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131|回复: 0

得戒和尚明旸大和尚 (1)------传喜法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19 14:3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 B$ X# L: S4 U7 p& y( t; b4 W6 k4 s8 z+ e1 Q" d, X! k& V+ Y' j/ }7 g" `7 G1 H1 b) A$ ?# v' G! V9 _! b1 M" t( L# ], y4 K" t3 D/ Z$ q" N+ b* g8 V" E; N$ N' G- K9 B/ m! |7 [
+ n% ?$ K L' j- O, D; p% M
 
     . V0 }% ?) `+ p) ?6 l0 @+ e8 t# x$ R! j+ c( b: D4 B! S+ n# A$ H4 N {; b5 z1 f% {( M( |2 U( n
5 V, V; d- R8 U! Q5 N1 }: H


                                       

9 P7 S$ ?6 S l6 c2 f6 b5 L

                              受戒三师七证及全体戒弟子合影(局部)

) |9 ^' X3 u( q8 a" B6 j q


       明旸法师,俗家姓陈,名心涛,号俊豪福建省福州市人,西元一九一五年(民国四年)出生。父南金公,早年参加过同盟会,从事反抗满清的革命事业,入民国後执律师律;母蒋氏树英,任福州女子刺绣学校校长、兼刺绣工厂厂长,是个事业心很强的女性。

+ u9 K) K+ i0 v( U6 c

      蒋树英俊来依圆瑛大师出家,法名明旭。明旸的父亲南金公五十五岁因病逝世,留下二子三女,长子心海,长女锦贞、次女淑贞,三女秀惠,幼子心涛。心涛就是後来的明旸法师。

/ L6 Z G1 Q6 J8 h0 e

  心涛幼具善根,四岁时开始随著母亲啓蒙读书,五岁入私塾,六岁入西峰小学。十岁那年,随著母亲於福州白塔寺,听圆瑛大师讲《仁王护国般若经》。

r+ i; |3 ?2 r( b

      时心涛年纪虽小,於听经已有所领悟,他见圆瑛大师庄严慈祥,随著衆人受三皈依後,继而向大师要求度他出家。因为年龄幼稚,为圆瑛大师及他的母亲所劝阻。

* ?, v9 {$ R7 B: H, [( a$ }) S6 [

      但他学佛之志坚定,次年随衆参加雪峰寺四个禅七,坚持到圆满,深得圆瑛大师的赞许。於是在一九二七年,当十三岁的时候,在大雪峰崇圣寺,依圆瑛大师落发出家,法名日新,号明旸。继而随著圆瑛大师到了上海。

5 B3 m' j5 K% ^, h* E* I1 o

  一九三○年二月,圆瑛大师出任宁波太白山天童寺住持,带著明 晋山。明旸在圆公大师身边学习经教,努力不懈。是年天童寺传三坛大戒,明旸那时仅十六岁,受戒不足年龄,经寺内五位大德向得戒和尚请示後,他才获准受戒。圆戒後仍在天童寺随侍圆公大师。圆公讲经时,常命明旸复讲,由於他辩才无碍,口若悬河,当时被誉为「神童法师」。

+ J3 J3 `+ U6 C

  一九三二年十二月,天童寺发生火灾,烧毁了天王殿、钟楼等九处五十五间房屋,圆瑛大师发愿於三年内募资恢复旧观,明旸则襄助大师擘划,终获成功。

* @' u1 b2 \+ B9 ]; n

      一九三五年,圆瑛大师的皈依弟子顾联承(法名莲成)、邢明心夫妇,捐出上海大西路两亩多土地,兴建圆明讲堂,作为圆瑛大师在上海弘法修持的道场。讲堂落成,明旸随著圆瑛大师自宁波到了上海,进驻圆明讲堂,明旸担任讲堂监院。

3 f0 A8 o7 M0 J( [# h

  一九三七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侵华战争爆发,继而上海保卫战开始,圆瑛大师以中国佛教会理事长的身分,组织僧侣救护队,参与战地救护;成立难民收容所,收容救济难民。後来以难民人数太多,圆明讲堂中也设立了「第九难民收容所」,由白圣法师担任主任,明 法师担任总务,综理事务。

" E' m( o0 k9 ]+ i) z. h8 ^

       是年十月下旬,上海战事逆转,圆瑛大师率救护队撤退到汉口。当时战局紧张,救护队经费无著,圆公大师奉国府主席林公子超的函示,嘱他将救护队交付其他法师领导,希望他到南洋募化救护队的医药费。十一月中旬,圆瑛大师带著林主席的三封亲笔函赴南洋,由明 随侍。圆瑛大师到新加坡、吉隆坡募捐,得到侨领胡文虎、文豹兄弟,李俊承、及商会会长黄重吉等大力支持,成果颇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佛教网络

GMT+8, 2025-5-6 13:25 , Processed in 0.06238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