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7-19 13: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续-《●[佛教与环保]净土宗能增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哈斯朝鲁)》9 A+ W0 H* f Z* P
" X$ O0 @* u& A& J9 w$ k% p+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4 g G4 Q9 L8 f$ R
净上宗依据“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即一切众生均有佛性,都可以成佛)的原则,制定了“不杀生”的戒律,要求佛教信徒实践“普渡众生”和“拯救众生”的理想,从而阐发了尊重生命的理论。“佛法云:‘自然界本身是维系独立生存的生命的存在。’佛学‘依正不二’原理,‘依正’是指‘依报’(环境)和‘正报’(生命主体),两者‘不二’是说生命及其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净土宗“十界论”的生命观,把生命分为地狱、恶鬼、畜生、修罗、人、天、声间、缘觉、菩萨、佛等十种状态。由于修行的程度不同,表现了不同的状态和境界。然而所有生命都潜藏着成佛的含义,都有可能达到佛的最高境界。因此,所有生命都是宝贵的,所有生命都有生存的愿望,都要达到佛的境界。为此,我们要尊重生命,善待生命,保护生命。我们所说的生命,也就是普遍的生命,包括人和动物、植物的生命以及天地的自然存在。尊重、善待和保护生命,既要尊重、善待和保护人的生命,也要尊重、善待和保护动物的生命和植物德生命。有人写文章说:“我们是动物界中最只理性的人类,我们却没有去考虑丢掉‘自私’这两个字。我们是否可以将心放平,将眼放宽,去体恤生活在同一世界的动物们无声的母爱,去尽力帮助动物母亲们养儿育女,去让世间有生命的动物们都能享受母爱到永远,让母爱更广义,那么,佛陀‘众生平等’的教诲便在我们的修行中得到了体现,社会的和谐便指日课待了。”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就应当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样,人应当像仁慈地对待他人那样,仁慈地对待自然万物。就自然万物而言,既包括动物、植物主类有生命物,也包括大地、山川等非生命物。
" X% |: I+ d* j4 d
; c& b* H" G+ \) E+ ~; ]* i5 [6 l 随着人们对生命和自然关系的体悟,对生存危机的深切忧患,对现代生活观念的自我反思,在生态科学指导下的环境保扩意识已成为现代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越是文明,越要了解自己。“人目短于自见,故借镜以观形。”人生于自然,人为万物之灵、六道众生之首,是宇宙自然的结晶,人与天地相应相生。也就是说,人处于天地自然万物之中,应当与天地自然万物和谐相处,要尊重天地养育万物,顺从自然物之目然。当今社会,生态危机给人的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全社会普遍的生态意识。在提高现代人的生态意识、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方面,佛教可以发挥特有的功能,能够净化环境、净化人心。我们应当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土地、森林和水资源,爱护和善待生命,爱护动物和植物,留住蓝天白云,留住青山绿水。
; }% U9 b9 Z" [& t2 i0 v; r( |6 L) A! m" {# a( O& n6 Y, E$ G
9 W% h, A8 \7 x; o- G7 m" X1 }" l
8 h7 ]7 j: h' {* J/ r9 F: Z
" D9 C& L6 k) O' a; o- ^ v,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