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 T/ e C. ~8 F
% |( Z1 a6 T8 U8 e% z3 \& |7 [, n●[成观法师]三皈依要义) M3 v' K: K4 x, S* H* r! i
三皈依要义1 J- d3 y* g8 p r# M
甲、引合闷0 A4 @2 ?. Y, \
、学佛与报恩行
# h" M& A( B% [; Q' v; z8 O5 S首先感谢诸位今天在百忙之中,抽空来这裹听我讲点佛法,护持道场。我们学佛法,第一是学什么呢?是学「报恩」。报什么恩呢?报四重恩。大家每次念回向偈时都在念「上报四重恩」,那么到底「四重恩」是什么呢?+ |8 X; G, Y1 ^" P7 V2 S5 Y
( l ) 佛恩或三宝恩,( 2 )父母恩,( 3)国王恩,( 4)众生恩。
7 ^ _/ b! u& |( 1 )佛恩:因为佛累劫为众生修行,得成佛道,开示佛法,所以众生才有办法脱离苦轮,因此佛于一切众生皆有大恩德。
X: ^# O) H6 H2 E) q7 j# v( 2 )父母恩:父母生养我们,辛勤工作,教育我们,所以众生皆深受父母之恩。( 3 )国王恩:此即国有明主,或好总统、 领导人,令人民安乐;所以好的国
+ F$ g6 @3 s8 D9 q家领导人,于众生皆有恩。& F1 \7 B' ?5 |" |) D5 H0 `" R5 i' K( a
( 4 )众生恩:这是指其它众生对我们直接或间接都有某些贡献,因为我们不4 K m2 X: _: `& i8 \- i. [
须自己亲自下田耕作就有饭吃,那就是拜耕农者的辛劳所致;我们并不须亲自$ q# {% `& z( I5 a
织布便有布用、有衣穿,这是承种麻、 种棉、织布人的辛劳所致:等等。所以这都是大家分工合作的结果。. `2 T+ ^; a% q& @3 W
二、在家与出家分工合作,各有生产. P( j- ?" h# v9 g! N. B
在家人与出家人有什么不同呢?他们各有什么贡献?在家人所生产的主要是物质上的,出家人生产的是精神上的,所以不能说「出家人没有生产」,出家人所生产的才是质量最为精细、最困难的,其产品为供给大家心灵上的需求,因为大家一年到头劳碌奔波,为的是什么呢?是为了求得「快乐」,而「快乐」却是属于精神上的产物。然而你终年在社会上奔波,那么辛苦,结果可以得到快乐吗?在佛看来,想要从物质上去获得究竟的快乐,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想得到精神上的快乐、或得解脱、安乐,还是要向精神上去开发、求进步才有可能。而这种精神上的产品,谁才有出产呢?只有「佛祖」这一家公司才有最好的产品,其它公司都没有。这是专卖店,也可说是「佛法」的专卖店,其它地方是没有的l 若到其它地方去买,可能不是原装货,也很可能是冒牌货― 现在市面上假冒品很多,所打出来的商标也很相似;还有些外道人,在他们的言说中稍为掺杂一些佛法,就宣称他们所讲的也是佛教,因此假冒的佛法非常多― 冒牌货、 杂牌货、仿造品、膺品,不一而足― 大家自己要会认。由于我目前在修法的关系,来去匆匆,再加上今天会场的准备工作又花了点时间,因此法会迟了一些开始,所以我尽量说快一点。刚才我们说到报恩。我们修学佛法,第一须要修的即是「报恩」,等修行有成、开悟证果以后,最后一项要修的也还是「报恩」。所以开始和结尾都一样,「发心毕竟两无二」也有这层意思。现在我来讲一点较亲切的往事。今天我感谢你们大家来,你们也要感谢这里的屋主林居士,她提供这一个地方给我们共修,发心很好,功德无量。这个地方,说来还有一段因缘:我以前在家的时候,有一个同学林先生,他的母亲与林居士彼此都很熟悉,因此介绍来此校对即将出版的楞伽经义贯,最初的因缘是这样开始的。今天是三皈五戒的法会,在授皈戒之前,我想详细解说一卜三皈五戒的要义,希望你们都能了解其中的道理,学佛须先能「解」,然后才能「行」,有「解」方能有「行」― 「正解」方能「正行」,不能糊里胡涂瞎摸一通。
- K9 g7 s! C( ], T7 \乙、三皈五戒总说1 F9 b0 T- Z. @( [
整个佛法的修学,若依戒定慧来讲,其修学的次第如下:
7 {9 S2 `2 l* v2 z5 _第一、三皈是「入门」2 f+ o* G/ I9 t+ [% _/ Z! w+ g
第二、 五戒是「登堂」5 T8 l1 o, k; ~5 X& G4 |
第三、 定慧是「入室」
, a- F2 R5 v# z& G' |. d( N1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