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音念诵与亚健康治疗的理论研究
* b! y1 A1 E2 ?高七师 孙萌
) R! A' [) [( B4 B7 B; o
: l. k( ?' P( [; q2 |6 y% B摘要:传统的语音疗法治疗亚健康状态有一套完整的理论系统,可以在中医的经络系统整体调节和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也可以在印度的人体的中脉体系从瑜伽发音的角度来认识,通过不同的发音方式、念颂不同的内容等传统的发音手段对亚健康状态给予干预和治理,提出了一套方便可行的迅速调整未病的自我治疗手段。 ^7 z$ e1 a [7 E- B
! O$ K/ I7 I/ b) K5 S1 L亚健康的定义
2 {5 L$ S1 `" X+ ~+ g& V& ~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为“亚健康状态”。 4 ~* P: M: f8 b! @* o! b8 H
由此,亚健康是指以下几种情况:(1)功能性改变,而不是器质性病变。(2)体征改变,但现有医学技术不能发现病理改变。(3)生命质量差,长期处于低健康水平。(4)慢性疾病伴随的病变部位之外的不健康体征。 ( i8 x1 x3 P3 B7 b
亚健康是否发展为严重器质性病变具有不确定性。但是,亚健康本身就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 b( z" o! {% I' e3 \+ M亚健康的原因 1 u6 K$ ]" k9 j8 j# ?% L3 B
从西医的角度来讲是发生在器质性病病变以前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紊乱,从中医的角度来讲是经络系统紊乱、身体的阴阳五行之间既相生相克的平衡被破坏。
& E, I9 O1 ^1 i0 @/ r5 ]. M' x2 T; s. { : ^/ c6 j5 h1 }; P$ [
语音疗法的定义和内容
" e1 u( n# |% F1 I: c3 f3 I; k % a, L) [7 h2 v5 i; _# I
就是通过特殊的发音方法、内容和发音方式,来调整人体的内分泌和免疫系统,达到自己的经络系统和内脏得到针对性的锻炼和治疗的。一般采用的方式有两种,一个是中国古代的南北朝时期梁代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说正式提出的六字诀 “吹、呼、唏、呵、嘘、丝”, 另一种是古印度的瑜伽发音的嗡、啊、哄的系列发音及其变音。
; n! E; S$ t- z( H# W: C
# |9 T2 A3 u3 s& S治疗性念诵:中医的六字诀 吹、呼、唏、呵、嘘、丝
7 k- m; B5 s1 L) s$ {/ @3 z调整性念诵:瑜伽念诵:嗡啊哄
+ d1 f& ^5 P- }! y功能性念诵:调整身体的念诵 增加智慧的念诵,由嗡啊哄产生多种变音
( j* z6 Q; L/ U/ V# l, Q7 m念诵的节奏: 慢二拍(重、轻)(母胎的心跳)
8 a, P* w& }1 h* F$ F2 B 慢三拍(重、轻轻)(母胎的呼吸)
3 G. M4 C( z: l: h3 b: d! I 中五拍(轻轻轻、重、轻)(母胎的声音) ) m9 D) E7 z( N4 j- I
* r( } \2 V2 G) _* x0 m
中国古代的传统发音治疗方法
& G$ G: u6 n \: b) I3 C; P六字诀是南北朝时期梁代陶弘景正式提出的,他在《养性延命录》中说:“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气,吐气有六者谓吹、呼、唏、呵、嘘、丝,皆出气也。” ; B' |& z( h/ \
明代有诗曰:“春嘘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闲,秋口四定收金肺润,肾吹惟要坎中安,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常呼脾化餐。”这其中的“嘘”、“呵”、“口四”、“吹”、“嘻”、“呼”,就是赫赫有名的六字诀。《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中言道:“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口四,皆出气也……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寒,口四以解极。”
; ]( [8 T0 \" X" R《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认为:“心脏病者,体有冷热,吹呼二气出之;肺脏病者,胸膈胀满,嘘气出之;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痛闷,唏气出之;肝脏病者,眼疼愁忧不乐,呵气出之。”意思是:患有心脏疾患的人,体有冷有热,可用“吹”、“呼”除之;患有肺脏疾患的人,通常胸膈胀闷,可用“嘘”除之;患有胃肠疾患的人,身痒痛闷,可用“唏”除之;患有肝脏疾患的人,或有眼睛疼痛,常感忧愁、不快乐的人,可用“呵”气出之。这些记载成了后世“六字诀”或“六字气诀”的起源。 1 S" G6 d. H0 Z+ U! m) Z
0 Y* O$ Q @, A5 ~. v% ^; ~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中“气声逐字”是出声的,孙思邈也基本沿用其法,而唐代胡愔以后的大多数文献改为呼吸皆应令“耳不得闻其声”。“养气功六字诀”主要应用的是发声法。认为,临床应用时发声比不发声收效快;只有发声才能区分宫、商、角、徵、羽,才能配合五脏,更好地治病,并称其为“风呼吸”。但同时也要求:“初学者,一定要出声,便于气机通畅和掌握口型;等口型正确、腹式呼吸练熟了,自然呼吸深长……真气调动起来,水到渠成,就不期然而然地不出声了。”
, T6 a7 j4 u! q; g! K+ d! C陶弘景与孙思邈的吐气出声法主要应用于治疗疾病,而后世“吐气无声”则是治病与养生相结合并向养生应用转变。因此在用于亚健康的未病治疗中采用发音法是正确的。 ) v& h2 \! h& D' ?$ L v# L! I
- s6 w. r) N7 Y, `
印度瑜伽陀罗尼念诵法 - c8 K7 e b# P' W! V0 [
所谓印度瑜伽念诵法,是指人们经常使用的、能够与人体产生共振的、本能的声音。一般来说,从人们的发音方式来讲,主要是人的头部、胸、腹部为发音动力与共振所发出的三类音。
- k! }/ \) a G! { 具体内容如下:
, C$ W( ^$ P ^! N 1、头腔共振音——噢OM
) v/ G9 D/ x8 {& } 闭口发出的鼻音,与汉语的“口奄”“嗡”“恩”比较相近,主要在头腔形成共振。 N; {$ H7 A, B$ ~
头部为人的神经中枢所在,对人体的一切行动具有决定性影响。有意识地念诵OM音,可以迅速造成头腔共振,由此放松大脑及头部神经,使人进入安宁状态。 。 ) L% y* a* ^8 i! L8 w# R# Q3 t
此音蕴含安乐与宁静特性,可以有效地疏通头部气脉,清醒头脑,安定心神。同时也是瑜伽中脉系统的顶轮和大乐轮的位置,长期的念颂可以开发智慧和给人带来快感。
: N$ W0 P3 v/ i6 x 2、胸腔共振音——阿AH
4 F8 b! O1 U9 |# h 开口自然发出音,与汉语的“阿”音及其变音相同。 9 O. G( i7 h5 A) G% V) o- M
此音为一切生命的根本之音,是人与动物出生后开口而出的第一种声音,也是人困倦时打哈欠与内心沉闷时的哭叫之声。该音具有释放心身压力的作用,帮助打开脏腑脉结、清除心理障碍,给人带来畅快感受。
4 p0 v9 Y. e+ s4 k( g9 ^% R 3、腹部共振音——哄HUM 8 \! u* n" D, K
此音与汉语的“口牛”“哼”相似,后半为闭口式鼻音。是人在发力时的本能的声音,发音的发力点在小腹的部位,气是由下向上到头部的。 该音具有突破生理障碍、改善心身健康状态的作用,能够有效调治胸腹部疾患,疏通身体下半部的经脉。
1 X0 z% B8 y; g% s9 ^' ] 2 ~* m# ] g) ~3 K) z! F8 `
以上三种声音,不仅任何人生来就会,而且具有人类的共性,不论任何地方、任何语言、任何文化的差别如何,这些本能的发声都基本相同。嗡音是由上而下的阳光、啊因是种子在拙壮成长,哄因是开花结果。三音的本身是对于原始生命完整的过程声音描绘。嗡音是胎音,啊音是我们出生后的成长音,哄因是我们获得力量有所作为的成就之因。
# E* v* m! }. U4 O ) Y6 a9 c$ I: X" ~4 J$ W
所以,这些发音。在印度瑜伽中,被看成法界宇宙一切事物的根本音。世界上的一切声音,皆是这三种音的不同显现,因此,念诵这三种声音,也就等于念诵一切声音。用这个方法,能让不协调的身体机能,迅速得到全面的调整。
" A0 M5 U% t* y" O, a; U . Z; i7 p: H# r2 U
中医上的原理
. ^8 B$ l5 ?4 O* X7 M$ t) P
% q' ~" y" i' _. j' e6 J- R《黄帝内经》便记载,宫、商、角、征、羽五音,与人的五脏是相连的,又与五行(金、木、水、火、土)有不谋而合之处。如宫音雄伟,具“土”之特性,可入五脏中的脾;商音清净,具“金”之特性,可入肺;角音属“木”,可入肝;征音属“火”,可入心;羽音属水,可入肾。 ! C6 _1 b8 j, n, A
中国五声来源于五行相生,人有五宫,五脏,五指,这与五音组成的五声音阶,也是非常和谐的。 “音”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在音之前必有声,一切物体,如山间潺潺流水,产生声,声与声相感应,产生了有规律的变化时,就会出音。音与音的和谐相配,发出乐耳的声音既音乐。古人认为音乐可以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正心。由于每个人自身的身体结构不同,心肝五脏的气质气机上的差异,就造成了对音乐的感受上的不同。从对阴阳五行的认识中,古人研究出了一套非常完善的体系,即:五行--金 木 水 火 土五脏--肺 肝 肾 心 脾五音--商 角 羽 徵宫五窍--鼻 目 耳 舌 口它们之间既相生,相克,又相互制约,有着非常微妙的内在的联系。如:听宫声,使人品温和,宽容且广大;听商声,使人品端庄,正直且好义;听角声,使人有恻隐之心,且能慈悲爱人;听徵声,使人乐于行善,并且爱好施舍;听羽声,使人讲究整洁规矩,且爱好礼节。
" J7 |: l; [" g宫调式乐曲:风格悠扬沉静,淳厚庄重,有如“土”般宽厚结实,可入脾。商调式乐曲:风格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角调式乐曲:有大地回春,万物萌生,生机盎然的旋律,曲调亲切爽朗,有“木”之特性,可入肝。徵调式乐曲:热烈欢快,活泼轻松,构成层次分明,性情欢畅的气氛,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羽调式乐曲:风格清纯,凄切哀怨,苍凉柔润,如天垂晶幕,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肾。 ) Q/ d/ {8 R! f1 m# ^* g
我们依照五行相生的原理,以國語發音的嘴型,就「呵、呼、呬、吹、噓、嘻」六字的順序发音,重覆六次或九次。发音時行、住、坐、臥均可,一口氣念一个字,发音要勻綿細長。 5 ?6 c" A$ x6 a* P
長生六字訣之每一字字音與五行、五臟之關係:
: f) F0 ?# Z' B' U' ?! Z 呵(ㄎㄜ) 【注1】音屬火,去心濁。
. \8 U' \; ?( q5 W 呼(ㄏㄨ) 【注2】音屬土,去脾濁。 4 A: N1 b( E& z( W
呬(ㄙ) 【注3】音屬金,去肺濁。 1 }2 q! H3 f7 A; W, x+ F- V; T$ P( c
吹(ㄔㄨㄟ) 【注4】音屬水,去腎濁。
8 u- J1 r' l0 v& G: V5 o' i+ _ 噓(ㄒㄩ) 【注5】音屬木,去肝濁。 ( D7 B: E/ S3 E7 S
嘻(ㄒ一) 【注6】音無五行,去三焦濁。 ) \/ v, F' B2 Z6 A
藉由六字訣吐出五臟及三焦內之邪氣和火氣,俾達延年益壽之目的,並使身心容易清靜以恢复健康
转自准提法佛学院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