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圣法法师百喻故事广释》! |8 J4 s o9 s1 }2 v" b
; z2 B( ]' j" T& x( |; c! G! T
23、绸包破毡
$ B8 A' F" V6 d3 G0 E
& G. d: t/ c' j* P4 r 5 c1 t: e9 n) B! I8 p) W+ l6 Q
6 w; ~+ P" P+ q9 E1 t世间有些人外表不扬,而内心即满肚子学问和智识。有人即外面一派绅士,而肚子里面一点的墨水和智识都没有。有人道德人格都高尚,而谦虚和客气,有人即空腹高心。总而世间爱面子和装外面好看的人多,而重内心重实力的人少。
. X& s3 v' n' h9 I8 z* {* q3 y, D
" \) K# o! f. `) B5 I* G0 i6 {9 y/ X8 D
从前有一个人,平常不务正业,常常爱占人家的便宜。因为他善于掩饰,所以很少有人知道他的为人。有一天他看中了一户富有的人家,他认为这一家必定有许多珠宝和珍贵宝物,若能占有一些即能享用不尽,于是打定了主意,千方百计的央托人家介绍,欲混入这一家做佣人。后来经一位地方人士介绍才在这富人家做花园的管理员。
4 c8 W' w S4 d* S! U7 z2 R$ u2 I6 K& N/ g% ^
8 E7 t v6 |% W% Z0 C5 x
~# |/ m2 J1 N* W' l8 ?! x- {
初初还是很用心的修剪花木、种植花草。因为工作很认真渐渐得到主人的信任,也没有防范他的行为。待他摸熟了家里一切环境后,有一天乘午夜时候,摸进了主人的房子,摸索了半天才摸到一个藏宝箱,箱子里面盖著一件破烂的毡子。这个人一件的宝物都没有拿,只从自己带来的绸布!包著那破毡子就跑了。明天主人看到佣人不在,检验了全部屋内都没有丢了什么,只失了那一件破毡子!也就不在意了。
) V4 C+ _& \* Q4 c! y) Y8 c; e1 W. W0 g- d; f! T
, C0 y' _# H3 z8 x$ B
" E) e$ i* f7 y9 w ~可是这人却得意洋洋的,从这高贵的绸布包毡子显耀于人。表示他很富有,以为绸布必包很贵重的东西,实则一块破烂的毡子而已。千方百计才混进了富家,又花了许多工夫给人家做工,又摸熟了一切环境,才偷了一块破烂的毡子,还得意洋洋的显耀于人,实在傻瓜得很可怜!
Z, c+ k9 B3 S8 a! b p. ~/ c6 F3 X3 W& A1 c& s/ t
+ m: ^. e; E- @: P3 l* r3 \, K1 [+ ?3 B8 ^ K" B
佛经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好不容易才对佛法起了信心,走进了佛教的大门。最初还是虔诚的用功修行,以及做善事积功德,但是时间一久慢慢的懈怠下来了,而且欲念蠢动,被世间名利迷惑,或贪著生活的舒适,只装著表面的学佛,而不肯刻苦修行,不是和那笨贼用绸布包破烂的毡子一样吗?& @3 m, ?( r" U6 t
) l5 h5 M: r0 \7 E ' ?% S* W; c( b, s9 ^* ^- C# C! B t
; i; K& {6 Y0 X; v% ~, u. _
有人外表西装革裹,一派绅士的样子,心里却没有一点墨水,或无智识无才能。请客即上大饭店,一花三万五万,平时生活即东借西借,拜拜时杀猪杀羊,招来许多客人,把一年的收入积蓄都花光,平时即碱酸苦涩。何苦来哉!) i# F, o: M. g5 B" G
) Y4 [, u5 I- Q0 z F& n) M
; Y5 O! u0 E7 B& A G. X
. ^$ t' W4 V7 [, L2 h$ {8 ]现在社会大家都拼命的赚钱,而不择手段。也拼命的花钱,不惜生命!赚的时候斤斤计较,不怕犯法,也不惜道德违背良心。争夺计较如大英雄!花钱的时候如大慈善家,不计多少,只怕没有面子。这就是人生?假使赚的时候厚道一点,花的时候节省一点,做社会的事业,岂不是天下太平,大家都平安快乐。
& Q! M2 @* p" h. B5 J
& q2 v! o+ ]5 x/ b
& ]& T( e( m9 U& ?! R. T
8 z v) ^1 i0 `* ?% `4 q3 r' b赚钱时争夺计较,结冤结仇,生前不能安安乐乐好好过日子,死后又六道轮回,互偿互还、业债、情债、命债、恩债、怨债,永无了期,都是因为爱一点面子而起因,如绸包破毡子一样。" n. g3 A7 F& B* Q
K! o. e* H5 q4 W
) N' [7 M3 z: K3 Z) H$ F0 A- ~* g: P& F. p0 \8 q3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