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自《钟茂森博士弟子规研习报告》9 c; l2 q F* K! \) l, Q
" x8 ~) A; |7 W0 ~0 ?4 H F4 @: ? 第二章 出则弟 $ i" U |9 p4 ^5 [# O2 P& v2 [. G& j
4 L2 c) L y, I- b1 S/ H4 j: \
0 {( c. `3 L- l" e6 O7 } : X. c. R1 f- t# D' {% } E1 f$ H
孔老夫子讲,教以悌是恭敬天下的兄长,也就是说,悌道就是恭敬兄长,恭敬长辈。它的德用也是无量无边的。佛家讲,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所以对一切众生都要以一种孝顺心、恭敬心来对待,孝是一种心态,表现出来的必定是恭敬,这就是悌道。普贤菩萨在《华严经》讲的十大愿王,第一愿就是礼敬诸佛,礼敬诸佛包括礼敬一切众生。
- l$ _7 P! x* `# C( ^+ \. O# O7 p 2 R5 w5 B" ^5 W" p: p
“出则弟”总共包含十三条。 8 H0 z1 H( [* n- T6 u% g2 o* h
7 m2 {) h3 X$ X( v3 x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 D4 S$ j: I H, d5 v! i1 c) W- N . b- G9 x: G6 r) @- y* q
这一条是讲,兄弟姐妹之间一定要做到互相友爱,互相恭敬,所谓兄友弟恭。那么当兄弟姐妹能够和睦的时候,父母看到自己的儿女都能够和谐团结,是最开心的,兄弟和睦这就是孝顺父母。所以悌道正是孝道的展开。
/ D/ M5 \9 @7 c) x$ }8 w% h( a k ; I! t1 }4 G! X* L2 K3 r! B( C
在唐朝,有一位官员叫做崔沔,他对母亲非常的孝顺,母亲患了眼病,崔沔就想方设法为母亲医治,但是很可惜,最后他母亲还是双目失明了。这是人的业力,没有办法,于是崔沔对母亲就更加的孝顺。母亲看不到东西,他就常常想尽办法让母亲开心,比如逢年过节,他就让兄弟姐妹团结到母亲的膝下,让母亲感受这种天伦之乐。每逢良辰美景,他就带母亲去外面散心,然后给母亲讲外面的风景多么的美好,母亲虽然看不到,但也能体验到那种快乐。后来,母亲去世了,崔沔非常地难过,并为母亲终身吃素。他做了官,俸禄分给所有的兄弟姐妹以及他们的儿女,因为他母亲在世的时候,一天到晚所想的就是这些儿女们和他们的孩子,现在自己能够帮助大家,帮助家里的这些亲戚,也是对母亲的报答。母亲过世了,崔沔的孝心,就又表现在对自己兄弟姐妹的关爱上了。因为崔沔有这样的孝德,后来官做到了侍郎,他的孩子也一直做到了宰相。从这里看出,真正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而善之本就是孝道,所谓“百善孝为先”。
3 s- M, R: U" ?" g' G0 B' p$ U
2 @: Z( U$ J# L, @0 ?9 v) D/ Y 刚才第一条讲总论,兄弟的和睦就是孝道,怎么做呢?下来跟大家一条一条的来学习,首先第一条就是:
9 `( i8 ]9 i' G9 F8 k- G
1 q' h7 B" T3 x! \ 【财物轻,怨何生。】 * X; G% m+ l# Y# A Q4 E
7 U! S K% D- j) C 我们看到当今社会,兄弟之间为了争财产,上法庭,打官司,反目成仇,父母的尸骸还未冷,兄弟之间为了争财产,闹得没有宁日,怎么能够让九泉之下的父母安心呢?要知道,假如人有贪念,这种不善的念头积聚在心中,孝道就没有了。当兄弟之间为了财产而争夺的时候,他们就会忘记对父母的孝顺,以及对兄弟的友爱,这是重财轻义。 ; ~1 Q6 t: b3 N, D6 ^' U7 z' e
% V4 V9 {* \: C, Y( ^/ `* I
兄弟之间应该多多地互相帮助,互相贡献,不可以为了这些身外之物而伤了天伦。在汉朝的时候,就有这么一对兄弟,他们非常的友爱。哥哥叫赵孝,弟弟叫赵礼,有一天,弟弟被一群土匪给抓住了,当时经济不景气,民不聊生,所以土匪群起作乱,他们抓了人就要把这个人吃掉,赵礼被土匪抓住以后,他的哥哥知道了就赶来,哀求这些强盗,说:“弟弟身体比较瘦,他身上没有肉,你们要吃就吃我吧,我身体比较胖。”弟弟一听,就争着跟强盗说:“不要不要,你们吃我吧,我被你们抓住了,就应该给你们吃。”兄弟俩就在强盗面前争着献死。看到兄弟俩这么和睦、这么友爱,能够互相献身,强盗们生起不忍之心,就把这兄弟俩放了。人都有一种恻隐之心,盗贼也有良心,正如《三字经》所云:“人之初,性本善。”
! \8 C4 X" w1 Y: G5 V1 { 5 K" `: E: R. d% ~
当本性被一些烦恼习性覆盖的时候,人才可能做坏事,当一个人的本性显露出来之后,他也是一个善人,所以兄弟俩有这样的悌道,让强盗们良心发现,当下就转恶修善。这件事情后来传到了朝廷,朝廷就表彰兄弟俩,分别给兄弟俩授予官职。兄弟俩不仅不争财物,还能够争着为对方着想、甚至代替对方去死,这是把悌道做到淋漓尽致了。 , p7 N! a; G* M& Z' R. }/ I5 j
) v9 O% B: q# E
《大学》里头有一句话说:“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就是说,兄弟之间能够和睦,就能够教导国人,教导百姓,进而实现社会和谐。所以和谐从哪里开始做呢?必须从孝道开始做,必须从家庭里的互相友爱,团结兄弟姐妹开始,当每个家庭都能够和谐的时候,这个社会就和谐了。每逢我们听到这些孝道故事的时候,心里都很振奋,都有一种希望效仿的心。
$ @- ` r1 y' L. r8 T 8 {% b( P6 _, I: d# c
二〇〇五年的时候,中央电视台评选了十大感动中国的人物,其中有一位为母亲换肾的孝子。事情是这样的,这位孝子的母亲患了尿毒症,医生说要换肾,家里人都在想办法,这个孝子毅然决定要把自己的肾捐给母亲,还不能让母亲知道,因为母亲如果知道了这件事情,死活都不会同意的。他的兄弟姐妹也都想把自己的肾献出来,因为他是老大,所以他说了算,后来就把自己的肾捐给母亲,母子俩的手术都很成功,很快就康复出院了。这个家庭真是孝悌之家,兄弟姐妹都这样的尽孝,他们所争的不是财物,而是为母亲捐肾,听到他们的孝行,大家都非常感动。当一个社会能够普遍的宣扬孝道,把孝子的行为加以宣传,让大家效法,这个社会自然就能够得到和谐。 9 p5 S, j8 k" W2 a
; a x, A1 f/ @8 x# n
我们知道,兄弟之间争财物,都是因为贪心的结果。有了贪念,有了私心,就坏了人的天伦。孝悌都是性德,是每个人本来就具有的,自性自然流露的这些品德。而私心起来的时候,执著这个我,执著我所有的,自然就会障碍住性德。所以,真正希望家庭和睦,能够享受天伦之乐,我们必须要从压服自己的贪心开始做起,多一念想到别人,少一念想到自己。学佛的人更是如此,要知道,贪是生死的根本,一切的苦难都是从贪来的,我们生生世世流转于六道轮回中,就是这个贪字害了我们,忘记自己的本性,跟众生一起迷惑颠倒,执著这么一个小小的身体是我,不知道整个大宇宙才是真我,所以我们真正希望这一生学佛得到成就,必须在断贪上面下功夫。一般来说,财色名食睡,都是所贪的对象,都得放下,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的人对这个世界假如还有一念没放下,那一念就成为了障碍。
5 G/ t" I$ h9 l& v9 \
# a7 U% v E6 V, o3 e: B% J: {&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