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5-18 21: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解]释迦牟尼佛为一切众生,宣讲有关修行十善业道的一部经典。本经是修学佛法的基础,如无此基础,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皆不能成就,十善业道修学圆满,就是无上菩提。本经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教化众生都在宣说修学基础的一部重要经典。
, |% A4 S o5 P \: m3 _1 Y 人 题8 W& w/ c2 E0 K: m9 T2 u) V
唐三藏法师实叉难陀译
5 S3 g/ O' w. y1 p) W' }2 X! F [解]三藏法师实叉难陀由西域于阗国来到中国,在唐朝武则天时代主持翻译本经。# `3 Y4 l1 X% e% p7 s; |6 N/ T
. }8 H% C6 U2 @$ ^ 正释经文
4 ~0 h8 ]# ~1 N+ B( ^# e [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T, [* D/ }5 r; `4 G# @
[解]这部依据事实真相而说的经典,是我阿难亲自听释迦牟尼佛说的。那个时候,佛在娑竭罗龙宫中说法,与八千大比丘和三万二千大菩萨,同聚一会。
, F) o3 T S1 `+ V' u [经]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
, m" @$ F6 F9 A, C; x8 m [解]这时,佛告诉龙王说:一切众生,因起心动念之不同,所造作的善与不善业也不相同,因此才感得六道生死轮回,辗转不休。* P! N+ d3 I8 i" S& ^- ^/ t
[经]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 c2 H* K% {& U0 c( j6 O
[解]龙王,你看参加此法会的大比丘和大菩萨们,以及大海中众生的形状、肤色种类,是不是各个不同?这一切无不是由众生心之善与不善,所造身语意三业之不同而招致的。
8 g0 I% f. [! a! D, b9 K [经]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
/ }$ R1 L& t! O: ~ [解]然而众生心不是色法,无形无相,不可见不可取。人们所见所取者,只是由人们的虚妄心(六尘缘影的幻心)而生起的虚妄现象而已。诸法因缘和合而生,缘起性空,毕竟没有主宰,无我亦无我所。虽然众生各随着自己的业力,现出不同的形色、种类、境界,但是,事实上在这中间,并没有创造者,都是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所以说,一切法不可思议。. R9 h; ]8 R$ R
[经]自性如幻。智者知已。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厌。. x+ D) |6 J3 a$ Z. Q: n4 L( P/ @
[解]真如自性随缘能现种种虚幻境界,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明了这一点,如法熏修善业,以修显性,因此感得身心世界及居住环境,皆是端正庄严,使一切见闻者,欢喜不厌。
8 C5 G" B |8 C- `2 Z [经]龙王。汝观佛身。从百千亿福德所生。诸相庄严光明显曜。蔽诸大众。设无量亿自在梵王。悉不复现。其有瞻仰如来身者。莫不目眩。( O% A$ l7 Y) e; v% K
[解]龙王,你仔细观察佛圆满的身相,是由无量无边的福德而生,色相庄严殊胜,光明显曜,使一切大众隐蔽而不能显现。假使有无量亿大自在天的梵王,在佛光照耀之下,他们的光明福德,也完全会被掩蔽。如果有如教修行而得瞻仰如来微妙金色身,无不感到佛光的慈悲摄受。
2 L) f, [0 z6 |' O' t& L- V2 C; e [经]汝又观此。诸大菩萨。妙色严净。一切皆由修集善业福德而生。
* ?4 E0 O( g9 v! K: Y6 G [解]龙王!你再看!与会的诸大菩萨,他们光明虽不及如来,但他们已经获得清净庄严的妙相,这一切都是由修集善业培植福德而感召的。
: `4 E2 ?, a2 O: ?5 u: r [经]又诸天龙八部众等。大威势者。亦因善业福德所生。6 [% S/ g$ e" `7 O/ x9 ]- g
[解]还有,具有威猛势力,能降伏魔怨,拥护佛法的天龙八部等众,以及社会各个阶层有威德有势力的领导人,也都是修习善业福德而感得的善果。
7 n9 k6 o) V4 ]& {/ y [经]今大海中。所有众生。形色麤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种种想念。作身语意。诸不善业。是故随业。各自受报。4 k# a3 K, ?5 v$ F3 d
[解]龙王!你再看现今大海中一切众生,牠们的形象极其粗恶鄙陋,有的庞大威猛,有的卑微弱小。这些也都是由于牠们自己心中存有种种妄念,造作各种不善的身语意业,因此随着这许多不同的业因,而感受着不同的果报。5 w6 E! A E' ^1 ]
[经]汝今当应。如是修学。亦令众生了达因果。修习善业。汝当于此。正见不动。勿复堕在断常见中。于诸福田。欢喜敬养。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养。
$ \& L2 W! \$ K& D, g [解]龙王!你应当如我以上所说的善因善果去修学,而且要帮助众生,了达因缘果报的道理,精勤修习十善业道。你更应当坚定这种正确的见解,心不动摇,不要再堕入执断执常的邪见之中。对于三宝、父母师长常存恭敬感恩之心,欢喜供养,并悲悯帮助世间一切苦难众生。如是修学,你们也会得到人天的尊敬和供养。4 p. `" n) W2 D u% Q, B9 t7 ^
[经]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 r, E+ B, B$ b: l- V, y1 \# r
[解]龙王!你应当知晓,菩萨有一个方法,能够断除六道十法界身心之苦。这一个方法是什么呢?就是能于昼夜保持心善、念善、行为善,令所有善法,相续不断,念念增长,不容许毫分不善的念头夹杂于其中。这样久而久之,就能够远离一切恶法,成就圆满一切善法,便能常常得以亲近十方诸佛菩萨和一切圣贤了。
3 S0 V+ R# m i4 ` [经]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 O5 k* h# X( G7 y% Q V+ Y7 c2 l
[解]所说的善法,就是指人、天、声闻、辟支佛、菩萨乃至无上正等正觉,都是依照这个根本方法修行而得以成就的,所以称这个方法为善法。
; G3 j+ t+ h" L# r3 W [经]此法即是。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
5 M3 }; ~% v8 R; E [解]这个法就是修行十善业道。是哪十善呢?就是身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口永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等不善行为,并积极去放生护生,不占他人便宜,与人方便,言行端正,诚/ J/ M3 d" L0 a4 z* ~
实守信。意永离贪欲、瞋恚及邪知邪见。2 U3 H, i0 O9 h4 a
[经]龙王。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三。永断一切瞋恚习气。四。身常无病。五。寿命长远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九。无恶道怖。十。命终生天。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随心自在寿命。
" I6 A* N7 Q)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