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5-24 14:0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都可以转成净业,这就是你会回向了。人家来找你,你欢欢喜喜恭敬的看他,他就是阿弥陀佛,我就把他转成阿弥陀佛,这叫回向。一切人事物都是诸佛菩萨示现,全是诸佛菩萨的化身,是法身、报身,你要能相信,你把境界转过来,恭喜你,你入了一真法界。
9 O* ~# P7 c1 e% E# b8 ^# S9 W6 o( F3 e! m0 T5 z
○回向是把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福德与一切众生共享,绝不自己享受。与一切众生、与一切诸佛菩萨共享,福报永远享不尽。
# j) t9 k% ~1 O% L% x: V) b* d+ B/ T5 j% N# h
○回向是自己完全不要,全部供养大众。自己还要留一点,百分之九十九布施供养,百分之一留着自己受用,这是夹杂着毫分不善。
; C5 m5 _+ b' d4 {8 j: h, K# C2 Z/ X- Y2 s' B3 x/ ^" h
○把你所学的功德回向给他,并不是你自己没有了。佛祖常常比喻,我们自己像一支点燃的蜡烛,光明遍照,他迷惑颠倒,也是蜡烛,没有点燃,我这光借给他,把他也点燃,他也亮了,我们一丝毫损失没有。并不是我们回向给他,我就没有了,越回向,越殊胜。读经、念佛,这些功德都回向给冤亲债主,他接受了,你往后修行一帆风顺。
7 ?. b4 N( K: V% W* |. n: V2 F* |1 L; E& a1 ~
○家眷有苦难或病痛,念经、念佛回向十方法界,希望一切众生没有病痛、苦难,都能得平安利益,你家人就得真实利益。在佛菩萨前祷告了半天不灵,原因是心量太小,全是自私自利,不晓得把修行的功德扩大到十法界。 1 w% f8 W; [2 ]9 L
" L! e4 S! h' D- i0 D- C
○护生放生,才能化解冤业。对冤家要想办法超度他、帮助他。超度这个意念是念念不忘,一生中修学点点滴滴功德,都回向给他们,自己的冤亲债主统统化解了,那就叫大功德!利他才是真正自利,自利才是真正害自己,这个道理要参透。
& I: k8 X9 |9 ^5 \+ D$ W& w/ S. D0 ?$ c5 C/ R
○放生仪式,给它念阿弥陀佛,念三皈依就很好了。三皈依: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旁生。 1 B$ J" m1 L3 ~
, A/ Q R [* f0 E
○畜生听到佛名、咒语,都能超生。所以放生前,一定念咒,念经,念佛给它听。% G2 o E% d+ e
- {* t* @) M) f- K; J2 L- Z
○看见死去的小动物或做肉食时,给它念佛号、念往生咒,给它回向,给它念三皈依,它欢喜。它就得福报了。 ! {) ?9 m+ y5 w9 r, r4 }/ Z
' z7 U: z& ^1 g- V) {' J! N
○堕胎诵《地藏经》怎么回向?佛告诉我们,儿女跟母亲这个缘非常深,没缘不会到你家来。缘有四种,有报恩来的,过去你对他有恩惠,这一生就是孝子贤孙,你堕胎把他杀掉,恩将仇报,恩没有了,结了冤仇,下次再遇到,他来报仇。如果是报怨,你把他杀掉,怨上加怨,这个冤愈结愈深,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要解这个冤结,《地藏经》里的做法很有效,你能够学习婆罗门女、光目女那样勇猛精进的修学,这个冤结就解开了。 0 ~* w$ d! B* _* O3 Y0 v
: w% A n; ~5 [& b& |. Q
○已经做了这个事怎么办?一定要知道忏悔,要想办法补救。怎么补救?一定要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把你所修行的功德,回向给他,希望冤结化解。不是念几部《地藏经》就行了。这事要自己做,别人没办法代替,佛菩萨都无可奈何。
* D' }: Y( {3 s4 c7 k' {+ M( P g1 d9 W1 o' n8 h
○怀孕时每天读一部《地藏经》,或念一千声地藏菩萨名号,要以真诚恭敬心来念诵,福报就很大了。纵然怀孕的小孩是报怨的,冤家债主来的,你能这样照顾他,冤结就化解了。你对他有恩,他就不报怨了,他来感恩。转变要从一开端,最低限度要在生产七天之前,当然愈早愈好。可知神识来投胎,他有念头、有波动,所以母亲起心动念、一切举止就影响他。母亲怀孕时,起心动念都是善的、清净的,胎儿受利益就太大太大了。人人都希望儿女好,孝子贤孙,要怎样教?怀孕时自己要行孝,要尽孝,孝的波就影响他。我们修清净、修福,这才真正叫他种下深深的种子,决定不是迷信。 * [/ m6 h6 G3 g. r) e' p m) N
& s$ G9 z! M# D I: [○梦到过去父母、家亲眷属,他来求你帮助,你醒后最好诵经、念佛,给他回向。《地藏经》念一遍或三遍,地藏菩萨名号念一万声,定数向他回向。他来找你,你真帮忙,确确实实能够离苦。你诵经念佛给他回向,他得多少利益就看你念的诚心。你念的心愈虔诚、愈清净,他得的福就愈大。如果你诵经念佛里面还夹杂乱心所念,他得的利益就少。愈是虔诚恭敬,他得福愈大,我们自己修福也大。经上讲,我们自己得福七分之六,他得七分之一。梦到不学佛的人,给他烧一点纸钱,他需要。你所梦到多半是在鬼道,畜生道、人道不会来找你,地狱道没办法出来。 . v4 k; c- r' Q3 o
! ]- G! z8 a: o1 ]: v7 M( t
○教育儿童,应教他念《弟子规》、《三字经》、《大学》、《论语》、《吉凶经》、《十善业道经》、《阿弥陀经》。
; {- Z: p. b2 }- T2 m7 Q& W) B8 z; i9 V* f; c
2 l; Z M6 h% K" }7 Q. X
7 M) f' I7 U7 u○附:礼佛仪式" s1 I j+ I# k* w/ G/ {
1、 两手十指并拢合掌当胸,距胸一拳远,站离拜垫约三寸,两足成八字,左右足跟距约二寸,足尖距约八寸。
! X5 K% l1 A8 K2、 身前躬,同时右掌向下按于拜垫中心;两膝分开跪于拜垫上。
/ ^) S/ R: ^) s+ z# W7 D9 N3、 左掌按于拜垫左前方。
/ L- h @ X4 g+ [- y5 g% }4、 右掌移至拜垫右前方,两掌距六寸许。两肘对两膝。) F" g: z2 ]; I& y! `
5、 两足尖往后滑,使足背挨拜垫,臀部尽量下坐,不要抬起。3 k. d6 K; p( {0 X5 {4 e5 O
6、 头叩于两掌中间的拜垫上。
. h8 X3 `2 v3 t8 x% a/ S7、 两掌向外翻转,令手心向上。(意在以两手承佛足,故曰头面接足礼)' L% ~. R. d! o! s, }1 H: A2 ^* |
8、 两手曲指如轻握拳,立即边翻转边伸直手指,令手心按于原处。
( Q- y' B7 E# y6 m) G4 C: M# ?9、 头抬起。% ~4 B9 G4 s/ W, |! r
10、右掌移至拜垫中心。2 T1 G) B3 J( c9 G5 ^
11、足尖前移,令足心著垫,臀部抬起,两膝离垫,起身。, Q/ _6 T$ X1 P9 J2 x- `4 ^
12、同时左掌离垫,移至胸前如合掌状。
5 F- N7 x. N# U u# c13、右掌撑起合于左掌当胸。此为一拜。至少三拜,多则以三数递加。
) S- h' b+ ~) b& N! V: V拜毕尚有一礼,名曰问讯,当拜毕两手当胸时,鞠躬,将右掌置于左掌之内,叠成拳式后,将双手食指竖起相合,缓缓从下向上举起与眉间齐,再边徐徐下移至腹前,边右手置于左手之上,(手心向上),两大拇指相注,手便散开而退。此为拜佛礼毕,头再略一低而已。
% C# l1 k6 J* {/ t+ \1 @$ v
3 Z* ~. Q* I" _7 [; T" u1 r; z# k) ]欢迎翻印 功德无量
+ ?% n* m5 K- `1 I结缘赠送 非卖品
4 T+ \ e' \9 v8 G! s8 ]. j3 Y4 T' m } v" H8 f) U# u1 Y
--------------------------------------% J- |# s% ], X t9 j) E' ?
○自省 自律 自信 自立 --------自强不息
3 [" {; F* N& i. K
' B# L. G, {7 h勤思 勤学 勤练 勤俭 --------勤能补拙
8 i8 y" T' c" \( i* ^) E1 F+ Q+ a9 N9 U( l$ C) [
第一章前言! \9 x- p: Q$ P: X" a& f"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