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佛在经上说的。「譬如鱼母,多有胎子,成就者鲜。」鱼我们知道,鱼生的子很多很多,但是鱼子能变成小鱼,小鱼能变成大鱼,这个机会太少了。为什么?鱼子都被别的鱼吃掉,小鱼被大鱼吃掉,确确实实一千颗鱼子难得有一、二个会长成,又「如庵罗树,花多果少」,佛举这两个比喻。「众生发心,乃有无量,及其成就,少不足言。故云:鱼子庵罗花,菩萨初发心,三事因中多,及其结果少。」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要警觉到。' ?' M; p) G. P
今天我也把这些方法非常具体的说出来了,供养给大家。你修净宗,你求生净土,我们要跟阿弥陀佛融成一体,我的心是阿弥陀佛的心,我的身是阿弥陀佛的身,我的念是阿弥陀佛的念,念念不离阿弥陀,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世尊所谓「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们把制心一处就是「阿弥陀佛」这一句圣号,我就把心制在这一处上,什么事都解决了。一生的学习就这一部经,常常念这部经。初学的人读诵,把一部经念上一千遍,一般可以能背诵了。还不能背诵,就再一千遍,三千遍、四千遍。我过去曾经遇到一个人,他念了六千遍,能背诵。有决心!一天念五遍,一年一千五百遍,他念了四年。这是先把它念背。能背之后,叫细嚼,像吃东西一样,不可以囫囵吞枣。细嚼是什么?每天这个《大经解》看一段,细心去看,字字句句里头有无量义,你就细品法味,才真正体会到古大德所说的话一点都不假,「世味哪有法味浓」,真正尝到法味,你连吃饭睡觉都忘掉了,自己精神体力饱满,真的是常生欢喜心。欢喜是自己的受用,同时也欢喜教别人,这就是用自己的法喜、用自己的法味供养众生。绝不能贪多,贪多麻烦就来了,为什么?障碍现前。贪多你就退转,一门深入就不会退转。! R; E% C0 E3 u$ n: U$ G
针对现前社会,《群书治要》全世界都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