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82|回复: 7

净公上人推荐来佛二圣永思集(海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14 19: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净公上人推荐来佛二圣永思集(海庆、海贤两位老法师事迹)文字版》$ z2 ^" t; ~$ Z' |3 C) U
# D0 M* k+ A& X1 z& E
净公上人推荐来佛二圣永思集(海庆、海贤两位老法师事迹)文字版
, w' [- j/ p# B3 B) D/ ~  E
, a3 R. e( N" ]" [1 L5 ]( I来佛二圣永思集(海庆、海贤两位老法师事迹)文字版
) O6 X, x# c# K8 a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319/10/6742906_361806417.shtml
* B$ x% y8 ?1 ?8 k* M  ?' L0 t3 U. R! x9 I5 P( T
来佛二圣永思集(转自狮子吼净土专修网)
+ l" u: s8 a& k+ i- V" d9 h* c原文:http://www.amtb-shizihou.org/html/article/3294.html) r$ Z( u4 n& e2 }
- J0 A; h4 K+ _  M7 B# s
来佛二圣永思集(PDF下载):http://pan.baidu.com/s/1GivDG
, `. m6 F6 _5 E' p& O. t6 ~. d4 z' k) q- s8 P9 y) R6 R0 W9 e

7 j' m+ n( ^# }& t! v3 Y: e在整理一位僧人生平事迹的时候,我们突然发现,他是一位佛门「再来人」!他为我们住世表法细致、深刻、全面,或许是我们「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缘故吧,」致使我们没有多想,也没有来得及去享受、品味,以至没有更深层次地去「体悟」,那麼我们今天就去还原一个原本就立体、丰满、福慧具足、真实的千百年一遇的僧宝形象吧……
5 w: o/ L; r7 v% N    
* N4 z& e& Y! q片头
# N7 P/ n3 z* b+ s! g一一二岁老僧每天劈柴除草做农活
& i8 Q! l' i+ g, J$ l一一二岁老僧上树摘柿子
" Z( j& C1 G$ j一一二岁老僧穿针引线缝僧袍$ M# e- V' [# C% @3 G
一一二岁老僧戒杀放生度众生
- ?8 z9 c: x$ j9 q& @! k一一二岁老僧栽种奇花瞬间开# Q  L9 Q/ M9 |3 H
一一二岁老僧净宗导师为之亲撰挽联、墓志铭8 b; p+ m0 i3 w0 g5 T
一一二岁老僧预知时至,自在往生极乐邦
3 b% o- g( `' F  U( k$ g          一位高僧的真实生活写照(推出片头)
: n" ?4 ~& i7 q8 n4 \" J   
  v( G6 C# E" T% ~6 X来佛二圣永思集 目录
: R7 e: @) n3 n, x) o; N5 b5 B) q贤公和尚 佛门榜样...................
+ X/ V( N6 \$ F% t, O- X& |& d圆寂 ...................
+ V; p8 e3 U* C% Q! T  q% M$ \预知时至...................
' n9 i/ a5 ]1 [* d4 s! w% k家史...................' Q. k* Z) m6 J4 p
结庐共修................... 8 q6 k- U: O, E* ^
逆境精进...................) f3 C3 T- N+ g% T# |8 H9 D  `
来佛古寺...................# a/ T) U* I3 o! H8 d7 z& f
肉身菩萨.................../ O0 h0 l# }# K$ e- F7 U3 i% v
一日不作 一日不食...................
  ]* a0 t: ?) m. A5 \4 M' s& `* R孝亲尊师...................
4 `: ?. ~/ h  q) H$ A花开见佛...................
) t! s5 s1 Y0 s) ~2 n8 c- N. N慈悲为怀 童心童趣...................
8 K; F# W2 J5 ^+ D) o布施 忍辱...................; X  n. v! u% G/ E9 T* i4 J
持戒精严 老实念佛...................
& R" E3 C# A" |4 {+ P若要佛法兴 唯有僧赞僧...................- I" U7 S0 D7 Y
承师遗训 弘扬净宗...................
0 U  H' T8 ]3 H2 k" g+ \立碑铭志 缅怀师风...................8 m' ]1 N6 P  r- D( F# ^% {
! B! b7 M( m: a$ f9 o

) b& o/ p# Y( z/ s! c0 d来佛二圣永思集: V- Q0 V! r( q6 ~9 T' f
$ b0 z) c( L  ^% `3 `. I
贤公和尚 佛门榜样5 ~$ H0 O; k& Z, A# o3 m
茫茫环宇,无限太空,浩浩神州,中华大地,一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摇篮,中原沃土,人杰地灵,虚云法师、弘一法师、印光大师、圆瑛大师。位於中原之中的河南南阳,更是圣贤辈出,中原四圣,誉满天下,高僧云集,举不胜举:天然禅师、慧中国师、被誉为「南阳和尚」的神会法师,近代净严法师、体光法师、海默法师……9 T9 x9 i: C1 Z7 h- {  t
    
6 x9 X& |3 x) y( ]- `% `/ x3 ]. f圆寂- O: |! B! A6 E6 h  }
二○一三年一月十七日(壬辰年腊月初六淩晨),在中原南阳来佛寺这座极不起眼的乡间小寺庙里,又一位大德高僧——一一二岁的上海下贤老和尚,预知时至,完成了住世表法使命,无诸苦痛、潇洒自在、安详示寂、舍报归真。驾莲台往生极乐。世寿一一二岁,僧腊九十二载,戒腊九十春秋。令无数见闻者叹羡不已!3 W/ f  q& j6 h- j
公元二○一三年元月二十三日,古历壬辰年腊月十二日上午,伞盖林立、幢幡排空,海贤老和尚的弟子印志、印涵、印荣等法师和诸山长老,以及来自南阳及全国各地的三千多名净宗学人为老和尚念佛送行。清泉寺的印生和尚、鳌圆寺的演教法师、豫山寺的妙宝法师参加了装缸入塔法会,老和尚的弟子印志师诵读了祭文。
2 l! w  b6 [- x7 W5 j! \* T; N: s公元二○一三年元月二十三日,古历壬辰年腊月十二日。恩师上海下贤老和尚法体入缸法会。不肖弟子众等,端身正意,恭奠於恩师法体之前,上达恩师暨诸佛菩萨曰:4 _1 h3 L, G( S3 l# D2 i4 e1 m
9 m- f4 _3 t* T; f( c
圣哉贤公,人中豪雄。三界师表,法门象龙。 6 k/ t# c( H5 F! L3 d, K
少怀壮志,绍隆佛种。拜别慈亲,出家为僧。
/ ^1 f$ l" T: o' x) p2 }严持净戒,勤修梵行。九十余载,善始善终。   w% x/ r, V, I7 T9 g/ \
律己秋气,待人春风。以身垂范,普利群萌。
3 K. r! L0 D+ t" y, F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桃李不言,下自蹊成。
, `: o8 G/ P& S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来佛古寺,因师而名。 % h" k3 B+ o% l1 F" q7 c
师今归去,福慧圆通。花开见佛,彻悟无生。
" H! `" p5 X5 N( I不肖弟子,拜瞻圣容。祈师再来,莫舍顽冥。
2 \* N7 w( J, n- Q今立誓愿,我佛证盟。於师教诫,信受奉行。 ' s. u2 D4 ~( o3 f# m
同心同愿,众志成城。六和道场,百忍家风。 / t: |' o5 U3 m- v
广演正法,利乐有情。南无阿弥陀佛!
9 O2 G2 X: f/ O
5 {% W$ W+ ]! b* a预知时至/ {' E# {8 k8 q) k
农历腊月初六,浓雾弥空,似乎在向世人宣说著什麼。平时,老和尚每天淩晨三点都会早早起来上香,拜佛念佛,而这天早晨,人们上完早课,看到一贯节俭的师父房间还亮著灯光,弟子们进去才发现,我们最尊敬的上海下贤老和尚,娑婆印坏、净土文成,永远离开了我们!
. n, c! n9 m; i! N* z1 A- k+ @这时,大家回忆起来,才感到老和尚近段有很多异於平常之举。(老和尚平时大声念佛十分八分的,就躺下小声念了,昨天晚上,打著引磬念佛念了半夜,我们也没有在意。)
5 \1 b) C1 X) S印宝法师说:老和尚圆寂前一天下午,还在来佛寺门前的菜地里,和弟子们一起浇水拔草、(同期声)平整翻土。一直干到天黑,大夥劝他休息,他说:「干完了,以后就不再干了。」师父这话,当时只做平常话,现在想起,恩师话里有话一语双关呀!我辈愚痴,未能警觉啊!
+ L* U& p4 t. v1 t- Z# `海贤老和尚往生的二十天前,去到桐柏县平氏镇的古峰寺看望他共修多年的老朋友「铁脚僧」印强法师。路上,老和尚拉著陪他同去的老护法春生居士的手说:(同期声)「我很快要走了,老佛爷喊我去了。」春生老居士不愿听到师父说这样的话,便拦住了话头,不许老和尚继续讲下去。还劝慰宽解了老和尚一番。离开孤峰寺之后,老和尚又到他出家剃度时的寺院和曾经常住修行过的寺院各自看了一番,对弟子们说:「以后我不再来了。」众居士皆是看到师父身体尚好,并未多想。回来后,对寺内的几个弟子说:「我过不去这个年了。」大家都不以为然,因为眼见师父身体极其康健,并无半点异常,哪能说走就走呢?现在想起来,是老和尚预知时至,在给大家告别呀!
: ?6 S9 W! r+ E. E
# n5 r: ~. Q5 B6 n# c8 t, i 3 Z& x! a( `* o5 D, i0 ~
2 j" x5 b& s: J1 i# {& _  Q
$ Z! H! t3 X* h, E9 {5 a% W

2 U( U' f* G2 ]% {* Q& v 8 f; L) L4 l; f" N  P

$ k1 E2 q) H- g) U
1 M! [! v) q8 Q) e) \! B, c
8 b! b9 h3 Y. Y# k9 Q1 d0 o: H' f 3 ^! z0 ?8 p  ~7 J% c/ ~

) L6 W+ [1 @- V5 [ & l- ?4 h4 f! T' |5 A4 f4 S

+ k7 z, R) d' Y* z. o: b1 J : i. y6 i( V. A) J- ]7 X
  u$ G, j) C, E) F

. f1 w. J: Q1 u; L3 g5 L( s # U6 w. l. H& Z9 m8 o1 n1 S$ S
' x; K1 E6 W2 w  b+ d3 {+ b9 A

8 [5 ^8 i" m" E9 Z; V7 y! } 1 ]) |4 t# b9 W: Z, ~! T! a
8 X- J" h& F$ ~) v: c% [
- F6 N+ L4 d5 r2 h* y* {3 x
6 E, B( Z/ @+ M0 p

9 w$ E% i$ V2 _, m7 }* B. V  \
$ i  q0 {3 L" ~: H( D* W
, ^" n: X7 B! [+ s; b- s老和尚圆寂后的第三天,弟子揭开往生被瞻仰老和尚的遗容,却惊奇地发现:老人家面带微笑,嘴唇泛红,眉毛、胡子和头发竟然由白变黑了。在场的数十位净宗学人又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弥陀愿力的不可思议。
5 q5 k/ t' y9 d' c9 W「胸有菩提何必临时抱佛脚,身无俗念自然极乐在心头。」大家於事后细细回想,原来老和尚是早已预知时至,在向大家告别呀!……  _% Z, }- [& r4 @# A
人生七十古来稀,贤师是怎样的修持,能够得享百岁高龄,身心健康自在,临终预知时至,安然回归极乐?这是多少修行人一生孜孜追求的境界!: i: F$ l" Q& X  v6 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4 20: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净公上人推荐来佛二圣永思集(海庆、海贤两位老法师事迹)文字版》
  ?  O: V! J, k  Y" S
  T/ `  Z2 v. u( n; Z. p摘自《净空法师推荐来佛二圣永思集(海庆、海贤两位老法师事迹)文字版》9 g6 g* \' B0 c3 T
师已西去,余音在耳。人生七十古来稀,在当今物欲横流的金钱社会(纷繁的环境)里,贤师是怎样的修持,能够得享百岁高龄,身心自在得以解脱,怎样练就的清净心和平常心?怀著敬慕、带著疑问,在老师父的高足印志法师、印涵法师的带领下,我辈不肖弟子一行数人,沿著桐柏山脉,探寻老和尚走过的足迹……
; m- L" x9 Y) }: {+ x3 b
& f9 \) w7 w0 |5 s7 A! @ / w! ^. U7 ?# V3 v/ m; W, n

1 {; D* o& _3 q  ?0 k: c
5 L: Z2 o, `( T3 H$ S+ J! r 6 D, _: p- T# J

9 s7 j8 U* H" t
  H% `" _9 f* l; Y; E& _9 ~
1 F: R3 o4 h6 e9 _+ N1 D
& z, @0 M* ^1 Q4 o& _! [8 @8 A
1 F5 ^2 M/ b4 W5 Q3 A0 z
" u! g# X. c6 `8 |4 v  \/ q * H& p, y. c' L$ L% t( _

' Q$ v0 m: x! }7 P; N! }8 a9 ?7 V % e( T) n: B1 w. S4 z7 A

0 i. `6 Q, h" z+ t/ [
* G( q& G- w; Z: b3 ?  A
3 `) [% M; ~1 T0 U 7 f" ]6 T1 B2 C% D/ ^! {0 y- B

9 M$ \5 `/ X; b, P9 P& \( F2 n5 e& J: f0 ]
    7 H: ^9 j, j# R8 O, x$ ~
家史8 L5 h  V6 l% [; L
贤师俗姓文,名川贤,字清选。祖居豫南唐河县少拜寺镇。生於晚清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十九日。父母及祖父母皆为虔诚的佛弟子,耕读传家,乐善好施,被乡中赞为大善人。
. W% r7 w0 K( D俗语云:「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贤师姊妹五人,父母於苦难中将几个儿女拉扯成人。其中之苦楚,自是不忍称说。
8 ?6 w  }7 f& r8 X, \贤师十二岁时,家乡大旱,父亲出去逃荒要饭,在湖北随州遇到土匪抢劫火烧村庄,父亲就挑水救火,后被返回查看的土匪活活打死。劫后回村的村民,看到一群饿狗在为维护他们家园的恩人守尸,见者无不为之痛哭泪流。狗尚如此知恩报恩,何况人乎!村民眼含热泪,协母亲送尸还乡以长辈之礼安葬。
% \' [$ R7 |# c6 @$ c师七八岁时,被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触目惊心的几件事警醒了,对坚定不移走上念佛求往生的道路起了很大促进作用。
. _" ]1 D4 n  O' _% [/ u. n3 ^3 j那时在老家,八妈秉性不好,非常霸道厉害,和家人邻舍人经常谩骂和打架。曾有一次她骂、打五婶时,把五婶衣服都给撕掉扒光了。在后来接连发生了许多当时还不知道是恶因招致的恶报——八妈接连生了四个儿子都先后夭折,最后八妈的舌头总被自己的牙齿咬坏(就是人们俗说的嚼舌根),鲜血直流,以至发展到整个舌头被自己咬掉了,吃饭都吃不成。后来八妈在三十二岁生女儿坐月子时,也痛苦地死去了。当时死亡的那个惨像把姐姐都给吓癔症了,八爹也连气带病的离世了。当时,母亲对他说:「为人要和善宽厚,千万可别做恶造罪啦!」母亲的话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1 J* @6 }- x0 P$ p2 _( F" J( C4 P师十二岁时,种了一个大冬瓜,却被堂弟偷了,他就小声念诵,谁偷了我的冬瓜就叫他长疮害病。谁知道,三天后,他的堂弟真的卧床不起了。婶娘找到他说,你别再念了,你弟弟就摘你个冬瓜,你就咒的他浑身长疮,疼的喊爹叫娘的。后来,他就赶紧念诵:快叫他好了吧!快叫他好了吧!堂弟很快就真的好了。哇——,人的念头竟有这麼大的威力,有这麼大的作用啊,以后再也不敢恨人怨人了。他对人生有了深刻的思考,这件事对他以后坚信念佛法门、能够成就正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 M2 P+ ]7 v& r4 c2 ~5 \7 ]9 j& h8 v十八岁时,贤师腿生痈疮,大幅溃烂,母亲为之四处访求名医,全然回天乏术。师已知因果,叹曰:「妙药难医冤孽病。」遂舍弃医药,从朝至暮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月余天后,顽疾不药而愈。师由此越发坚信佛语至诚,确无诳语;菩萨所言「度一切苦厄」,果不欺人。历此生死大劫,也令贤师深刻领悟到轮回路险,死生事大,遂生起出离之心。
( {0 J  `) J3 `1 e! f民国九年,师二十岁,决意拜别慈母,投在桐柏山太白顶云台寺上传下 戒 老和尚座下。老和尚亲自为之剃度,赐法名曰海贤。贤师於二十三岁时,赴湖北荣宝寺受具足戒。传戒师本是临济宗白云系的一代大德,然而却不曾教授贤师参禅打坐,也没有教授讲经说法,唯传六字洪名,嘱其一直念去。. p3 V/ u. z  G8 m3 {
8 d0 ]" i! Z% l" N4 _4 `. ?% f" E4 B. {
结庐共修: N$ O: D8 i* }2 Q! N
贤师曾先后在桐柏山的普化寺、云台寺、塔院寺常住。开垦过十四片荒山,助人修建过十一所道场。曾与宗门高僧海墨法师(字大黑)、体光法师(法名印玄)一起在塔院寺结庐共修。海墨法师出身书香门第,曾是黄埔的学员,喜研经教,擅长演说。一九六八年,海墨法师闭关念佛,求生极乐,最终预知时至,趺坐而寂。
2 _+ u) i8 E( q7 l! H& o: N- V体光法师根性非凡,曾亲近过虚云老和尚、圆瑛法师、来果禅师等大德高僧,深得虚云老和尚嘉许。二○○五年腊月,体光法师端坐入灭。被公认为是得虚云老和尚心印者。
% z7 H4 U5 }9 p9 t古德曰:「心至虚时能受益,事非经过不知难。」贤师每每提及这段往事,无不极力赞叹二位法师的修持功夫。其自卑而尊人的广阔胸襟,令人不知不觉便从心底由衷地生起钦敬之意。(加入视频)
7 k' g  U3 a( v/ Y$ \: ?, k
5 V' _/ L/ F' d2 r逆境精进0 q  _2 U0 g/ D4 y0 N8 T, `. [
一九六九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红卫兵到寺院里焚毁经书佛像,逼迫僧人还俗。(加入视频)0 p8 f7 j/ m4 q1 A- h
万法因缘生,缘尽法还灭。众生共业所感,历史潮流所然,纵是菩萨应世,也只有徒唤奈何!贤师被安排到山下的村子里做了生产队长。当时不许念佛,他就在心里默默地念;不许拜佛,他就在晚上偷偷地拜;大锅饭里有荤腥的时候,他就吃锅边菜。更难能可贵的是,贤师一直为大众示现著僧宝的形像,没有脱去僧袍。因为贤师为人忠厚善良,待人一团和气,大家都愿意亲近他,亲切地称呼他「文斋公」。后待形势稍松一点,便又赶回寺院,寺院没有了户口,全靠在山上挖野菜,在树上摘野果吃,艰难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年头……$ p1 f9 A  J$ O' |9 G% z$ K
——多年之后,当弟子们向贤师问起当时为什麼坚决不肯还俗时,这位并没读过书的老人却张口说出了几句盖天盖地的言语:「学道当知心是佛,修行应以戒为师。出家再返家,不如不开花。」- Y. ~+ {! Z; @1 G/ D4 K. @
文革期间,红卫兵毁掉了传戒师的舍利塔,然而却没有见到灵骨,感到十分诧异。后来,贤师在塔下的一块青石板下找到了传戒师的灵骨,心中暗暗赞叹老和尚果真不凡,确有洞察乾坤的超人智慧。於是将传戒师灵骨妥善保存,直至文革结束后,才偕同多位同门师兄弟将师父的灵骨重新建塔安葬。' e4 c: W. i3 n6 W, f
    ( u6 w8 ~* D& ~3 P& O' K
来佛古寺
4 U6 _2 ]" M* d6 j' Y( v6 Q( {一九七六年,文革宣告结束,南阳及社旗的许多护法居士相约到塔院寺迎请贤师前来主持正法、恢复来佛寺的学佛道场。
5 j# r1 i4 s% G' O8 s南阳来佛古寺,位於河南省社旗县饶良镇西南。相传在隋唐年间,有羊册镇粮商王居士驾牛车去源潭镇贩粮,途遇三位老人搭车同行。行至深夜,便在路边停车休息。待次日黎明,却见三老已化为三尊石佛。众信士因而便在此处兴建道场,取名曰「来佛寺」,即佛陀化身来此之意。" M5 {1 d' n5 X5 L
只因饱经战乱与十年浩劫的种种磨难,贤师深悟蕅益大师赞叹莲池大师时所讲的:「只要两脚著实,不求门庭好看。」故而仅修起大殿三间和西厢房的罗汉殿三间,所供奉的圣像均为泥塑。
' q5 m6 L7 K. P' f$ y; z/ i2 k7 u    1 Y  U2 W6 S7 K
肉身菩萨8 l' @1 ~/ s$ _( x4 \! 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4 20: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净公上人推荐来佛二圣永思集(海庆

续-《净公上人推荐来佛二圣永思集(海庆、海贤两位老法师事迹)文字版》* e+ \: a* E' b; o- N
9 x4 J* h8 b1 e
摘自《净空法师推荐来佛二圣永思集(海庆、海贤两位老法师事迹)文字版》! K" X2 n( U5 h" s! m
数经沧桑变迁,几度江山易主,当年殿宇轩昂,如今尽还太虚。然而,虽是空门零落,幸喜正法犹存!古语有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就在这座毫不起眼的乡野荒庵中,就是这泥塑佛像和破旧瓦房,却成就了震惊寰宇的两位神僧——一一二岁自在往生的上海下贤老和尚和他的师弟肉身菩萨 上海下庆法师。
' Q1 A/ d6 U* Y: S3 G1 i0 C3 P海庆法师俗姓李,讳富贵。祖居豫东南泌阳县。生於晚清宣统元年。因出身寒微,未曾习书学文。然天性仁厚,生来贤孝知礼。十一岁皈依三宝,礼宛东罗汉山清凉寺传东法师为剃度师,赐名海庆。师四十二岁入来佛古寺常住,专修净土,老实念佛。一九八九年往白马寺受具足戒。一九九一年腊月十一日,师谈笑示寂,自在生西。世寿八十二岁,僧腊七十一年。) R- u1 ^5 k0 Y: R- G9 m. g
师坐缸六年九个月后,其戒兄 上海下贤 老和尚发心为之荼毗入塔。寿缸开启,众皆惊叹!惟见庆师趺坐巍然,面貌如生。乃至所著衣物,亦纤毫无损。四众知是金刚法体、全身舍利,遂将其供奉寺内,朝暮礼拜。二○○六年,广州大德李元天居士欣闻庆师圣迹,倍生敬仰,乃发心为其贴金供养。$ {/ d; {6 l# v$ W5 M, L6 p
初阅庆师生平,似觉平淡至极。除却一声阿弥陀佛圣号,竟无他物可言!然细加玩味,「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岂非师暗合道妙处麼?心下会悟,始信大道至简,生佛不二,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如是而已。兹有净业学人为师赞曰:, i( h6 B, b3 _- ?
5 j* Y+ f+ z& T! N) \
一句弥陀法中王,七十年来心中藏。
3 r  p, F: `! I' L! F% F$ o不参禅理不研教,不解经咒又何妨。 . [# U! m; \- Y5 ?$ G
信深愿切直念去,自然花开极乐邦。 % @& ]% g, h2 @7 c
留此金刚不坏体,证转法轮度迷茫。
. a5 e8 j. L8 S$ O- }细观佛首低垂处,恰似六祖驾慈航。
" s' A0 Y" o7 U8 |2 ]" Z6 r$ a- f今虔祈祷莲台下,求师引我出梦乡。  M+ e! u) R& r7 W

- G6 L, f! X3 ?# [2 \* T二○○五年,已是一百零四岁高龄的贤师为了给庆师装饰金身而远赴广州,与西藏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不期而遇,这位年轻的法王子将贤师奉若活佛,至诚邀请与贤师共进午餐并合影留念。国际著名书画家张云田先生见贤师年过百岁依然身体康健、头脑清醒,特意向老人家请教养生的秘诀。老人家说这都是得益於持戒精严、老实念佛的结果。张先生至诚顶礼,赞叹贤师如赵州再世,当即挥毫,引了一首杨万裏的《咏菊》诗赞贤师曰:
7 V# y2 i6 z8 K, K  v5 o2 L! ]0 Q# T% q8 W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
: c; S% z- \: _' V  Z8 E菊花自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2 I& \( r0 s( A% l. S) ^
    6 V! H0 V, n" \) k3 g; |2 f+ a
一日不作 一日不食: P9 }0 ?7 C: {( h/ M* e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是古代佛教丛林的农禅旧制,而老和尚直到往生前一天还在寺院门前翻整菜地。一一二岁高寿的他,思维敏捷、身心康健,从没有德高望重年岁大,需要人照顾的想法。他不但生活自理,还坚持农田劳作。凡是他常住的寺院或佛堂:千佛寺、来佛寺、圆明寺、社旗居士林、南阳义乌念佛堂,六方佛堂……,都有他很多很多干活的农具。农具坏了他亲自修理,衣服破了也亲自缝补,自己的事情不劳别人染指。贤师曾先后在桐柏山的桃花洞、云居寺、塔院寺常住。那时由於山道崎岖,寺院偏远,人迹罕至,很少有居士和乡人供养,所以僧众一日三餐生活全靠自己操持养活。尽管大家的生活极简单清贫,但如果没有自己的辛勤劳作,真连吃饭都成问题,更别说能念佛修持了。那时他年轻勤快,干啥都不惜力,凡是挑水、洗菜、做饭、洗刷锅碗样样干到前头,尽量不让师兄弟们插手,心里总想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修习;同时,把寺院上下、里外,甚至厕所,海贤都打扫整理得乾净无染,使人置身於舒心环境之中。就连师兄弟们的衣物、佛饰和寺院法器都及时予以清洗整理,不沾泥污,难怪当时传戒恩师对徒弟们常说:「海贤是在实际生活中修佛啊,这最难得!」0 P& y3 ]8 b, g. A
他曾经开垦过十四片荒山,助人修建过十一所道场。他住过的寺院,都保存有平常做活的农具,走到哪里,干到哪里。(同期声:他一天到晚都不闲著,还什麼活儿都干。劈柴照片、劈柴视频。)【配字幕,音乐、不配音】:二○一○年夏天  
% [, H# T4 Z1 G$ Q5 E: G(老和尚劳动、登塔除草的视频)【配字幕、音乐、不配音】:二○一一年秋天,师父爬上自己的石塔,用手拂去厚厚的积草,坐在塔顶,夕阳下,深深地凝望西方。8 P6 G5 t1 \2 |! P% L( w
居士们清楚地记得,在他一一二岁,大家到寺院看望他时,他正在把自己挖出的一个大树疙瘩进行破解,准备寺院里做饭时用,下午又挎著萝筐到寺院种的玉米地里收摘玉米穗。当他坐上居士们接他到南阳的轿车时,还不时回头,一次次张望著寺院门前那一排怒放的鸡冠花和他亲自栽种的名字叫七点半的稀世奇花……七点半花开,花开见佛,一花开时百花开,那是他亲手栽种、浇水、拔草,细心管理,才开放出如此火红美丽的鸡冠花朵,映衬著一一二岁老和尚纯真、纯净、纯美的心境!
; K" d, R9 i' K. D8 b' A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海贤恩师一生没有豪言壮语,从来不做经忏佛事,但他不论闲忙佛号从不离口,他的一言一行,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向人们展示佛法的微妙,都含有无上禅机啊!. U( N7 w4 I* w0 R6 h9 p  M
他还对我们说:「念佛修行要能吃苦,以苦为师,以戒为师,不能图供养享受。」他形象地说:「吃苦哩,穿补哩;想当和尚,会当婆娘……」是啊,我们亲眼见到,即使现在他已经一一二岁啦,若到哪里去,总是仍然带著针线包、锥子、剪子等小工具之类,凡自己用的、穿的,全是自己洗洗、自己缝缝补补的,从不张口麻烦人。他说:「我还能动,眼又不花,能干的自己干,啥都叫人伺候,那就退坡了。」二○一二年三月,老和尚在圆明寺参加观音法会,弟子印荣法师孝敬他一件僧袍,老和尚试穿一下,感觉有点长,当即脱下来,自己飞针引线缭起了袍边。这一幕,被参加法会的居士抓拍了下来,成为世间最为珍稀的镜头。(缝袍视频)) @0 \5 Q  Z1 i
   1 B% A$ b) d/ B
孝亲尊师
# W  o, |/ I( N6 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4 20: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净公上人推荐来佛二圣永思集(海庆

续-《净公上人推荐来佛二圣永思集(海庆、海贤两位老法师事迹)文字版》+ |. y8 U) D' H2 ]2 r3 f+ D, d3 G
. A1 u0 s1 H( D+ I. e! K
摘自《净空法师推荐来佛二圣永思集(海庆、海贤两位老法师事迹)文字版》
6 `' b6 t9 T' ]: s3 H. y世上有一种情感不能忘,那就是母爱;有一种事情不能等,那就是孝!贤师的二哥和弟弟相继去世后,贤师就把母亲接到桐柏山上孝养。一九五七年冬,母亲突然提出要回老家居住,贤师苦苦相劝终难挽留,只好顺从母亲返乡,暂且住在生产队菜地里的两间茅屋里。晚上,老母亲吃顿自己亲手包的饺子,捎信要她的女儿、侄女都回来,第二天中午仅喝点女儿拿回来的罐头汁,自己又到厕所方便后,坐在椅子上,说了声「我走啦」,只见她头一歪老母亲就真的走啦!她八十六岁自在而逝。也是因为当时条件极其困难,贤师为母亲念佛三日后,只能用一口薄板棺材将母亲简单埋葬了。这让贤师常挂在心,深感对不起母亲的无边深恩。八年后,贤师发心为母亲迁坟树碑,岂料掘开墓穴,竟然空无一物,仅有几颗钉棺材用的大钉而已。
7 U5 X8 z+ S( x! w# N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莲池大师曰:「父母离尘垢,子道方成就。」至於贤师之母是否乃菩萨应化,如达摩挂履般游戏神通,我辈凡夫自是不敢妄断,然而贤师对慈母至纯至真的一片孝心,却足以令我感动至之!* T; j4 b* L/ Y5 [
在他被红卫兵勒令下山还俗时候,扒开了传戒师的墓塔,可是墓穴空空,只好作罢。贤师在墓穴底下的石板下面,找到了师父的骨灰,方知传戒师是得道高僧,早知有此一劫,方将骨灰藏匿石板下面。任凭红卫兵如何逼问师父骨灰去向,他尽管历尽磨难,始终守口如瓶,师父的骨灰才得以保存。至到一九九一年,海贤老和尚又亲率弟子们为师父在桐柏山桃花洞旁边,重新修塔安葬!0 G% T7 ^% g: a8 Y; j! y3 G
在长达几年的时间里,没有香火供养,几乎是海贤一个人辛勤劳作,供养五个年老体弱的老和尚,直到他们一个个往生……
/ g. F7 H! t& I1 S3 n无论是在寺院还是在佛堂,每年的清明节或十月一日,他都要叨念著:「我得赶紧回去,十月初一马上到了,我得再回老家上坟祭祖,还要到桐柏山寺院再去祭拜我的师父!」& s- \3 h( F% [1 z: E
海贤是孝亲尊师的典范,在他所示现的百年修持生涯中,让世人清楚地看到并认识到佛教是圆满的因果教育,是和现世人们生活中的伦理、道德紧密结合的,绝非是可望不可及的空中楼阁或世外桃源。
2 G+ i; G9 p+ u3 `* P2 X7 N9 A: N1 ?   
: a) i/ t2 R: I! V" R. f+ g1 _+ z0 e花开见佛9 Z: C- q/ E' z1 J
老和尚来南阳,总在义乌念佛堂刘居士家住,他总是在夜里二点多就起,上香、念佛、拜佛、绕佛。一天早上,香炉里插了十二根香签,好奇地问他:「师父,今天怎麼上这麼多支香呢?」老和尚说:「天机不可泄漏。」我说:「我不泄漏,你只对我说嘛。」停一下他又说:「我看见满天都是阿弥陀佛,所以才点满炉香。」又有一次,刘居士试探问他:「师父,你老看见阿弥陀佛,他给你说什麼没有?」师父说:「我啥都知道。天机不可泄漏。」停顿了一下,又说,「老佛爷不让我走,叫我表法哩!做个样子给大家看……」
3 g$ t, Y1 k. S1 a' d; F9 h% S) J他看到居士们拜佛的姿势杂乱,不够威仪,随即给大家做示范:「拜佛心要诚,脊梁板要平,放碗水都不洒,拜下去时姿势要像青蛙……」边说边拜,示范了几遍。平时他从不在拜垫上拜佛,总是在地面上拜,对佛恭敬真诚到了极点。他说:「拜佛是要拜出自性,拜出清净心啊!」5 K" M8 M2 p+ E( T3 z; N7 q
海贤老和尚对我们说,在他眼里,一切都好,没有啥不好的,见啥都说好,见啥都高兴,心里才能经常充满法喜,心里才能清净,才无烦恼,才不生气恨人。没有这好那坏之分,也没有这好吃,那不好吃的啦,一切都随缘,心里就安心踏实啦。
4 J" \- w1 d0 M, D0 S; s% B; U6 [——先辈寻常语,人间未见书。众居士不约而同齐念弥陀圣号,深感震撼……(加入贤师劈柴的视频,画面上引诗一首:「一团茅草乱蓬蓬,蓦地烧天蓦地空。争似满炉煨榾柮,漫腾腾地暖烘烘。」)) ]- I5 k9 O# j" e6 B
    $ X# ]2 `7 [' Z' `9 p
慈悲为怀 童心童趣
: U2 c3 k0 N& z4 A贤师一生性情温和,慈心爱物,真诚善待一切众生。没有人见他老人家发过脾气,也没见他毁谤、轻视过任何人。无论男女老幼、僧家俗家,亲近贤师未有不生欢喜心者。老人家曾多次教诲弟子们说:「宁可荤口念佛,不可素口骂人。」
- A8 A/ F6 L; \( S每当举行大型放生法会时,他总是提前准备好僧衣、法器,及早漱洗、乾净整洁的早早来到法会现场,自始至终保持慈悲微笑,又不失佛教威仪;放生法会,老和尚泼洒甘露水的镜头。白河放生法会,老和尚尽力把瓶中甘露普洒众生,成了他一生表法的写照:. N) F! P* B; `1 \0 [8 I
在接受居士们问讯供养时,总是满脸慈悲,亲切和蔼,使每一个居士感到无比的温暖和幸福。供养他的钱,全部留在所在的寺院或佛堂,作为放生或印经书的资金。当居士们要求与他合影时,又总是主动配合,不厌其烦地和一拨拨居士合影留念,或单照,或多人照,或全家福照,尽量满足居士们心愿,往往一个法会要从早上直到下午一二点,但他一直精神饱满,没有一点厌烦和疲惫之举,使居士们深受感动。要知道这是一位百多岁的老人啊!年轻人都感觉累,难道他不感觉累吗?特别是当老和尚又随车辆到山上放生鸟族时,他深情地亲手打开鸟笼,用充满慈悲的眼神望著一只又一只飞向树林、飞向蓝天的小鸟,满是皱纹的脸上总是洋溢著平和、慈祥!
; W# K; ]: m" J有一天,老和尚像往常一样,午后不休息,到寺外种的玉米地里转一转,边走边默念「南无阿弥陀佛」圣号。这一片玉米地,平日辛勤耕耘,用作寺里僧众与居士们挂单的生活补贴。当他走到东北角时,突然听到玉米地里一阵悉索和「哢嚓」的声音,顺著声音向地里看去,只见一位壮年村民正在偷掰玉米穗,往大布袋里装。那人看到他,紧张害怕得不知所措。老和尚连忙打著手势,轻轻地对他说:「莫著急,你要掰就拣大的掰!」说罢就绕著走过去。以后每当那人见到老和尚时,眼神里都充满钦佩和敬仰。(玉米地视频)
! S4 N; B+ b' y4 [& 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4 20: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净公上人推荐来佛二圣永思集(海庆

续-《净公上人推荐来佛二圣永思集(海庆、海贤两位老法师事迹)文字版》# v# f- F: I& l6 q. r

/ |6 ~8 \0 }" e" u, Q' U+ y摘自《净空法师推荐来佛二圣永思集(海庆、海贤两位老法师事迹)文字版》
$ b/ L5 F2 r' i2 I寺院外有块闲地,平时种些菜和杂粮,行人有时走路不小心会踩坏苗子,我想把这个路边堵上。恰巧旁边有两个闲置不用的大石滚(农民过去碾场用的),就过去推石滚。由於石滚太大太重,我使劲晃了几晃,都纹丝不动。海贤师父看到后,走过来弯下腰,一使劲就把大石滚挪到了地边路口。都不知是咋回事搬动的,还一直揣摩著,师父咋有那麼大力量?!海贤师父真是菩萨心肠,对众生慈悲到了极点。在寺院内外,海贤师父看到有猫狗等小动物来回出入,就把供果、食品给它们分食,并嘱托我们不要打,不要伤著它们啦。他说:「这都是众生,跟咱们人一个样子,都有灵性啦。」我和师父在寺院开了荒地,在有活要干时,海贤师父总是说:「你不干啦,我来干,你念佛去……」他经常对我说:「念佛念到一定时候,不管啥时候都在念佛……别看我在干活哩,我还在心里时时念著佛哩……」我明白啦,师父把时时处处都看成是念佛修持的道场,处处都是在念佛禅定中啊!
& S; e: D+ Y4 H) m: K二○○八年那年夏天,我正在大殿前诵《无量寿经》,被南面刮来的烧秸秆的浓烟熏呛得直流泪,印荣对坐在旁边的海贤师父说:「烟气恁大,熏得都诵不成经啦。」他老人家随手拿起一个塑料编织袋,向南扇了几下,浓烟果然很听话似地掉头向南倒过去啦,我一下子惊呆了,抬头看看师父还是那泰然自若的样子。/ E6 }; t+ p$ t  U8 F( b% @8 w
二○○八年夏天多日无雨,种的菜叶都晒卷枯了,寺内也无电视,也不知道天气预报有关气候变化情况。有天下午,师父叫大家和他一起把寺院里排水沟全部疏通一遍。大家心里纳闷,晴朗朗的天,旱成这样,咋想起来清理水沟啊,也没敢多问。谁知第二天就下起了瓢泼大雨,足足下了几个钟头。由於提前疏通了排水沟,寺院各个房间都没进水。当时我们就默默地想:师父老人家是咋感知天气变化要下雨哩,是呼风唤雨解除民忧旱情呢,还是有未卜先知的「神通」呢? ; }. Q1 F1 I. H) {! e* Z; ]3 Z
4 A- f6 x  j9 q- u% k8 H# Y
危危身躯无常生,只为众生示法演,* E) N) a) m0 D
竭尽全力泼甘露,但愿众生悟真源。& ?# U. G1 Q8 |

) y% I: d8 P% b8 G# i8 m; K愿老和尚往生极乐莲品增上!愿老和尚早日倒驾慈航乘愿再来。广撒甘露普度众生!阿弥陀佛!
" y& ^7 v' _; F& D% l9 a) I  x1 W印生法师讲述了海贤法师救狼的传奇经历,同期声。- t- [$ J% d* @
当海贤师父看到圆明寺寺院观音殿前大梧桐树枝下垂过低,妨碍来往信众,就拿著斧头、锯刀,爬著梯子上到树上修刷树枝。一一二岁的老人啦,万一有个闪失咋办?高兴的是,师父都一百多岁啦,还能自个上到树上干这活,真是咱佛门的僧宝啊!师父像是看透了我们的心思,笑著说:「没事,没事,有佛在心里呢,我在念著佛哩……」
  P0 r% r5 x0 E# b, p6 r二○一二年农历八月初九,南阳几位居士到来佛寺看望贤师,贤师在送他们出寺院时,忽然童心大发,亲自搬著木梯子,爬到寺院里柿子树上摘了一筐柿子,下来后一一分送给每位居士。大夥见此场面,无不叹为观止!一位居士拿出摄像机,为大家录下了这段精彩至极的资料。看著一百多岁的老和尚爬高上低那种慈悲真诚,居士们把柿子捧在怀里,眼眶里涌出了泪水……(摘柿子视频)。
7 ]3 h& C- ]; U- F$ {0 J9 `+ E同时也使居士们高兴、敬佩不已的是,老和尚这样高龄了,还这麼硬朗,真有福报啊!看到此处,不知大家除了惊叹之外,还作何感想呢?佛门有联语曰:「投起针来,果能罗什译经,寸金易化;吃了饭去,不学弥勒大肚,滴水难消。」能如贤师者,千年试问几人比?1 [- D8 G) C) e+ D  I* q8 u
「岂有此理,说也不信;真正绝妙,到者方知。」唐代禅门高僧赵州和尚因八十行脚而被传为千古美谈,可是要和咱们这位只会称念一句弥陀圣号的荒庵老僧相比,恐怕连赵州禅师自己也该自叹弗如啦!六字洪名之微妙难思,於此处亦可见一斑!, ~; D' z# b& r( s4 ]/ E: F
    
0 p9 B/ u" t1 L$ q+ J布施 忍辱: a  p9 G$ Y: i5 d+ I! H' `$ o
从前有一段时间,贤师看到几个师兄弟在一旁总对他指指点点,好像在议论著什麼,也不在意,直到有一天,师父把他叫到方丈室,问他是否和某个女居士发生不正当关系,是有人亲眼见才向他报告的。直到这时,海贤才明白,原来是有人诬陷自己的清白,他当时对师父跪下说:「徒弟海贤我绝无此事。」彷佛谎言说了一百遍就会成真似的。此事越传越离奇,简直说得有时间、有地点、有鼻子有眼的,使海贤受到了排斥,一些师兄弟也都不爱和他接近了,但他的心情很平静,相信总有一天会真相大白的。不久,一个外出的师兄回寺听说后,马上站出来澄清,当著师父、僧众的面,证明那几天他和海贤师弟一起在山坡上收玉米,是山下村民来帮忙干活,他一直和海贤住在一起,绝无发生任何事情。这时海贤的清白才得以澄清,但他一直没有半句埋怨和指责说瞎话的人。在海贤老和尚近百年念佛修持生涯中,尽己全力为社会、弘扬净宗道场,示现了住世佛菩萨的慈悲形象!虽然老和尚没有叱吒佛界的惊天动地之举,但他的慈悲、纯净、纯善却给世人留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印记——海贤老和尚从不做什麼佛事经忏法会活动,只讲让人专念阿弥陀佛。每当他接受社会和居士们供养时,总是把钱、财、物留下印经书和用於放生,或用於修建道路和改善寺院环境,不留分文,不留拐杖、戒指,只有随身的法衣和一颗念佛的心!百多年来,经过他双手开挖的土地上百亩,供养僧众、居士成千上万,参与修筑当地桥梁、河道、房舍不计其数,由他亲授的弟子出山后遍布大江南北,真是桃李满天下啊!五台山、普陀寺、少林寺、白马寺等名山古刹里的徒弟徒孙不胜枚数,且大多担当寺院道场的主事负责,分别在不同道场传承师道、弘法利生。* Q7 Y5 S, V+ ?; S8 }+ u+ h
多年前,电工月底去收费,老和尚说:「跟上个月用的数量比,这个月咋这麼多啊?」这个壮年人二话不说,「叭叭」就给老和尚两个耳光,强行收了费。当时老和尚一声没吭,但可把在场的其他人气坏了,纷纷抱不平。老和尚拦著说:「忍忍算了,能忍就心里安生,他打了算是给我抓痒哩,唾沫吐到脸上当是洗脸啦,跟人不要争高论低,就没烦恼,忍者自安啊!」, F8 n2 Y) D3 p' U: a5 a/ K! i' M/ 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4 20: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净公上人推荐来佛二圣永思集(海庆

续-《净公上人推荐来佛二圣永思集(海庆、海贤两位老法师事迹)文字版》
6 {. g$ C. `3 y. e: t+ d& B
; s% c3 s) |$ [摘自《净空法师推荐来佛二圣永思集(海庆、海贤两位老法师事迹)文字版》# ~6 S* ]3 ~: @" F2 L, {. G' D
有一年,当地一位干部生了一场怪病,久治不愈,十分吓人,可到医院里就是检查不出来病。人们都说是那个干部对海贤老和尚太苛刻歹毒,而受到的报应。原来主持寺院的海贤打算在寺院地上建房供养信众,可那个干部偏偏不让盖,千方百计予以阻挠,并当著众人的面用手指捣著海贤师的脸羞辱道:「就凭你要把这房子盖起来,我这干部就不干啦。」贤师一言不发,也不生气,也不争辩,后来在这位干部出外回来,贤师已经把大殿和偏殿盖好了。接著这个干部就犯起病,起不了床,上级也宣布他被停职了。" v$ C" o0 h4 T+ u7 g; G/ W
经他亲手创建的寺院弘法道场很多,曾是南阳紫灵山寺的开门鼻祖,南阳柏佛寺、桐柏四沟、塔园寺的当家师。当他先后到社旗来佛寺、千佛寺时,用居士们供养的钱购买土地、扩建房舍等万事俱备后,却甘居「二线」,而让弟子主持担纲。多年前,某著名南方道场的弟子拜请他去,当地各界和广大居士久仰老和尚盛名,争相一睹大德风采,当场供养数万元,然而在他回归时却分文未带,全部留在了寺院!如今,年逾一一二岁高寿的海贤老和尚,一年大多奔走於南阳诸多寺院和居士念佛堂之间,孜孜不倦地践行著佛陀的教诲,把一颗慈悲仁爱之心奉献给了天下众生,奉献给了至善圆满的佛教事业!" M* p& X3 a* N2 G( d
( A8 [+ e- H* k, k4 p
持戒精严 老实念佛
: P0 B7 e) i0 _. i5 G* w贤师谨遵传戒师诫训,一生唯持六字洪名,时时刻刻、日日月月、年复一年不曾间断,每天早起拜佛、念佛。(拜佛视频)他拜佛时坚持不用拜垫。念累了、拜累了、就睡一会,醒了再接著念、接著拜。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圣号刻骨铭心,在大殿,在田间、在山林,行住坐卧片刻不曾丢失。他常常告诫身边人:「好好念佛,成佛是大事,其他啥都是假的!」( b5 g8 O/ L! x4 g8 j& F4 A
二○一二年仲秋的一天,贤师正在劈柴,几位外地居士到寺院念佛,大家求老人家慈悲开示。贤师一边劈柴一边说:「没啥可开示的,好好念佛!世上无难事,只怕心不专。」又笑著告诉大家说:「俺这是小庙,吃的是苦的,穿的是补的。你们来这儿要能受苦,能受苦才能了苦。你不来,我不怪,来了就要守我戒。走到哪里要守哪里规矩。」——先辈寻常语,人间未见书。众居士不约而同齐念弥陀圣号,深感震撼……(加入贤师劈柴的视频,画面上引诗一首:「一团茅草乱蓬蓬,蓦地烧天蓦地空。争似满炉煨榾柮,漫腾腾地暖烘烘。」)4 B' M7 U; e  v
老和尚严持戒律,道心坚固。文革中红卫兵责令寺院僧众一律回原籍还俗,几次强行把他赶离寺院下山,他又几次偷偷返回寺院,最后被发现后强制送返唐河老家生产劳动。当时不许念佛,他就在心里默默念;不许拜佛,他就在晚上偷偷拜。后来形势稍一松动,便又赶回寺院,不能公开活动,全靠在山上挖野菜、吃野果、喝清水,艰难度日,就这样过了一年又一年。多年后,当弟子们问起师父为什麼坚决不肯还俗时,这位并没读过书的老人却脱口而出几句话:「学道当知心是佛,修行应以戒为师。出家再返家,不如不开花。」
) i4 b* c4 }4 x# b/ Y; K文革结束后,来佛寺的居士们到塔院寺迎请贤师前来主持正法、恢复道场。饱经磨难的贤师深悟「只要两脚著实,不求门庭好看。」故而仅修起大殿三间和西厢房的罗汉殿三间,所供奉的圣像均为泥塑。贤师的老朋友「铁脚僧」上印下强法师如是说:「(视频)」——世尊曾有一言,道破好大天机:「一切法无我,得成於忍。」二○○八年秋,贤师在传衣钵於印志法师之时便再三叮嘱说:「不怕没庙,就怕没道。不聋不瞎,不配当家。」古德曰:「养成大拙方为巧,学到真愚始知贤。」用在贤师身上正恰如其分, 上净下空 老法师赞其为「海会圣贤」。
' s, O8 @# F; h' L有一次,他在南阳六方佛堂拜佛,居士说:「给您屋里放一尊佛像吧。」他说:「我烧香主要是把自性佛念出来,就成功了。」
$ h6 h$ X; w- {, T二○一二年十月,老和尚在世间的最后几个月,南阳的一些居士对老和尚进行了一次访谈。有人问老和尚念佛的感应,他说:「啥感应稀奇,不要求,啥都是自然才好。」老和尚又若有所思像是透露天机似地说,「念佛啊——我每天晚上在念佛时,只见床上、床下,屋里屋外都是人,挤的满屋子,都是众生在听我念阿弥陀佛……到了早上起不来时,就听见有人在耳边喊,快起来,念佛啦!真是妙极了……」。
& n9 a( c6 `; ~, g9 s6 Y「我没有上过一天学,不认得一个字,上山剃度后,师父就叫俺光念阿弥陀佛,叫俺明白了不要乱说,不能说,不要指手划脚。我现在一百多岁啦,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老佛爷(阿弥陀佛)是我老和尚的根啊!我给老佛爷求过几次,要跟他去,可老佛爷都没叫我跟他去,说我修的好,再多活二年,做个样子给大家看……」
  M% A& \( i2 G1 S4 o2 T: }4 E* {当居士们问起贤师念佛有何境界时,老人家付之一笑、绝口不提。(加入视频)7 i) ~4 g, C, ~' z+ \
佛门历来的规矩:宗门忌讳说境界,教下不许谈功夫!当年圆瑛法师也曾有嘉言警醒佛弟子说:「道不远人,切忌认影迷头向外寻觅;心原是佛,但向回光返照直下承当。」由此可见:贤师至此已非弥陀门外客了。! g! }" B5 b2 H
老和尚对自己往生极乐世界很有把握:「我往生时,不用助念,靠自己念佛;让别人助念,没把握,不牢靠。」6 l7 ?& Q$ D  }" ^7 q

! l3 H3 l6 B" M: L% F
# K) _- q$ }, R, j7 k- s2 t9 G& f) v+ O' k9 n
5 I* d" ?6 k$ K
  H/ d9 _! D; M% d& V2 |

* y2 H6 M" a# D! E( ~, |若要佛法兴 唯有僧赞僧
; s8 Z: u- }6 |2 @前几年,老和尚总是说:「我要赶紧念佛,求阿弥陀佛来接我;年纪大了,再不走,会给人多添麻烦啦。」二○一二年端阳节前,我问他:「你总见到阿弥陀佛,他老人家给你说啥啦?」,「老佛爷不让我走啊,叫我表法哩!」我忆起,这一年多来,凡是他创建住过的寺院或是徒弟们主持的寺院,他都要去住一段时间,特别要到很穷的圆明寺,而且这个寺院只有一个僧人,还是出家时间不长的二僧。他说:「这个寺院特穷啊!我去住住,那里的香火会旺些。」其实,他到哪个寺院和念佛道场,无形中都在为人演说和表法。当人们知道他吃素念佛一辈子,活一百多岁,还能破木柴、锄地、拔草、穿针、干各种活,无不啧啧称奇,不少有缘人因此进入了佛门,都生起了吃素念佛的善念和精进念佛心。6 `3 Y! F% i1 h  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4 20: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净公上人推荐来佛二圣永思集(海庆

续-《净公上人推荐来佛二圣永思集(海庆、海贤两位老法师事迹)文字版》4 I4 E+ L& ^8 ^

3 t3 @' [& Q1 i. G# M摘自《净空法师推荐来佛二圣永思集(海庆、海贤两位老法师事迹)文字版》/ x, M8 ^; x& H8 U
二○一三年的元月十三日,即是老和尚往生的前三天,我们带著《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一书去看望他,当他听到这书的名称,就非常欢喜,主动去取出他很珍惜的袈裟说:「我穿上这衣服,拿上这书本,你们给我照张像吧。」好像他知道这种表法是最有意义似的。完成最后一次表法!那是集结当代众多宗派的高僧大德与净土法门当今的导师净空老法师之间相互赞叹的一本书。有居士问:老人家你知道净空法师不?(因贤师从未看过光碟)哪知道老人家赞叹道:再来人,并再三告诫学人:「一定要善护口业,千万不可毁谤圣贤人!说话口满啦可不好啊!」(加入视频——「说话口满了不好」)& _3 o: C2 G$ H$ ^$ G0 V
当我们要离开时,我们几个居士便亲切地簇拥在海贤师父身边合影。此刻,我清楚地看到他一脸的喜悦,呈现阿弥陀佛相,非常殊胜。我无比激动,随不自禁地跪在海贤师父面前:「你老人家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可记著一定要回来接我们啊!」他满脸堆笑,说:「接……接……」我忽然闻到一股奇香扑鼻,便马上问其他人,他们也都同时闻到了浓浓的香味,前后持续了大约两三分钟时间。当老和尚送我们走出大门时,又叮嘱我们:「要念佛啊,其余啥都是假的啊!」并告诫我们说:「我早晨三点钟,有时一点就起来念佛;我有时念佛不出声,在心里念。」我马上意识到,他那是金刚持念佛法,时时处处都是禅定,都是在念佛啊。* S; I1 a+ V5 U* Y
    5 D, J6 f. u2 {. ^. G9 i
承师遗训 弘扬净宗! C: U6 X+ {) c
弘一大师曾有偈曰:「阿弥陀佛,无上医王。舍此不念,非痴即狂。」贤师的弟子们亲见了老人家往生的殊胜庄严,对净土的信心益加坚定。千佛寺住持(同期)印涵法师和圆明寺住持(同期)印荣法师也都表示道场以后世世代代都要专修专弘念佛法门。决不辜负恩师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8 }1 R' t  H8 _2 D
——阿弥陀佛!
# q7 Y. P! F9 U/ j0 ]- v' `
3 M0 P, {% T7 Y" T, D& {% A一句佛号修净土,农禅并重度春秋; " U8 }' n/ H; ?9 H( b
修得万事无所求,质朴性平慈悲心; + L1 q* V) Q. M, L' `! ?* \
随缘自在度众生,身、寿弘法无需言;
: w. P: A& ^4 |( R5 o; L预知时至驾鹤去,九品莲花极乐国!7 u, q# L7 t( w( l, L/ C" t
    0 A5 V& l* F1 ^1 |7 o
立碑铭志 缅怀师风
& ^+ S# K$ w, D6 ~得悉贤公安详示寂的消息,十方大德高僧、佛门四众弟子纷纷前来,拜瞻圣容,缅怀师风,立碑铭志,送师西行。在四众弟子庄严的佛号声中,海贤老和尚的法体趺坐於寿缸之内,葬於来佛寺塔院。老和尚的弟子来佛寺主持印志法师、千佛寺主持印涵法师与四众弟子,在老和尚归西百日之际,为他举行了盛大的纪念立碑法会,当地相关部门的领导以及河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昌平法师参加了立碑法会并致辞。
* r7 C" Q7 g5 A' j4 l. M) p法会实况同期声(揭碑视频片段)。
  L+ P/ W' g. b% E: ?8 T( w' j这正是:(配印志师朗诵祭文同声,配音乐,贤师照片视频)' R; ?+ }  Z# f

0 j4 @, v1 v7 L7 L"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桃李不言,下自蹊成。 ) _% u4 i/ u3 R, S/ g& h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来佛古寺,因师而名。
# G& s4 V- n, N0 p6 @& U师今归去,福慧圆通。花开见佛,彻悟无生。 * R7 G# R3 X9 v7 N- T& @$ V
不肖弟子,拜瞻圣容。祈师再来,莫舍顽冥。
) B5 O) f1 X" {, x2 k$ g今立誓愿,我佛证盟。於师教诫,信受奉行。
7 i$ r- C  B6 c  V) k5 H( h' i& d同心同愿,众志成城。六和道场,百忍家风。 5 k; K4 O% G% H2 i) ^8 u
广演正法,利乐有情。」' Z% P8 o, p2 F
/ M# z5 U  \; }' A3 L
师父啊,盼您早回来!早回来!
- |4 p1 Z, h0 z" n(视频片段)当代净宗导师、德高望重的 上净下空老法师对贤师大为赞叹,为贤师亲笔题写了墓志铭碑文和挽联。(老法师题墓志铭图片,碑文图片。揭碑视频片段)
( p& m( l% S" p, ]当代净宗导师、德高望重的 上净下空老法师得知海贤老和尚自在往生的消息后,大为赞叹,为老和尚亲书对联一副:
" O8 C* W/ q! \- X, e
; K; {: z  n! J, B四十八愿一部大经一句佛号往生极乐0 O+ i$ F/ q' d1 ?6 Q
百十二岁专弘净土专护正法重返娑婆
' R, l) q8 Q3 L: [
: }. L/ N7 b) \5 b( Q; H1 ^5 N7 D号召净宗四众弟子向海贤老和尚学习,并为老和尚亲书碑铭。以利后人。碑铭曰: * z% Q0 i9 N3 R0 Q' w  _; A
* \3 y. J8 f% w% j, R, l  k
贤公和尚,佛门榜样。不事经忏,远离利养。 / u9 v/ A" t) Y- N
严持戒律,四众钦仰。老实念佛,道在平常。 & q1 c1 S% M6 R5 V6 R9 M5 p$ O
净土大经,诸佛秘藏。一句弥陀,甚深妙禅。 , U: x9 }" N; g2 y1 f5 |9 e6 b
百一十二,老当益壮。躬耕劳作,宁遑多让。 4 M1 r+ {6 @& ], ~- x$ g
唯僧赞僧,法门兴旺。弘普贤愿,表法离障。- Y$ \- K9 K7 \1 {- b
续佛慧命,功德无量。自在往生,倒驾慈航。+ p6 T: |# k: v5 |
: E) ~3 X" ]: ]: A6 d* l
上净下空老法师在海贤老和尚百日之际,不能亲自前来参加老和尚的立碑揭碑法会,亲笔致函印志法师。( |4 u( q9 _% k

4 C' b! I4 @2 X6 ~+ x- [4 A5 \8 m印志法师道鉴:
1 {3 V1 X% c4 _感谢法师相邀为 令师揭碑。然净空风烛残年,缘未成熟,力不从心,一心只在讲经念佛,恐未克躬与其会,请法师见谅。
( C" c0 A6 d" T# y; b& E令师正知正见,老实修行,护持法门,续佛慧命,大德大愿,令人无限敬仰!法师等善禀遗志,信受奉行,六和道场,百忍家风,广演正法,利乐有情,天人赞叹! 8 Z. R; Z8 N% e: p: @
专颂  5 {" A' }4 y1 M. D" f5 o' M9 ^1 v
道业精进 道风远扬
, ^& M1 n7 ?* |6 n& e: q法缘殊胜 法轮常转 " A7 U" {! a3 K
* k4 {0 }8 M$ \% e4 b
净空 谨具 " T' e5 z' Y8 X7 J$ ?7 h( k, W0 q
二○一三年四月十日
( e0 o7 I( h. C# W, q9 @7 y# {: j% z& @9 F2 T2 z
海贤老和尚在一百多年的住世修行生涯中,以戒为师,以苦为修,道心坚固,持戒精严;他质朴实在,平易近人,一生淡泊名利,从不沾染虚荣头衔;他随俗入缘,恒顺众生,像一碗清水,照人照物,润人心田;他身居南阳社旗来佛寺乡间小寺庙几十年,农禅并重、播撒菩提。田间耕地除草、寺内燃灯焚香、劈柴做饭,没有一天停歇;不做经忏佛事,一句「阿弥陀佛」圣号刻骨铭心,在田间、在大殿、在梦中,行住坐卧片刻不曾丢失。他经常告诉身边有缘人:「搬柴运水,无非是道;粗茶淡饭,皆是修行,好好念佛,成佛是大事,其他啥都是假的!」
, S5 ]5 G. R$ G$ ?要和咱们这位只会称念一句弥陀圣号的荒庵老僧相比,恐怕连赵州禅师自己也该自叹弗如啦!六字洪名之微妙难思,於此处亦可见一斑!「僧宝不思议,身披三事云衣。浮杯渡海刹那时,赴感应群机。堪作人天功德主,坚持戒行无违,我今稽首愿遥知,振锡杖提携。」——阿弥陀佛!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z- B( v0 p: C0 A+ Q' Q( G

% f1 q; o' S, A: C5 y1 K
5 e9 O+ S; k; d1 Q* P8 f* N! X6 M5 I% i  Y9 }% Z6 h+ `
3 A$ g3 z' U& z2 x% f6 c3 j, M1 d

! j' D2 p# \% e: |) B& N/ Z8 k' q8 [0 x( |5 d+ @
海庆老和尚的全身舍利+ s' X  f0 F! M. A+ `' d* t
2 t+ C  n6 h# ?, T) @+ G
" E3 Z( e2 n  t/ E% `8 ?  \
相关内容:
% q9 v0 T; N1 H2 p6 @, S: ~
) u# A3 G2 Q0 ^9 e海贤老和尚往生纪实全集(72分钟,包括净空老法师开示)
; |/ N1 `( X3 ^. [----视频及MP3网盘下载:http://pan.baidu.com/s/1gdC9TDp7 e% s9 [& h" ~( T" a

: t  `2 {) A  l$ |, ?/ f0 b  C7 x2 r# {. j1 A
【 海贤老和尚。修行人最好榜样 】
) c4 K- I$ R+ E3 T$ J" \http://tieba.baidu.com/p/2894331790  s. J8 E+ R7 t# A0 a" R8 X$ Z
【 用一年的时间把海贤老和尚的光盘看千遍(2012科注第640集) 】
% z* K3 n; z" ~3 }; V' P& k2 k) Lhttp://tieba.baidu.com/p/2902995303
0 m; F6 m( n! F狮子吼净土专修网发布:【海贤老和尚专栏】附72分钟完整版视频( z! }+ R$ n9 `9 B
http://tieba.baidu.com/p/29017884438 X5 I7 V7 W  p  `: E
【 海庆、海贤老和尚表法给我们证明三件事(2012科注639集) 】" d6 C$ g2 ]: |* V% Q
http://tieba.baidu.com/p/29015215977 l/ z5 ~- V+ s
【 净空老法师:我们都应当向他学习,他是《无量寿经》最后的总结 】: V+ S8 o3 V3 P
http://tieba.baidu.com/p/2901366090' D% v9 o( O, `+ p
【 向师父求教 陈大惠老师 】
4 r# c" a% H) Y# O1 g. `6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4 20: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净公上人推荐来佛二圣永思集(海庆

续-《净公上人推荐来佛二圣永思集(海庆、海贤两位老法师事迹)文字版》: y' T' a5 p4 T* K4 x  u- V
, p9 \" a3 m3 ]" q
摘自《净空法师推荐来佛二圣永思集(海庆、海贤两位老法师事迹)文字版》
9 j7 H3 `- z, O5 jhttp://tieba.baidu.com/p/29132860759 Y9 p8 J, o$ K2 W

* C. h: D  D. |* Q' @4 C7 b以上为:0 A& |! Y1 T/ w$ k* J. n
来佛二贤永思集(海庆,海贤两位老和尚事迹)文字版 (上净下空老法师要我们看一千遍的112岁海贤老和尚光盘的文字版)
! m, }2 R2 o- |! H5 |+ o# G$ ~  ]6 ~2 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5-15 06:02 , Processed in 0.17828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