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644|回复: 0

福慧慈缘会馆,足以让您在这里释放情怀,结缘人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30 13: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独自一人漫步在熙熙攘攘的王府井大街上,你也许会被繁华、喧闹、过于嘈杂的景象所困扰。这时候,如果你想独辟蹊径,寻找一个可以宁静、独享心灵的地方,那么福慧慈缘是个不错的选择。正所谓“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在繁华似锦的附近,肯定有一个清闲惬意的地方让你迷恋,令你驻足。如果你有幸在这个以锡灯、蜡台作坊而得名的锡拉胡同路过,你肯定会发现福慧慈缘会馆这个“禅房花木深”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美味素食,欣赏到不常见的佛家法器,可以惬意的品一杯好茶,阅读一本可以洗涤心灵的好书。

* [" A6 B2 ?. n9 \2 L% }

 

2 v# F# O- n: Y4 t+ W3 j8 R

! L3 I% U# R0 I5 P

 

* T% `6 Y9 j. b s) B, z; o3 o; J

·读书篇

" ]' g6 W D1 F1 e8 [/ ]

 

5 m" M1 z5 p4 G! N

踏进福慧慈缘大门的瞬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摆放整齐有序的木桌椅,给人一种朴素、简易、古色古香的感觉。如果细心观察,你会发现一层大厅里随处摆放着各式各样的佛教类书籍和可以给你指点迷津的阅读物。有僧人喜欢阅读的各种经文,有与佛相关的各种杂志,最惊喜的莫过于大厅里摆放着叶曼先生的《福慧人生》和《世间情》,信手拿来读一段,扉页的“人生自是有情痴,此事不关风与月”在不经意间就足以让你顿悟到对人间情感的反省和思考。

0 B, @" O8 |& ]6 s- M1 p: n

 

5 k1 _/ F# T" ^2 x. Z& t! s3 E

. c9 e0 C% ^, _

 

: S, g! V+ r8 P3 A- [9 O

·装饰篇

0 O1 q4 l. V, @* {* O& H! L3 ], @; D

 

' j6 X. H: C i; G% `& p

沿着木质的楼梯便到了会馆的二层,这里陈列的都是佛教法器。《华严经》(入法界品·宝髻长者章)中说:“如诸菩萨得不思议功德宝藏,乃至修无分别功德道具。”在<观自在章>章中有记载:“善财作如是念:善知识者,至一切智,助道之具。”这里的法具种类繁多,有密教修法时用的曼荼罗,有西藏密教中特别的法器,如:唐卡、哈达、食子、八吉祥、七宝等。种类齐全的法具,虽然很多我都叫不上名字,但能亲眼所见,也是一种幸运。会馆的讲解员见我驻足在法具前认真观看,便主动走过来给我做起了讲解。他从佛教的角度一丝不苟的给我讲解了各类法器的名称,用途,和归属。印象最深的是墙上挂的一副唐卡,讲解员告诉我,这是纯手工做的,其中有少量的缂丝、刺绣,需要一丝一缕地完成制作,过程非常不易。望着这凝聚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记载着西藏文明、历史和发展的工艺品,我不禁慨叹起来。

9 W5 V' Q1 h% j1 E0 A+ i3 K" z5 Y

 

0 Q- {: t- A" G& h! H

& A+ O( U- o1 C9 ]& Q

 

2 N( T! |7 d: x$ [( @

·品茗篇

# o, T! H [. D0 z

 

2 V8 @1 L! b* L, J! D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有清茶暖方寸,品情趣沁心脾。”不错,二楼楼梯的右拐角处,一个供客人品茶的专区,散发着独特香气的长条木桌,桌上一把旧壶,几杯茶汤。很有佛相的师傅,把旧壶掂在手里,随意率性,没有那样多的条条框框,细微处不拘小节,但却有引人入胜的韵味。师傅告诉我:“不同心情有不同的茶相伴,犹如知已好友一般。有心的人能品出禅、道、儒,更有甚者则能品出人生的悲欢离合。如果你独自一人静夜中品茗,一片禅心就如同被月光洗浴的海棠,肝胆皆冰雪。”听后,我甚感惭愧,平日里经常忙的人仰马翻,从未仔细考虑过什么茶道美学,即使偶尔喝一次茶也是浑浑沌沌牛饮解渴。如今看来,从牛饮解渴,到啜饮品味,到将经历中的百般滋味融进杯盏里一丝丝品饮,这“道”可意会不可言传哪。不管怎样,在这种优雅,舒适,充满禅味的环境下,师傅一边泡茶,一边跟你聊天,让你在轻松惬意中陶冶情操、修身养性,让你的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境界,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享受呢。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约上好友,众人相聚品茶,互相沟通,相互启迪,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同样是一大乐事。

2 N+ R& ^2 v `

 

5 M1 l, }& }. Z; D e" X9 D3 c; M

2 |$ ~) u' R( h3 b2 n

 

, t# |4 R$ u% q6 j: W/ ~

·素食篇

2 Z! ?8 z! v* l$ ~' x

 

/ c% }, B' C1 S5 j% w

佛教主张众生平等,恩德布施十方上下,广大无量,不可胜言。而慈心不杀,严格茹素,更是大乘佛法的必然要求,也是汉传佛教的一贯传统。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母亲一生“褐衣蔬食,持戒安禅”,正因如此才激发了王维山水诗创作灵感。素食生活的淡安与平和,在王维的笔下,更是多了几分舒惬的雅韵和审美的意味。如果有幸品尝福慧慈缘的素菜,相信你肯定会喜欢的。这里的招牌菜福慧一品盅,色相味俱全。印象深刻的是一道叫“夷岛风情”的素菜,油炸的香芋内软外脆,浇上特制的汁,甜咸兼具,再加上盘子里装饰的椰子风景,吃完这道菜后,你定会体会到海南的椰岛风情。整天游走于鸡鸭鱼肉,飞禽走兽之间,也许会有很多人厌烦。那么,不妨到这里品尝素菜,试着换换口味吧。

( d& i7 z+ }9 w% F- I3 B

 

3 r" m/ T' {% F

9 ~. v) |: V. Z' `, V8 U2 C

 

3 w% n- e/ ?/ }0 }- m% d( {3 G1 X

·总结篇

! g% [- a4 y2 P$ g: I; F# y! _) f

 

: S0 h6 H* h' u8 U1 C) t! N1 L- ?

2000多年前,柏拉图曾经说过:“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照看好自己的心灵。”可是在这物欲横流和金钱至上的年代里,我们长期处于充满竞争压力的生活节奏中,长期把心灵和外界对立起来,每个人的心灵早就不堪负重。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不为物所役的豁达、坦然,早就被遗忘到九霄云外了。当你需要静享生命的坦然和静寂时,到福慧慈缘点一份自己喜欢的素餐,随手翻看一本有教育和指导意义的结缘书,或许你对生活的纠结和埋怨,就在这一瞬间尽皆消失。

- J, G( Q) X0 A

 

- q' g! }" S" t

) U+ ^. R: m2 e

 

* ?, u% y# r0 f6 E

修行人的写照——一帆风顺

0 e4 {) t' c# I

 

$ L" B! U; J! V3 X$ A

http://www.club.cn/sushi/201007/t20100729_82066.htm

8 _1 k8 Y4 |3 i: S+ Z

 

$ H+ a) K9 |% @8 e4 D8 q

女性的最爱——养颜芦荟

! c6 D9 H) x, g; N! _

 

# H3 K8 {8 X( Z: T2 a) ?

http://www.club.cn/sushi/201007/t20100729_82067.htm

2 k- t8 D& y- R! m& n; V2 z ' W$ E4 N- V( F2 j& 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5-3 01:14 , Processed in 0.08032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