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我多讲几句,修行与持戒似鸟双翅,光修行不持戒或光守戒不修行;如同一鸟折单翅,不能飞行,原地扑腾;又如演员演佛像佛不是佛,演菩萨像菩萨不是菩萨,演僧人像僧人不是僧人,假相演修而实无戒。特别是菩萨行人,动一恶念为破戒,等于折断鸟的一翅;光知守戒不知求解脱法修行的人,同为一理。很多人都误在此不得解脱,即生业障或后世业报不得出离。我劝行人持戒而修行,修行而持戒。劝初行人莫当演员而自误,自误而当演员。佛说经律是,于九部经中或很多经中不说佛性,虽不说当知实有;当知并作说者,其人真佛弟子。我在讲《心经》时,谈到入深禅定时的一些境界。一些人难理解,说一些经书上找不到,是真的吗?您有缘听到佛说此处经义时,当知人人具有佛性,您就明白自性观世音的实义了。迦叶菩萨向佛请法说,佛说的九部经中均没有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如说经中虽没有说而却实有,犯不犯戒律而获极重罪呢?佛说,善男子,实没有犯戒律而获极重罪。佛的经典多为声闻、缘觉所说,但证悟者自知众生皆有佛性。在大乘经典中,对世间亦说有我,顺世间故;对出世间亦说无我,诸法空相故;所说中道亦为妙有,须持戒修行方能了悟。为此,不犯戒律,无极重罪。而不如是说者,为犯戒律获极重罪;如说我已成佛,因为我有佛性必当成佛,为犯戒律获极重罪。诸位应知,虽有佛性,而没有持戒修行,没有了见佛性,故不能成就佛道。 迦叶菩萨向佛请法说,为什么有的比丘犯戒获过人罪呢?佛说,若有比丘为名闻利养故,谀谄权贵,邪伪欺诈众生。常想如何让四众亲近于我,先让知我是圣人;然后装模作样,善好第一,大得门徒,得大供养,女人敬念。这样的比丘为犯戒获过人罪。如有比丘想建立无上正法道场,住空闲处,未证得阿罗汉,而人都称是阿罗汉,让很多人生起信心。以这样的因缘,让佛门增加很多比丘等四众弟子,教化持戒修行,弘扬大乘佛法,建立正法道场,这样的比丘没有犯戒获过人罪,而是菩萨所为。四众弟子不应亲近供养犯偷盗的比丘;比丘私用供养佛寺之物、佛塔之物、他人寄存修塔寺之物、包括供养僧团之物和常住之物,为犯偷盗戒。这样的比丘下世的业报是,人无男女二根或同有男女二根,为恶根人。四众弟子不应亲近男不男、女不女之人和出家又住俗世有俗事、在家又穿出家人衣服、剃光头等出家人不像出家人、在家人不像在家人之人。真正的出家人对众生应起悲心,不饮酒、不闻香、不妄语,不生淫欲心,乃至动念和梦中,都应如此。迦叶菩萨向佛请法说,若有比丘梦中行淫犯戒否?佛说,不也,应生悔和不净想。这是对初行人而说,不包括三果罗汉以上的人和菩萨行人。佛接着说,如见比丘经常翘着二郎腿,这样的人不为出家人;如见比丘食肉和食五辛之物,穿蚕丝织的衣服和皮革之物,蓄不净之物等,非佛弟子乃外道眷属。佛赞叹迦叶菩萨是有机智灵敏的人,能分清魔说与佛说差别相之法。随佛所说的人是佛弟子,随顺佛经典的人是菩萨。否则,是魔王及其眷属。听了本品后,诸位应明白,魔有烦恼斗争之乐,作乐是苦。佛有清净无为之乐,以苦为乐。魔与佛斗其乐无穷,佛不与魔斗,魔军自败。魔子与圣人斗,其乐无穷;圣人不与魔子斗,邪说自息。魔法与佛法斗,其乐无穷;佛法不与魔法斗,邪见自除。魔王、魔子、魔法的反方向力越强,佛、佛子、佛法的定力、戒力、慧力就越强。初行人要培育自己的逆商,转逆境为顺境,安稳精进。菩萨行人要用定力、戒力、慧力三力转反方向力为佛正法道场,直至菩提。总之,在世间有佛无魔,不能成就佛道。
【四谛品第十】这一品内容是,苦集灭道为四谛,声闻弟子如何理解四谛真义而修学四谛。佛说,知佛真身常住,修苦自利利他,求解脱者为苦圣谛,而三途众生业报苦和人身八苦不是苦圣谛,是报苦,不得解脱。众生无真智,不知佛真身常住,必受轮回苦,枉受轮回苦,甚为怜悯。苦集谛者是知佛法常住,正法修行,求正解脱。若于佛法不生真智,言正法断灭,不知法性,生死苦恼,是集苦报,不是圣谛。苦灭谛者是知佛法密藏,精勤修行,有烦恼可灭,有圣道可证,为修苦灭圣谛。若执著修空,说空可灭烦恼,外道也修空,不能于诸法中而得自在。修空不能灭轮回烦恼苦报,因没有从戒、定、慧法藏中修积功德。道圣谛者是知佛、法、僧三宝常住,依法持戒修行,得正解脱。若以颠倒心,非法计法,造无量恶业,轮回三界,无道圣谛可言。【四倒品第十一】这一品内容是,什么是众生的四颠倒?为什么颠倒?佛说,众生有四颠倒:第一颠倒是于非苦中生于苦想;即平生苦想。佛示现入般涅槃不是苦与苦报,而是常乐我净的一种表现形式。众生不知,颠倒的认为佛之示现肉身也有生老病死之苦,入般涅槃如薪尽火灭一样,而生苦想。喜生惧死是众生的普遍心理,心生苦想而悲痛。第二颠倒是于苦中生乐想;乐者唯佛真常,而众生乐想是无常苦。众生在无常苦中,不知依法修空寂禅昧而求证真常也是苦;众生在无常苦中,不求出离而贪著五欲之乐生乐想也是苦。第三颠倒是于无我中而生我想;佛法有我,即是佛性。而众生不知我有佛性,为我中无性我想;并生佛法中无我,我无佛性想。第四颠倒是于净中生不净想;于不净中生净想。净者佛真身常住,众生执著佛示现肉身而不知佛常住真身,生不净想。众生身在不净处,不知有净而于不净处生净想;与此相反,如修行人心修不净观,也为不净中生净想。讲到这里有人问,如何理解佛教正法、像法、末法。正法时代,向佛其心坚固,专心修道,修道成道;如公案中有一富人,见一僧人住草堆而供养百两黄金。三年后,富人见僧人仍住在草堆中,不见庙宇。富人问僧人百两黄金怎么用啦?僧人指了指草堆,富人用手一摸,还是三年前他放黄金的地方,僧人连看都没看。正法时代的人只知修道,不知其它。但正法时代也有像法与末法存在,比例非常小,百分之一与万分之一。古称十人修行,十人成道。像法时代,专求功德,修塔造庙,刻印经书;但像法时代,也有正法住世,也有末法存在。正法住世为百分之一;古称有百人修行,一人得度。末法对像法的比例是千分之一;末法时代,专重形式,执著文字;但末法时代也有正法住世,也有像法住世,比例为万分之一与千分之一;有称万人修行,一人得度。【大般涅槃经卷第八】. n4 ^# k4 Z7 } _, {* y5 J
. Y8 s# o9 r, |3 O' U& W! K
涅槃降魔咒
& _' R& p3 k+ }% a2 x c2 M. M8 c3 t+ J6 ?( \) ?/ o# ]% b
$ d w: }+ A$ G# s9 x. N* A8 A
阿磨隸 毗磨隸 涅磨隸 瞢伽隸 醯磨羅 若竭裨 三曼那跋提 娑婆他娑檀尼 婆羅磨他娑檀尼 摩那斯 阿拙啼 毗羅祇 菴羅賴坻 婆嵐彌婆嵐 磨莎隸富泥 富那摩奴賴綈
( W# w6 M6 b8 P1 h( a! C# {( S w! U6 W
【如来性品第十二】这一品内容是,众生皆有佛性,是众生的真正皈依处。若有人修学此经,相信众生皆有佛性,是真佛子。迦叶菩萨向佛请法说,三界之中有我吗?佛说,若说有我,即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是常为无量烦恼所覆盖,是故众生不能得见;如贫女不知宅舍深藏黄金;又如婴儿闻苦而不吮乳;再如大力士额有金刚珠因搏击而入腹内,唯有善知识或良医以方便力引导,方能见真实。六道众生业习轮转,身命常断而佛性不断灭。佛性不可见知,而能证知。迦叶菩萨向佛请法说,若人杀生而因众生之佛性不能被杀,杀生者有没有造不善之业呢?佛说,杀生者有业报,即堕恶趣。佛性住于众生身的五蕴之中,因缘所生五蕴业相能为无常力所坏。虽众生佛性不能为天魔及人天破坏掉,但杀生又为众生的佛性上添加无明烦恼。讲到这里,诸位要明白,在世间法中,诸有有我,我在法中。在出世间法中,远离诸有,法中无我;即自性在佛净土。有化身成就的人才称得起“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迦叶菩萨用偈语向佛请法说,我今不知皈依三宝处在哪里?佛用偈语说,皈依于佛者,真名优婆塞。皈依于法者,则远离杀害。皈依于僧者,不求于外道。此为化度声闻、凡夫,随顺世间法而说三皈依;若出世间,自性圆成佛道无三皈依。若为皈依,即皈依于自性佛。皈依自性佛以佛法身为皈依处,皈依法以自性佛真法为皈依处,皈依僧以自性佛真僧为皈依处。菩萨以皈依三事于一体,示现三事是为无量诸恶众生和诸声闻、缘觉而作佛事。迦叶菩萨向佛请法说,我请法是明知故问,目的是请佛说菩萨清净行,说大般涅槃经,让众生相信自有佛性,正学大乘经典。佛赞叹迦叶菩萨已成就深利智慧,当为菩萨说入如来藏。有我为常法,无我为断见,中道远离两边即是真法;即众生有佛性不觉佛性而生断见,执五蕴之身是我而生常法。知佛性而修乐的人为善行,知佛性真常而修行的人为入如来藏。知肉身无常而修真常佛性的人为皈依佛法僧,得正解脱。清净佛性,常住不变。众生不应戏论诤讼,应该去证悟了知诸法真性。知身有法乐之性,明与无明,凡夫谓二。有智慧的人了知烦恼即是菩提,一念觉即明,一念迷为无明,这就是诸法真性,也称实性。佛用草、牛、乳、酪的转化比喻明与无明,佛用海水可转为淡水比喻烦恼覆盖佛性。众生的佛性被生老病死烦恼客尘所覆,如假我只见人生人、羊生羊,而未见人下世如何入六道,同人见酪而不见草,见客尘而不见佛性一样。佛又用虚空雷震起云与象牙上的年轮花比喻,虽听闻很多经典,不闻此经,不能说知佛微妙之相,不能说入如来藏知佛性。若有人能受持此经,当知是人能报佛恩,是真佛弟子。迦叶菩萨向佛请法说,佛您说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难见难入,声闻、缘觉很难彻底理解明白;为什么佛性难见难入呢?佛说,无量菩萨乃至十地菩萨,未能见所有佛性,何况声闻、缘觉。十地菩萨,见入佛性小一点;如望空中飞行的天鹅、大雁,入其目、见其形,不能知其详;又如醉人行路,朦胧见又不清睛见等。十地菩萨见自身佛性,如弱子通夜玩耍,清晨识物悉不明了;又如黑夜观人,见其影而辨不清面等。无量菩萨如何见入佛性,当精勤修持此经,唯佛能知。佛用“王子宝刀”,“贫夫与大臣未见宝刀”,“猜测宝刀什么样子”来比喻猜测佛性。菩萨知有佛性而如是说佛法;凡夫妄作佛相,种种分别,而起邪见。妄作佛相很可怕,读几部经就凭猜测意断佛相,用理论批评这位法师,指责那位法师,起邪见而遭业报。在末法时代真修实证,见知佛性后再去评论,免误己害人。我禅修密行几十年,修头陀行,有时每日静坐十几小时,经明师认证后,方敢略讲佛法一二。哪位法师弘扬佛法,我都拥护赞叹。谁批评指责我,诚心感谢善知识的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