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9-9 14: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臣子才会将自己的意见和盘托出。君主掌握着万民的命运。掌握万民的命运是一项重任,不能只图舒心快意。7 L- S: K" q# Q; K! a
* p- d& H5 l7 {* T3 ^简子沈徼
* ~, W+ I S) m! A; v【原文】赵简子沈栾徼于河,曰:“吾尝好声色矣,而栾徼致之;吾尝好宫室台榭矣,而栾徼为之;吾尝好良马善御矣,而栾徼来之。今吾好士六年矣,而栾徼未尝进一人,是长吾过而绌吾善也〔所得者皆过也,所不进乃善,故曰长吾过而绌吾善也〕。”故若简子者,能以理督责于其臣矣。以理督责于其臣,则人主可与为善,而不可与为非;可与为直,而不可与为枉。此三代之盛教也。(群书治要·吕氏春秋)
4 B/ K6 k3 y, r+ ~2 A r2 @" W9 G【译文】赵简子把栾徼沉入黄河,说:“我曾经喜欢音乐女色,栾徼就把她们送来;我曾经喜欢宫殿台榭,栾徼就把它们造好;我曾经喜欢良马和好驭手,栾徼就把他们都招来。现在我喜欢贤士已六年了,但栾徼却不曾举荐一个人。这是助长我的过失而削弱我的优点啊。”所以,像赵简子这样的人,是能够用义理来督察责罚自己的臣子的。用义理来督责臣子,那么君主就可以与他们一起做好事,而不可能与他们一起做坏事;可以与他们一起做正直的事,而不可能与他们一起做邪曲的事。这就是夏、商、周三代最好的教化啊。
- Y0 V# I; u# X& }, `
9 f, ?! Y! B7 o( {$ M文侯期猎6 m6 f, r2 h$ u2 B3 I
【原文】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明日会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可以疾风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群书治要·韩子)8 r1 Q! T8 F6 g1 _. ?! A% ~3 C
【译文】魏文侯与虞人(即管理山泽的官员)约定时间去打猎,到这一天却碰上刮大风,文侯左右的人劝他不要去了,他不听,说:“能因忧惧大风之故而失信吗?我不能这样做。”于是亲自驱车前往,顶着大风去告知虞人停止打猎。
# V5 g6 B4 R$ m0 S. I, m4 b4 l6 |: O) \
惠王食蛭+ |% P! q7 }( s, I& F% I: Z( f
【原文】楚惠王食寒葅而得蛭,因遂吞之,腹有疾而不能食。令尹入问曰:“王安得此疾也?”王曰:“我食寒葅而得蛭,念谴之而不行其罪,是法废而威不立也;谴而行其诛,则庖宰(庖宰原作脆尝)监食者,法皆当死,心又不忍也。故吾恐蛭之见也,因遂吞之。”令尹避席再拜而贺曰:“臣闻天道无亲,唯德是辅。王有仁德,天之所奉也,病不为伤。”是昔也,惠王之后而蛭出,心腹之积皆愈。(群书治要·贾子); E* e9 a* Y4 M; n4 q5 I
【译文】楚惠王吃凉菜时发现菜中有水蛭,于是便吞下了它,因此肚内有病不能进食。令尹入宫询问说:“大王是怎么得此病的呢?”楚惠王答道:“我吃冷菜见到水蛭,于是考虑,如果给予责备而不治其罪,法令就会废弃,且威严就不能建立;若加以责备并予以惩处,那么庖厨和监食的人,依法都得处死,我于心又有所不忍。所以我见到水蛭以后,就吞吃了它。”令尹离开座席,拜了两次,庆贺说:“为臣听说天道非常公正,没有亲疏之分,只帮助有道德的人。大王有仁德,是上天所愿帮助的,此病不能伤害大王。”当晚,水蛭随着惠王大便泻出,惠王的心、腹之病都好了。. l) I e H4 f
+ w. k6 i+ e! @ M: _
昭公后醒6 G/ H# o# @6 t3 v0 k- v& E
【原文】昔宋昭公出亡至乎境,喟然叹曰:“呜呼,吾知所以亡失矣。被服而立,侍御者数百人,无不曰吾君圣者,内外不闻吾过,吾是以至此,吾困宜矣。”于是革心易行,昼学道而昔讲之,二年而美闻。宋人迎而复之,卒为贤君,谥为昭公。既亡矣,而乃寤所以存亡,此后醒者也。(群书治要·贾子)3 r% _) J/ c' X
【译文】从前宋昭公逃亡国外,到达边境时,感叹说:“唉,我知道我为什么被迫逃亡了。自我受命称王后,专门服侍我的就有几百人,所有的人都把我恭维成圣明君主,在朝廷内外都听不到我的过错,我落到今天这地步正是这个原因。我受点困厄是应该的。”宋昭公从此从内心深处反省自己的言行,白天学习道理,晚上就进行讲解,两年后,好的名声传了出去,宋国人迎接他回去并且恢复君位,终于成为一个贤良的君主,死后被追称为昭公。宋昭公被迫逃亡了,才明白自己存亡的原因,这就是“后醒的人”。
: [3 s0 X3 {$ Y$ ] w, @+ K- `5 g- C- ~1 N0 n9 B$ T% T" G
赵氏其昌: P9 |, O% K+ h& Z9 N$ M
【原文】赵襄子使攻翟而胜之,襄子方将食而有忧色。左右曰:“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喜上旧有以字,去之)喜也。今君有忧色,何也?”襄子曰:“江河之大也,不过三日〔三日而减〕;飘风暴雨,日中不须臾〔言其不能终日〕。今赵氏之德行无积,一朝而两城下,亡其及我乎?”孔子闻之曰:“赵氏其昌乎!”夫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也;胜非其难者也,持之其难者也。贤主以此持胜,故其福及后世。齐、楚、吴、越皆尝胜矣,然而卒取亡焉,不通乎持胜也。唯有道之主能持胜。(群书治要·淮南子)
8 {( }; S# t- s6 A【译文】赵襄子指挥军队攻打翟国大获全胜,赵襄子正要吃饭却面露忧色。他身边的人不解地问他:“一天就攻下了两座城池, 这个消息谁听了都高兴。现在您却面露忧色,这是为什么呀?”赵襄子说:“江河发大水,不过三天便会退去;飓风暴雨,在一天中不过是一会儿的事。如今我们赵家的德行没有积累多少,又一天攻下两城,恐怕衰亡也就会接踵而至了吧!”孔子听到后说:“赵氏会昌盛的。”胜而有所忧,国家反而能昌盛;有小胜便沾沾自喜,很容易导致衰亡。打胜仗并不难,但要保持胜利成果却不易。贤明的君主靠这个认识来保持胜利成果,因此他给民众带来的幸福将泽及子孙。齐、楚、吴、越四国都曾战胜过诸侯国,然而最终都衰亡了,这是因为他们不懂得保持胜利果实的道理。只有有道德的君主才能保持胜利成果。
2 y# p3 q u; K% A2 | d7 ^8 L, M% T- r1 K" s9 f& x
光武烧书
0 Z6 V# X# d: P* a4 t( @- S& `' j A9 d【原文】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人,高祖九世孙也。更始元年,遣世祖行大司马事,北渡河,镇慰州郡。进至邯郸,故赵缪王子林,以卜者王郎为天子,都邯郸。二年,进围邯郸,拔其城,诛王郎,收文书,得吏民与郎交关谤毁者数千章。世祖为不省,会诸将烧之,曰:“令反侧子自安。”(群书治要·后汉书)
) Q6 A4 g/ n( i【译文】世祖光武皇帝,名秀,字文叔,南阳人,是汉高祖第九代孙。更始元年,更始帝刘玄派遣刘秀负责大司马军务,北渡黄河,安抚各州郡。进军邯郸,原赵缪王之子刘林,立(假冒汉成帝之子的)从事占卜职业的王郎为天子,建都于邯郸。更始二年,刘秀进军包围邯郸,攻克该城,杀死王郎,收缴文书,得到吏民与王郎联络或诽谤自己的信件数千封。他没有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