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5-28 15: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令勿在家,则是替强盗作保护,令其了无所畏,肆行劫夺净尽耳。何愚痴一至于此。《文钞三编上.卷二.复陈士牧居士书六》2 a" Y/ A A+ _9 s4 Y
0 r+ s B& w8 o5 {4 ~
●念佛极愿寂静,颇不合宜。有此厌喧之病,现已发现病相。若仍如此,久后则无可救药矣。当静闹一如,在静亦不怕有闹来,在闹时我心仍静,而不生憎恶,则无惊厌魔事发生。若不速改,后当发狂。念佛发悲痛,亦是善相,切不可常常如是。若常令如是,必著悲魔。悲魔既著,终日悲痛,或至痛死,此种皆由不善用心所致。顶门痛痒,皆提神过甚,心火上炎所致。当一心静念,普为一乡宣说,常在稠人中念。则此种惊怖心痛痒事,均可日见消灭矣。《文钞三编.卷二.复刘慧焯居士书》
/ w4 Q6 u( U/ Q' R
5 S% v, m3 Q& {) D2 h* |; h$ P 《防着魔》
( T1 u6 }7 j! ]; d
$ K; e: w5 B1 Z2 {) k民.忏云法师
: p5 w; V$ I, r$ [2 `- j% N8 f/ O
. T, J. k ?* C* l ^, k1 F—讲于七十七年暑假大专女生斋戒学会 $ ~- q. h1 c+ c/ Z" z. M
& l6 V3 S Q9 v, A(文字稿转载自《慧炬杂志》第三○一期) / G$ C- b4 g/ B
* T" T; F7 W# E. p
不修行,有着魔的,像精神分裂症;修行,也有着魔的时候。
( ~/ u; Z; q& k' }% w- t' ?5 S. b* l! t
发心真诚6 G' d6 I$ D6 @ X. K$ u
' |% d4 r; w2 g' Q# ?7 u 现在是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和命浊,精神病太多。我们修行要发真诚心,为佛法,不离佛法才好。如果是‘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就不会着魔。
% C% C+ e- a& U; w# h
1 z1 L1 D; E+ Y. s3 E9 d% B 精神宁定2 n- p, }' n6 ?+ a& X
/ O$ j* L) a: q8 K# {& }% _0 T 世俗上所谓精神分裂,大多是这样的:爱其人以至于屋上之鸟,恨其人以至于他屋上之鸟,恨得那么厉害。一时爱、一时恨,精神就要分裂。要是能保持精神集中,就是戒定慧的定,宁静安定,就没有这些。我们由著心去,感情若是很猛烈激动,一贪一嗔、一憎一爱,就会精神分裂,所以要避免这些。
* s% u/ ?) m0 f6 g8 X2 o! \
% ?% u3 }) L6 n. t2 x( J( A2 r; `: T 正当生活1 R* F& Q; _" x5 U$ y: h7 A
& a7 [" p3 Y+ y: y/ A) u
还有,从事的职业一定要是正命。正命是正当的生活,也包括职业在内,要是不正当的生活,就差。
/ t4 b4 c# {7 ~2 @; w* E1 W7 Q% i# b* i
行善积德孝顺仁厚
- b4 [% M& s5 C1 }/ `2 s7 n' F$ n- @; \6 o3 x) O
普通在世俗上,多做善事是阴德,不外显出来给人家看,外面显给人看是为了招名、招利,或是有什么作用。像倓虚大师扫厕所还不给人看。做善事、做阴德,可以消灾延寿。8 U' Z4 y, ?! s( v4 E
6 q, d0 O i: S) S# b2 [
再就是好好孝顺父母,多忠厚仁义,比较好。
2 T/ ~( K L: `/ W( V" `7 U( ^3 d( H9 S, p
大体上,这是在世俗上求不着魔、不得精神病的办法。这是有关世俗方面。
& K0 S4 l/ F3 Y; b
: V8 F; p5 }4 z) R( u, D) P 贪嗔妄想5 [, C7 X3 a6 }6 j, t
- o) T# |3 O" b, A 在佛法中,要是打坐时尽打妄想,一边贪心、淫欲心,一边又念佛,这怕要着魔。一边打著罪恶的妄想,而又念著万德洪名,怕要着魔,这是贪心。其次就是嗔心,我想报仇,写暗信、给暗箭,教他不知道,让他吃亏受苦;这个信我怎么编、怎么写,或是我怎么报仇,这也是怕要着魔。在念佛的时候起这种心,也容易着魔。这是一贪、一嗔。2 U, ~& ^, _% r R
6 b0 C& \9 B- X 知相虚妄! B3 S1 ^7 p, ~$ j; k) t1 c. _
2 r( x) O+ h5 l e$ g* s
还有呢?见了鬼、见了神、见了菩萨、见了佛,以为了不起,就是‘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事实上,‘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所有一切的好相、瑞相我们不著,就不至于着魔。就怕说:‘喔!可了不得啰!佛来摩我的顶了!’以至于‘佛对我说法了!’要是自已一著,马上就是着魔,这个经典里头有说明的。
/ w- t: [7 L- R& y$ \+ i! V2 Y3 {; e! N2 ]! J$ V8 ]
还有呢?有过去世或今生死去的异性朋友来找了,或是异性的夫妇来找了,要是一认真,也会着魔。华严经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这个‘著’(音啄)就是‘著’(音招),‘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离了妄想执著,则‘一切智、自然智、无师智自然现前。’这就是不著。" P4 i* I; y8 a& Y& _5 A2 G
& o+ h( _1 u7 z- X& Q2 @( J1 i 超出人我对待$ z# t* `( X, v" G8 e' S' E( t! I
3 B4 H" G5 N. W# }* o) r6 ?( y 在人事上,我们要看清楚,超出一等,不和一般人勾心斗角,起我相、人相对待;可是我都知道,也不是傻瓜。以至于我超出他们,看得清楚明白,可以说就说,不可以说就不说,躲著敬而远之。在人事上不去对待,不去纠缠。纠缠不清,也容易着魔。
$ R: `1 f1 U$ d, |$ A- E/ h# t1 D- d- ?* W8 B
不染名利五浊1 b3 L8 k8 g2 Z, M! @+ p% w7 e
/ \: f9 z/ T0 X4 n0 c# h6 r, X7 ` 再就是贪财、贪名这些事情。大家乐、飙车啊!都有点疯狂,有点着魔!按照现在的说法,这是社会病态;按阿弥陀经最后所说,就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所谓‘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我们认清楚了才好。这是讲到不着魔的事
) w/ y0 f! A9 {; h+ H0 N+ A. \3 s( }1 u! Q& c- v
般若空观去恼障
' g& E7 n) n3 o6 r' t# _6 p
9 P3 w9 z* _& `8 x 倘使有点魔障的人,‘不要’教他多拜佛、多打坐。拜佛多了、打坐多了,他不能用空观把那一切烦恼空去,而烦恼和佛号或持咒诵经搅在一起,乱糟糟的,精神也容易出毛病。要是能空出一切再去用功,比较好!, L- G' f1 e, y2 B0 Q3 {
) [& E2 N/ [6 Y6 ~* [- K9 }
利众积德调身心
0 B/ m4 z" V8 C# Q! h, f, ?! G+ w
) u. }% M0 n" f- b 所以要是曾经有过精神病的人,或是现在多少精神有点异状的人,就告诉他,教他多作些功德、利益大众的事情;有这个德行,能调身心,这样才好。大体如此。/ G! `2 C8 k! R2 K! g
0 ?$ I5 R) \" C Q3 z
修持回向还冤债
; P! k0 _+ H" I4 I5 D [, w+ m* G3 q+ n3 Y
还有,倘使著了魔睡不著,就吃安眠药、镇静剂,睡它几天;着魔的人大多数都不能睡。平常相反睡不好的人也怕要着魔;最好能够睡,说睡就睡,不睡就不睡,这样比较好。不能睡好的人,尤其是长夜漫漫不能睡,时常发作,大体都是怕有冤家。一天、两天晚上睡不著,或者是因为喝汤、喝茶太浓厚,或者是在临睡前有什么事情,那就不必怕。如果常常这样闹,怕有冤家或者是魔障。
- v6 S, a9 e+ @0 t8 a A2 z; C' x
. N* }! f4 S# E" ~, _/ ^( w0 V 这时候就要用短期修持,好比但持往生咒,跟冤亲债主回向;或者诵金刚经,十六分、十六分一半一半地诵,一切不必多;地藏经十三品,一品一品地诵,分开诵,不必太多。
& w8 E2 i p5 O
4 o, {( K4 e$ I& C3 y% J* A; k. S8 Z 此外,多做公益的事,多做阴德的事情,多做善事,慢慢就能调好。
( X- H- D! U% ^) I9 U& c. a4 d0 ~, R" m) o: n( v
《防着魔》完 Z' N7 Q1 c2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