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2 |* x1 D# g; g
4 ~* w7 L6 c/ E/ v- r●[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公上人]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四四集
3 U2 l5 _. I. m% {9 g# j% n5 K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一四四集) 1984/12
* k% ^6 F1 k4 D* l9 E% K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1441 o+ ? I. _$ ]+ k
请看《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会本》,第三0八页:$ b6 m5 O6 N7 F( B' a+ b, d3 ?
钞【金者四义,一色无变,二体无垢,三转作无我,四能令人富。】
" Z4 D2 H/ p+ T 七宝,都是著重在表法上。『无变』就是「常」的意思。经上讲的常乐我净,金表这个意思,金的颜色不变,常义;『无垢』就是清净的意思,净义;『转作无我』,常乐我净里面的我义;『能令人富』,乐义。所以它含著有「常乐我净」这四个意思在里面。) s3 K" b6 f7 n$ q/ I! ?6 _
钞【银四义同,而功稍劣。】" {) b; K, A" P
『银』也有这四个意思,但是在体质来讲,银不如金。
8 _- q% k3 \+ B7 \5 C8 Z9 Q! ` 钞【琉璃青色,是其正译。】
: [: c- j3 z" Y- M 这是现在一般的解释。
5 H: Z1 n; z5 ^2 x3 b 钞【又名不远者,不远,山名,山出此宝,以近波罗奈城故。】
( Y& w2 P+ |1 ?+ ?4 y5 A9 _: w" T9 W 它还有这个名字叫『不远』,琉璃的矿山距离波罗奈城不太远,不远的地方就有,它取这个意思。2 }) W6 J1 i# {0 m8 T" b9 h p3 R
钞【水玉者,今水晶也。】
3 r( ~; P) q# g( M0 ^( w1 J; u, j 『今』是近代,此地讲近代就是明朝末年。因为莲池大师是明朝末年人,他说「今」就是指那个时候,那个时候已经称为『水晶』。 k, S7 a. [* [# e$ p* v- v; y
钞【砗磲言大贝者。】/ }/ U: {4 i" b
就是贝壳,贝壳当中大的。
8 z; x4 R3 _: U2 C E 钞【贝为海中介虫,大者名宝,一云非梵语,以其似车之渠。渠者,辋也。】8 d! n# R: p% n% ?
『辋』是轮,这是讲它的纹路,纹路是圆的,像车轮一样。* b2 j6 B9 D1 A' Z! h- e
钞【赤珠者,佛地论云:赤虫所出,有天赤珠,名因陀罗,非世所有。大论,真珠或出鱼腹,或出蛇脑,或出蚌胎,或生竹中,则色非定赤,故以前译为正。】# x) g+ Q3 V5 R/ a" p' @& {4 H
『赤珠』,赤虫所出,这个东西很稀少,所以它很名贵,是七宝之一。《大智度论》讲,是真珠一类。一般珍珠是蚌壳里面生的,也有鱼腹生的、蛇脑生的,还有竹子里面长出来的,则色非定赤,故以前译为正。
% e, {9 G( y& n. @* C 钞【玛瑙者,或云丹丘之野,鬼血所化。】- ` p6 Z$ W$ q5 [% B6 h
这是古人的说法,现在我们晓得它是一种化石。3 W) h' x" ]) _ ]( n* h
钞【一云如马脑故。】6 r. k4 }* }2 H3 _5 T! f
『马脑』,不同的马,其脑的颜色有红黄青黑白等分别,十分珍贵。
! T& h4 [6 T# @# } X 钞【庄严者,有整齐义。较饰者,有文彩义。以斯严饰,则如前或以一宝二宝,乃至七宝之类是也。】
8 b# c! |7 Q9 \1 s% f 『庄严』,我们通常人讲的美丽,就是佛法所讲庄严的意思。美一定是整齐,零乱就不美了。『较饰』就是文彩,较是比较,饰是装饰,装饰再加上比较这就是精心设计。西方极乐世界不需要人精心设计,它自自然然就是那么样的美。『以斯严饰』,以七宝庄严、较饰。
( `! w; A7 ^- Q+ v 钞【又此七宝,姑取名同此方,实则不类。】
+ Z1 y! U; |/ F7 i; T, K 经上讲的『七宝』,是拿我们这个世间希有的,我们认为是珍宝,做一个比喻说说而已;实际上,西方极乐世界的物质我们这个世间没有,怎么样说,我们也没有办法真正的了解,没见过、也没听说过。说到我们这个世间七宝,我们见过,想像大概是这个样子,真正的样子不同。怎么不同法?此地说:
( |( p! E+ _ h- T8 k8 ~3 d, E* z 钞【如天金天银,已非人世所有,何况彼土。】
_8 F7 e, k$ K" q 这是讲天上,欲界天也有金银,但是他们那个金银跟我们这个世间成色决定不相同,我们的金银不能跟他相比,何况极乐世界!《无量寿经》讲西方极乐世界那个物质之丰富庄严,第六天(他化自在天)的珍宝跟西方极乐世界比,千万亿倍都不相类,没法子比,这是我们要知道的。
o) _$ y7 S2 v. n& e& q. j& _) m5 F 疏【又七宝者,常喻取贵重义,如梵网中说。】; ` M! u2 |& D. O) G
佛常常在经上跟我们讲七宝,取『贵重』的意思,这从《梵网经》上说的。
6 |- z8 |7 M+ |5 g! } 钞【贵重者,梵网经菩萨心地品,言弃舍大乘经律不学,而学外道二乘邪见等者,如舍七宝,反取瓦砾,对瓦砾言,故知宝者取贵重义。】& K+ r6 ]4 \6 C
这是说出佛在经上为什么常常说七宝,用意绝对不是让我们贪图物质的享受,这里面有很深的意思,这个地方为我们说出来。这是说一切众生,如果你遇不到这个缘,那你是没有福报!如果遇到这个缘,那你是有福报的人。有福报的人遇到缘,缘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机会,机会你遇到,你不能掌握,不能抓住机会,让这个机会空过,实在太可惜了。能真正把机会抓住,这就是七宝的意思,这就是贵重。你遇到佛法,你不学大乘法,你去学外道,现在学外道的人很多!或者你学小乘,声闻缘觉的二乘是小乘,外道跟小乘都叫做邪见,因为知见都不正,这就好比舍七宝取瓦砾,瓦砾就是砖头瓦块,哪能跟七宝相比?这就等於不识货,不懂得贵贱,取这个比喻。话说回来,我们现在遇到大乘,诸位真正取了大乘没有?我觉得没有。虽然你没有去学外道、没有去学小乘,可是你今天依然是邪见学大乘,所以大乘你还是学不到!现代人认假不认真,你跟他说假的,欢喜!你跟他说真的,他拒绝,他反而不要,这就很糟糕。大乘虽然普遍都是,他不会学。6 G; P1 E( \8 ~, j
学佛要有学佛的条件,古人讲法器,你是不是一个法器?如果你不是一个法器,这个法给你没用处。譬如我们想要水,问你你有没有盛水的工具;我有一个杯子,我这杯子就是法器,我可以盛水。你拿那个大杯子来,我就给你盛多一点,你拿小杯子来,就给你盛少一点,各如其量!你说「我没有盛水的工具」,那我这个水给你,你拿不去!所以你要是一个法器,你才有资格学佛法。法器是什么?就是你有能力接受佛法的条件,这才能成就。古德最欣赏的两种人:一种上智,一种下愚。这两种人真正善知识得到都当作宝贝看,为什么?他是法器,他很能成就。上智之人,这一说他就通了,他没有怀疑,他就明了,他能依教奉行。下愚之人知道他自己没有智慧,知道他自己不如人,所以他也很谦虚很老实,教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他很乖肯听话,这人好学。当中一段就麻烦,自以为聪明,俗话所谓「高不成低不就」,你跟他说,他也能懂得;你叫他做,他意见很多,这样的人反而不能成就,俗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世智辩聪。
2 o: W% F1 O'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