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 u9 h ?" a$ @' E" } D: c% r
世人该如何正确的看待人生?, q3 H6 K* O, t, y: d
作者:东方阳熹
2 l+ s) L' J+ @" t6 [4 i- j$ U( vhttp://www.daode.org/ztls/016.htm 4 O( `3 h/ r7 @ _9 G9 H
当今世间的各种人生理论,道德说教,如同洪水般泛滥,影视明星、企业家、大德、大师、博士、教授、专家、学者,人人都敢著书立说牛皮一通儿,人人都敢大言不惭的到电视等新闻媒体上宣讲一番。但究其根本,这些人所讲的那套人生哲理,有哪句具有真理性呢?
7 `" m Z, }7 T8 t4 _ 释迦牟尼佛临灭度时,弟子问:“师父死后,应以何为住?”。这里所说的“住”,不是指身的住处,而是心的住处,就是说,学佛者该抱守什么样的心态和观念,来看待人生。佛曰:“应以四念为住。”即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不常;四、观法无我。 8 y2 b, Z( ~: R4 P" w5 W
一、观身不净:
8 U: Z: d8 _2 R( G 此身,指人的身体,即色身而言。人的色身是幻化体,此身非真身、真我。色身是心灵的舍宅。真心一去,色身当下即亡,故修真之士称此身为“臭皮囊”。 1 s1 ~9 t7 u" S. q/ A8 [* W
观身不净,意在让人们不要把这个“臭皮囊”当真,不要因这个“臭皮囊”迷失掉真我(自性)。
4 p. W4 i. ~/ U6 q9 _9 p1 h 二、观受是苦: 1 {! f* s" F6 d, u- [% e
此受,指人们对心外事物的感受,即见闻觉知到的一切。人们对见闻觉知到的事物,只要一动心,便被虚妄之境所转,而遗失心之本体,此谓之受。 7 s" s3 M# C/ j. i
心外的一切,皆属幻境,皆是虚妄不实,皆有苦乐,皆有生灭,皆是无常,因此,人们耽著于见闻觉知、五欲之乐,就会被妄境所转,沉沦生死苦海。
6 ~. m$ V, y6 E& s! b 观受是苦,意在让人们不要耽著于心外见闻觉知的快乐,不被妄境所转,如此才能够回归真实的自性。
' O' X3 Y% ^/ t2 R 三、观心不常: ' ~0 [" K- `" {( \, X( m
此心,指人心而言。因色所生之心,是为人心。此心被妄境所转,旋起旋灭,无一定处,故曰不常。 8 x/ r6 r5 Y9 s( _* `
一个学佛者在没有见性以前,起心动念处,皆是妄心。人们唯有尽除一切相,去除一切后天的人心,才能够返本还原,回归清静,本觉常照。 & |$ A0 ?% r9 D1 M) g( n
观心不常,意在让人们放下心中的一切妄想,如此,才能够返归空空洞洞,却无所不照,无所不在的心之本体,而得真常寂灭之乐。
. s1 j9 N; M* m9 p k1 _6 W 四、观法无我: # r' X. t, ]$ u2 }. z4 b$ p6 m
此法,泛指世间的一切法,一切相,一切智慧,一切作为。
+ }/ _) T3 v! o' Z n9 A8 D 经云:“三千大千世界尚且成虚”。因此说,我们见到的这个世界是虚幻不实的,是本来没有的。既然“三千大千世界尚且成虚”,又何来的我?既无我,又何来的种种相?
T& C# K- u0 B2 ]+ r" H. C 世人不了唯心,以我为我,以人为人,以法为法,以物为物,所以颠倒梦想,因分别妄想而造业,因造业而受苦,六道往还,无有歇息。 4 @( i, _: W( e# |7 |
人们去除一切法执,去除人我等一切相,才能够回归清静无为的本然之体。若以色身为实,以见闻觉知的幻境为实,皆是被虚妄不实的假我和幻境所迷,如此难有解脱之时。 , C! k, l, N/ m" a, \" h* O
观法无我,意在让人们放下人我、法我的分别,尽除一切相,如此,才能够返归一真之地,即极乐世界,涅槃之地……。
1 f+ m# L$ C* `* T' C; \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得知,释迦牟尼佛教导的“四观”,才是正确的人生教育,最高的人生哲理,正确的人生观,此应被学佛者和一切世人所信奉。
/ `2 E! D* e" ] 人们唯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才能够获得真实的人生觉悟;人们唯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才能够获得真实的人生成果;人们唯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才能够获得真正的解脱……。
7 ?- Q* ^+ N% S* ]1 e 释迦牟尼是大觉者,是真正觉悟宇宙人生真理的人,我们听受佛陀的教导,才能够获得真知正见。如果我们把明星、大腕、政客们胡吹瞎侃的人生理论当作真理,不但不会获得人生的真正光明和解脱,还会进一步的迷失自性,产生出更多的矛盾、痛苦和烦恼……。
" N: T* r7 x9 K9 b. I 注:限于篇幅,难以概论,读者可参阅《学佛者应认戒为师,还是认觉为师?》《人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等相关论述。 - t/ [, I/ }! `# m4 b
东方阳熹 写于2007.11.02
% \: e3 |# J* ^* D/ D% d谢谢您的阅读!祝您吉祥如意!合家幸福! 4 k/ E% ]) M. A3 f2 h$ g4 L4 Y# n
http://www.daode.org/ztls/016.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