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7 a6 {( r( _, x# ]7 B/ C2 R6 V8 W- ]# C* X2 F' F ]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9年]往生咒的功德* _( ^, A+ {: j# a' w# w
往生咒的功德—一 海涛 辑
2 G7 o# Y9 S8 ^% y- [7 ]1.《往生咒》正确全名为《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顾名思义,此咒包含两种意义与功效:「拔一切业障根本」与「得生净土」。
; e* h b! H! A! O7 J, ~. q2.阿弥陀佛西方净土的经典中,原来也很少有咒语;而约于公元440年译出的《往生咒》的出现,其实在净土的发展史上有重大的意义,因为修行者开始使用咒语,且自只对来生利益的追寻(得生净土),转向也兼顾现世利益的获得「拔一切业障根本」。
6 j6 s3 A2 ] r! W3 s) j d* y0 k3.由于「往生」二字易使人误以为此咒只与往生有关,只能让念诵者或所祈求的特定对象「得生净土」,而忽略了它的另一个积极且重要的功效与意义,即「拔一切业障根本」的消除业障的现世利益部份。' A1 @) _( K* C% Q6 U( Y9 c2 a$ m1 B
4.往生咒由刘宋.求那拔陀罗所译,原文注明本咒出自《小无量寿经》,是部已失佚的《阿弥陀经》之异译本。, D8 C3 P& l G4 U3 ]2 l/ \6 Z! K
5.在阿弥陀系咒语中,《往生咒》是第一个出现的咒语,此咒文内共使用四次甘露,因此另有一个俗名叫四甘露咒。7 o( T* G3 ~* ^5 x* u+ v+ m
6.往生咒:
5 T# D+ r: R' V& G# [南无 阿弥多婆夜 哆他伽哆夜 哆地夜他 阿弥利都婆毗
& g4 q, Q. o e' u阿弥利哆悉耽婆毗 阿弥利哆毗迦兰谛 阿弥利哆毗迦兰哆
: G# q K4 K" R伽弥腻 伽伽那 枳多迦隶 莎婆诃 O2 d# Q3 i) ^4 l @; L+ ^
7.持《往生咒》的功效; p `* Z7 i5 x' ~
一、阿弥陀佛常住持咒者之顶,日夜拥护。$ p, ]+ u a% g; l' x7 m
二、无令怨家而得其便。
3 g* Y/ l2 B5 y& e a5 W: m三、现世常得安稳。
. \- y( R& E6 d3 c0 x" @7 ~四、临命终时任运往生(西方净土)。0 O$ F1 p0 \+ T% v6 x! w
◎前三点即现世利益,后一点为来生利益。
" v! [$ b$ Q/ p% O* o : q1 k5 y; }: e' H, T2 X
往生咒的功德—二 海涛 辑& |8 @8 e" F4 X+ n3 j t
1.同文后附有一〈阿弥陀经不思议神力传〉,述说此咒功效为:3 G6 k B ?1 F8 F3 ]. N
一、灭现世所造罪业。
) \. b: y. v8 \7 K. Z6 s二、现世所求皆得。; v# M% s1 }5 S4 I0 h5 Q! G
三、不为恶鬼神所乱。! ~! Q S5 U- L5 c" C0 `+ V( P
四、面见阿弥陀佛。(前三点即现世利益。)
! B/ O- {& S w2.此〈传〉中,有一个关于持诵此咒功效之例,该〈传〉白话大意如下:& [$ z2 E4 ~8 O8 ^: y( f; h. A
陈.天嘉年间(公元560-566),卢山的珍禅师在打坐时,见数百人共乘一艘七宝华舫前往西方,珍禅师请求同行,但船上的人说:珍法师!您宣讲《涅槃经》是很大且不可思议的因绿,但因您未持《阿弥陀经》与〈阿弥陀咒〉(即〈往生咒〉),所以不可同去。
2 S2 X8 K9 ?8 I9 @珍法师因此废止讲经事业,日夜专诵《阿弥陀经》与〈阿弥陀咒〉,合计念满二万遍。在他临命终前四七日夜晚四更,有神人从西方送来一座白银台,于空中比太阳还明亮。神人并告诉他:法师寿终时,将乘此白银台往生阿弥陀佛国,我今特来告知:您必定往生西方。
) n6 H c0 H4 P2 \珍法师临终时,在场者不论出家、在家,皆听到空中传来妙音并闻到异香,香气经数月不散。当晚峰顶寺内僧众,皆见到山谷内有数十个大如车轮之炬火。
, F- d L8 u$ B; i6 j h; N由上文看来,持诵《阿弥陀经》与《往生咒》,至少对珍禅师来说,是能往生西方净土的必要条件。( P/ R4 H' v* y5 Q3 c; E! s
从以上可知,多持诵俗名〈往生咒〉的〈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确实是个可兼顾现世及来生两种利益的咒语,值得修行者经常持诵。* p" U, J+ G8 n! \0 ~
(本文整理自「咒语漫谈」)
3 X( {, i+ M5 t3 D) ` ) }2 }7 u; u. r4 R% z% Y+ _% u
: B& G, S" ^$ h) @: B- _" P8 `+ P5 d
' ^+ S" x( V# M7 I u; G
" S# @, H1 Y6 E: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