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26|回复: 2

海濤法師說故事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8 20: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海濤法師說故事5》
) D! w, H$ D5 K
4 Y' J' `/ F8 t, [" S- E5 r海濤法師說故事58 t% X" ^- Z1 }' ?

" `4 a/ g2 C) V7 ^奇妙的因緣
4 I( e! z# F4 x  U) D, k* a8 g
1 m8 [: W, I! t% g# E會生出黃金的雙手# I5 q, `( k% k6 {
7 K* [5 s; [/ C5 T/ N
舍衛城中有一家縉紳望族,某一年他們家產下一個嬰兒,長得非常可愛,特別的是,他一出生手掌中就各握著一枚金幣。5 f. [- P, [6 B- R( |- v

/ M4 [% q5 n- f/ v+ |, a他的父母看了,認為是吉祥的徵兆,非常高興的把那兩枚金幣拿起來,沒想到他們一拿走金幣,嬰兒手中又有金幣變出來,父母再拿走金幣,結果又出現兩枚金幣,就這樣一直生生不息,所以他們將小孩取名叫金財。
, `8 }+ T5 N" [2 H% R 4 v0 `/ Y% J6 B$ p
後來金財長大了,向父母請求出家,父母因為他的決心很堅定,於是允許他的請求。$ U- s  f* z/ E$ c2 J6 X
2 o5 s7 |, }( G
金財來到祇園精舍,這時佛陀正對著一千兩百名弟子解說佛法。他到佛陀面前頂禮參拜,請求成為佛的弟子。佛陀許可了,金財立刻就受戒,依照順序向每個前輩及眾位師兄行禮。& A- W; D: E9 K% y4 x5 I
: M! {) w  S8 E  Q
金財行體的時候,兩手按在地上,手按過的地方立刻出現兩枚金幣。就這樣照順序一一行禮完畢之後,他所行禮過的地方都有金幣,一時間成雙成對的金幣就佈滿在僧侶大眾面前。
+ d/ W: z6 t. ]/ X
7 d7 l7 q3 l# Y1 g) G行完禮後,金財返到最後一位,恭敬的聽講佛法,聽完後退回靜室,精勤修習,很快便證得阿羅漢果。
- n! A; s. b" C$ h! a 8 I  v2 m1 Z& c( T) w" t" X" Y
阿難合掌問佛陀:「這位金財師弟因為什麼樣的因緣,讓他自出生以來便手握金錢,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請世尊開示。」% B' C- J6 j4 F  g  O9 F/ Z
( L* @7 n$ s' @. Y/ L. u$ j. c
佛陀告訴阿難:「久遠劫前,有一位佛出現在人世間,名叫毗婆尸,他用佛法教化人民,被他度化而得解脫的眾生多得無法計算。' h; Q- s3 p8 w( v+ P, t
( g9 ?; V# }6 @. v" v- h
有一天,佛與許多僧人行走在國境中,準備度化有緣的人。當時許多富貴人家都設置乾淨的齋食,準備供養毗婆尸佛以及其他僧侶。
, T8 K0 i  e, Y) Z& U $ Q3 |2 P7 R6 q, D7 \
有個貧苦的鄉下人,他沒有什麼財產,平常靠著販售到野外撿來的柴薪養活自己。這天他賣完柴後,賺得兩文錢,正要回去時看到毗婆尸佛與眾位僧人經過,心中高興又敬佩,就將身上僅有的兩文錢佈施給佛及僧侶,而毗婆尸佛鄭重的接受了這兩文錢。」, X, q" G4 ]& B2 E! s; j1 N
0 [* G* g+ {, H. e
佛陀說:「那個鄉下人因為用這兩文錢佈施給佛與僧人的緣故,所以在往後的每一世裡,手掌中都握著金錢,沒有一天缺乏過。當時那位貧困的鄉下人就是今天的金財比丘,他前幾世雖然沒有修得道業,卻已經領受無量的福報,一直到今天聽聞佛典正法,稍微一修持,就證得阿羅漢果。所以一切眾生都應該勤奮的修持佛法、佈施功德,廣泛種下善良的因緣啊!」( v7 f. Z) B5 S" |0 k

$ U8 }( R) Y, k8 ~$ Q! m8 d發亮的指頭
  C1 [! ~5 R3 q
5 Q4 K6 J2 p0 m2 u7 I" N某一年,王舍城中某一富豪家誕生了一個相貌非凡的男嬰,一出生指頭就放出祥光。父母看到這種情況又驚又喜,於是請來法師為兒子取名叫「燈指」,還辦了盛大的喜宴邀請所有親朋好友來慶祝一番。/ p$ g1 s8 i! F& W$ K

8 r: V3 D/ P( B: K4 [: p當時宴會中有一位婆羅門學者名叫苦修,他看到這個男嬰的長相,便笑著說:# ]' r" d3 q; x3 v
: p4 [' k  c, n0 @% [* P
「這孩子應該是天人下凡,將來一定有很大成就。」
4 p" j8 E7 b$ N* |& E& \% ] + a/ \/ ?3 j. Y6 p' s" K( P
男嬰的父母聽到學者這樣讚美更加高興了,於是又設大檀會,七天七夜不停的佈施作福。這個消息傳到國王耳裡,他心想:3 H# q! B6 x9 I' V5 X0 x4 i, n

5 ]/ S3 z8 X4 e, }. ^「我從來不信因果這種事,真的有人一出生指頭就會發光嗎?」1 R/ ?' Q& H! H( p: t
3 ^/ x) c3 f) `
國王感到非常疑惑,隨即派遣使者將他們帶來王宮。: R* @; l; j+ K, f

- ^7 j# U) J' P" l! W* v* k一見到這個男嬰的指頭大放光明,使宮廷內大放異彩,國王驚訝的說:' ~* I8 U( p& C7 V# l+ v8 y

8 Y! P4 Z2 S0 R: f/ _9 G「果然因果是真的存在的。如果沒有因果,為什麼這嬰兒從出生以來,便容貌超絕而且手指發出光芒?這嬰兒前世一定積了許多福德,現在才得到這種善報。人們如果親眼目睹這孩子,還能夠不努力積善嗎?」
. S* n" A0 b5 {! f+ z4 j) r
6 N" |; h4 v, A* ?+ e8 F漸漸的,燈指長大了,父親為他選了個門當戶對的富家女作為他的妻子,過著幸福和樂的日子。但是過沒多久,燈指的父母相繼病死,家中無人主持,加上燈指從小嬌生慣養,不懂得管理家業,反而每天安逸玩樂,完全不知節制,於是家中財產便漸漸敗光。+ S# l8 U0 K" H! x# e1 }

( a0 O$ j+ d* l$ y4 \. e) _; u/ ?這天燈指出門享樂,妻子也回娘家,強盜趁整個大宅無人看守,於是放膽闖入燈指家中,將倉庫裡的金銀珍寶搜括一空,甚至日用衣物也全部帶走。
2 f# y4 r% J* |( U0 F, R# D 1 Q. n* D2 E" ^3 d
燈括晚上回家的時候布到家被被搶奪一空,不禁放聲大哭,就在這時,連指頭的光芒也消失了。3 W  _) I8 d1 g; m) t% j

% H% M* Y: I& p$ G可憐的燈指一夕之間什麼都沒有了,不但妻子拋棄他,僕人也逃光光,親朋好友更是和他斷絕往來。大家害怕他向自己乞討,只要一看到他,不是急急忙忙躲開,就是大聲把他罵走。燈指不只一次想要自殺,卻都死不成功。3 i- H; e* ~, b7 K3 d% j/ @

& d  T  W  z2 a- I2 l燈指心想:「想死又死不了,將來日子還這麼久,要如何才能生存呢?」後來燈指走投無路,只好上當人們最鄙視的抬屍體的工人。
" N( e7 h0 C$ w# V5 x
! B- X$ d/ _/ c. s6 m: F9 j這天,他把屍體搬到墓地去,正當要把屍體放下的時候,死人竟突然緊緊抱住燈指,不肯鬆手,燈指用盡全力也不能甩開。燈指嚇得亂跑,想要找人解救,可是沒有人要幫他,反而還罵他怎麼背著屍體跑到人住的村落,然後用石頭丟他,丟得他頭破血流。
) e/ H) X  ~& C7 Z/ |/ {% O
1 p8 |" N8 p* a8 n: C& Y燈指不禁難過的說:
6 E4 I! g$ K& e) W $ |) L3 ?& @3 [8 w; z2 c. a
「我本來家中富有,沒想到現在過著這樣的生活,哪知道又有冤魂跟著我,我背的屍體竟然不離開我。我就算背著屍體也要回到原本的家,寧願和屍體一起死也不願以後背著屍體苟且偷生。」- f/ M' ~, I) }- j
" C9 m' p; p8 r! r/ m* d& E$ Z
於是燈指背著屍體來到自家空宅,說來奇怪,燈指人一到家,死屍就倒在地上。這時燈指忽然看見死屍的手指閃閃發亮,再仔細觀察竟發現是黃金。他拿小刀割開體,發現屍體的全身骨骼都是金子。這下燈指發財了,他的富貴更勝從前,妻子、僮僕都回來投靠他,親戚朋友也都回來找他。燈指嘆了一口氣說:
# {- Y8 N  h; ?, o& D- u4 y
! y: K$ X/ n/ g% \0 S5 j「真是怪了!運勢一去,所有一切都幻滅,生活有如地獄一般。運勢一來,連屍體都變成黃金,之前無情的人立刻變得好像沒事,對我依舊喜愛。」8 e% e2 \+ o' |, e5 w

9 r0 h5 q/ I2 E經歷了這些事,燈指看破人生,不再迷戀富貴繁華,把一切財寶施給貧苦大眾,之後放棄榮華富貴,出家修行,每天精勤修習,成為阿羅漢,但是屍寶還是緊緊隨著他,不肯離去。3 s' R. b; Z" P# B# }

7 w+ o5 x0 A4 [% h比丘們看了,合掌問佛陀:+ p2 G" z, Q7 w2 G( o; l
9 k9 F/ @2 Z! P( p
「燈指比丘因為什麼因緣,從出生以來就指頭發光?又是什麼因緣要遭受大貧困?而且屍寶為什麼一直跟在他身邊呢?」
& D8 `0 O0 B% B
. X) E, X, t& Y) K- l佛陀回答:「好幾世以前,燈指比丘出生在波羅奈國一個富有家庭裡。當他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有天在外面玩得太晚,等到天黑回家時,家裡的門窗都關了,他大叫開門也沒有人來應門。過了很久母親才來為他開門,他於是生氣的罵母親:9 A; w, V: C- _, K! m& Y$ e

4 V$ A$ Z1 w6 s3 F  |『全家都死光了嗎?還是有盜賊來搶劫?怎麼沒人幫我開門!』  K5 f# y5 l/ |9 I1 n- `+ M& z. A
9 J+ t1 A1 ^% D; A2 D- Y
造了這種口業,他死後墮入地獄,並且這輩子遭受貧困。
5 r5 ^5 b; X, K; r
' v' O5 a: Z; d8 d# _1 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8 20: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续-《海濤法師說故事5》9 n  j  c. a0 w" @5 I0 G* {* ~, j3 J4 _
- J$ G  C4 ^3 F3 Z/ W0 [
摘自《海濤法師說故事5》
  [. I, [; w0 r& r0 g8 {8 T+ W至於指頭發光及屍寶的因緣,則是另一件事。從前有一位佛名叫毗婆尸,他入涅槃後,佛法流傳到世間。燈指當時已經長大,成為富豪。有天他到塔寺恭敬禮拜之後,見到佛像有一根指頭破落,他馬上花錢用金箔修補佛指。修好後,他祈願能因為修治佛像的功德,以後得到尊豪富貴,如果漏失金錢,之後還能尋得。因為上輩子幫佛像修補指頭的因緣,所以今世得到指頭發光以及死屍成寶的福報。」/ H; a! h& N1 n# _0 z9 G0 B+ c
9 k3 V$ j, |: d* s
佛陀說:「在佛像前面種下微小的福德因緣,竟可以得到如此大的福報,甚至到了他將要進入涅槃境界時還跟著他。可以想見如果對如來法身種植福因,對於修行的功德將不可限量;相反的,惡業也將遭到苦報。人想要尋求解脫一切苦的方法,就應該從戒除各種惡業開始。」
4 ~; p. f; j$ U9 V" M) N# W/ Z
! u& u) H6 m9 i' z$ i0 a  S7 A; b) R商人奇遇
. I0 X' d" ^, @ & a5 u: w0 A) Q3 h0 D4 }+ w! W
有個富有的商人叫阿鳩留,他生長在山林之中,經營山產貨物,從不曾見過大海。由於嚮往大海出產的珍寶,他決心要去大海裡尋寶。9 k# J. n* k$ `& D2 g) K1 h

  r! U- e# q, m. d7 p他和五百位夥伴向南海那一邊慢慢前進。走了幾天,糧食快吃光了,卻沒看見水源和草地的蹤跡,牲口也沒有力氣再走了,於是阿鳩留派了幾個人和自己分頭去找尋水源。
0 a2 l( H9 P# L. ~ & m5 z# S0 c. D1 R  d$ G& ]
找著找著,阿鳩留忽然看見一座樹林,於是提起精神,快馬加鞭的向樹林的方向騎去。快到樹林邊時,他看見一個壯碩的男子從樹林深處走出來。阿鳩留非常高興的問:
" N$ v* k1 T0 z
' {  R; X  x6 K( q0 S4 s「您是這裡的主人嗎?求您救故我吧!我好幾天沒喝水和吃東西了。」! }3 {) K, k+ s: V) Z- _, R6 l: H

5 t( u2 d$ l+ m0 E那人聽了阿鳩留的話,便高舉著右手,從指端流出泉水,味道甘美還有香氣。阿鳩留趕緊大口大口的喝著,喝到滿足了,水就不再繼續流出,好像有機關似的,可以隨意開啟關閉。
6 a5 n7 a: R( w  y" V- ^
. w# W- |9 w' ~' r$ \5 E' Q  q男子把手放下後又再次舉起,這次換美味的食物從五指指端湧現。阿鳩留拼命的吃著,吃飽後過了一會兒,突然大聲哭了起來。
; t" M& u  n9 q3 R& B: y 3 t( C1 `4 `* W6 C+ s! u# {2 [
男子問:「客人為了什麼事而痛哭失聲?」2 `9 x3 Y2 `" c2 u$ B

7 ^1 \3 B0 e% \, R) }6 O阿鳩留回答:「我自己的飢渴解決了,但我還有五百位夥伴和許多牲口,這三、四天來他們沒得吃、沒得喝,就快支撐不住了,我想到這點就非常難過。」
+ e# [6 a4 }! }2 R  W# a! m2 @
# X) N* [: t% F9 s. G男子說:「那你快去將他們帶來吧!我可以幫忙解除大家的饑渴。」/ M: \( ]  R7 E, d/ Y5 `3 {

6 K1 X) M* `* e  d阿鳩留聽了,趕快回原處將眾人帶來。男子見眾人來了,便高舉右手,從指端流出甘甜的泉水和美味的食物,供給眾人與所有牲畜,一直到大家吃飽了才停止。
) K# k" l( E) e0 g8 \( q 1 l. m  E! n% ]# D% r0 R7 W
等到大家吃飽喝足後,男子好奇的問:「你們要去什麼地方呢?」
. m. p/ \% t( v; G, o4 i
; i6 ]$ W+ U  s. F+ l1 }阿鳩留回答:「我們要到大海搜尋珍寶。」
  z  H+ u  t( g5 N* k
  N0 h+ s* t6 }2 d1 P; X男子聽了,笑一笑說:「你們要什麼樣的寶物,可以隨個人的心願,從我手指中求取。」% I* i% y2 c( ~% u3 o, }' r

* a( r2 ]$ q! Q$ W說完便高舉右手,從五指指端變出金銀、琉璃、水晶、珊瑚、瑪腦、琥珀、貝殼、珍珠等各種寶物,眾人都能隨自己的心意領取,一直到所有人都心滿意足才停止。
* q) O  n6 y! ]  C. e9 a ) C/ M! g0 y6 V! y- g
然後男子對大家說:「你們拿了這麼多寶物,回到家鄉後,記得一定要發自真心的佈施貧窮,千萬不能吝嗇,吝嗇的人終究會會墮入困苦的,慷慨的人才可以享用無盡。」# r( @3 ?9 X/ J: S( l" j. \5 Q0 ?
& E1 j' S! w2 ^2 c. G" e& F2 }
阿鳩留聽到這番話,合掌恭敬的問:「賢仁的先生啊!您究竟是什麼人?怎麼會有這樣奇妙的神力呢?」) q$ E- ^+ ~' p
4 W% p$ q1 g. s5 {8 [8 ]
男子說:「我是薛荔王。前世我是一個非常貧窮的人,雖然貧窮,心地卻常保持純淨,敬重佛教徙和一切有道德的人。我因為貧窮不能佈施,看見其他人佈施時,總是心生歡喜,在一旁讚美著這樣的善行。$ e% H" A3 V1 \3 v! [

: F$ G0 r0 [, }" k當時迦葉佛涅槃圓寂了,所有佛教徒都出來勸募化緣,當他們來到我面前向我化緣時,我說自己一無所有,但是遙遙指著城中,告訴他們哪一家既慷慨又有善心,可以求得飯食。我看見他們乞求到齋食,也替他們歡喜。
  P5 {  i: S+ Y  i0 {$ s , l* |$ i- x. v( J
後來,國王替迦葉佛建造七寶塔,我常常伸手放到搭上,發心祈願,希望自己得到多種福分。國王進獻物品入佛塔時,我也伸手發心祈願自己能得到許多福報。! ?: r+ T* @' C: f. Z0 u! X
8 D# V+ `! z. B, r
只恨我目己貧窮,手中沒有任何物品,從來不曾進獻齋食給修道的人,死後僅僅做了薛荔王,何因為我前生見到人做善事便替他歡喜高興,所以現世讓我的手指指端叫以順心放出一切寶物來。」1 X& F3 K' {4 [3 H" j# y

7 b8 `+ H. u0 o阿鳩留聽了男子的話,感嘆的說:「我以前不相信有前世今生,也不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今天我親眼看見這種事,從今以後我要多做善事,滿足他人的心願。」
2 C0 f# B1 Q1 Y$ Q8 f" _+ W
# R% g4 X5 V3 ], O! e後來阿鳩留回到家,馬上發大善念佈施,,每天共養無數有道德的修行人。因為這段因緣,阿鳩留死後便投生到天界。
  W8 B4 Y; I# O* v) T. E' b" }" l
- `* i! q6 H: Z* f; J+ g! r: {, a; ^魔王當弟子1 r( k% h% ^& M8 J9 c8 n7 C

; `6 T9 ]" H% V/ u7 W3 {2 i2 v有一天,阿難在樹林間坐禪,忽然覺得心神無法入定,有些問題想請教佛陀,便來到佛陀的住所,請佛陀開示。
* B( h# z8 q/ S& D5 A' |2 N + P. S# J' N. F! [
阿難問:「世尊!憍陳如、跋提離、婆沙波、阿奢輸、摩訶男這五大弟子,是因為什麼樣的因緣,讓他們能夠最先得道呢?」
: N' R; d* j' O ! a& w# q9 B8 d0 {( [! h7 L
佛陀告訴阿難:「憍陳如等五大弟子,前世與我有因緣存在。我曾經用我的血解除他們的饑渴,使他們安寧快樂,今生遇到我修成佛道,所以他們能先受到度化解脫。」
( [% v0 p6 L$ y, l
$ C( V; S! U. V) J. L阿難又問:「世尊!您用血解除他們的饑渴這件事,是什麼樣的情形呢?」
+ d# S6 T5 g$ n9 W6 M! q 7 ^) _& s! L# K! P7 g7 q! i
佛陀說:「過去有位國王叫做慈力,他生性慈悲,經常教導人民行十善,使全國人民心向善念,不做任何壞事,處處充滿和諧良苦的氣氛。因此,所有邪魔都不敢侵犯逼迫,沒有人的精氣血肉可以吃,所有鬼怪都變得憔悴沒有力氣,就快餓死了。# `* Q! g. x& U$ S* t/ [
- ^1 B9 a: _; m
這時有五位鬼王鼓起勇氣,變成夜叉冒險來到國王面前,對國王說:
% g& W/ l! m$ V; G6 M! N8 l7 p, j
2 G8 L+ G* q/ e" v3 W1 z- o  }『慈悲的大王!我們仰賴人的精氣血肉才得以存活,但全國人民在您的教導下,都修行十善,使邪惡無法勝過正道,斷絕了我們的飲食來源,我們就快無法存活了。好心的大王,求您幫幫我們吧!』
5 B. E* v: t$ L
7 x  G7 f6 e7 ^2 K2 M! l1 R國王聽了他們的話,十分憐憫鬼族,心中決定要幫忙他們,於是拔起劍往自己的身體刺去,一連刺破五個地方,頓時血流如注。
2 b, f% s- J, g) k8 a  |) s. ^( `
+ ]" ?) ?1 |6 ?. q) W* I國王說:『這是我佈施給你們的,你們自己取用吧!』+ u8 C/ Q: l7 p4 h! |

# }# f9 x8 p) V. s五個夜叉各自拿著器皿來接受國王身上的血,隨手取來便隨手飲用,喝飽滿足後才停止,他們受到國王的恩惠,內心感激無比,不忍心立刻離去。
) E+ S3 m* L4 j+ {7 ?. O4 M6 r ! ~% Z! e( I6 q" s# H. b( A
國王對夜叉說:『你們內心的貪嗔痴三毒像火一般熾熱盛大,所以投胎墮入鬼道,過著不快樂的生活。你們應當勤奮修持十善,洗去罪惡的污垢,恢復你們清靜自在的身體。我今天以身上的血救助你們的飢餓,使你們暫時得到安寧快樂,等到我成佛之後,我法身受了戒定慧的血,應可幫助你們消除貪嗔痴三毒,使你們獲得涅槃,不再墮入輪迴。』」4 [' k' p. H7 C8 j6 F% ]: E

+ C! b- ~4 A7 L( @) 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8 20: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濤法師說故事5

续-《海濤法師說故事5》6 f# L7 a( m2 {8 k8 e) u3 v
- B3 K1 e' d* Z# j' `! F- p  Z7 l
摘自《海濤法師說故事5》. c0 w1 \, B$ M, z& V: b% {, ]) R
說完這段因緣,佛陀對阿難說:「阿難!你應當知道了,當時的慈力王就是我,而五個夜叉就是今日的憍陳如等五大弟子。因為我曾答應先行度化他們,所以我一開始講說佛法,那五大弟子便最先得到開悟解脫,而能早早登到覺醒的岸上。」
6 A4 v' O( `( @1 i
: G; X% y7 y3 r: i. [漂浮屍體的慈悲2 d2 K3 k9 A9 r4 u: j

; a( Z8 |9 C2 r# G佛陀有一天對弟子阿難說:
6 ]8 g5 i. X6 }8 ~3 o+ q 9 r( e7 r$ N. T4 S/ H# K. k
「久遠劫前,我曾經是富有的商人,和許多商人一起人海採尋珠寶。我們到了有寶物的地點,大家各自入海搜尋,尋獲了很多珍貴的寶物。/ A4 E( L# B) d
9 Y4 y7 i0 m) y
正當我們滿載而歸要回去時,沒想到中途遇到大浪,船身被兇猛的海浪打壞,大家紛紛掉落水裡,有的游水,有的攀著破船的木板,而不會游泳又抓不到漂浮物的,就這樣被凶惡的海浪捲去了。
6 j. X( W# M6 ?4 B5 s* R6 `
' H: z% N6 P* I0 v這時我帶著漂浮的氣囊,安穩的在海上漂渡。我看到不遠處有五個商人手牽著手,在水面浮浮沉沉,生死就在呼吸間了。他們看見我在海浪中,游泳行走沒有問題,就用聲明道:
" V" S" G3 V, i3 u) p9 E
7 w( ?8 i& X) w1 h. B$ a+ o0 {『救命啊!您發慈悲心救救我們吧!』
1 d  @* u5 n# U8 T1 M % F7 f1 D+ ?5 {) y
我馬上對他們說:『你們不要害怕!我會幫你們安穩的渡過這片海面。』# ?. ~8 ~( Q% A( v

/ L4 s% H* y7 ]% k* T7 s於是我轉身向這五人遇難的地方游去,自己默念著:
/ @  s. P0 N3 d. S- X
/ f1 ]% @) R- L$ b『在大海中,屍體不會沉下去,如果我今天捨棄這個身體,那五個商人一定能脫離險境。』
# O$ K7 L( a+ b; \/ s3 v& p
6 `( }. G! \5 a" H我主意已定,便一手拿著浮囊,一手拿著寶劍,對那五人大喊:  r+ i; i1 r5 |6 j/ h- B3 T
  [+ I2 F& I& ]% ?$ W8 w
『喂!你們趕快爬上我的身體,而且千萬不要鬆手。』8 t" f& t% A6 C- Y/ r% D) I" v. x

5 ]% M. [, ?2 u那五個商人都想要逃生,有的跨坐在我的背上,有的緊緊抱著我的雙肩,有的拖住了我的腳。然後我堅定起勇猛的信心,馬上用銳利的寶劍了斷自己的性命。2 \% }1 c/ j7 k
, g8 @9 m; }3 G! z, o1 v
沒過多久,海面捲起一陣大浪,在一剎那間推著這個死屍,直沖上淺灘,那五名商人就這樣被送上岸,歡喜慶祝得到新的生命。」
' q. D( H4 g( H0 w: p 9 x: h8 V! h$ q; _. A& L
佛陀告訴阿難:「這五個商人就是現在首先被度化解脫的五大弟子,這五人和我有好幾世的因緣。以往在大海中,我使他們安全度過災難,歡樂歸還家鄉;今天又令他們在生死的苦海中早點得到度化解脫,安全住在涅槃寂靜世界的岸上。」
2 c/ f: z' d0 b$ \, p& [  {0 }( \5 k/ h5 J)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5-14 07:30 , Processed in 0.07813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