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53|回复: 0

【开愿法师开示】珍惜使命,让生命放光放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3 20: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珍惜使命,让生命放光放热

/ s8 X- ~" G: K; q7 ?) }1 ]0 Z; j

      我们现在所做的事——受持读诵,为人演说

7 f# \8 u4 P: Q

      佛门里面讲,“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受持读诵”是自受用,“为人演说”是他受用。如果说修行,佛带着他的弟子们就可以修了,为什么还全部来表演佛法?就是为众生演说,为度化众生。

7 n0 s4 f8 v9 c: I1 k. I1 I) J5 E

 

: ~+ R8 p9 ^) s' \8 ]9 r, V% r) C

      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在“受持读诵”,就是在自修为;我们出去以后,就是“为人演说”。我们每个人的身份是什么?就是表演佛法,让大家知道各个方面的因缘。古人常讲“人生一场戏”,一场梦一场戏,关键是我们演一个什么样的戏,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很重要。

, w4 N1 Y. F" U6 e6 I

 

. f* Z- a0 \" c7 s P, M6 Q

      现在我们知道了、觉悟了:我们是在做帮助众生从梦里面醒过来的大事业、大事情,需要演不同的岗位的人,有的人演管理者,有的人演被管理者,或者哪怕你演一个扫地的,功德都是一样的。

3 j; A2 E4 d6 d4 a* F5 A- [

 

( P7 h; v, k; ]3 N' J$ e

      历代祖师里面,很多大菩萨示现到这个世间来,做什么?都是干杂活的。最著名的是浙江国清寺的丰干和尚,他示现的就是干粗笨活的身份:每天挑水、劈柴、舂米。最后他身份暴露了——阿弥陀佛来的!众生每天去念佛,不断地修行。那修行的人要有人来服务,谁来服务?菩萨来服务,佛来服务。所以你来做护法、弘法的人,不是为自己而做的。如果没有人去舂米、破柴的话,那个念佛的人就不安,因为念一天佛,没饭吃不行。所以佛菩萨来做义工,让众生安心修行。对我们来说,无论是做后勤,还是做其他工作,每一个人都要尽心尽力地把自己的岗位做好。

3 R d$ B5 H& h* j

 

" I3 d) S- w. s N/ ]& p

      我们工作要做好,饭要吃好,也要休息好,才能够持续发展,因为这是一个长远的事业。祖师常讲:“法轮未转,食轮先转”。“法轮”要转得健康,先转“食轮”。大家先吃饱了才有力气去弘法,所以吃饭的事情也不能够太马虎,要逐渐地正规化。

5 o( W y3 R& e- H

 

/ L0 f( D) w, G8 _( H" p% W/ x

      慢慢地我们团队的人会越来越多,来做一个什么事情呢?为人类的文明,为众生离苦得乐尽我们自身的一份绵薄的力量。这是我们个人的因缘,也是众生的因缘。我们到这个世间来了,这是我们的因缘,来了以后你就要为这个世间做点什么事。

4 ?' C) L% \1 o( i

 

9 P2 Y- A- w. h; B1 a

      不觉悟的时候,你的心量小。心量小,在地球上就像流星一样一划而过。古人常讲,人的生命有的轻如鸿毛,有的重于泰山。为什么他能够重于泰山呢?因为他为别人想得多,积淀得厚,就能像泰山一样稳固在人们的心中。如果我们天天光想着自己的小事情,光想着自己要得到什么东西,把自己保护得越严,将来的果报,就是“鸿毛”了。

( \. I! a7 h: A, Q

 

" ~9 q- P9 m% Y% t! p* w

      菩萨之所以为菩萨,因为他没有自己。没有自己,大家都把他当作是自己人。我们都在请菩萨回家供奉,为什么?因为菩萨没有“我”,所以每个善的一面都是菩萨的化身。我们虽然现在还做不到,达不到这个境界,最起码我们明白了人间的一个真理,让我们每一个人在人生当中,找到一个正确的选择。

4 Z0 x4 L) `3 Q

 

, ~6 b* q+ |( L& @/ I

我们做事的殊胜意义——将来的果报是看现前在做什么

4 M0 d3 s9 r, J5 @& n6 R

      佛门里面的教学,不仅仅能让我们这一生成佛作祖,即使你不想往生极乐世界去成佛,你懂得佛法,断恶修善,认真修行,你可以生生世世地在人天两道享受福报。所以佛法里面,是八万四千法门无所不包。

; O( G/ i. S4 w) w) b4 E" L V

 

6 p5 ^: w& G( J8 `0 P6 v" @1 i

      你想成佛,佛就可以让你这一生成佛去;你想作菩萨,佛能让你去作菩萨;你说,作佛我也没有兴趣,作菩萨我现在还不想去做,我还要享受人天福报,来生做个大富,或者做个高官,行不行?行!佛法里面都能做得到;你说你也不想做高官了,想做一个自在的人,行不行?行!都可以做得到。这叫“佛氏门中有求必应”。

- G3 X9 P- Y7 [6 A0 H

佛告诉你,你想得到这个果报,应该先从哪个地方做起,哪个基础做起?先种因。

2 D+ b9 I+ T% g5 r- U9 ~

 

" n; ?- U3 Z a" U n2 E

      逐渐逐渐地这个“因”种多了,种子就生根发芽了,果报就现前了。所以佛法对于我们的生命剖析得非常透,不仅仅是我们一生,佛是教导我们生生世世转变的过程——都随着我们的业力在转,是我们的业力造就的,将来的果报是看我们现前在做什么。

5 z1 h4 x! s) v) {! T( s

 

/ A P. G' ]+ Q% i9 _ l

      众生不明了,众生不知道,如果众生都明白这个事实真相以后,哪个人还敢造恶?哪个人不会去认真学习佛法?佛法探讨的也就是我们人类真正生命的真相。

% S# w, A% w& J7 E$ {

 

" B8 }6 X& P$ s9 T

      现世做高官、发大财不是没有原因的,也不是偶然的,都是有前因后果的。有的人发财发得很轻松,是有前因后果的;发财发得很难,也是有前因后果的。这不是他有多少的心计,还是有很多的手段挣来的,而是你命里面有没有。命里面有财库,坐在家里不动,说不定哪一天偶尔一个机会就来了,人家没有想就来了;有的人忙碌了一辈子也得不到,为什么?因为命里没有财库,过去没修。这种事情太多了。

7 D! W C6 m5 |" A( d( s1 q. a y

 

! P; F& @+ s( K' w# D/ B `

      有很多大富贵的人,他们不知道自己怎么富的,稀里糊涂就富了。这不是没有原因的。上天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是二十四小时,都在同一片蓝天下,为什么不一样?总归是有说道的,没有说道那就不科学了。

, W# }6 R5 ]4 G; s1 R$ ?

 

. v) {. k/ K7 v# p

      所以,轮回是我们生命的一种现象,不是你不信就没有,不信照样有。不是我没有看到,就以为这些东西都是虚假的,你为什么没有看到呢?因为你本来不具备看到的心,所以你看不到,你要去受苦。

' M- G2 K# k% `% r. F; j K

 

& q8 I& S- q4 h& Y4 y5 D3 K7 O

      你真正明了了以后,就知道了,弘扬弥陀大愿菩萨的殊胜示现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我们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自己也在不断地修行、学习,在自修的同时,又能够帮助众生,真是太殊胜了!因为这个平台好,缘分好,别人想有这个平台还没有——你想度众生,你讲法人家不听,你做事人家不一定赞成,所以你只好关起门来自己去念经、修行,因为没有这个缘分。

; y& `! c' j: N3 |! [- T. T

 

1 U, e% Q* ]* y- a: o9 E

      现在我们就不一样了,我们的法宝在流通,我们传播佛法不是没人听啊,是到处都愿意听,就是没时间去讲。他说需要我们的法宝,我们只能逐渐地供应他们。这就是佛菩萨的慈悲,让我们能够在自己成就的同时,增长自己的福报、智慧。这个缘分太殊胜了!

; \* c! C' _' l7 o

 

8 ^: w$ Z5 o( ]& c$ V/ k

      我们能够做这件事情,都是佛菩萨的加持,也是佛菩萨对我们的眷念、照顾,给我们培植了无量的福报。因为弥陀的四十八大愿,末法净土弘传的精神能量,我们在尽我们的力量在传播。我们不敢去说我们做主流,但是我们尽心在做这个事。谁是主流呢?《无量寿经》是主流,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是主流。我们是什么?我们是阿弥陀佛的一个小义工,来推动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尽我们自身的力量而已。

" L5 f* s- L" [6 s# ~

 

! h" T, w j8 O" D% m

      我们有没有功德?我们没有功德。谁有功德?诸佛菩萨有功德,一切众生有功德。福报都是众生的,那众生就没有意见了。你不能说我有功德了,我做了很多事了,这是我们“有我相,有人相,有众生相,有寿者相”,我们就没有把自己提升。所以我们弥陀大愿人的宗旨:高调做事,低调做人!默默耕耘,不问收获!

; M( k& ~& H4 M2 H# W

 

8 ~6 }6 a2 G' r$ r

      不问收获,有没有收获?当然有!因为我们在种因,当然会有结果了。但是我们要不断地去种因,不断地去做,收获成圆满的佛果,成就菩提大道,更殊胜了!

# i6 y* @ B) r6 @4 F# r4 Z* T


 

% o" \9 ~- H" E4 t; ^

      这就是佛在《金刚经》上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心。“无所住”,是我们自身在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灵性境界。“生心”,是自受用和他受用同时存在的。生出心,让我们把自己的道业养好,同时再帮助有缘的众生。如果我们明白了,我们都关上门了,什么都不去做了,那你自己不生心了,不生心了以后,也不能滋养自己,也不能滋养众生。

: u, m* q8 Y' y% T

 

: b& T) V7 |* e6 G

      当年六祖惠能大师二十四岁开悟了,“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五祖弘忍大师就把衣钵传给他了。“无住生心”,他开悟成佛了,不是自己关上门躲起来了,或者关在山洞里面躲起来了,没有。他一生弘扬佛法,弘扬禅门,把佛法发扬光大。所以我们都能够把自己提升,然后不断地进步,这一生才能是真正地得到受用。

& k" F; _/ t3 B0 h9 p/ ~' `' p

 

5 o# k; H# C3 O

      佛经里面讲,“万般将不去,惟有业随身”。什么都带不去,我们世间的一切,凡是物质,你是空手来的,一点也没有带来,你也要空手走,什么也带不去。

' y9 p' z* l+ m/ g. U

 

' B v2 U( I$ Q# P

      “惟有业随身”,业力是什么?业力就是我们的想法,我们的念头,它能带过去。你这一生当中带的是什么样的念头,什么样的想法,就决定你来生到哪一道去投胎,投胎到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环境。我们生命不断循回,无量劫到现在还是这个样子,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明白这个道理。

4 o+ _; a# ~/ P8 e! @

 

" Z3 T2 i5 e8 H2 @

      如果明白了以后,我们用一生有限的时光证得无上的菩提,然后就像诸佛如来一样,三十二应或者是千百亿化身,那是何等的自在!那是无量的功德!

1 B F+ \& _: c+ ]

 

9 T3 B2 @6 Q$ y5 @4 w9 Y

      现在,我们没法化身,为什么我们没有办法化身?我们有业障!我们有业障,化不化身呢?化身。化成什么身?化成业力身。谁化的?迷惑的佛性化的。觉悟了以后我们的灵性化成佛的世界;迷惑了以后,就变成了什么世界?三恶道,六道轮回。都在化现。

% z4 q: z0 h8 L

 

/ W3 Y; X2 S5 ?; M; P0 w3 E

      诸佛菩萨常常到地狱去度众生,地藏王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天天在地狱里忙,那他受不受地狱的苦?不受。为什么不受地狱的苦?因为他觉悟了,他看地狱就是极乐世界,看那个油锅就像七宝池一样。为什么能是这个样子?因为他的烦恼没有了、业障没有了。我们众生为什么看到地狱好苦呢?或看到这些现相,自身就很痛苦?因为我们在无量劫当中,不是没有去过,去过!我们现在只是忘了而已,所以看了以后有感觉。当我们修行到一定的境界以后,不断地把业障都消除了,自自然然地,这一生当中能够给自己的生命有一个交代。

* _0 \ c7 L- X7 V$ c# i$ k, y) q

 

2 p) c- ?6 j& Y& k

      遇到佛法了,佛教我们破迷开悟,不是让我们迷信,盲从。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搞清楚。佛法在这个世间,第一是断恶修善,断恶修善是我们人类文明、世界和谐的根本。天天作恶,天天打仗,天天有动乱,人心都不安,你怎么去开悟?哪有时间去学习?

6 M6 b$ Q3 m5 [4 v& |) I- p V1 y7 B

 

; ~+ B5 j/ r4 T

      所以首先佛让大家做一个善人,和睦相处,互相包容,有了一个良好的生活、修学环境,才有可能再往上提升一步:破迷开悟。破迷开悟是因,果报是什么?转凡成圣!转凡夫身成圣贤身,转凡夫的心成为佛菩萨的心,我们就自在了,就智慧无边了。所以从大到整个地球,小到我们一个小的团体,大家互相包容,互相关爱是多么重要!

- Q* E0 z) _2 o1 |

 

5 R0 }$ J: H3 y a. A

团队持续发展之道——彼此宽容,扩大心量

7 k" Y7 ]2 g& ~8 l

      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团体里面,都是不可缺少的角色。哪怕你每天扫地、擦桌子,你也是不可或缺的。你缺了扫地的、擦桌子的,也不圆满。所以每一个人,尽自己的心力完成每个岗位的工作,都是圆满的。不能够说我扫地,擦桌子就比别人低一层了,没有。功德是圆满的!

4 v9 F) M% c2 R& L, M: ]

 

1 Z' l* U& \6 r7 @/ n

      咱们组成这个大的团体,在一个大的生活环境里,大家要互相地理解,互相地礼让,才能够可持续地发展。否则的话我们每天都在勾心斗角,打仗,心里不和,那就坏了!那就好比是你这个身体创口很多,招点风、招点水,很容易就长疮、发脓了,这是错误的!

" _0 W) ]3 v1 J* n/ L8 f

 

& }( \( b+ D0 J' n, I" |

      每一个人都有优点,但是每一个人也都有不足,有缺点,再完美的人,他还是有缺点。所以我们要取长补短,取众人之长,来补自己的短,进而我们把大家所有的长处集中到一起,营造一个好的环境,营造一个我们修行的环境。

8 K K" ^9 [ U; u6 [

 

4 E. [. a: W5 j

      毛病慢慢改,改毛病也是修行的一个过程,我相信大家刚开始和现在的心情就不一样,每一个月不一样。在不断地在进步的时候,你会感觉到你聪明了,有智慧了,再看外面的世界,忽然间感觉自己聪明了,这就是学佛和不学佛的区别。再想一想,过去的想法感觉到好幼稚,这都是我们进步的表现。

- L! o& Q3 @5 O" s' L

 

0 T1 J9 [' V9 `7 [1 [# |

      所以每天我们早上开始工作之前,读读《弟子规》是很有必要的。我的建议就是,定一个时间把手头所有的工作都放下,大家坐下来读半个小时《弟子规》,按照你们自己的时间表来安排哪个时间,为什么这样呢?第一,我们坐下来稳稳神,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对圣贤教育有一个认识;第二,是大家交流的一个过程,大家坐在这里半个小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起码还能加深印象,加强感情的交流。

& @1 O4 u9 I; g! _

 

+ g' |* H) ~: }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在忙,各人忙各人的一摊,一天也说不上一句话,你做你的,他做他的,时间久了难免会有隔阂、鸿沟,再忽然间有点小摩擦,就容易产生误会,误会再不能及时解决,就越摩擦越深,结果就闹出来一种不可收拾的局面,我们要避免这种现象。

. c1 d& v6 U2 ?& P4 N- K! g

 

) z" S$ T( p4 r3 e6 d# @

      我们要坐下来,诵诵经、念念佛,然后聊聊,这样彼此的感觉、凝聚力就不一样了。因为我们本来就没有矛盾,大家都是来做事、来修福、来修行的,和任何一个人都没有深仇大恨,矛盾从哪里来的?就是从误会来的。

+ p) H- U: q0 {/ m9 }

 

5 k3 P& r& z& R( C- s( H: |0 E

      有误会了,但是这个人不知道,又没有及时把它澄清,就有障碍。我们都明白一个问题,大家都是一颗善心、一个善意聚在一起的,彼此是没有仇恨的,所以彼此要宽容,彼此都要扩大心量,这是我们的一个共识。

/ B3 C8 v d4 F% k- Q

 

- ~5 q2 U5 _5 q6 W4 b

      有一点障碍,或者有一点不和了,不要紧,他有习气,自己也有习气,怎么办?时间久了,慢慢的佛法听多了,就没有习气了,没有习气了,就“和”起来了。所以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发脾气,或者不理人,都是错误的。

) y& {% W5 U& o0 j

 

- x9 A: S6 X% `* F

      佛讲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昨天已经死掉了,本来就死掉了。昨天的历史、时间、空间都改变了,你想再把它给翻回来,不可能的。为什么众生永远活在过去?因为众生的意识心太强了。谁在轮回?意识心在轮回,所以我们众生生生世世痛苦。

9 ~# g* a% n9 N( [3 J, Y9 I5 w

 

v, l, o5 \" V6 ~1 B

      好的东西我们不容易记得住,刻骨铭心的恨记得清楚,恨就痛苦。我们感觉好的过去了以后,印象不大;那个人让我生烦恼了,那个人对我有意见,一辈子都不会忘,脑袋里会冒出这些的,如果你没有一个合理的方法把它解决的话,就生活在痛苦的世界里。

% l) g; c2 ~( ?9 z& l6 U

 

& R8 H$ e6 k3 }% ~' o6 W) d

      有一些老人也是这个样子,聚在一堆,说哪个人好的,有,但不是很多,都说哪个人怎么不好,记得很深。我们就明了了,他们的心活在过去,没有活在当下,才让生命轮回,自己做不了主。

4 p U- c# `. p

 

1 [6 S8 t) \8 g8 D7 m3 @+ h

      如果你真正明了了以后,你就可以做得了主,所谓生死自在。你到哪一道去投胎都没有问题。因为你是觉悟的,可以把握到哪一道去。所以佛菩萨会到三恶道去度众生,为什么?人家有把握!我们众生做不到。我们做不到就要明白这个原理、原则是什么,就是没有把佛的教诲落实。我们的心不是住在过去的业力当中,就是住在妄想、无明当中,没有突破。

4 ?$ Y' W( G& W/ W1 X9 V$ _

 

3 t+ Y' o3 u1 D0 i Q! a

      佛告诉我们,没有证得阿罗汉的果位,都不可以相信自己的见解是对的。因为我们有我执我见。阿罗汉是什么?阿罗汉至少断四相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看事情、看宇宙才很客观。

+ S3 S) `# V" Z9 x6 ?

 

% @8 ]6 a$ @& U1 {$ |9 H7 q

      我们看是带着一种色彩,感性的,我们认为这个好,这个不错,谁来分辨的?谁来分别的?是我们意识当中累积下来的种子。比如看一本书,他们讲了一个标准,我用它去衡量认为不客观,所以众生的思想是摇摆不定的,尤其我们末法众生更是这样的,因为标准太多了。

) F6 |6 ]& N* q0 l9 R1 a# D; K+ N' `

 

9 W3 [8 h/ ?4 V' P* x0 \

      那怎么办?只有依佛菩萨的标准,是最正确的。所以,依法不依人。学净土的,阿弥陀佛让我们认真念佛,好,我们认真去学。我们依的是法,而不是依的哪一个人。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是释迦如来给我们作证明、作介绍的,而且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出广长舌相为释迦佛说的作证明,证明佛说的决定是真语,实语,不妄语,不诳语,不绮语。我们弘扬佛法,肯定是以佛经为标准,我们只是一个传递者,把佛经传给大家而已。

) S+ ^2 Y9 X& Y K/ \/ q0 s* N3 V

 

) I1 _0 I6 P6 D1 c; B) c: e1 J8 ?

我们工作的空间——弘扬弥陀大愿菩萨的圆满示现

4 F7 K) m7 \! W4 a& C+ _: i- f

      弥陀大愿菩萨的示现,就是圆圆满满地落实四十八大愿。历代祖师都公认的,阿弥陀佛发了这四十八大愿,哪一大愿是核心?第十八愿。

4 R1 b5 \* Y$ f1 S. X% J3 V9 Q

 

/ d; u h0 V+ p

      如果没有十八愿的形成,四十八愿不圆满,这是祖师讲的。这一愿是什么?一念乃至十念,就可以往生。因是什么?要至心信乐。至心就不是我们三心二意的心!迷迷糊糊的怀疑的心,不叫至心。要至诚心,心地清净到极处叫至诚。我们达不到,佛说了,我们认真地在临命终的时候发大心,你去念佛,一念能够达到至诚都接引你走。

' @: g0 H4 ^8 S) |0 r/ `8 a% j! i

 

% n: z' o" z! G# Z

      一念乃至十念,你一念是至诚的,这是佛说“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弥陀大愿菩萨就是在为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无量寿经》作证明,为阿弥陀佛所发的四十八大愿作证明,它是一体而不可分的,这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当中,非常殊胜的而且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

5 ?& q: I8 {' P; A; D* s

 

# G% ~+ i6 M( Y3 K# V

      她念着阿弥陀佛的“阿”带着微笑就走了,我说有一个人如果他在临命终的时候,他也能够念着阿弥陀佛的“阿”,带着微笑就这样走了,我们也尊称他是菩萨,他肯定也是菩萨!为什么?佛在《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上都说了:往生极乐世界,皆是阿毗跋致菩萨,阿毗跋致是哪个菩萨?七地以上的菩萨,当然是菩萨了!

+ K3 e% D5 W' n* I4 ]7 M

 

3 o# q9 t& M7 u- W E7 M

      这是大洒脱、大自在,这叫真正的生死自在,这不是说我们哪一个人想试就做得到的,你要能够临命终的时候能装出来,那不得了了!我们世人临命终时都很痛苦,在病床上苦不堪言的。佛菩萨的慈悲示现到今年就十年了,还念着“阿”,带着微笑,这一点太微妙了,说服力太强了。

# J0 y% i: E1 m, U0 P: ]9 K* Q

 

% a) w! M; H" H, Y! }

      但凡懂一点佛法的人,有一点佛教知见的人,他们也不敢诽谤,不敢说别的。除非对佛法一窍不通,或者以为自己学佛几十年了,实际上没有真正了解佛法的人才会有怀疑,这真的是很悲哀的事情!难道没有读读《无量寿经》吗?没有读读净土经典吗?这可不是现代人写的经,而是几千年传下来的经,《大藏经》里面的经,都是佛亲口宣说的。

8 N. p2 _9 m& q, \9 m, s3 O

 

9 m8 s3 e: x5 e! ~

      所以这个证据、依据太殊胜了,等于是佛所说的法,印证了弥陀大愿菩萨的成就的成果,也等于是弥陀大愿菩萨的这个成果来为佛法的真实性作了证转,来证明,是一体而不可分。关键的是大家对于佛教的了解不够,认识不够清楚,才有种种的争议现象,这也是正常的!因为我们的弘扬还不到位。

9 O! r& O" l: ~; M0 `. H$ s

 

( _2 Z8 T) c& S

      有的人还问“师父,四十八大愿是什么?”所以说,不能怪他,他不知道四十八大愿是什么,当然不知道弥陀大愿菩萨是怎么一回事。这种人不是少数,都是我们要去帮助的对象。等他知道了《无量寿经》,知道了四十八大愿以后——哦,太殊胜了!

. w- J" R7 g- V# Q9 S

 

" T. f5 I4 H9 j7 K M' v: g& n9 O

      真的就像有一个居士拿到咱们这本书以后,说了一句确实让我非常感动的话,他说“我的命可以丢,但是这本书不能丢啊!”这是一个什么心境?真的是“至心信乐”了。不但命不会丢,而且还长养了法身慧命!

2 {9 _4 O& Q# d" [

 

8 g3 S! X2 ]9 n

      所以,不了解弥陀的四十八大愿的人多,这就说明我们工作的空间大,如果都知道了,我们就没事做了,不知道,我们才有机会去为众生去服务,才去弘扬。

! ?6 c, d1 V7 m& P# _# Q

 

3 h% y( r; h( _" Q

但开风气不为师——寿诞节的缘起

2 E7 a3 K. z( {! M# w& o0 ?( U

      阴历11月17日是阿弥陀佛的圣诞,那一天,一位居士把安乐阁的义工全部请到一个酒店吃饭,两大桌子,六点钟开始吃,大家边吃边聊,挺高兴,庆祝阿弥陀佛的圣诞。

! r! v# C, q! b, r

 

) [2 F8 ?7 f" k; X( H8 r

      那时候快要过圣诞节了,服务员都戴着圣诞帽,穿着圣诞衣就过来了。我忽然间灵感出现了:圣诞节,那为什么我们不能有个寿诞节呢?西方有一个圣诞节,那东方呢?过去是“户户观世音,家家阿弥陀”,家家户户都知道阿弥陀佛,都在念佛。佛代表什么?无量智慧,无量光明,无量寿,那我们来个“寿诞节”多好啊!我说完以后,一看时间是多少:十八点四十八分。

" A8 R. D) H% T3 T4 j% q

 

* P; ]# b- \& @" u

      这个决定不是人为的!我刚说完这个提议以后,时间正好是十八点四十八分——十八点是十八愿,第十八愿,四十八分是四十八大愿,这真的太不可思议了!那天喝果汁,我说我连干三杯!为什么呢?太高兴了!这不是咱们有意地去创造、去等这个时间,没有,是自自然然的各种因缘的和合产生了这么殊胜的时间!

! X H* m$ R3 e' f% }4 Z ?1 g

 

: r. C% q1 W; e7 G" q. l7 |7 S

      今天把这个余热拿过来给大家再沸腾欢喜一下,等于把第二现场搬到这里来了。所以说可以围绕寿诞节做成一个模式,设计帽子,服装,画像等进行一个推广,同时尽我们自己的力量把弥陀的宏愿,把福报和寿命、吉祥送到千家万户,以这个心理去做,我们的人生、我们的生命就很有意义了。而不是说我们要有什么创新,我们想跟别人不一样,立自己,不是这样的!是自自然然的一种巧合。

- k% J5 q* d( j8 k0 b8 W

 

8 k/ D3 K' P* C; z

      古人常讲:但开风气不为师。所有的一切不是我们创造的,我们是“老师”,又不是“老师”,我们永远是学生。我们是阿弥陀佛的一个义工,尽我们的心意来推动阿弥陀佛的伟大事业。希望我们到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有点话说,否则你见了没有交代,你还会不好意思。本来在这个世间,四十八大愿已经示现出来了、证明出来了,你只是动动嘴,动动手就能把这个事情传播到人间了。但是你逃避了,那怎么办?佛来了,你也会不好意思了。

4 u" \4 t2 @5 N% ^% @

 

: X- p/ u6 u3 G. B+ e* f

       这就是我们众生和佛的关系是很亲密,很密切的。就说我们这帮人,决定这个功德、利益、福报都不是一生修来的,真的就像《金刚经》上说的,不是一佛,二佛,三四五佛面前种的善根。不一定现前我们有多高的地位,有多少财富,不拿这个来衡量,而是拿我们能把这件事情接受下来,然后尽我们的力量发扬出去,这就不可思议了!

p: ~3 y/ E: A0 h G

 

" m) ~' i! y; {5 {5 Z

      这就是众生和我们有这个缘分,我们和佛菩萨也有这个缘分,在时空点交叉的时候,我们运气好,赶上了。我们早出来一百年也赶不上,晚出来一百年也赶不上,这个时代你出来了,弥陀大愿菩萨念佛成佛这种状态,真的是从有历史记载以来,纯念“阿弥陀佛”成就肉身舍利的,那么殊胜的,几千年来没有。所以你早出来、晚出来都不行,现在出来才行,真的是不可思议啊!

$ x; L" g+ l3 a9 I* M

 

+ m! l- f/ l0 K9 ^. x

      佛法是真实的,“四十八大愿,愿愿真实;极乐世界,人人能去”,这是佛的宗旨。弥陀大愿菩萨的殊胜示现与佛法完全融为一体,完全体现了佛的宗旨。我们能够把这个心意领会到,并且能够发扬光大,这个时空点我们是非常幸运的!这是真正为众生、为佛法发光发热的平台来了,否则的话真的没有。所以一切佛法的示现,是表一个现相,让我们通过这个现相回归到彼岸。

* R4 Y# d; C, L' w# Q- k6 [& R3 H, Z: Q1 s

 

0 {2 M2 M p- n8 `/ o6 H+ a& t. R

弘法的心态——建立水月道场,大做梦中佛事

7 W7 `/ C2 g& d1 J9 J! _

      祖师大德弘法建道场,是用什么样的一个心态呢?“建立水月道场,大做梦中佛事”。什么是水月道场?这个世界成住坏空,没有人能够把握,一个事情有生必有灭,这是我们地球上众生业力的一种显现,所以佛说是缘聚缘散,众缘和合的一个现象而已。

! u9 }) U6 e7 e6 J

 

9 z% h: U" h. C) l

      “大做梦中佛事”。就是众生都在梦里,都在做大梦,他不醒,你跟他说很多,他懵懵懂懂的还是不明白,怎么办?在梦里面给你示现,赶紧醒吧,在梦里面把他唤醒。万事万法都在转变,建道场,立法幢,也像水中的月亮一样,月亮高高在空中,水里面的月亮是千变万化,所以生命无常,非常危脆。

$ {* X9 B- i! [

 

! p" i) c: e1 C

      佛问他的弟子,我们的生命到底有多长?回答都不一样。有的说生命是在呼吸之间。呼吸之间我们感觉到已经很短了,一呼一吸,下一次呼气了不吸气了,生命也就没了,呼吸之间嘛,所以这个相很粗。我们听了能够理解,天天在呼吸嘛,印象很深。其实在哪里?在刹那不住,就是我们的生命。

7 z# P. a# g0 H& P1 H c

 

0 t3 |; ~7 X/ [" P( v7 d* @% B8 Z

      在刹那之间,你生命的这个时段、时光,已经改变了,每个念头都在改变,是每一刹那来组成我们这个世间,组成我们的这个思想方式,那才是我们的生命。只是我们现在的人错认为这个身体就是自己的生命,那你身体的哪一个方位是你的生命?是胳膊?是手?是腿?都不是!没有一个具体的方位,找不到自己。

1 S; _- v8 z [6 A6 A; K8 _$ W( ]

 

( X6 ?5 ?3 S: C3 r$ R

      在《楞严经》里,佛问阿难“你的心在哪里?”阿难很聪明,回答说一会在里面又在外面,一会又不在里面也不在外面,佛说都不对,找了好几个地方没找到,阿难就慌了:我这个心哪儿去了?找不到了。

* s# P) x. u9 h$ P+ S" `* M" E5 h

 

; b. g9 I6 ]7 L$ q! s0 a" ^

      听佛讲了以后阿难就开悟了,佛说觅心了不可得。心在哪里呢?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处处皆是自己的真心。

% n+ e; O; Q% S

 

& R* P6 o- Y- ^' p2 v% ]

      我们的佛性就在心里面,心没有离开佛性,迷的时候是众生,觉悟的时候就是佛陀。佛就是我们本人,众生也是我们本人,不是别人。佛陀是谁?是你自己。众生是谁?也是自己。六道轮回是谁?也是自己。佛的世界是谁?也是自己变的,没有别人。所以我们学佛、修行不是为别人干的,是为自己干的;不是为别人修的,为自己修的,别人得不到。

& b) R$ r8 q4 T+ x, e) s( y* _

 

8 [7 R7 R* @# }$ u9 [* N9 H/ u

我们的使命——帮助众生觉悟

- D ~1 O7 p: J

      佛在这个世界所看到的,什么“2012”,什么世界末日,哪有的事?处处皆净土,处处都是清净的世界。那谁能看到“2012”?谁能看到世界末日?业障太重的人。“2012”对他来说已经来了。多少人在医院里面等着开刀,被剖肠开肚的,对他来说不就是“2012”吗?多少人现在在死亡线上挣扎、等着死?对他来说就是世界末日。又有多少新的生命在诞生着,对他来说这个世界就不会灭。

5 ]: f) Z; i$ D4 Z- Y

 

; }" g' R- a2 C; [6 y5 H

      末日不在于外面的世界末不末日,关键在于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缘到什么份上。你成就了,没有末日;你不成就,你到哪里躲都躲不过。业力牵引到了,你躲到天上,你再小心还是要掉下来,你的业力在地球上。你没有业力的话,在有灾难的地方你照样没事,因为你没有共业。

: Q# h- I. [7 u: H a1 h- P

 

1 I0 q7 s& y/ d$ G0 h, K

      我们明白了以后,就不用恐慌,“2012”来,很好;不来,也很好,会不会来呢?我相信我们这个团体不会来,世界会不会来呢?不会来。为什么不会来?因为有那么多的菩萨在这里行菩萨道,做善事,善的力量可以抵挡这个业力,就不会来了。

& y4 c7 z" i" I* g$ }0 O9 t2 ?

 

* S8 ~& g3 q5 ^! y, x+ W- G

      所以不用恐慌,每天在家念佛,有善心善行,把我们《现代佛教的成就》这本书送到千家万户,每天他们都在看菩萨殊胜的示现,每天心也善了,行也善了,都念阿弥陀佛了,他们家庭就变成道场了;社区都在念佛了,社区就变成一个大道场,整个社会就祥和了。一片祥和,真的是风和日丽,风调雨顺,人民的灾难就完全被化解了。

' @& z: J3 S) [/ n3 N( l

 

* y T6 b! s- z# x& U3 q

      所以这个时代,我们有使命的!化解多少灾难啊!你去赚一百个亿,没有送人家一本书的功德大,真是这个样子的。一百个亿是有形的,你不觉悟的话你照样去轮回,你送了一本书给人家,有可能度了一家人成佛了。

5 m J( I3 f) D) i1 O

 

" J; T6 T7 A0 ^$ {/ f

      所以,佛在经上讲:用大千世界的七宝去布施一个人(大千世界比我们地球要大很多很多倍),不如你给他说四句偈,四句佛法。有可能他听你讲四句佛法,他证阿罗汉、成佛、成菩萨了,永远超越六道轮回了。你给他大千世界的七宝他还是要轮回,因为都不是自己的。是你的吗?你能够天天背着它?不是自己的!你感觉大千世界的七宝都是自己的,那你小命都没有了,还是你的吗?这是愚人,不聪明。

4 C& }* t+ }. O, Q6 ^% j1 X

 

8 D2 @% u2 H# |) ]* Q$ g/ L8 ^

      佛跟你说,你开悟了,你提升了,你就不受什么金银财宝的制约了,这个东西仅仅在我们地球上适用。就好像我们看到老人过世了,给他烧点纸钱,当年印光大师就讲,对此也不反对也不支持。

1 y! U" l. F1 k1 G3 P2 K

 

! f& R0 D( y, h9 J* j

      为什么不支持呢?因为佛门里面没有;为什么不反对?饿鬼道确实有用,他要用纸钱来花。你跟他说你不能烧,那个鬼说了你挡我的财路,能行吗?也不行。所以佛门里面,就把它定为这是民间风俗。

& ?# _8 d/ o4 ]) D

 

/ x* [$ ?+ G' A1 {

       你们按照民间风俗可以做这些事,但是不要有这个心,有这个心你变成鬼道了,你没有这个心供养给他们,他们也会去念佛。先财布施,然后再法布施。他有财了他很高兴——你看是谁给我们的?念佛人给我们送的,好人啊,我们也跟着念佛吧。他们也跟着念佛了,这是度化的一个善巧方便。

5 c& @* g/ p! I+ {. B x8 O, ?

 

, `' w& q0 p1 ~& S V

       纸钱给鬼道有用,那金银财宝给我们地球上的人,我们欢喜,我们有用,天人就无所谓了,别说极乐世界的人了。天人受用的就是七宝,天福是自己的福报感应的,受用是很自在的,只不过是不长久而已,福报消完了还会堕下来,所以说有限度的。

8 a2 l/ k9 ^" p+ ~/ h7 M: ~

 

( t4 A& Z$ G) H% Z" \

       那你听了天界的这个境界,你再看看七宝,没什么意思,就好像天人看这个建筑材料一样,铁拐李都能点石成金。天人没有地方去花钱,他们想吃什么,也是变化的,不用花钱,所以钱对他们来说也没有用。只不过他们的变化是自己的福报,是修炼得成的,福善积累到一定的程度生天,得的这个果报,但是不能够长久,没有佛的心量大,佛的世界的受用是无尽的,是这个道理。

2 Q/ i: Z$ ?; s7 l( m

 

: q+ b" ^0 p% h) i, W P& m+ k4 \5 Z

      一切事情都有一个限度,如果我们突破这些限制了,就没问题了。自自然然地,你不堕三恶道了,超越六道轮回了,你就自在了。那个自在才是真自在。现在我们出个门背一大堆吃的,背一大堆水,为什么?治“病”——和我们这个频率相应。为什么要背这些东西?因为我们有这个“病”。那如果我们不吃这个东西我们也很开心,也不需要的话,就自在了!人类要减少多少的麻烦的事。

8 C7 u3 \1 Q" F; ?

 

/ `) X N" L% K

      有的人说你减少麻烦的事,这个生物链不是断了吗?人不种东西了,不做这些事情了不就下岗了吗?都下岗了、都没有事情做了,那自自然然这又是一个大和谐的生命链条了,那不是人间,天上是这样,地上做不到,物质上是做不到。如果都这样的话,这个世界就变成天堂了。所以说,这只是我们不断地努力,不断地修学的一种感应。

( q' [' E$ s0 X- o/ |

 

% }, N# m c' g9 B. s

      有的人就埋怨说,这个世界有那么多的不公平的事,挺生烦恼的。我说没什么好生烦恼的,天堂都公平,你怎么不去?你没有本事去。你要去了以后就没有这些事了,都公平!怪谁呢?只能怪自己的业障太重了,生活在这个烦恼的世界里,你不能怪别人。

# S: T* A) {3 H6 ]" L' q# D

 

& X' L" i5 o6 p) c! ~5 ^7 \

      所以现在我们越来越清楚了,六道轮回,你到哪一个地方去投胎,不是佛安排的,也不是上帝安排的,谁安排的?是自己安排的。你想到哪里去,自己做得了主,我来生到天上去,我来生到佛国、佛的世界去,自己可以做得了主;你要做菩萨,到地狱去度众生,也行。你自己去哪里你能明了,生死自在了,这就是佛菩萨应化在这个世间。

4 U) Z! p9 D$ _; B- C) f

 

8 N7 {+ y0 r% b1 L

      我们没有到这个程度,就要不断地学习、提升,从基础做起,从我们自身一点一滴做起,先把《弟子规》学好,先把我们这个大家庭互相照顾,互相团结,把大家照顾好,你才能够有这个能力、有这个条件去接引更多的众生,这是很重要的。所以一定要大而化之,一切为大局着想,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把这个事情长久地做下去,才能够让自己的生命意义放光、放热的时间更久一些,这是我们自己可以做得到的。每一个人都这样想、这样做的话,那就没问题了。

% d" h& x7 W) v- r


 

9 F* h5 a5 |9 |3 F6 R" P

      要把我们每一个人都照顾好,找一个会做饭的人,可以辛苦点,做做饭,把各个方面都做做好。我们把佛的事业发扬光大,不为自己,真正是这个时代太需要了,众生也太需要了!非常有意义,非常好!也非常随喜大家的功德!阿弥陀佛。(众:阿弥陀佛!)

7 t% ]% V' m: ^

 

/ V. N2 l6 p' t

(选自2011年1月8日开愿法师对北京义工的开示)

8 E$ _1 }4 m5 P7 h6 Z4 P1 R$ d" A


 

' F% N8 W$ B# \. c

(本次开示的答疑部分,请参阅“大愿讲堂——法师答疑”或开愿法师凤凰博

' Q( x* t8 |5 R4 s1 T" x* G' \- F/ @( g0 d0 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5-12 14:40 , Processed in 0.15208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