不得。其实证得须陀洹还在六道,没出离六道,要证得阿罗汉才出六道轮回。你看初果、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都在六道里头,都没有出六道。但是他们是圣人,他们在六道绝对不堕三途,绝对不会堕在阿修罗,所以他们称圣人,小圣。由此可知真难!这一关几个人能突破?没有办法,那你修净土法门不要紧,净土法门带业往生,烦恼不断、业障不消,带到极乐世界去。带业成就只有这一门。八万四千法门没有一门是带业的,门门都要破见惑、破思惑,要破尘沙惑、要破无明惑,真不容易!所以古代,这两千年来我们估计,大概是有三千人,那真了不起,上上根人,修禅能明心见性,学教能大开圆解,学密能三密相应;那修净土更不必说了,修净土,他们决定是实报庄严土上品上生。这个法门无比的殊胜,决定有成就。
. X- L. G, E) G0 W) `+ v0 h$ A- i9 I; y5 b
  世尊当年在世,讲经四十九年,每部经是只讲一次,没有重复的,唯独《无量寿经》多次宣讲,这慈悲到了极处,常常说这部经。隋唐祖师大德,他们有明显的证据,至少三次以上。因为传到中国来的梵文原本不同,不是一次讲的本子,所以翻译成《无量寿经》,里面出入很大,特别就是愿。如果是一个本子,四十八愿,应该每一个本子都是四十八愿,这个总不能搞错。可是现在这五种原译本里头,只有两个本 ……. o* P2 j$ O6 u+ V2 e

7 B! F! I+ a* D/ i# `        7 k& _8 A) r3 W$ w. B
        305        02-037-0296 净土大经科注
9 T" L# o! [) a  W" z   
( s# V& j2 a* g$ Q6 s……在经上说,极其微细的这个现象,八地以上统能看清楚。菩萨五十一个阶级,最高的,八地、九地、十地、等觉,再上去妙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2 15:3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妙觉是无上正等正觉,这五个位次都能够彻底了达诸法实相。
. n' C+ N2 w' c! G
; i8 q# ~, I" D; U. M2 D  今天科学还比不上他们,很接近,但是科学没有得到受用,菩萨们他得受用。所以普朗克研究的物质,那物质,佛所说的极微之微,他们找到了。科学的名词叫微中子,没有比这更小的。这个东西不能再分了,再分就没有了,就虚空了。他们把这个中微子再分,再一分果然没有了,物质现象没有了,那是什么东西?是念头波动的现象。所以普朗克的报告就说,根据他的研究,他说世界上根本没有物质这个东西。这句话跟《金刚经》上一句经文,「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一个意思,被他发现了。物质现象是什么?物质现象是意念波动产生的幻觉,它不是真的,意念没有了,物质现象就没有了。这个发现意义很深,影响很大。为什么?科学家自己认为这个事实要成立,会把过去四百多年科学的成就全部推翻了。因为这四百多年的研究都是以物理为基础,都认为物质是真的。这一下宣布物质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是什么?真的是念头,那就不是唯物,要搞唯心了,心能控制物质现象。
0 L- n7 q* f  y  j' {( C2 I7 C9 e0 Z. c- L+ B
  所以现在提倡以心控物。最近这三十年,许多这些科学家都向这个方 ……% v# ~' I, k1 B, T* {
( q+ M1 V; A" t7 T
       
" Y$ j0 m7 h8 I2 c         306        02-037-0301 净土大经科注) I5 }3 A- G- s( l4 f, p
   ! j% s7 f. }4 E" C
……把第六意识管住、第七末那管住,末那是执著,意识是分别。怎么修?就在日常生活当中,穿衣吃饭,待人接物,练什么?练不分别、不执著,这叫真修。开头忍,忍辱波罗蜜。所以忍辱是禅定的先方便,就是禅定的基础。先忍,然后,自然他就得定了,真的它不起来了,定久了智慧就开了。这个智慧还不是真的智慧,为什么?你还有起心动念。修不起心、不动念那是高级禅定,那不是普通的。修成了,超越十法界,那就往生,一般都是往生华藏世界,毗卢遮那佛的实报庄严土;如果是念佛的,那决定是阿弥陀佛的实报庄严土。) w' n% \. t! T8 a3 ]

3 d- ?2 b! Y  U, a; y5 Y0 a  所以我们开始学,按部就班。我们不是上上根人,上上根人是一下修的,也就是妄想分别执著他一下断了。我们没有这个本事,一层一层的,先破执著再断分别,我们用这个方法。先学不执著,也就是对一切法没有控制的念头、没有占有的念头,先学这个,这个才真正叫起步。用什么功那是假的,真正用功是很现实的,就在生活上。我吃东西,我穿衣服,我用的家具,我住的房舍,不执著,都好,什么都好。我们自己搞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舒舒服服的,好了,行了。心安,理不就得了吗?那个理什么?智慧开了。所以古人居住的环境,那什么?自己搭个茅蓬,不用别人动手。在深山里头,砍几根小树,把它架起来 ……
( [! |. Z$ ~7 A) b( M) s; x$ J- A$ R  l; B* W4 }* e
        4 o5 X7 X; X' N3 D. {4 M
        307        02-037-0302 净土大经科注% B- ~+ x  L/ W: H1 }
   
4 R3 Z8 q2 n3 s& r……老修行的人不相信,哪有这种事情,叫难信。所以真正能相信,这个人是大智慧、大福报,没有大智大福,这个法门不能相信。9 I2 s& x7 S$ V/ a
8 |0 s, \  I2 N: d8 q* Q
  有很多人真的相信,特别像阿公阿婆,他也不问什么原因,从来没有怀疑,接受之后就认真去念佛、去修行。这部经上讲的,这些人过去生中生生世世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如来,这一生当中,一碰到这个缘,别人跟他一讲,他一点怀疑没有,完全接受,得无量诸佛如来的加持,所以他一点不疑惑,他这一生决定成就。而且往生到极乐世界,即使阿弥陀佛不加持,他也是阿惟越致菩萨。这就是中国古人常说的,「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上智,那是上上根人,一闻千悟,他一听说,理事他都明白了,这种人太少了。下愚者也不多,下愚是他什么都不懂,但是他老实,他什么都不问,他也不想要懂,你教我怎么做,我就老老实实这么做,就做到底。像谛闲法师锅漏匠那个徒弟,那就是下愚,愚不可及,不是一般人能够跟他相比。往生的时候,谛闲老和尚对他的赞叹高!说当代弘宗研教的法师比不上你,弘宗是弘扬禅宗,研教是讲经教学,这些法师不能跟你比,名山宝刹方丈住持也不能跟你比。这个人往生决定是实报土上辈往生,就是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他决定在这个地位上。" _* V7 b2 {" z2 E" f0 J0 L: L

5 U, n* K# D2 O; b; T  所以净宗的殊胜,我们这一生遇到决定 ……2 i$ |- b  `# h- \8 l

7 m; x& D* r$ F0 s         ) d; b) V% `* A( u' q
        308        02-037-0306 净土大经科注+ ^( V! a, V8 l. P9 i8 b7 j
   4 V. t" z, o) H1 ~* s0 F4 j
……办。我们的念头,那心就是念头,我们的念头是散的,就像光一样照著四面八方,它全照了。现在把这个光要是把它束成一点,一条线,做成激光,钢板都能穿透。我们现在这个散乱的心,隔一张纸就看不过去,你把它集中之后,光有那么大的能量。念头的能量是最大的,什么能量都没有办法跟念头比,念头能量能够集中,可以改变太空星球的轨道,有这么大的能力。所以天台智者大师在讲修行方法里头,十乘理观,第一个观不思议境界,说的那几个核心,那太重要了。第一观观成了,后头其余都不必了;第一观不能成就,才找第二个,就把这个次第慢慢降低。那第一个上上根人。5 L" Z- A8 G! L6 B/ h8 F( L/ ?$ K

, i8 w# }9 [7 z* K- h4 G& j  佛把一切法归纳为两门,色、心二门。《心经》上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色是物质,空就是心,它是一不是二。所以色由心生。后头有个总结,全体是心,讲整个宇宙全体是心,意思就是全体都是念头变化的。所以西方极乐世界完全是善念,纯净纯善的念头。我们地球上的人要纯净纯善,地球就是极乐世界。这极乐世界怎么能保持,阿弥陀佛维持了十劫没有变质?天天教学。让我们想到中国老祖宗所说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如果你的家天天教学,你的家永远不衰;你的社会天天在教学,你这社会和谐,永远保持著盛世。国 ……
( M: V3 }8 o- s% K% J4 \; ]- t$ ?/ f2 \4 x  ^
       
; L+ O# ^# v- D7 {6 ?$ P         309        02-037-0307 净土大经科注
& \5 h, Q- q1 j  ]2 T) T* m   
$ k6 l7 A. F; R0 w, U* S; w……。科学、哲学讲什么?还不都是研究诸法实相吗?心理学在研究它,物理学在研究它。就像现在科学家所讲的,我们最大的一个误区,错误,就是二分法。让我们这两种都遇到障碍,研究物理的、研究心理的都产生障碍,都得不到一个真正好的效果。不知道心理跟物理是一不是二,不能分,这现代科学家提出来,不可以分,分错了。偏在一边是没有办法得到真相的,诸法实相得不到,真相是不能分的。这是从物质现象到最后,发现物质是意念波动现象产生的。德国的物理学家普朗克,爱因斯坦的老师,他一生专门研究物质,物质到底是什么被他揭破了。所以他的结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7-3 09:12 , Processed in 0.08352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