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全省佛教界 3 J7 g& l- q7 I: h+ G$ L# f
广泛开展绿化美化寺院环境的倡议书
% d/ f7 }3 _9 Z% r4 C l——江西省佛教协会四届二次常务理事会通过
+ A& F: N$ B/ m* W 4 D" Z4 Z5 j) J4 t3 N4 t
- w- e8 M1 Y7 b! U5 v- b% \6 z . \" K6 p; M' ~/ ]
i- U' ~4 j1 {- J) g E
?6 b6 Z+ i& a2 v, p2 m' E) m1 a
" T( T9 s. f- W. Y* {各设区市佛教协会:
. _$ U* _, W# V9 _. y: Z2 y为了响应省委、省政府“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号召,进一步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我省佛教界要积极响应和充分把握这一良好的历史机遇,深入挖掘我省佛教文化的思想内涵,发扬佛教界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环境的优良传统,响应国家宗教局和省宗教局以及中国佛教协会和省佛教协会创建“和谐寺庵”的活动,努力营造环境友好型、清洁卫生型寺院,净化社会,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使我省佛教界再次涌现一大批“和谐寺院”而努力奋斗。经4月15日会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自2010年起,本届理事会定于每年3月中旬在全省佛教界广泛开展一次植树造林活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争创文明花园式寺院,展示当代佛教界的时代风采,为构建和谐江西作出新贡献。 6 b+ Z9 T! h4 v; I- w# p' W2 j( `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全省佛教界植树活动的重要意义。 / s1 T8 P. O' T0 d8 {& t# I
植树造林是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后代的公益性事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对生态危机、维护生态安全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课题。尤其是近年来,国际社会普遍提倡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植树造林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佛教界历来就有植树造林,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优良传统。所谓“天下名山僧占多”,实际上,应该是“天下名山僧建多”,因为我国历代高僧大德们都是人间净土的建设者,他们本着佛教“自他不二,依正不二”的大乘佛教精神,依靠有利的环境,建造典雅端庄乃至气势恢弘的殿宇,种植各类花卉树木,荫蔽后代,至今许多寺院还保留了历代高僧大德们栽种的参天古树,不仅成为广大四众弟子朝圣的古迹和对大德风范追思的胜迹;不仅为当代添景致,更为万代立楷模。 & P* I2 h+ C" D1 f3 f( _: j
二、统筹安排,全力开展好我省佛教界人士义务植树活动。
9 R5 {& _# e( l& P( `- v2 X# H6 ~8 u各设区市佛教协会和重点寺院要号召和带领四众踊跃参与,将植树活动作为和谐寺院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这项活动要求在省佛协统一部署下集中进行,也可以由设区市佛教协会和重点寺院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布局和有机的安排,根据各自的经济状况,统筹安排,扎实推进。要加大宣传,动员佛教界全面参与;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把春季植树活动作为阶段性和长期性结合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好,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率先垂范;要不断丰富义务植树的内涵,创新义务植树的形式,发挥自身优势,弘扬人间佛教思想,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大家得清凉;不为自己求长寿,但愿大家都健康。要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提高义务植树的尽责率,广泛调动四众弟子积极投身到佛协和寺院以及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建设中来。 & e7 _. G; M8 A% h- C! E2 M
三、严格把关,确保义务植树质量,既要讲求美观,又要倡导低碳植树。 6 N. d, A# E+ r4 Q) Q& G f1 G
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设区市佛教协会和重点寺院要严把苗木采购、栽植质量关,要严把苗木进场、栽植、浇水、养护管理关。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及早行动,迅速掀起春季植树绿化的热潮,为生态宜居寺院、和谐寺院,为生态江西、绿色江西的建设,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菩萨理想和人间净土的崇高事业做出我省佛教界更大的贡献! + i' C. |/ g8 Z% C% J
% l( D) D q; ?1 ?6 k7 M' G
& f8 `# J" E9 o5 u+ A5 q/ k' a菩 提 道 种
1 E/ ]9 O% [ d+ w( r 9 b! q5 u# ]+ J- ?. S1 o
6 S# M) i! g, ]. _8 o+ {5 I3 `
春 华 秋 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