娑婆过客 发表于 2008-1-2 18:19:17

青岛清真寺[原创]

<p>清真寺,主要位于青岛市常州路9号(还有11号、13号),绝大多数青岛人都不知道青岛有清真寺,知道她来历和位置的更少:<br/><img border="0" alt="" src="http://www.fowang.com/old/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br/><a id="ImgSpan" href="http://www.fowang.com/old/UploadFile/2007-3/2007392001226.jpg" target="_blank"><img border="0"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src="http://www.fowang.com/old/UploadFile/2007-3/2007392001226.jpg"/></a><br/><br/>大清光绪17年,即公元1891年,光绪皇帝下令胶州湾(青岛)设防,这一年被定格为青岛市城市建置的开始。<br/></p>
<p>1897年,德国海军从上海来袭,采用欺骗手段突然占领胶州湾(青岛),事实上,中国当局也无力迎战。<br/></p>
<p>1898年,“大德”逼迫“大清”签订《胶澳租界条约》,青岛事实上已属于德国。<br/></p>
<p>1898年,德国人在常州路修建了德国邮政代理所,清真寺的前身。<br/></p>
<p>期间经历了德国统治,德国战败,日本又来。<br/></p>
<p>1929年,青岛历史上诞生了第一位市长,时南京政府委任的马福祥。自1891年清政府设防以来,经过中德日三国三十年的营建,青岛已经繁荣为一座著名的港口城市。外来人口大量增加,回民数量也有不少。一部分回民代表牵头,捐资,有在青岛筹建清真寺的打算,以作为日益增多的穆斯林的礼拜场所。而青岛市首任市长马福祥恰是回民,事情非常顺利,在马福祥的帮助下就购买了原德国邮政代理所的房子。<br/></p>
<p>1931年,清真寺进行过一次大修整。<br/></p>
<p>清真寺给我的第一印象很好:很素雅,很洁净,穆斯林无论男女老幼都非常友好。这座德国老建筑也被修整得很有味道,文字和装饰都素素的,比较喜欢。我和同事去的时候正是06年的冬季,大家看到门口摆着清真食品,事实上旁边还有一位和蔼可亲的40岁左右的穆斯林大姐,原工作于青岛清真食品厂,出来的时候我买了一些清真点心,穆斯林大姐介绍说,这里的点心纯花生油的,没有添加剂。味道不错,让我同事路上吃掉了大半。事实上,即使里面全是添加剂,我也喜欢购买,而且多买一些:<br/><img border="0" alt="" src="http://www.fowang.com/old/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br/><a id="ImgSpan" href="http://www.fowang.com/old/UploadFile/2007-3/20073920012438.jpg" target="_blank"><img border="0"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src="http://www.fowang.com/old/UploadFile/2007-3/20073920012438.jpg"/></a><br/><br/><img border="0" alt="" src="http://www.fowang.com/old/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br/><a id="ImgSpan" href="http://www.fowang.com/old/UploadFile/2007-3/20073920013384.jpg" target="_blank"><img border="0"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src="http://www.fowang.com/old/UploadFile/2007-3/20073920013384.jpg"/></a><br/></p>
<p>礼拜时间表,可以看出清真寺里有一群刻苦的修道人。他们的“道长”叫做阿訇,我念了好多年的阿匍,惭愧。说起来伊斯兰离我们太远了,太陌生了:<br/><img border="0" alt="" src="http://www.fowang.com/old/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br/><a id="ImgSpan" href="http://www.fowang.com/old/UploadFile/2007-3/20073920013966.jpg" target="_blank"><img border="0"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src="http://www.fowang.com/old/UploadFile/2007-3/20073920013966.jpg"/></a><br/></p>
<p>老德国式建筑一楼走廊的尽头:<br/><img border="0" alt="" src="http://www.fowang.com/old/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br/><a id="ImgSpan" href="http://www.fowang.com/old/UploadFile/2007-3/20073920013935.jpg" target="_blank"><img border="0"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src="http://www.fowang.com/old/UploadFile/2007-3/20073920013935.jpg"/></a><br/></p>
<p>德国人修建的回旋式的楼梯,直通二楼:<br/><img border="0" alt="" src="http://www.fowang.com/old/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br/><a id="ImgSpan" href="http://www.fowang.com/old/UploadFile/2007-3/20073920055433.jpg" target="_blank"><img border="0"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src="http://www.fowang.com/old/UploadFile/2007-3/20073920055433.jpg"/></a><br/></p>
<p>二楼犹如一个宽敞的大会客厅,是穆斯林的礼拜场所,可能会容纳几百人吧。礼拜需要每天进行的,我们正在参观的时候,两位年轻的穆斯林朋友到上面做功课去了,他们的唱诵是那么的悠扬,宛若天籁,我怀疑他们个个都是美声出身:<br/><img border="0" alt="" src="http://www.fowang.com/old/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br/><a id="ImgSpan" href="http://www.fowang.com/old/UploadFile/2007-3/20073920056327.jpg" target="_blank"><img border="0"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src="http://www.fowang.com/old/UploadFile/2007-3/20073920056327.jpg"/></a><br/></p>
<p>我很喜欢这种异域字体,其意境与汉民族的国画和书法很类似,不加勾勒,线条流畅,条达婉转,颇有韵味。只不过这张照片我同事拍的,没对好焦,虚了:<br/><img border="0" alt="" src="http://www.fowang.com/old/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br/><a id="ImgSpan" href="http://www.fowang.com/old/UploadFile/2007-3/20073920056667.jpg" target="_blank"><img border="0"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src="http://www.fowang.com/old/UploadFile/2007-3/20073920056667.jpg"/></a><br/></p>
<p>不知道这座百年多的老建筑有没有被列入青岛市的保护名单里:<br/><img border="0" alt="" src="http://www.fowang.com/old/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br/><a id="ImgSpan" href="http://www.fowang.com/old/UploadFile/2007-3/20073920056934.jpg" target="_blank"><img border="0"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src="http://www.fowang.com/old/UploadFile/2007-3/20073920056934.jpg"/></a><br/></p>
<p>往外走时天已经黑了,看到门口已经亮起了温暖的灯光:<br/><img border="0" alt="" src="http://www.fowang.com/old/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br/><a id="ImgSpan" href="http://www.fowang.com/old/UploadFile/2007-3/20073920442780.jpg" target="_blank"><img border="0"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src="http://www.fowang.com/old/UploadFile/2007-3/20073920442780.jpg"/></a><br/></p>
<p>比较留恋。虽然作为清真寺,建筑可能老了一点,面积也许小了一些。但是味道更浓烈一些。06年底,一座崭新的清真寺已经在东部河马石附近建成,相信穆斯林的日子会越来越好:<br/><img border="0" alt="" src="http://www.fowang.com/old/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br/><a id="ImgSpan" href="http://www.fowang.com/old/UploadFile/2007-3/20073920442914.jpg" target="_blank"><img border="0"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src="http://www.fowang.com/old/UploadFile/2007-3/20073920442914.jpg"/></a><br/></p>
<p>很多人一看到这个题目,就会有抵触情绪。因为伊斯兰留给我们的印象太不理想了(具体情况我省略了)……其实我也不是穆斯林,我们看到的那些不好的事情的作者我相信都不是真正的穆斯林,他们不是穆罕默德的真正弟子。真正的穆斯林不是极端,是柔和;不是仇杀,是善良。其实伊斯兰教与天主教和基督教非常相似(除了装束和行动),他们的创世纪中的内容几乎相同,亚当和夏娃的名字在伊斯兰教里称做阿丹和好娃,除去翻译和方言的因素,发音几乎完全相同,天主和真主也是一样的。世人公认的这几个宗教是近亲,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天渊之别。<br/></p>
<p>极少数的非回族或维吾尔族人会信仰伊斯兰教,因为怕被人视为异类;少有人会公开信仰佛教,因为怕被人视为迷信、消极、逃避;非常多的红男绿女会到教堂做礼拜,胸前佩戴十字架,因为那代表时尚。我有个同事很“聪明”,每次去旅游景点寺庙看到磕头的,都会肯定地跟我们说,“肯定碰到什么事儿了”。<br/></p>
<p>其实很多时候迷信的是我们。</p>

娑婆过客 发表于 2008-1-2 19:47:22

<p>转眼离上次去老市区的老清真寺已经一年多了,那时还是06年冬,现在已经是08年初了。时间过得真快。</p><p>今天去东部新市区的新清真寺去看了看。新址位于市北区劲松一路上,于06年9月主体竣工,应该是07年,老清真寺全部搬了过来。</p><p><br/></p><p>清真寺对面是中高档住宅区,政府给批地地方还是很好的。<br/></p><p>远观<br/><br/><br/></p><p>正面。二楼是礼拜的地方,很大。一楼是办公区。<br/></p><p>先到一楼看看<br/></p><p>男水房里的静物特写。他们的水房包括洗澡、打水、厕所。<br/></p><p>二楼做礼拜的地方,很宽敞。<br/></p><p>试想一下,虔诚的穆斯林在这里跪拜。<br/></p><p>局部特写<br/><br/></p><p><br/><br/><br/><br/></p><p>二楼两册的鞋柜。<br/></p><p>老人家从济南过来的,自己说是回族,纯阿拉伯血统,我多次笑着问他,不是太像,不过也不像汉人。他很热情地令我四处参观,据他讲,回族人全部是穆斯林。属于“天生的”。</p><p></p><p>穆斯林的墓地,在青岛历史很长了。</p><p><br/><br/><br/><br/></p>

到净土 发表于 2008-1-2 20:46:01

<p>每次看到师兄的感知文章,内心就有一种感动和清静,很好,很好!</p><p>也很羡慕师兄那份闲情逸致!</p>

mimin666 发表于 2010-8-7 14:58:41

<h1><span style="FONT-SIZE: 14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LETTER-SPACING: 0.4pt; mso-bidi-font-family: Arial;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山东省政协主编的《山东近现代回族》</span></h1>
<h1>青岛回族和伊斯兰教简介 金宝兴</h1>
<div class="grid-16-8 clearfix">
<div class="article">
<div class="topic-content clearfix">
<div class="topic-doc">
<p>青岛是我国20世纪初新兴的工商业城市,位于山东半岛南侧,地处黄海之滨,风光优美,气候温和。建国前这里散居100余户回族,人口约500余人。30年代前,随着胶济铁路的建成通车和工商业的不断发展,他们从济南、益都、济宁、聊城、河北沧县、保定、北京、天津等地陆续迁徙到青岛。其中有工商业、铁路、盐业、纺织、造烟等行业工人,有教师、医务工作者,还有少数公务人员。建国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变迁,目前这里回族居民已增加到500余户,2300多人,主要分布在市内各区,胶州市也有少数回民居住。 <br/>  回族的分布,在全国来说,是大分散,小集中,城市回民多与汉族杂居。回族人民勤劳勇敢、讲团结、善经营、富有创业精神;迁徙青岛的回民,虽然人数较少,为了适应当地环境,保持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充分发挥了民族的特点和优势,自己筹资建立了清真寺,购置了回民公墓,并开设了回民饭店、清真食品店,兴办了回民小学、回民和平医院等,不仅解决了回民日常生活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也为本地区的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br/>  现就青岛市回族人民在政治、宗教、经济、文化领域的活动情况简介如下。 <br/>  一、回族人民在青岛的政治活动情况 <br/>  回族人民在青岛,长期以来遭受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过着贫穷落后的生活,历史上有着革命斗争光荣传统。五四运动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各地回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青岛地区回族人民虽然人数不多,历史短暂,在革命形势推动下,保持和发扬了爱国主义光荣传统,不少先进分子,也先后参加了各个时期的革命斗争。益都回民沙元恩等参加过大英烟草公司的反帝罢工斗争。东平何春尧解放前,参加革命多年,与家庭失去联系,不幸在西安被捕牺牲。济南回民布光(原名雷寿轩、雷竞)194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投入抗日救国战争和解放战争,建国后任青岛重工局托儿所所长。革命先烈回族妇女郭隆真1931年在青岛领导过纱厂工人运动,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壮烈牺牲。 <br/>  建国后,在党和政府民族政策的感召下,青岛回族人民政治觉悟有了很大提高,积极参加了各项政治运动。1951年青岛市回民举行了示威游行,支援摩洛哥反帝斗争运动。在抗美援朝运动中成立了抗美援朝回民支会,并组织了游行,发起捐献运动。当时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回族医师张传钧响应号召,报名参加了抗美援朝医疗队。不少回民踊跃捐献,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回民支会由曾耀先、常立章等人组成。与此同时,为了组织回民青年、回民妇女积极参加各项政治运动和加强政治学习,由山东大学马光祖、胡振华以及沙振远、马守法等人组织回民青年联合会,由俊真小学贾维琴、赵玉英等人组织了回民妇女联合会,积极参加了市青联、市妇联组织的社会活动。加强了各族青年和妇女的团结。同时,也使回民青年和妇女较广泛地受到了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从而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政治觉悟和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积极性。 <br/>  新中国成立后,青岛回民和全国及其他市、区的回民一样,政治地位提高了。许多回民被推举为省、市、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有不少同志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不少人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和先进工作者、民族团结模范等。 <br/>  二、伊斯兰教传入青岛和建清真寺 <br/>  伊斯兰教传人青岛,历史较短,仅60余年。 <br/>  回族穆斯林每到一处,都要遵守伊斯兰教功课,建立礼拜场所进行宗教生活。开始有金岭镇王万英阿訇,于河南路58号租赁平房两间,权充来青穆斯林礼拜处所。1929年,穆斯林来青岛经商者日众,由穆华亭、刘尊五、王万英、石小坡等人发起募捐筹建清真寺,得到市长马福祥(回族)的支持,购买了环境比较幽静的常州路9号、11号、13号房产,改建清真寺及回民宿舍,聘请曾耀先为该寺阿訇。 <br/>  常州路9号清真寺,是一座西式楼房改建的。占地面积约888平方米,楼上是大殿,可容纳百余人做礼拜。楼下为阿訇办公室、学员室、会议室、伙房等。院内有平房10间,其中4间为沐浴室和卫生间,另外设有埋台房,办理穆斯林殡葬事宜。1931年清真寺曾进行大修,1989年将院内平房扩建为二层楼房,以房养寺,初步解决了清真寺自养问题。 <br/>  清真寺建成后,由群众推举穆斯林中德高望重的刘尊五、石小坡、徐良臣等组成理事会,负责管理清真寺。1949年青岛解放后,重新成立清真寺理事会。曾耀先任理事长,石小坡、沙雨辰、米正卿、马永帧等任理事。1983年又相继成立了清真寺民主管理委员会和青岛市伊斯兰教两会,取代了原理事会。 <br/>  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清真寺不仅是穆斯林宗教活动场所,而且也是组织穆斯林群众宣传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群众议事的场所。 <br/>  伊斯兰教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圣纪”。每逢节日,市伊协都组织一些庆祝纪念活动,全市穆斯林都穿着节日盛装、扶老携幼来到清真寺欢度自己的节日。 <br/>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交往日益增多,除了接待国内各地穆斯林之外,还接待很多外国穆斯林来青旅游和参观访问,因此清真寺也形成了一个对外联络的窗口。 <br/>  信仰伊斯兰教的各少数民族,死后采用土葬,不用棺木,仪式简单隆重,回民一直保持这一传统风俗习惯,同时也受到国家的保护和尊重。1929年,回民购建清真寺的同时,也在四方区湖岛村购买了一块土地,修建围墙,建立大门,定名为“胶澳回民公墓”,“文革”中被工厂占用。落实政策后,政府在浮山后麻连山,重新划给土地约4亩左右,定为回民公墓,旧墓地也由占用单位作价补偿。 <br/>  三、青岛回民的工商业及教育卫生事业情况 <br/>  1.回民饮食业 <br/>  1925年回民饭馆开始在青岛出现。首创两家是石小坡经营的河南路真一斋饭馆和王万芳兄弟在天津路开设的双盛馆早点铺。两家经营了近20年。继之而起的是1936年北京人铁子珍开设的馅饼粥饭店。这是一家纯北京风味的回族饭馆,厨师全部由北京聘来。这家饭店经营的饭菜品种颇受回汉人民的欢迎,曾经名噪一时。该店一直保留至今。建国前后,还有四五家回民饭店及小吃店。如即墨路的会源楼、聊城路的同和轩、中山路的味香园等,开业时间都不长。另外,还有若干个体饮食业户。1984年,为解决清真饮食网点问题,市饮食服务公司在中山路开设了清真海味餐馆。改革开放后,继续增加了数家个体回民饭店,但规模都不大。 <br/>  2.回民食品店 <br/>  建国前,青岛是没有回民食品店的。回民要吃糕点只有托人从北京、上海、济南往青岛捎带,极不方便。北京回民陈德忠原在青岛经营古玩店,有鉴于这种情况,便转业开设了志成食品店(中山路173号),专门生产京式糕点,前店后厂,自产自销。公私合营后,成立市南糕点厂,设立了清真糕点车间,随后分出独立,改称清真糕点厂。为了方便回民群众,商业部门又在市内各区增设了几家清真食品店。 <br/>  建国后,政府为了解决回民牛羊肉供应问题,在市场三路设立了清真牛肉店。 <br/>  3.古玩业及其他商业 <br/>  建国前,回民在青岛经营的商业,除了饮食行业外,要属古玩业比较发达,这是回族传统的一个行业。当时有怡和商行(后改为雨辰商行)、义和号古玩店(又称北京商行)和志成古玩店,在当时青岛古玩业中是三个大户。这三家共有二三十名职工,经营范围较大。抗战胜利后,这里古玩业曾经盛极一时。从北京来这里经营古玩业的不下二三十户之多,绝大多数是回民。公私合营后,北京商行、雨辰商行均合并到旧货公司,志成古玩店改为清真食品店。 <br/>  此外,益都回民马寿卿兄弟在海泊路开设永华鞋料商行,经营各种鞋料。均由上海进货,具有一定的经营特色,合营时并店撤销。 <br/>  4.复真小学 <br/>  抗战胜利后,青岛市回民有鉴于回民教育落后,他们为了普及回民教育,提高回民文化水平,以争取提高回民社会地位,向当时市政府当局申请,获取了常州路5号清真寺对门旧房一所,内有平房10余间,作为校址,于1947年秋季正式招生开学,命名为“青岛市私立复真小学”,有学生近300人,回汉学生兼收。麻灿章、王鉴明先后担任校长。1956年,该校由市教育局接办。 <br/>  5.和平医院 <br/>  建国后,为了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照顾回民就医,由曾耀先、米正卿、沙雨辰等人发起,筹办了和平医院。当时,由沙雨辰提供房子,米正卿提供良大川诊所医疗设备,在龙口路正式开业。以后业务发展,房舍不敷应用,随即迁到肥城路新址。该院设有内外科,并增设住院部,添置病床30张,还附设回民伙房,规模逐渐完善。当时在市南区除私人开业医生外只此一家医院,并以治疗肺结核病闻名。合作化时,该院并于市南第一医院。 <br/>  四、近现代回族人物简介 <br/>  郭隆真 女,回族,1894年生,祖籍河北省大名府金沙滩镇。1912年考入天津女子师范学校。“五四”运动发生后,天津学生和各界人民急起响应,郭隆真等一开始就成为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和领导者之一。郭隆真和邓颖超等组织了“女界爱国同志会”,组织发动妇女参加斗争。她还是周恩来领导的“觉悟社”创始人之一。郭隆真1920年参加留法勤工俭学,1923年在法国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25年回国后一直在京、津、上海、东北等地从事地下斗争。1926年她搞妇女宣传工作,办《妇女钟》、《妇女之友》等刊物。她冒着危险把稿带到天津印刷,再送北京发行。她还在北京西城创办“缦云女子学校”,掩护革命活动。1927年一度被捕。1928年任中共河北省委委员,不久改任山东省委委员。1929年任青岛市委宣传部长。1931年在青岛纱厂进行革命工作,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受尽酷刑,坚贞不屈,1931年4月5日在济南英勇就义。在回族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br/>  马福祥 字云亭,回族,甘肃河州人(今临夏市),1876年生,早年入兰州武备学堂。 <br/>  1895年,马福祥在家乡组织安宁军,后为董福祥收编,任骑兵营管带。1900年7月奉调入卫京师,不久补为甘肃靖远道副将。1904年升西宁镇总兵兼阿尔泰护军使。1912年底调任宁夏镇总兵,1921年任绥远督统,1925年春委为西北边防会办后,被迫退出绥远地盘,后补航空督办,闲居北京。1928年归附蒋介石,先后为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候补执行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北京政治分会委员、蒙藏委员会副委员长。1929年4月任青岛特别市市长。1930年初任安徽省政府主席,7月改任蒙藏委员会委员长。1932年因病辞职,8月病故。有《观澜亭记并诗》、《龙珠山云亭记并诗》刊行于世。 <br/>  1929年马福祥接青岛市长任,莅任伊始,即饬令公安局督率警队尽力弹压罢工运动,并派员与日本领事交涉恢复谈判。日领事提出“关于九厂复工之了解事项十一条”,公然侵犯中国主权。青岛市政府提出“九厂开工之事了解事项十二条”,在一定程度上坚持了国家主权和保障了工人合法权利。 <br/>  为避免外交风波,以邦交为重,11月23日,马福祥与日本驻青领事藤田荣介达成妥协的“中日双方议定之办法”五条,其第一条就是将日商久欲开除而不果的各厂罢工骨干250名,由市政府劝告自动辞职。27日停业各厂陆续开工,青岛工潮告息。 <br/>  马福祥在青岛期间曾协助本市回民捐资购买了常州路9号房屋改建清真寺,并在11、13号地兴建了十几间平房,分别租与回民居住,自此青岛市回民才有了自己的清真寺。不久,他又帮助捐资购买了四方区湖岛市一块土地,起名“胶澳回民公墓”。 <br/>  马福祥热心回民教育事业,成达师范学校迁至北京后,担任该校董事长,并发起创办《月华》杂志。《月华》杂志是当时全国最大的一家伊斯兰教杂志,主旨在阐扬教义,兼及穆民教育与穆民生活,抗战期间,曾以唤起回民一致团结,参加抗战及国际反日援华为宗旨,发行量最高达4000份,行销国内外。 <br/>  马福祥还与上海回绅哈少甫、马晋卿、蒋星阶等捐款在上海创办上海伊斯兰师范,敦化小学。 <br/>  赵玉田 回族,1924年生,原籍北京市。九三学社社员,青岛医学院教授,病理系硕士研究生导师,临床与实验病理系杂志及青岛医学院学报编委。 <br/>  赵玉田自幼年时期即热爱祖国热爱学习,曾就读于育英小学及辅仁大学附中。因不堪日伪压迫统治,1943年夏由沦陷区到大后方成都求学,考入齐鲁大学医学院;1951年毕业时响应国家急需高级医学师资的号召,放弃个人多年的儿科志愿,自此长期致力于病理学的教学,临床病理诊断及科研工作。特别对妇产科及新生婴儿疾病毕生进行着不断地深入研究和探讨,写过许多论著、译著论文和译文,参加过许多全国性和国际性学术交流会议,有的并获得奖励,其中几篇主要论文均为英文论文,发表在国际医学交流的英文医学杂志。论著有《病理解剖学讲义》第一、二版,《妇产科病理学讲义》第一、二分册,《阴道脱落细胞学》第一、二版等4种。译著有《卵巢肿病》、《外科病理学》、《感染性心内膜炎》,均系个人独译,被国内一些著名医学中心、医学院选作毕业生进修教材。赵玉田除从事上述科研之外,还培养了数名研究员,通过鉴定毕业,担负着重要研究和教学任务。他的名字被载入山东高级科技人员名录。 <br/>  胡振华 1931年正月初九出生于青岛市一个回族铁路工人家庭,1948年青岛扶轮中学高中毕业,后去南京东方语文专科学校学习阿拉伯语。1949年6月27日参加革命入华东大学学习,后华东大学与山东大学合并,在山东大学外文系俄语专业学习,1951年11月20日山东大学保送中央民族学院学习,1953年毕业留校工作。30多年来,他一直从事我国民族语言文学教育研究工作。胡振华在山东大学期间积极参与青年进步活动,1951年发起组织青岛市回民青年联合会,任主任委员,青岛市青年联合会筹委会副主任委员,现在是中央民族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少数民族文学学术研究所、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室主任,研究生导师、教授。 <br/>  社会工作有中国突厥语研究会副会长,新疆柯尔克孜语言文学历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语言学会、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会等学会理事,宁夏社会科学院东方伊斯兰国家研究所、宁夏大学回族文学研究所的特邀研究员。1933年曾应邀赴法国讲学,1985年应邀赴日本讲学,被日本岛根大学授予“教授”称号。1986年至1987年,应邀赴土耳其讲学,安卡拉大学文史地学院为他颁发了功勋证书;1987年底再次赴日讲学,1989年5月又应邀赴苏联进行学术交流。主要著作有《柯尔克孜谚语》、《柯尔克孜语言简表》、《伊犁维吾尔族民歌》、《高昌馆杂文》、《高昌馆课》,主编了《回族当代文艺人物辞典》等书,学术论文上百篇。 <br/>  马立彦 男,回族,1930年10月26日生,青州市人,文化程度小学。马立彦自幼因患小儿麻痹症,身残致疾,行动不便,家境困难,生活条件极差,但是,他身残志坚,积极与疾病作斗争。自幼爱好文学艺术,经过艰苦努力,奋发学习,终于成为一名诗人。曾参加中国诗学会,是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会、青岛作家协会会员、民革逸仙书画社社员。 <br/>  从1957年1月起正式发表诗歌作品,曾在《青岛日报》、《大众日报》、《联合报》、《山东文学》、《海鸥》、《诗刊》、《新月》、《新疆文学》、《宁夏文艺》、《河州民族文学》等报刊发表诗作700余首。有的选入《回族文学作品选》、《少数民族诗人作品选》、《山东三十年短诗选》、《淮海战役诗词选》等诗集。青岛市伊斯兰教协会曾编印马立彦的诗词作品《新声集》、《采叶小集》油印本。 <br/>  1986年,马立彦曾获得青岛市新春诗词比赛二等奖,1987年获“新疆回族文学评奖”散文三等奖,1988年“首届全国屈原杯诗歌大奖赛”诗歌一等奖。 <br/>  他的名字已被载入《中国残疾人名人辞典》。1994年他被评为青岛市首届“五优老人”。马立彦于1995年12月10日因病逝世,终年65岁。 <br/>  周金凯 男,回族,58岁,中共党员,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四方机车车辆厂调研员。历任设计科副科长、援坦赞铁路工厂专家组副组长、副总工程师及生产经营副厂长等职务。1988年,被评为青岛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 <br/>  1973年3月至1977年8月,他参加了两期援助坦赞铁路的建设项目,为坦赞两国分别建立一个综合性机车车辆工厂,第一期在赞比亚车辆厂任技术生产组长,第二期在坦桑尼亚机车车辆厂任专家组副组长。在两期援外活动中,他经历了建设厂房、设备安装、培训工人、建立生产秩序、正常生产、正式移交阶段,转向专家组工作,发扬了国际主义精神,全心全意为非洲人民服务,在援建坦赞铁路建设中为祖国争了光。 <br/>  1982年,周金凯参加铁道部企业管理学习班,回厂后负责组织贯彻推广生产定点作业的先进经验,首先在厂内组织培训干部,负责制订了各种产品定点作业网络图,分厂级控制、车间级控制,还制订了奖惩等相应的规定,在全厂贯彻执行。 </p></div></div></div></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青岛清真寺[原创]