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123|回复: 0

《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一、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4 15: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L p! @! k/ W6 v$ y2 n! `/ _* d" l X' S* x. U! z/ l# l& S
+ `% Q9 _( R9 V& s

  第一篇 空

: E3 n6 e: S2 l& D$ z2 E

  壹·前言

3 _' Q' B5 g: r5 H0 | n! Q5 G

  自古以来,佛门就有‘空门’之称,因为‘空’是佛教最重要的教义之一,也是佛法不共其他宗教及世间学说的特质。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证悟成佛,他所证悟的宇宙真理是‘缘起’,缘起就是说世间一切存有的事物都是因缘所成,没有实在的自性可言,这种诸法自性了不可得的特质就称为‘空’。因此,‘空’可以说是佛教的言语中最接近诸法实相的名词,然而一般人不了解‘空’的真义,误解佛教是消极避世的宗教。事实上,‘空’蕴含无限,真空才能生妙有;‘空’并不是无,而是要我们大破大立,空去一切有无对待,空去一切差别观念,甚至连这个‘空’也要空去,然后才能享有一个大解脱、大自在、空有不二的世界。

A e0 g8 I& N: Y* C

  贰·空的真义

. D" l1 N+ D" B: A9 h; H

  《中论·观四谛品》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故,一切则不成。’‘空’是建立万有的要素,以棉布为例,从缘起法来看,布是空的,因为布只是因缘和合的假相,譬如布的原料是来自棉纱,棉纱是由棉花的纤维纺成,棉花又采自棉种子,种子须要有土地、阳光、空气、水分、肥料等的栽培灌溉,才能萌芽、成长、开花、结果,既而果熟开裂,种子密生棉毛,则可供纺纱。因此,棉布是棉籽结合了宇宙万有的因缘而成,所以我们从‘万有的因缘’上看,它的自性就是‘空’,这就是所谓的‘真空能生妙有’。

3 M9 j5 g3 T1 F8 n; R3 k1 o( P! Z# u

  再以我们的身体为例,鼻孔不空就不能呼吸,耳朵不空就不能听闻,乃至全身的毛孔细胞、五脏六腑如果不空,就无法生存。有了‘空’,生命才能延续;心中有了‘空’,才能‘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世界有了‘空’,才能生出宇宙万物。所以,空是宇宙之体,是人生之本,是万有之源。

$ E% X6 l3 ~1 R- M/ m# p. j z- N3 d

  ‘空’是真理的极致,‘空’能将印证真理的‘三法印’统一起来,例如:

3 F" u! T A: C) G% [% ?( L

  1.世间没有永恒性的东西。世事变化多端,这是‘诸行无常’,也就是‘无常苦空’。

3 J( [( ^' X" e- H3 Y6 E3 l/ e+ C

  2.世间没有独存性的东西。万物相生相成,这是‘诸法无我’,也就是‘缘起性空’。

2 G5 y3 }9 i x! B+ x$ p# g

  3.世间没有实有性的东西。一切如梦幻泡影,这是‘涅槃寂静’,也就是‘妙有真空’。

/ m) _1 s6 Z$ c* H2 H3 y1 e. k( d

  ‘空’是一种最深刻、最奥妙的哲学,如果想用一句话来表达,事实上是不可能的。《释摩诃衍论》中曾论‘虚空十义’,虽然不能将绝对超越的‘空’义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但在人类所能理解的语言中,已经算是很接近了。所谓‘虚空十义’如次:

; ]6 g& ] W* n* S7 U+ b+ d

  1.‘空’有无障碍的意思,如虚空,虽遍一切处,但绝不障碍任何一色法。

+ }) ^) x$ U4 j+ N9 l2 t3 O0 Q+ g

  2.‘空’有周遍的意思,如虚空,遍满一切,无所不至。

8 z. z- e+ _( N+ P

  3.‘空’有平等的意思,如虚空,无有简择,于一切平等。

; z1 E( ]( B# U1 T1 i2 W9 G

  4.‘空’有广大的意思,如虚空,广大、无垠、无际。

, Q! A& b4 n1 W( \

  5.‘空’有无形相的意思,如虚空,无有形状相貌。

: k1 r/ ]) I/ I

  6.‘空’有清净的意思,如虚空,恒常清净,无有垢染尘累。

: g, E# G/ |6 ?) V( J- L1 k

  7.‘空’有不动的意思,如虚空,恒常寂止,离一切生灭成坏之相。

$ S7 N0 } J" G+ n' @( y

  8.‘空’有绝对否定的意思,把一切有限量的事理彻底否定、消灭。

5 s+ p; w( W7 y4 t2 q

  9.‘空’有空空的意思,彻底否定一切自性和摧毁一切空执。

8 S, `8 `* ^6 S: D: {; R) P

  10.‘空’有不可得的意思,如虚空,不可取得,不可把捉。

$ G L6 Z6 L# c' l9 O6 \

  参·空的种类

& J% _: Z: {& i$ d$ r3 W

  在佛教的经论中,有关‘空’的分类很多,计有二空、三空、四空、六空、七空、十空、十一空、十六空、十八空::等等。大体而言,可归纳为人空、法空、胜义空三种。

, @' m6 A7 c1 F& A% u+ D! l

  1.人空:又称为我空、生空等。即有情众生的生命,是依因缘和合而成,没有实体可得,仅仅是假合的存在而已。

" A5 T& Z6 W h* S' ]) c; Q

  2.法空:由有情生命出发,空义进一步扩及万法,便有所谓的‘法空’。即诸法是因缘和合而成,没有实体的存在,所以又称为法无我。

- G" H! w) @9 e- X, I, B

  3.胜义空:是将人空、法空及其他一切执着也一起空掉的‘空’;是一种既不住于有,也不住于空,超越一切有无对待,而达到随缘放旷,任运自由的境界。又称第一义空、实相空,也就是涅槃寂静的意思。

& g2 @; y& J4 n

  《大智度论》卷三十一说:‘涅槃中亦无涅槃相,涅槃空是第一义空。……能使诸法实相空,是名为第一义空。’在胜义空下,连涅槃都不住着了,世间上还有什么不能超越的呢?

2 x2 y x+ p6 ]; O9 I$ o* t

  肆·如何认识空

" U3 k3 X3 P3 N o9 a* M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空’和‘有’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观念,‘有’的绝对不是‘空’,‘空’的绝对不是‘有’。但是,佛教认为‘空’和‘有’是一体的两面,诸法所以是空,是由于无自性可得;诸法所以是有,是由于相用不是空无的。

, |9 E. M, B, c5 Q2 |& Z' c& w% D

  如何才能认识‘空’呢?从诸法的相用上可以认识‘空’性:

+ X9 D' K# Y0 L. w; }4 D

  1.从相续假看空:世间没有恒久不变的东西,一切现象只不过是相续的存在,无时无刻不在刹那生灭之中。譬如我们身体细胞的新陈代谢,不断地进行更新;世间上的人事更替,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说明了世间的事事物物是相续假有,无常而没有实体,从这种相续无常的现象上,可以了解‘有即是空’的真谛。

7 F$ w3 [5 { w2 r7 l

  2.从循环假看空:因果故空。宇宙万物,世间诸法,都离不开因果的法则,因为果,果为因。如一粒种子,有了阳光、空气、水分、泥土等外缘后,于是发芽、开花,乃至结果。种子是因,结成的果实是果;如果再以结成的果实接受外缘,再一次的开花结果,则原有的果,又是另一个新生命的因,因因果果,相关相涉。因此,从这个循环的假相中,可以认识空。

& J4 ?; H- M f& C n

  3.从和合假看空:缘起故空。诸法因缘和合而生,譬如人是由皮肉、筋骨、血液等和合而成;如果把各种组织分开,人的自体无从可得。因此,从和合之中,可以了解空。

) \) W! y! c/ Q1 p; c

  4.从相对假看空:相待故空。世间万物都是相互对待的,譬如有三层楼,一人在二楼,有人从一楼上到二楼来,二楼是‘上’,一楼是‘下’;三楼的人下到二楼来,此时原是‘上’的二楼变成‘下’,三楼才是‘上’。由此可知,所谓上下的对待,是一种假相,所以是空。

8 ~; {7 h1 D" e4 \: E

  5.从相状假看空:无标准故空。以点灯为例,蜡烛、煤油灯、电灯的亮度是没有一定标准的,如果从蜡烛先看,认为烛光很亮,再看电灯,烛光的亮度就显得不够了,‘亮’这个相状是无标准的,所以从无标准的相状上,也可知道是空。

( l. S" u- a; S# t; c

  6.从名词假看空:但有假名故空。宇宙间诸法万象,各有不同的称呼,而这些名称都是假有,所以是空。譬如一块布,穿在上身的叫做衣服;穿在下身的叫做裤子;穿在脚上的叫做袜子;戴在头上的叫做帽子。同样是一块布,却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名称,这些名词原来也都是假名而已,因此是空。

$ F. O% n5 T, V1 D& i5 f3 V8 O

  7.从认识不同看空:心境无定准故空。下雪的夜晚,诗人坐在窗前,诗兴大发,叹为奇景,自语道:‘若再下它三尺,景色将更绮丽。’此时,屈居于破屋檐下的乞丐,缩着身子,不胜酷寒,感叹的说:‘大雪纷纷飘满天,老天又降杀人刀,再落三尺方为景,我辈怎得到明朝?’同样的事物,因心境的不同,就有不同的看法,由此可知,从不同的认识中,也可以了知空。

7 r* }9 o1 t/ _' G8 H, t

  伍?空的妙用《大乘密严经》说:‘离空无有色,离色无有空,如月与光明,始终恒不异;诸法亦如是,空性与之一,展转无差别,所为皆得成。’万法惟其性空,才能生起宇宙万有;万有徒具假相,才能显示自性本空。因此,有不是空以外的有,空也不是有以外的空,空与有是相融相即的。

( M6 F' c [5 w6 b+ D( n

  有人说:‘空,是佛教的X光。’这句话实在很有道理。因为藉着X光的透视,可以让我们看清体内的五脏六腑;同样的,经由空性,我们便能洞悉诸法的实相。

- p) D$ q7 f5 @1 R4 q i

  ‘空’是什么?空就是‘0’,0本身什么都没有,但若将0放在1的后面,则成为‘10’;若将0放在10的后面,则成为‘100’;放在100的后面,则成‘1000’。由此可知,一个‘0’,你说它没有用,它却能生起大作用。‘空’也是如此,若说空是什么都没有,其实,空在宇宙世间却能包含万有。

/ C$ E0 q0 E, ~; i6 A& v

  ‘空’是什么?空是数学中的‘X’──未知数;它能代表很多的数字。

( O s5 \ N" `6 m% o+ ~ h, h# A

  ‘空’是可以从日常生活中体验的,例如:‘女婴’日渐长大,就称为‘女孩’;成长到十几岁,就成为‘少女’;到了二、三十岁,就称她为‘小姐’;嫁了人,又成为某某‘太太’;生儿育女,就是‘妈妈’;儿女婚嫁,就多了‘婆婆’、‘岳母’,乃至‘奶奶’等等称呼。从这些名词的转移上,我们认识到‘空’的真谛。

( H) @8 ?- x4 ~7 l$ ~0 {

  其他如前后、高低、上下、美丑、老少、大小……等等,也都是相对的概念,并没有绝对的标准,只不过是‘假名’而已。《金刚经》上说‘实相非相’,又说‘法无定法’。唯有‘空’才是实相,才是定法。见到了‘空’,我们才能如实的认识世间;了解了‘空’,我们就能跳出有无的对待,而拥有一片更宽广的世界。‘空’真是妙用无穷!

/ H) {! P+ b8 {. {1 C% N

  陆·结语

' _( i0 J2 l1 X+ C, ^* V

  一般人以为佛教讲‘空’,是要人否定一切;其实佛教的空,并不是否定一切,相反的,‘空’是诸法所以成就的根据。‘空’并不是顽空,是具有建设性的,譬如,没有空间就不能建房子;袋子不空,便不能装东西;宇宙不空,人类就无法生存,所以要‘空’才能‘有’。宇宙万法就是建立在这个空义上,因为‘空’并不是虚无,而是一切法之所依,是一切法不离的真性,是一切法存在与活动的原理。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空性,一切法就不能从缘而有,也不可能有生有灭。

+ x; W% E- f: l4 F

  所以,‘空’不是消极避世的代名词;它具有革命性与建设性的意义;当我们认识了空,就能舍弃过去旧有的执着,以崭新的角度来审视宇宙万有;当我们了解了空,就能蠲除既有的成见,从头开始反省自己的人生。所谓‘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如果我们有了空的体验,就能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空’对于人生实在是太重要了!

2 U+ [6 w6 e, X/ [

本文转载者佛教网原文地址:http://www.liaotuo.org/nf/lifo.as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5-13 11:59 , Processed in 0.11102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