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自《净公上人十善业道经大意》
& x9 }4 H1 J z7 |) ^' l
7 W* F6 ~* w. n& S- l- n净公上人十善业道经大意8 P' Z ~6 }8 S
0 N" z1 q8 x( ^, A, |3 l
& N% N8 k9 N. P$ @- O* @" l
: S; i) l5 [, ~( r+ V净公上人讲述2 E5 e0 f l2 p* [! m
- l2 P C& J% U5 n/ T. S: C
# Y+ f' U" ` d3 J( K9 n2 e9 H* l, |$ J9 a7 B& ]
甲、认识佛教
9 _( S% ]$ l6 N( V }" i# M h9 y* F5 t2 m' \0 t( K" l
乙、十善业道经大意% J' C* w6 j! e
& c5 S6 ?, W. j" `% _
) |2 j4 H9 J3 {8 l5 ?: n/ ?2 n9 M+ a! a: ~. j% p5 ~. P; k
净公上人于公元两千年七月一、二日,在马来西亚.古晋室内体育馆讲述。后于两千零二年十二月鉴定此讲录。+ J; ]$ h+ c/ C; f2 {
1 s3 [/ y# @ n
3 i- u! L* w6 I2 V3 A- `
/ I* i" g) M" y. N1 Y' r甲、认识佛教. e1 e4 d& Q2 `' {! L# u& V
$ \+ @& U3 s7 x- w9 u- B
7 H3 N& i2 ]) ]4 I$ b
6 W3 V* O, `" C. P2 J诸位大德、诸位法师、诸位同学:3 _7 o9 h- l. f. @/ |4 x+ h! J
- o+ ?+ Z' _1 F o( D" X ( v5 j8 N) b: x) a# ]
4 k1 F( C- U9 z7 S D$ Q
今天,我们有缘在这里谈谈佛法,希望对佛法有所认识,以便于学习,真正达到学佛的效果。
, m( V! o1 ]! N/ o* v" L1 r" n# {& f9 r, z9 j
. @- }* \/ w- T1 d8 h7 h# M+ N& D8 j: _ P2 l
佛教是两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在印度创办的。在后汉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佛灭度六百年后,佛法由印度的高僧传到中国,即为朝野所热爱。8 N0 r5 i9 s' Q! \0 u- U1 Z
7 t- \1 ~! t* o2 A. n0 @
o/ {# ~. F) @5 s
% d. L- N, c1 W5 ?, i6 _9 n
早期的佛教是‘佛陀教育’。唐朝以后,佛教分为‘宗门’和‘教下’。宗门专指禅宗,教下通指其他宗派。中国的大、小乘佛法总共有十个宗派。小乘有成实、俱舍两宗,在唐末已衰微而不复见。大乘有天台、华严、法相、三论、净土、禅、密、律八宗。这是佛法本身的‘宗’与‘教’,与现前‘宗教’的定义完全不同。5 d( j) ]! r1 J; o$ _
' X% n% [$ ]: v. E) H: W+ N
! X0 f$ R% h9 G3 v
! P' a9 B7 y: S% T, b3 I宗门与教下是完全不同的教学方式,最大的差别,在于教下依据佛的经典。教下就像读书,有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由浅而深,循序渐进,慢慢地把自己的德行、智慧、境界提升。宗门则像天才班,不须依据经典,七、八岁就念研究所,不是普通人所能学习,要‘上上根人’才有能力。宗门的特色是‘悟后起修’,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后,才起修行。这是佛门中,宗、教概略的情形。) \% Q& C* m7 w2 N. b
% f, v2 v" p1 G8 [ , R* X. c8 k. H0 j
( G% D/ K' v1 K4 z& T9 R6 G释迦牟尼佛是人修成的,不是神,也不是仙。菩萨也是人,也不是神仙。‘佛’是什么意思?我们要清楚这些名词术语的定义。佛是古印度梵语音译过来的,意思是‘智者、觉者’。换句话说,‘对宇宙人生的真相彻底觉悟了,一丝毫的疑惑都没有’,这个人就称之为佛。‘菩萨’也是梵语的音译,意思是‘对宇宙人生的真相正在求觉悟者’。菩萨也有相当程度的智慧和觉悟,但还没圆满,若圆满即称为佛。把这些名词搞清楚,我们才晓得:原来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都是佛教学位的名称,就像学校的博士、硕士、学士等名称。佛教的最高学位是佛,其次是菩萨,再其次是辟支佛,最低是阿罗汉,总共四个学位。
. x8 R# w2 Z' P* x) x$ r- }, f* Z4 E: |2 x K* h
% S& J' o0 |& Z0 c7 U+ b
( l( T8 w- C2 K; w《无量寿经》里有一句话非常值得赞叹:一切皆成佛。这是什么样的心量?诸佛希望一切众生都成佛,都和他一样,不能不如他。这‘一切众生’当然包括我们在内,这是佛教终极的目标。佛希望每个学生都拿到博士学位。佛与一切众生平等,所谓:‘生佛平等。’注意‘生、佛’,不是‘佛、生’,佛把众生的地位抬上来了,众生第一,佛在下面,众生与佛平等。我们应当发奋努力,不辜负佛真诚的教诲与期望。
2 z J# E. Q8 s) x
! f5 a+ g: `# w( k; h+ m$ l1 i4 a4 p% ^
6 U0 S/ d& N6 a& M, a
! W: d- B( c; M1 E% s, K4 }! N世尊的教学超越国土、族群、宗教,有教无类。只要肯跟他学,世尊都热情教导,从没拒绝过一个求教者。《论语》记载:孔老夫子教学生,若‘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老夫子就不教。换句话说,孔老夫子希望教学的对象聪明,一点就通,他才欢喜教,如果告诉你一个原则,你不能活用和贯通,夫子就会把你放在差一等的教学。佛不如是,‘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不但当年如此,生生世世,什么时候你发心学佛,佛就有应。众生有‘感’,佛就有‘应’。
1 T& |0 N/ L9 A2 l2 |$ l6 T. A6 @7 w4 j+ P
+ F& l* S V7 \$ J$ \6 @- x9 U" B6 n1 w) N, J' r4 D3 }! J
佛是什么人,什么身分,什么地位?用现代话说,释迦牟尼佛是一位‘多元文化的社会义务教育家’。我们做为佛的弟子,也必须肯定自己是从事于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工作。工作分两类:一是讲经教学的‘弘法’工作,一是在世间推行佛陀教育的‘护法’工作。护法好比学校的创办人、董事、校长、行政人员,弘法好比学校的教员,每天给大众授课。教、职员要辨别清楚,弘、护要密切合作,两者缺一不可。古时的丛林寺院,都是佛教教学的场所,每天上课八小时,另外,有八小时的修行,将课堂里所学的理论与方法,落实到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中。佛法不尚空谈,佛法重实质与效率。. J( O5 P+ ^: c- o/ Q
! b/ l, M( u: R2 ?9 O
7 o8 G# N& N! s$ e2 N
3 M& r9 |, x* H' J, X7 J民国十二年(公元一九二三年),欧阳竟无先生在第四中山大学(现称南京师范大学),做过一次震撼佛教界的讲演,讲题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世所必需。’他举出许多例子,证明佛教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那佛教是什么?佛教是‘佛陀对一切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我们要把佛教的本质认识清楚。
# e9 E* A0 x0 n1 t/ L# g; T3 ^7 L6 _4 S f- ?# ~
0 H# U0 `0 d5 f% f
8 a3 m# A6 w' j6 L
佛教变成宗教,是在清朝中叶嘉庆以后。因为在康熙、雍正、乾隆的盛世时代,佛法依旧是教育,可见得它变成宗教不过是最近两百多年的事。今天,若说佛教不是宗教,就说不过去,因为佛教确实已变成了宗教。现代的佛教总共有五种形式同时存在,我们必须能够把它们辨别清楚。3 f f$ `2 ~- f
9 O# Z- b0 B- i) s
1 \% W e" X$ g; H- l* F. a# ^% L- @7 Y
第一种、释迦牟尼佛的教育。这是传统的佛教,现已很少见。2 e( `0 [/ r) ]4 {
. f. t9 l- J; s C' Y9 k$ G
# h3 F- d& b% j/ a
0 x5 Y4 T1 y4 |- V, @第二种、宗教的佛教。把释迦牟尼佛与诸佛菩萨当作神明看待,已经舍弃教学。5 X5 g2 A- |# ~
) y( P7 Y( u) G0 |$ i4 R
$ c: o9 H# N/ V4 X( c. Y& p
+ w1 S: @; e. p第三种、邪教的佛教。这是最近半个世纪才发生的,它的迷执很深,对社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K. Z/ C% h# b: A3 H) }: g
1 t6 @/ I) _( s# h) ^2 O! W & ?6 R8 {2 q% l1 x1 T7 ~
7 J" Z/ Q: g+ a7 }3 p- L
第四种、哲学的佛教。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把佛经当作哲学来研究。可是,他们不能得到佛法‘断恶修善,破迷为悟,转凡成圣’的真实利益。为什么?方向错了,所以达不到目标。我跟方东美老师学哲学时,他把佛经介绍给我,还告诉我:‘佛经是全世界最好的哲学。’他以哲学的眼光看佛法,一生钻研不懈。
* M% @! E$ m- o/ c+ U$ Y: I
& Q3 \) y6 H# M# Q% T/ z
% v9 a0 i$ ?. y/ |3 S+ C: I
. L% ?, f( ]3 n第五种、作秀的佛教。法师带著一群弟子表演,唱歌跳舞,非常热闹,中间法师出来讲几句话,讲十几、二十分钟,观众听了也未必懂他在讲甚么。
g/ `! z( Z0 d: s* h+ s- @. F* U+ A/ O4 Z+ A n* P( w
7 E: g5 D$ T2 e& f( W: t0 j
5 i# T; Z8 u9 }4 I8 `# U
我们究竟学习哪一种佛教,自己要清楚:我们学的是释迦牟尼佛的教育。2 e& V: ]8 W; \$ p
+ l% t$ d9 _, h/ Z5 @
. ?7 B k1 o7 [3 X
% I1 r2 x x) u2 X
佛究竟教我们什么,我们又跟他学什么?我想每位同学都关心这问题。佛在一切经论中所说的,就是《般若经》上所谓的‘诸法实相’。这四字浅言之,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可分成三大类。, T- i8 W _9 S; ~" [' {& q! I' C
8 r, H4 M8 _$ |
' g9 g; I0 u8 u/ V6 g/ Y$ U8 h8 A- f7 j, e
第一类、人与人关系的真相。我们的生活不能脱离人群,那人跟人关系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0 B& e1 k0 ? c& f* S
4 M7 J/ n1 m& d' M7 Q# c 5 C% F. H& ^% w. S4 @' W
& w6 h3 }9 i% L8 N. g5 C: _4 s第二类、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真相。我们不能离开大地和物质环境而独立生存,所以必须要明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 @; B- [4 l# M f7 }! O
F$ E6 c2 Y# j% q7 R/ u
6 {5 L) i9 S. s
# ~9 e2 ]* O5 y3 g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