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04|回复: 0

[转帖] 学习《三身修法》有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9 13: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即使再读学院的《三身修法》一文,仍有拨云见日之感!它使学生廓清迷惑,坦然放下——所谓“违顺相争,是为心病”。

- Z# U; R k; f4 |5 p0 h

以前,因不了解三身修法的划分方法,于佛经和修法看似有异处,茫然不知如何抉择、依从的彷徨困顿状态,现已一扫而空。

4 W0 V3 Q" j' u. Q

究竟为什么三身修法的划分有如此效力呢?

N K5 N; |* c p8 n' ?

以现代科学分类法观之,三身修法的划分深合其理。如同现代学科按目的、功能、过程、方法不同对数理化进行**划分,简洁明确,避免了混淆、歧义,尤其适合重逻辑、尚推理的现代人。而传统佛教的科判分类,不管是大小乘、显密宗,或者是天台、华严的判教;以学生愚见,其实都隐含着先以时间先后来划分,再以教理来划分的毛病。也就是说,它们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准,来分科判教;若对智慧高、见解圆的人来说,可能不致有混淆、歧义产生;而对学生这样的根器下劣者而言,就有点晕头转向了!而以现代学科的标准来分类,则避开了时间问题,以解决某类具体问题为标准进行分类,虽撇开了时间而历史仍在其中。

. _/ @, v: o8 Z

可是,千百年来古今中外的大德们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 G$ e: G4 _9 y: F, F. N

以学生愚见(当然是愚见,以自己的浅薄,测度大师们的智慧汪洋),这有两方面原因:

' w: \8 C" k2 A9 R

一者,是人类固有的,求大、求全、求圆、求玄的心理倾向在作祟。学生于此有切肤之痛——二十年光阴虚度,于此有深切感受。

; @& M; \, ?3 O7 K- B/ q5 E. l

这种心理倾向是这样的:学人做不做得到,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在理论上,先要大全圆玄,方有气势、系统(说白了,这样才有面子);而不是反观、深观自己内心及能予以他人的真正益处有多少。忘记了一个极现实的问题:在真正的修行上,来不得半点虚假,“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

1 A5 z0 l* d% `: ?

二者,是学院的了不起!了不起,在于学院对缘起法的体悟、把握和熟练应用——首先,学院要求作为学员的我们,要深观自己的根器;要我们明确自己修行的目标,深切了知我们所处的环境和时代特点;然后,方可能死心踏地、契世适己地修学准提法。

6 e2 k7 L* |( Y: N- I# K' Y& Q. F

不知大家对学院的良苦用心和做法理解了多少?

6 _9 e7 N7 _) C

这样,三身修法的理论,不但具备了在理论、见地方面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奠定了在真修实证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6 z9 `9 s& e6 S+ N! K: G( ^

我们的日常生活属于化身境界,要按缘起法办事;我们的观想推演属于报身境界,要靠我们经常地观修、净化;而法身,则留待往生极乐世界后再专修。再好的所谓的应根应机,若没有以上的“三身修法”指导,又怎么能更好地落在实处呢?

* r, y% K! _5 G" E/ i$ Z h

学院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实事求是做事的态度,于学生有极大的启迪,不管是修法还是现实的人生----缘起、观想、死心踏地、契世适己,都是那么地提纲絜领!

5 v! i! V! v& S% n& e

于是,学生的人生诸多内容,也开始纲举目张!!

% ^: E3 |7 A$ D U% F* p9 }

顶礼准提法网络佛学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5-13 06:41 , Processed in 0.17530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