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260|回复: 0

持八戒斋一昼夜 中品中生今生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8 12:2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持八戒斋一昼夜 中品中生今生成

& p2 ?2 O9 t% P( l$ V

 

/ k0 f* R- u. U/ `& ]1 t

作者:见内  —清定师鉴定(侍者师1995年6月19日经手)     

' \; z; k+ n. Q

 

9 ~* C/ |( ^7 X! L4 y5 j) G; K4 U' C

  《观无量寿佛经》中,第十五观云:“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华,至行者前。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行者自见坐莲花上,莲花即合,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在宝池中,经于七日莲花乃敷。花即敷已,开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经半劫已,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中生者。”

F7 w) W% r$ E3 w7 ?3 m, f

  《优婆塞戒经》八戒齐品云:“善男子,若能如是清净皈依,受八戒者,除五逆罪,余一切罪,悉皆消灭。”

" T6 |; v# k2 u, v, W3 B* u! u" |/ y

  是故普劝念佛居士,当受持八戒斋。以六斋日受持最宜。其戒受法,准诸经论,有说要当从人受。若有比丘、比丘尼知戒相者,感从受之。若无,准《随机羯磨浅释》、引《成论》、《智论》中都开自誓而受。自誓受者,当于早晨,天明后,至佛像前,收拾整洁,沐手焚香,礼佛已,当先忏悔言:

6 x% u! v: E7 {$ ^% Z* Q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 q" B- U# I2 N

  (如此念三遍,拜三拜)长跪合掌,应如是受:

' U' u& |/ ]' e; b7 ]& B7 D

  我某甲(即法名)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一日一夜为净行优婆塞(夷)。(如是三说)

. I% w8 Y$ Y9 y V( {

  我某甲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一日一夜为净行优婆塞(夷)竟。(如是三结)

/ N5 ?: }! s7 _/ X! g& s; n* o- M9 @

  次授戒相言:

$ w: V8 v/ m- [7 E% Z" W( F1 o

  如诸佛尽形寿不杀生、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离花香璎珞香油涂身,离高胜床上坐及作倡伎乐故往观听,离非时食。我某甲一日一夜亦如是。(一说)受竟。应如是回向:

- L2 S7 W3 n" f7 v `) e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一切有情众,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受毕。

4 l! U" x$ m& {" D) }# k9 D/ w& I' I

  注:前五戒除不淫(指断一切淫,非但邪淫),杀、盗、妄、酒四戒,与三归五戒同。

8 b4 }/ c5 s9 }& W$ k" Z$ a- P9 K

  “饮酒”:南山律祖云:正文无此(指食荤及肉),即受净身,焉啖膻(shan)臭,理不可也。

( F; C, ^8 J: v$ G

  弘一律师云:今案吸烟,亦应例此,判为不可。

7 I9 N) @9 i7 B s8 _. |

  “花香璎珞香油”:指有香味的化妆品,一切首饰、香皂、洗发香波、香牙膏等。

9 q, r% d: O( W) {1 e& s; K

  “高胜”:即高广大床,高一尺六寸之上犯。广只容一人转侧。今双人床,席梦思床,雕刻、装饰金、银、珠宝之床,沙发等皆不宜用、坐、卧成犯。

, @ E$ j) k/ [0 }1 b3 n

  “倡伎乐”:倡指口出韵调,伎指奏乐人。乐指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之八音,广指弹奏一切乐器,这些均指享乐而无教育意义之举。

# I6 Z+ ~& d0 I# |! O7 [0 ^; f

  “非时”:是从日中(即中午)至次日天明前之间,不吃食物。除白水及因病服药。一切食物水果不得吃。律典云:以过中(午)不食名为斋。

% L* A, r7 e* @$ ^4 c

  现俗人误为吃素就是吃斋。日中(午)的具体时间,每天各异。以通过北京的经线为基数,即东经117傲诮?牡胤剑?闹寥罩?1:45分;冬至日中12:15分;春季、秋季12点整。过此时间至次日天明以前属非时。经度(东经)每减少15埃?罩芯屯瞥僖恍∈保?吭黾?5埃?罩械氖奔渚吞崆?小时,成都市春秋雨季可推迟到12:45分,夏季日中12:30分,冬季1:00。其它地方可准此算出日中时间。

/ _4 F' z0 `6 L

  所受八戒八戒斋一日夜内,慎勿违犯,若犯,应及时向受持不犯之人发露忏悔,忏悔即得清净。若当时没有可对面忏悔之人,日后遇到,要对之忏悔。忏悔有两种,一是破前四条根本重戒,要先对人发露忏悔已,再修取相忏。二是犯后四条戒,对一不犯之人忏悔。亦名对首忏。

& y: S" d1 q2 {& v( P7 m( U5 _

  所言破前四根本戒者,指杀人,盗值5圆钱,淫欲(非梦淫,若梦中淫,醒来但责自心),未证言证(非一般妄语)。言取相忏者,专心拜忏,如大悲忏、千佛忏等,要以见好相为期。好相者,佛来摩顶或见光、见华,种种异像,便得灭罪,若无好相,不能灭罪。所言对首忏者,指杀天人、修罗、鬼神、畜生(非误杀,误杀不犯,但责自心)。偷盗若钱若物不满5圆钱,方便欲行淫而未行,手淫,小妄语(所谓知言不知,不见言见,非自称有证有悟以骗取名利也),贪杯饮酒乃至一滴入口(除因病服药酒),及八戒斋中后三条有所违犯,均用对首忏除罪。其忏法,是先对一人(无论他是在家、出家人,但不犯要忏之这条戒者)。若对出家人,应长跪合掌;若对俗人,但单腿跪而合掌,如是忏:大德存念,我优婆塞(夷)某甲(即法名),有故(称罪名或云饮酒等,随事称),犯下品可悔恶作罪及方便覆藏恶作罪不忆数,此所犯罪,我今于大德前,从清净来,并皆发露,不作覆藏,由发露已,便得安乐。(如是三说)

$ E( d, f+ m9 H+ Q

  (所对者问言):汝见罪否?
  (答):我见。
  (又问):将来诸戒能善护否?
  (答):能护。
  (所对者言):好。
  (答言):善。(忏毕)

9 z3 C( R" c P9 r J

  现念佛人多,往生者少,盖临终一念,难以把握,其原因很多,主要是乘急戒缓,或戒乘具缓等。

: C3 B! o1 w! m2 R$ ^

  △律云:持戒之人,寿终之时,风刀解身,心不怖畏,魔军远离,怨家债主不能得其方便。持一戒,福等虚空。

) n" D7 M& P% w) V# Q

  △地持经云:三十二相无差别因,缘由戒所得,若不持戒,尚不得下贱人身,况复大人相报。

+ f5 J8 U" Z8 v' a# D- e; I

  △灵峰集要云:若不坚持禁戒,纵有禅定多智现前皆成魔业。

9 m1 s) U) j3 M& M+ g

  释圣闻集

% r: _' k7 i4 t5 M( w% o8 H

  一九九五年五月初五——清定师鉴定(侍者师1995年6月19日经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5-3 09:17 , Processed in 0.06016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