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行为之几种杜绝
" _' g8 n, E2 O5 p5 p0 B$ y3 g 作者:四川省白玉县昌台… 3 P% H3 I" Y1 w6 d5 M- x+ d
一、预约放生
' ^! n2 E6 a0 y: P2 m7 b- h 与卖生者直接或间接、明确或暗示将要买生放生,使卖者闻讯捕捞,违背施无畏的基本定义。如此许多众生会因预约故,被提早捕捞,虽其中势必有不堪折磨而早夭者,由于其提前死亡出于你的预约,实则害了它们,从而使自己的善举偏于形式了。 " V9 L& ?$ _% T: s3 C7 P f; `
二、不观察地点、水质
0 k1 `& J" w$ z9 S( E. G 如果被放之众生,能放其为适于它生长的环境,则对其有极大好处。反之,若只顾放而不观察所放的地点,则对其害处多多。如将野兔置于人居处,飞鸟放于易捕地,鱼儿放入被化工原料污染、的确无法生存的河流水域等。 . a% I, z1 G5 `) R. |2 z
三、禁放养鱼池 ' c& k8 F0 B( E1 c: g" G7 `
严禁将鱼及水生动物放入养鱼池,以养鱼池为卖鱼杀生之来源处,将众生放入其内,乃间接杀生也。 1 P$ j+ m* d7 A5 k
四、不得区分大小贵贱 9 F0 l; o1 u& w" @; n+ u- |% C- _
一味追求数量,而对某部分众生远离慈心。如见两盆鱼,心想若放这盆躯体小的众生,则价钱和数量要比放那盆躯体大的合算。或思维买一大堆田螺的钱,还不够买一只甲鱼的金额。因而弃大舍贵,择小选贱。这样一来,势必会造成未被解救生命的众生怨恨与嗔怒。孰不知躯体越大,价格越昂贵的众生,你放了它,功德也越大。所以放生时不要带着选择和预备买何品种的心去买生,应当遇见什么,就买什么。 : Q- l3 f& W8 p+ M# t
五、万勿因噎废食 / } H' f# w; t) Y& H! t1 F! F
有人因见到自己或他人辛苦所放之众生,有被随后捕抓的危险,便以为这种放生毫无意义,且造就捕抓者的恶因。其实即便仅仅能延长众生一秒钟的生命,此众生也会宁一秒后死,不求一秒前亡。故究放生者功德而言,施其一瞬间无畏与放其数年无畏,功德正等无异。于被放者言,彼虽短暂获生,仍于生时心若甘饴,且由于其成就了放生者菩提心的功德,故放生者之功德利益,共亦获有,以此终获善乐。而且,从悲心的角度来说,即便知其在放后即有被捕之险,或不论其伤弱,心怀哪怕使其一瞬安乐也要解救之心,此种人慈悲更为强甚,极为诸佛赞叹,有此发心者,无论所救众生是否有福报活下来,以彼悲心之故,放与被放者均有大利益。故千万勿抱前放后抓不算放生或买时选择强健活力者放的错误思想了。
9 Q0 K$ B4 y. Q, Q: G 六、不善回向 " O# R8 G$ A. R9 m: C. Z/ q+ {
很多人因为自以为不去执着功德利益,而凡有放生皆不去好好回向。孰知因果成熟,是必然之势。不重视回向,会导致大量功德转化为人天福报,为将来往生乃至成佛,形成阻碍。所以每个修行的人,一定要使功德转向出世间的种种成佛利益。而且放生行为,因其是有为法中最为殊胜的功德之故,功德成熟非常迅猛。若放生勤垦,甚至即生福德利益现报,所以放生者切要善于回向,免大量功德流于人天无意义消耗的福报也。 ( F7 z9 x. w, F! S0 t1 Q7 F$ r
七、未知己知彼,勿随意劝说 0 a8 s% l' Y& d
轻易不要对无信心者(尤其是卖鱼的人)宣布和劝化说你买鱼为了放生做功德,他应当如何等等。因为并不了解对方对于因果之取舍观念,一旦被其把握和摸索出放生者出没的时间规律、所偏重放之品种,即便他每次给放生者开诸方便,放生亦流于形式而形成弊端。使卖者为了放生者的需要而购抓某种众生,而放生者并不见得一次就能将买者的货都买掉,致使未被放的另一部分众生伤心埋怨。所以轻易不要让卖者知道目的,摸清规律。
a3 g. j4 z% O V 倘若有的地区已形成此种情形,虽无法挽回,但应亡羊补牢,注意对新的放生者宣传此道理,使这种局面控制在最小范围。万万不可因为觉得造成此局面不好,便不去放生,退失信心,使更多众生流于他人的口腹。总的来说,放生要比不放功德殊胜多了。
% `- ]: Z# }" n( S' c* { 八、倘使工作失误,勿轻易自咎
5 R8 L: d5 Z. @+ h: w# T: E 释放与解救他人的生命,永远没有过失。许多放生者因为工具、因缘及种种不利因素,使所购众生不能全数尽活,便对亡者生出愧疚和罪恶感。实际众生从生到死,皆受制于因果,假如你尽力做了,它还是于放前死亡,实属因缘所使。彼既便如此,亦要比被人刀刃烹煮幸之万倍,据说畜生之苦,不但苦于死时之剧痛,死后被剖解、烹食,直至被消化后,其痛苦的知觉方无。故此种情况对于被放者而言,因使其少苦而终,且免受死后之剧烈痛苦,仍具备不小贡献。况且你把放生的功德回向给他们,对其今后仍具备积极深远的意义。故而应知放生因悲心之故,无过失之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