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4 P0 C! _. C% H+ T$ P% V& F1 x7 i% r% s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二十七卷)0 {2 F5 ?# F3 ~ F9 w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二十七卷)
, o- K! N; g+ F1 d- z% T净公上人主讲
( w, W& [: S+ X8 A G4 k7 |$ S新加坡净宗学会录影室+ n7 E; B% y$ _% k0 R# b
请掀开经本《科注》卷中第七十九面,我们将经文念一遍,‘何况临命终人,在生未曾有少善根。各据本业,自受恶趣。何忍眷属,更为增业。’上一次讲到这个地方。再看下面的比喻:. G( B$ f) }" p5 X/ V
【譬如有人,从远地来,绝粮三日。所负担物,强过百斤,忽遇邻人,更附少物。以是之故,转复困重。】
. |! @* G/ ^+ h6 f. @$ C. m这是比喻。比喻的意思很明显,譬如有一个人,这个人从很远的地方到此地来。在过去交通不发达,旅行大多数都是徒步走的,路程远当然非常疲乏,消耗体力;如果是三天没吃饭,他的苦难,我们就可想而知。而这个人还不是徒步旅行,他还挑著担子,这个担子有一百斤重,这很沉重的一个担子,三天没吃饭走长途,这已经很累了。这就比喻前面临命终的人,生前没有做什么好事情,死后当然依他的行业,他要承受他的果报。“忽遇邻人,更附少物”,这就比喻家亲眷属无知,还要杀生祭祀加重他的罪业,他的前途当然更困难。这个比喻好懂。我们再看下面经文,在八十面:
5 x2 O9 K! R+ ^" Z* @5 `. w8 ?, F! \【世尊,我观阎浮众生,但能于诸佛教中,乃至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尘,如是利益悉皆自得。】
% N6 ~$ ?4 Y, N% Q" J这是地藏菩萨对世尊说这些话,实在说对世尊说,就是世尊为他做证明,他讲的话句句都是真实,说话的用意实在是为我们。“阎浮众生”就是我们这些人。“但能于诸佛教中”,‘佛教’两个字是关键,今天提到佛教,是不是我们想像当中佛教这个意思?不是。这是一切诸佛教诲之中,佛怎么教我们的,我们有没有懂得?我们有没有做到?真正能够明白了,能肯做,即使做一点点小善,“一毛一渧,一沙一尘”这是讲少,形容修的善少。毛是汗毛,我们身上的汗毛,这是我们正报里面最小的,尘沙是依报里面最小的,都是形容小善。这个小善,利益你全部得到,何况大善?佛法里面所教的,再小的善都称性。既然称性,善实在讲就没有大小,大善遍虚空法界,小善也遍虚空法界,乃至你起一念善心,一念利益众生的心,果报都不可思议。地藏菩萨说的这些话,初学的人确实很难接受,是不是佛菩萨以这些言语来劝勉我们,未必是真实。众生接触佛法,特别是初学,这些疑惑可以说是非常普遍,完全是以我们凡夫心,去测度诸佛菩萨的境界,这是大错特错。
" D4 R, S% M1 `/ v6 o我们凡夫是妄心,诸佛菩萨用的是真心,妄心永远缘不到真实的境界。法相经论里面说得很多,第六意识的功能在八识里头最强的,对外它能缘虚空法界,对内它能够缘阿赖耶识,可惜的是它就没有办法缘自性;诸位要晓得一真法界是自性,它可以缘虚空法界,它能够缘十法界,没有办法缘一真法界,没有办法缘自性。所以凡夫的见解智慧,怎么能够知道佛菩萨的境界?凭著自己的妄想想像佛菩萨的境界,全错了,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什么是真实智慧?二障破了真实智慧才现前。我们就想一想,我们有烦恼障、有所知障,不但有而且非常严重,哪来的智慧?自己以为觉得很有智慧,那真是佛法里面所讲的世智辩聪,世智辩聪不能解决问题。请看下面经文:/ i1 p, u9 J; d9 z$ d; i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长者,名曰大辩。是长者,久证无生,化度十方,现长者身。】
9 v* P$ J5 y9 O+ i* u* M) K到这儿是一小段。从这个经文里面,我们就明了大辩长者,这也是诸佛如来示现。“久证无生”,这一句话是很久他就成佛了,他在十方世界度众生,“现长者身”,这是示现。应以长者身得度,他就现长者身,参加地藏法会,帮助世尊跟地藏王菩萨教化众生。他出来发问,这一问一答当中,破除我们的疑惑。下面说:" d: b8 O2 Q" e& d3 ]; M5 c" e
【合掌恭敬,问地藏菩萨言。】 u* z% \9 w( u0 h1 k
“合掌恭敬”是致敬、是礼节,向地藏菩萨请教。4 e& _" V* I1 r0 x' L
【大士。】: d1 x$ B5 `5 a* U, E
这是称赞菩萨。
8 F6 f, h: b0 `/ M0 y& m4 ^' U【是南阎浮提众生,命终之后,小大眷属,为修功德,乃至设斋,造众善因。是命终人,得大利益,及解脱不。】/ k4 ?- O% ]# y4 D' `* X
请教这一些言语的意思不难懂。这是说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过世之后,他的家亲眷属给他修一些功德,譬如“设斋”。设斋意思很广,像现在习俗里面,放焰口、放蒙山施食,这都是设斋,这是请鬼神吃饭。也有在世间修福的斋僧,古时候家庭富裕的人家设千僧斋。以及造种种的善因,多做善事回向这个亡人。这一个命终的人,是不是因为家亲眷属给他营修功德,他就能得大利益?他能不能得解脱?我们看看地藏菩萨的开示:
. w5 K6 X! p8 Q7 ?0 N" b【地藏答言,长者,我今为未来现在一切众生,承佛威力,略说是事。】
' q. \/ l# S! @: \地藏菩萨答言称“长者”,这彼此恭敬。长者称菩萨为大士,菩萨称他长者。既然他问了,我现在为“未来”,‘未来’是指我们,‘现在’是当时,这“一切众生,承佛威力,略说是事”。‘承佛威力’这一句尊师重道,不敢以为自己能说;这个事,理太深太广,我哪里能说?承佛威神加持这才能说。其实地藏菩萨早就成佛,也是示现为菩萨身。学生当中无量无边都成佛了,哪有老师不成佛的道理?这是显示诸佛如来大慈大悲,降格以菩萨身分方便度众生。诸位都晓得佛法是师道,我们对老师要尊敬,要到老师那里去求学,不如菩萨身分来的方便。菩萨跟我们是同学,他是佛的学生,我们也是佛的学生,他是早期的学生,是我们的学长,同辈分,所以我们不去求,他可以来找我们。老师没有去找学生的道理,但是同学可以,这在教化就方便太多了,‘作一切众生不请之友’。只要观察众生机缘成熟,他主动就来了,这是菩萨身分度化众生的方便。所以地藏永远处在菩萨的地位上,原因就在此。
# B6 j, q' g4 l. j2 b, ]- k3 a! i; R【长者,未来现在诸众生等,临命终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一辟支佛名,不问有罪无罪,悉得解脱。】4 ?: C; f. W4 X7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