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摘自《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1 ~% z( _7 B9 i! G; D) L5 m3 C; ?5 L7 _# i/ s4 C
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二00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200# M8 o, T% O1 A' H: f
: v) r" i6 d: t* `9 H" ?$ a
" d3 I) T: ~' w7 c) b1 l# f4 O" n 诸位同修,我们掀开复印的这一张,龙舒会集大本的「菩萨功德分第三十四」。莲池大师引用这一章经里面的二十三喻,上一次我们讲到第八喻,今天从第九喻开始:% g3 w1 f' B3 {' a
【如雷音震响出法音故。】
+ |* c0 b6 K9 Q' I1 r 雷音远闻,比喻佛说法的音声如雷灌耳,取这个意思。雷能够震惊万物,也比喻佛说法的音声能够震动昏迷,所谓破迷开悟,能惊醒一切众生於无明长夜之中。第十个比喻是:
: ^% H6 n$ V2 H# K 【如云靉靆降法雨故。】
/ `1 p* l& ?* |( L0 I 这是把佛说法比喻作雨露,能滋润一切众生。下雨,我们晓得一定有很浓厚的云彩,含的水分很多,这雨才能充沛的降下来,佛以此比喻说法。3 n8 K6 X, J/ P: C; b# P
【如风动树长菩提芽故。】
( S4 x1 j0 ^! D* `- t 风,我们常讲春风,春天到的时候所有的植物都发芽,取这个意思。「如风动树」,风指的是春风、和风,万物在这个时候开始生长,比喻佛说法就像和风一样,所谓「如沐春风」,以前赞叹教师,学生在老师的座下如沐春风,增长智慧,就这个意思。
' x! X3 j" b2 A7 t5 O7 m0 ~ 【如牛王声异众牛故。】
. J) Y) @, g! J6 ~0 F 现代的噪音实在是太严重,影响到人生活的情绪。以前的环境很宁静,为什么?这些机械都没发明。噪音最大的就是牛叫,因为家庭里面都养六畜,畜生当中是牛叫的声音最大。从前出家修行人住阿兰若,「阿兰若」是印度话,翻成中文是「寂静的处所」。「阿」翻作无,「兰若」翻作音声,就是这个地方很安静,听不到噪音。以什么为标准?就是以外面牛叫的声音都听不到,这个地方就很安静了。现在车马的声音比牛叫的声音要严重得多,现在找个很安静的环境不容易。这是比喻音声最大,「异众牛故」,牛中之王。
7 r$ } Z, S8 w1 f& E 【如龙象威难可测故。】* J7 N3 w' s* ]; |# ~1 `
「龙象」有威德,龙我们没见过,象见过了。你看象那个样子,它很安祥,好像都在定中一样,显示它的威德。佛经里面常常用这个来比喻禅定,所谓「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真正的禅定是行住坐卧都在定中。「那伽」是梵语,翻成中文是龙象。我们的定要像大象一样,无时无处行住坐卧它都非常安详、安定,取这个意思。「难可测故」,如来与大菩萨们甚深的禅定,确实不是我们能想像得到的。* @# }# y4 s& m" S& h: F1 i7 W
【如良马行乘无失故。】
" u" b3 E: x( P2 G# j) [ 古时候,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马车,好马拉这个车可以使你平平安安稳稳的达到目的地。所以把佛说法导引一切众生向无上菩提的大道,就像良马一样。净宗这个法门比其他法门尤其殊胜,依照这个法门修学能在一生当中圆满菩提。
- ^. V6 x) |4 q" W5 ~# | 【如师子座离怖畏故。】3 i, N# {% w3 z6 s7 c
这也是比喻佛说法,经中常常喻佛说法为狮子吼,狮子吼是比喻法音,「师子座」是比喻佛的威德。狮子是百兽之王,一切野兽都怕狮子,而它无所畏。狮子没有怕的东西,所以说是「离怖畏」。亲近诸佛菩萨修学佛法能离一切怖畏,怖畏当中最大的就是生死。能够了生死出三界,永脱轮回,实在说,佛法是唯一的一条途径。佛法法门虽然多,每个法门都能达到这个目标,所以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法门虽然多,众生的根性不相同,有些法门我们能修,有些法门我们修学会感到困难。善学的人必须随顺自己的根性,对於一切法门有适当的取舍。取舍恰当,可以说修学得很多的方便,能在短时期收到殊胜的效果。如果取舍不当,必然是事倍功半;事倍功半那还好,怕的是步入歧途,后果就不堪设想。
" S% D- i# j' x 特别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就像《楞严经》上所说的「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如何来辨别、如何来取舍,实在不是一桩容易事情。当我们没有智慧辨别、没有能力取舍,那么念阿弥陀佛这是最妥当的,这个法门所谓「三根普被,凡圣全收」,只有好处,没有副作用。像禅与密很容易著魔,教下容易增长所知障,唯独念佛法门稳稳当当。这句佛号老实念下去,念到功夫得力的时候,自自然然断烦恼、破无明。在一切法门里面,讲稳当没有超过净土法门的,这个法门确实能叫我们离一切怖畏。
9 v3 ~, ^( h, @ 【如尼拘陀树覆荫大众故。】
* Z* M* U/ k" B) M/ C2 J$ A& u! s 尼拘陀树是印度的植物,翻作无节树。这个树的叶子很宽大,树荫很大、很阴凉,在夏天大家都喜欢到这个树下去乘凉。( a8 j: P; q" |4 s
【如优昙钵花难值遇故。】" a9 i5 S) K0 ^* E! b1 y2 |6 t: W
优昙钵花就是我们台湾讲的昙花,这花只有在亚热带才有,而且开花的时间很短,所谓昙花一现,从花开到花谢只有一个多小时,所以非常难得见到。大陆没有这个花,我们过去只听说「昙花一现」,到台湾才看到,而且还得半夜看,它是夜晚开,白天这花已经谢掉了。这是比喻佛法「难值遇故」,像昙花不容易遇到,正所谓「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要珍惜这个无比殊胜的因缘。2 i, A7 w8 M* Q7 M7 }7 `
【如金刚杵破邪山故。】1 r; W h3 Z [3 }
在古代兵器里面是以金刚杵最为锋利,其他的兵器碰到它,它能把别的兵器折断,它本身不会断,这是讲武器里面最坚固锐利的武器。「破邪山」,邪山是邪见的高山。佛在经上常用金刚比喻智慧,《般若经》里面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它就是用金钢杵来做比喻,比喻这智慧勇猛能破除邪知邪见。邪见高山,唯独佛法能破除。
, w6 K" v( e& g 【如梵王身生梵众故。】* ]: l# |$ N) [
「梵」是清净的意思。这是以大梵天王来作比喻,大梵天这个世界是非常清净的世界。能「生梵众」,比喻佛法能净化人心,能净化国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清净世界。" z" b% u+ u# i) [. }7 K
【如金翅鸟胜毒龙故。】$ O G/ l; q7 ~ r7 @+ k
「毒龙」比喻贪瞋痴三毒。龙的克星就是金翅鸟,金翅鸟吃龙,所以龙最怕金翅鸟。金翅鸟我们没见过,只是在佛经里面看过,说这个鸟很大,翅膀一撑开有几千里、几万里。佛在经上这样说,我们也用不著去考证,也用不著去怀疑,但是讲经要有讲经的善巧方便,对现代人讲到金翅鸟,就不要用古人注解那样详细的形容,使听众听了起反感。总而言之,现在是龙也没有了,是金翅鸟也没有了,只有在古典里头有记载。「金翅鸟」,佛真正的意思是比喻定慧,能断烦恼。
d- i$ m9 |, d) z" V7 \2 p 【如空中禽无住迹故。】
" ]1 \. _# X% t5 {* d5 W- P 这一句是说佛菩萨的心行,也是讲甚深的禅定,「外不著相,内不动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