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5-24 13: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名号会有很大的作用。
! `, r1 z B' Z! L- U2 }1 B3 Z c5 K/ ~4 @
○重要的是要专要精,其他一切经论法门统统放下,这三年功力完全用在《无量寿经》上,不仅是口念,一定要把经里的教训时时刻刻记住,把它变成自己的思想行为,这才叫读诵。每天念,愈念得多,体会愈深、愈广,你才发现经的义理无有穷尽,用这个经来启蒙,来奠定三资粮的真实基础。
, W+ q; R: q+ C/ p( P2 _8 y4 `8 s0 O6 Y0 k7 t. ~8 M( @
○为什么要提倡《无量寿经》?过去提倡《阿弥陀经》,民国以前,人很老实,教他念佛,他就老老实实念佛,《弥陀经》足够了。现在人不老实,天天胡思乱想,《弥陀经》经意很深,他要不了解一点道理,怎么能接受? 3 P% I' ], [1 A; p7 n* q/ v
1 n& ?* g F* g8 E8 J6 r# y
○《无量寿经》讲的圆满,事理、因果面面都说到了,分量不多,现代人容易接受,最契合现在众生的根机。
/ Q4 A0 U( D9 d: J5 ^: O* I" u: l& f' B. P
○这部经不看注解,也能懂,依经典教训,你真做,能信、能愿、能行,你解得深浅都得利益。真正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
* K3 M% i+ S% @# W- m: G) A+ o+ X7 o/ M
○《无量寿经》是一切大乘经的总纲领、一切经典的精华,念这部经就是念一切大乘经,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没有不讲这部经的。念这部经,就是把一切诸佛所讲的经统统都念到了。 $ w% C: i) T* M( }
9 P$ o- [3 O+ C# j& F4 P7 L: u○依《无量寿经》修学,“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与阿弥陀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自己几十年的修行,就是阿弥陀佛无量劫的修行,就转阿弥陀佛无量劫的功德,变成自己的功德。
- @9 n6 {) Q; \/ }$ s' U9 w1 u: N3 w& A4 X% I- M1 f1 y0 Z& T. r
○《无量寿经》就是阿弥陀佛,“经”所在处,就是阿弥陀佛所在之处。
! i' U( y$ i" Z
' R; @. B+ B1 r& P* M6 ~& }* ?○念一部《无量寿经》,没一个妄想,必定跟三世一切诸佛感应道交。读经一定要以清净心、平等心、真诚心、恭敬心去念就有感应了,一面念,一面打妄想,是不可能有感应的。
4 q3 H% r! B! l. @: a
- q& A, ]6 Z* s, s7 h9 I' W○每天一定要念一部《无量寿经》。 / r& g2 ^8 s4 x- I2 v1 w
p. z! h, P" |% P) ~# X: k, o+ p
○佛光在哪里?《无量寿经》经本就是。这个经是星星之火,字字句句充满了无量无边的智慧。 ' J. x( s# y3 G j+ P
7 l" @8 c$ N( b# s○《无量寿经》是经中之王,要死心塌地、一门深入。“一经通,一切经通”,学到通,通到自性。任何一部经都是释迦佛从自性般若里流出来的,所以每部经都通自性。坚持在一部经上成就戒定慧,才通一切法。 - f$ }. I) G. F0 R3 Q; t
6 f& R' Z, R$ T6 l) w) D* G
○好比凿井,在一个地方一直打下去,打得愈深,水源就愈丰富。0 x" D3 b4 l' t
' N3 t- z# v8 j: L" U$ a3 V. h' s. `! |# G u" X* `6 C: L
○每天念一部经,三、五个月心得到清净,若同时看很多,三、五年得不到清净心,没用处。秘诀就是“专精”。
4 e2 F: v* t2 a* b9 u2 { f. P* [" U
○学的经太多,纵然很如法,没有定力,定得不到,慧就不能现前。 ( ]( k4 B6 _5 @7 {
: X0 ^& G' p. [+ ?/ |# A, A# j○《无量寿经》每天读诵,不定什么时候无量寿三昧现前,在这里成就戒定慧三学。得三昧后,肯定开智慧,经里的意思,正确的理解,不用研究。
/ q1 |" T; J' t9 ~0 F4 D, D0 d
: v+ L9 H7 F$ n8 {( b4 y9 s& g○大乘经灭罪功德非常之大,只念经题就能灭千劫极重恶业。何况读全部经文! & P( Z% B5 A/ G- \1 M9 k
h4 k y5 R, [4 K6 w$ W4 ?
○《无量寿经》上经题有阿弥陀佛名号在,这里头无量寿是阿弥陀佛,清净平等觉是阿弥陀佛的别号,这个经题念一遍,就念了两声阿弥陀佛。这个经,经首的题目,灭罪功德不可思议。现代人,现代社会,受持这部经的效果,非常快速,非常有效。 . I$ J- z. L ?6 `
- Z8 {; |; C1 e* `6 E+ L4 z○念这三年中,你听不听经没关系。这三年修学的目的是修清净心,把我们的身心污染,洗刷一番,恢复清净心。第二阶段,就认真听经,探讨经里的义理。
3 z: K: r1 i0 t% J' Q1 X- Y% J( _# _- g) q7 X% v+ X
○对极乐世界了解不透彻,唯一的办法多读经,多听讲,听一遍不行,到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可以不听了,专心念佛了。听经是帮助你了解事实真相,明白后对佛法世法再也不怀疑了。你心如止水,无论什么境界现前,一念不生,这时可以不听经了,完全回归到自性。
% g; ]3 D) o! X N% W. N# V; ~$ x" \3 t. m$ \0 _6 Q
○听经能提升善根福德 。 / ]2 x, J( Z: {# z# \7 ^1 R
- s- M/ k1 H5 d' p# e* `) F
○听经开智慧,听经是礼赞诸佛如来,是广度众生,是真实供养三宝。 6 m. o" q3 y; g; V* C" q
" n3 K$ A6 F# z: q- M
○天天听经,增长信心,增长愿心。 $ T5 R2 n" @9 ~8 @% M( b
5 _7 D3 I) O( s1 \○每天听《无量寿经》这一部经,就是跟阿弥陀佛直接沟通,直接接触。 & A @8 D9 k5 Y7 y
$ ~' j, j6 n! [5 d' T* D W
○听经可不能想,不想用清净心听,一想就把悟门堵塞了。佛法修学要用直觉,决定不能落在思惟想象里头。一想就变成死东西了。听经如是,听懂了你就悟,悟就觉悟了,听不懂不要去想,愈想愈糟糕,愈想意思全都想错了。不断重复听可以,不断的接触,希望在长时间熏习。听经不写笔记,写笔记分心,又在搞妄想执著了。
2 T1 L$ j. Z1 ?9 L* K
: Q: q- S+ d2 i" q6 }3 j) j# w○心清净容易开悟,心不清净,听一辈子都不能开悟。一分清净有一分悟处,十分清净有十分悟处。所以学佛第一个阶段,一定要修清净心。第二阶段,求悟处。第三阶段,就是证果,得道了。那要真功夫,这功夫就是一句佛号,专持这一句佛号。前面读经、听经,都是做基础功夫,然后这句佛号才得力。我们今天念佛不得力,原因是基础没有奠定。
4 f. x+ T$ B, _9 i% X/ _. q# {: D4 Y( B; _9 J
○单靠念佛,靠修定,就好比需要十年才能明心见性。如果能听经、研教,可能三、五年就开悟了。因为念佛,贪嗔痴慢用佛号压了,压到饱和点压不住就爆发了。听经闻法这个智慧是什么?是你一面用定压,一面用智慧化解,把它化掉了,就没有了。 7 T/ U4 w: Y) ^! B$ `
/ P, C0 @+ u6 K( C$ S" ]$ }
○《了凡四训》好,我们也晓得好,为什么不得受用,不能像了凡先生那样把整个命运改过来,真正能一生中有求必应,他求财得财,求富贵得富贵,求功名得功名,他命里没儿子,求儿子得儿子,他寿命只有五十几岁,寿命也长了,他活到七十多岁,有求必应。为什么你念《了凡四训》还这样子这么辛苦,你念的遍数不够,如果你一天念三遍,继续不断的念上三百遍,你就晓得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修。修随心所欲、有求必应。你如理如法的求,没一样求不到的。如果想取巧,每天在佛前烧几支香、磕几个头、供几个香蕉水果,一求就什么都求到了,这是骗人。你懂理论、懂方法,有求必应。 3 Q& Q: B3 h1 ]
+ ]) w& P, d) q; e1 k1 E( v6 P+ g○《了凡四训》一年中一天念一遍,灾消了,业障消了,福报现前,智慧增长。这是“功”。起心动念就知道吉凶祸福,那就是“德”。 4 R( b& j* |0 V8 F4 b
/ x- q5 I2 [/ _: x$ A○有这一年的功夫,保证在你一生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落在善念上,一天念两遍更好,“无师自通”。熟透了跟心性起感应道交的作用。
. d, O4 I; ?* t# V9 B+ l8 r/ M% Q4 A% V& \' t1 \
. P4 {) g5 G2 y9 b6 J
& [9 l8 H6 `0 `* N第三章 菩提心
, d: Q6 o. G' v# V p& [
$ c: C, x+ e& N6 G$ x○学佛要找到佛的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